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对社会伦理与人为祸福之善导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对社会伦理与人为祸福之善导
  前言
  佛法上常说,佛陀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为世间人之安乐才立教说法,所以说佛教的创立是因为世间人的原故,人在世间之生存理念可分成二部份,(一)在世间的现世生活;(二)出世间之后世憧憬。
  人间佛教的提出真正反映佛陀契机契理的入世思想,如果不是因为世间人的安乐,肯定佛陀不会费上四十五年的时间,立教说法。太虚大师倡议之"人生佛教"便是以"人成佛成"的大原则下提出的。人生佛教的原理,并非太虚大师创造的,乃大师秉承佛陀思想的启示,经过体验和深入探讨,由深入浅出,适应时代而契机宣说,揭示人生佛教的真谛,佛教为现世人生,现实社会所需,提醒世人,要后世之自在,必先由现世做好人,所谓人成佛成,以此纠正现代中国佛教的三种偏向:(一)现代学佛的人不注重现生提升自己,只偏重於出钱做功德,以求后世的胜境;(二)不注重为现世社会谋福利,而只贪求自己的安乐;(三)不注重现生为善做好人,只偏向求伪善求功求名,以为此举可逃过因果。
  太虚大师提倡之"人生佛教"便是根据佛陀的济世精神的原则,把世人偏求的观念,转变为积极的思想,以重视现世的人格,多修善业,多积善德,以求善终,身后因善业功德而了脱生死,这才是彻底解决人生大事,佛陀的一大事因缘出现人世间,唯一的目的莫过如斯。
  佛教通过伦理道德感化世人,以佛家的因果报应善导世人,提升人格,启发智慧,智慧的发挥,善导世人迎福避祸,创造幸福人生,完成为人之任务,趋向后世的自在。
  佛教化世间
  佛陀立教在人世间,说法渡众生于现实社会,所以说佛教是世间人的。佛教善导世间人,佛教与人的因缘是非常殊胜,人即佛,人与佛的关系是无可分离的,如果佛陀不是为了人类社会清静安祥,众生的离苦得乐的悲情,觉悟后的佛陀也许会和当时古代印度的梵志一样循世自了。大觉大悟的佛陀透彻世间宇宙间真理,了悟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就佛道,只因宿业无明所障,佛性无法显现,因而轮回受苦。悲天悯人的佛陀,明知世人因宿业所招难以自救,可是鉴於众生的沦落,是因无明所致,为怜愍众生,轮回无期,痛苦煎熬无可出期,不知自救,为此,因而入世说法,以种种言教、身教,比喻教育世人,四十五年如一日,辛勤不息为世人宣讲,经、律、法典无数,临终一刻还以遗教经结束在世间的法教。人间教主的佛陀因一事因缘,出现于世,一生为教育世人孜孜不倦,有教无类,立教说法,以慈悲的启示、智慧的启发,为引导世人入佛的知见故,四十五年为世人的佛性的寻回获取,以各种教育方法开导,希望世人回归原来的真面目。法华经方便品说,「欲以佛的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佛教对人类心灵的善导、教化,以种种教育的方法,开导人们的思想、意识,调和人们的心态,改善行为,最初以"四圣谛"、"八正道",六波罗密的教理,善诱世人"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悲愿,自我修行、提升智慧、完善人格,以高尚品格修习佛法,深入学佛,在佛法的熏陶下,净化心灵,以纯正清净的言行,以教育方式入世弘教,可增倍信服人心的作用,进而引导群伦归信佛陀,以佛法的教化善导人心,归趋善道,奉行小恶不可为,莫因小善而不为的理念,使人人奉行为善不作恶的心态,如此社会安宁,世界太平是必然的趋势。
  佛陀的教导
  佛教就是佛陀教言,也是佛陀的教育方式,佛陀的教化大略上有三个方式,第一为言教,第二为身教,第三为思想教育,佛陀立教说法于人世间,宣说无数法门(言教),以身力行(身教),以种种比喻不外开导世人,了知佛之知见,因为佛陀的知见,是要世人在世间时把握时机,以现有的人身,进入闻、思、修,进而悟入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修习佛法的根本,也是成佛之方法,也是学习做人的基本法则,更是了悟佛陀知见的初步,我人凡夫俗子,是为社会的一份子,为了社会的安宁,精进学习佛法,悟入佛的知见,因此才可了悟佛陀为世人之衷情。
  佛法是治心之法
  佛法是治心之法,因为人心多变,时时刻刻随著外境的幻相而变化,心识是千变万化无可捉摸,非人们的意识可主宰,因无法治心,不了解心识无常,根本无法自我主宰,因而随风逐浪,由外境的幻变,而决定外缘行为,因而人的心识行为随著业力所转,无所是处,唯有通过佛法的学习而了知业力所障,控制心识多变,稳定意识形态,才是理悟佛陀的教言。所以佛教教育实际重要,非斯无法可施,非通过佛教教育的教导,无法促成人们深入佛法,更无法引导世人通过认识心识而改善自己,无法提升自己,智慧无法启发,因为智慧无法启发作用,人们的思想行为只为外境的好恶而影响。现时代所谓物质文明,人人讲究现实,相对的精神生活因而障闭,人心不古,恶境比好事还要多,人们的善智识又无法升起,无法控制心识之变化,人心又受现实生活的要求,为物欲所牵制,因而产生了自私自利的心态,自私心的升起,造成人们无恶不作,因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不稳定,世界不太平,这是人为的祸害,只有治心,调整心法,了解祸首根源,调整心法,提升佛教的教育,通过佛教的治心之法,完善世人的心态,改变为人之态度,把人的本性显现,人爱人,人爱众生,世界太平指日可数矣!
  佛法的善导
  佛法在世二千五百多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再传入世界各地,因时间的悠久,地区传播之广扩,各国民族性不同,民间风俗、生活习惯的差异,致使原始佛教原俱有的教育性、文化性的教理,因种种因素而有所改变,加上每世纪的文化之意识形态分歧,人们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佛陀时期之立论,分解各有所说,因而自古而今,无数之论著各显其辉,五花八门,形成了庞大的人类文化宝库,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活指南,这生活宝典,以入世法之现实生活的善举来完成出世间法的胜景,达到人成佛成的最高境界的理论根据。
  佛法是两方面的,其一是"证法"和"教法"。证法是佛陀所亲证到一切法的实相,即诸法实相之方法和作用,曰为契理,教法是佛陀觉悟后将所证的诸相之法为众生宣说的诸相非相教法,曰为契机。其二是"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佛陀为开导世人,如何做一个像样的人,以现实人生之善举来完成人在世间的善缘,修个善因,结个善果,这便是入世法的真意。出世间法,必须以现世人生通过现世生活的要求,严格自己,宽容别人,以入世法修出世缘,即是说"结个善缘,修个善终"也是佛法所说的"人成佛成"的真意。佛语常言,以入世间法做出世间的事业,因为对出世间之憧憬,而必须在现世生活方面的严谨和自律,处处从善,远离恶行劣为,净化思维,清净本性,完善人格,接受佛陀的善导及教诲,不但在人生中安然自在,身后必处于超然解脱的胜境。
  佛法世俗化
  后期之中国佛教,因为失去了佛教文化,佛法渐渐式微,教育的不注重,佛教徒无法理解,经、律、论的教法,因而佛法的妙用,无法对现实社会启发作用,人们对宗教意识认识有限,一般宗教行为、礼仪和仪式陷入了乱相和迷信的境地,信徒对深奥的教理无法吸纳,更无法理解佛陀所说之入世和出世的真谛,时人追求今世生活的满足,唯有向无明祈求,藉望他力、神力,使今生后世的胜景能裨益,唯不知欲求今生美满,必行现时的善缘,欲求后世的胜景,必先现世修持善业,通过修行,净化本性,求出离心,才是撤底的功德。
  时人误解佛法,贪求拜佛、求佛,偏重法会,唯求个人今生后世的胜景,唯不知现世修行功德为社会谋福利,行善、布施、多行菩萨道,了悟佛陀的教言,发扬佛法的济世精神,使人们了解六波罗密,实践教法,使众生滋润在佛光法雨下得到真利益,这样的修持功德才是真正的安乐,才是走向菩提大道之法。
  佛教自古以来,学人常自持己修,立派分支,各建门庭,坚持自宗之法是唯一成佛方便之法,甚至排斥抵毁他宗,造成同教自残,同袍干戈,教内乱相处处,这非我教之福,而是佛教发展之障碍。现代有识之士为求佛法,能在现世为利益世人,组国际性的会议,除联谊性质的来往外,亦有研讨性质,对各宗各派的教理,提出研究探讨,以达致求同存异的理论发展,解决二千年来宗派的分歧,各自相对的局面,也综合佛陀因时、因地、因各种因缘的教法,能得到理解,以佛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缘普渡的精神,善导群伦共赴善道。
  佛教困惑期
  佛陀立教其法盛行于印度一千年,下一千年则盛行于龙之大地,自唐朝以来,佛法大兴,宋以后佛法在中国每况日非,迄至清朝佛法基本上已不覆存,所存者仅是寺庙外形,寺内的出家众多是无识之众,连基本的佛学都无法解释,更无修行可言,出家众藉出卖佛法以法会、超荐、经忏度亡处处为死人效劳,为生人装修门面换取丰厚的供养金享受残年,因而佛法的胜意已达到人人不知,在家众仅是一批盲目膜拜,瞎修妄求,求福、求财,实际的功德无法实践,尤其无法体现佛教原有之教义,为世人在世间生存理念的意义无法达致,佛教在当时之效用已失去,佛教真正的文化因消失而堕落。五四运动以后,佛教基本上被判为迷信信仰,毒害人民思想的宗教。
  佛教的复兴
  中国佛教达到最消沉的时刻,时至清朝末年,文化界一位善知识,杨仁山居士的出现,提倡革新佛教,重新教育佛教在家、出家众,重振故有之佛教文化,发挥佛教为利乐世人,利益社会,为国家人民昌盛幸福的愿望,他认为沦落后的佛教是社会的负担,是人民的包袱,只有带给社会祸非福,非佛陀立教的原旨。
  杨居士为佛教申冤,重振真正的佛法,努力改善佛教的良好形象,把佛教原有的面貌重现人世间,数十年间培养了近世纪中国佛教大师无数,其中以欧阳境无居士、太虚大师最为人称道。他们俩对近代佛教的发展,佛法的发扬,佛教文化的振新,起了极大的作用,影响深远,为近代佛教活力和兴盛,起了启发作用,延续了佛教慧命,光大佛灯的照耀。
  欧阳提倡依法不依人佛学理念
  如果说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大师,那欧阳竟无应说是近代佛学太斗,欧阳竟无的佛学思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提倡在家、出家均是延续佛陀慧炬之人,认为有德之在家人胜过出家众,白衣上座是自然现象,他认为佛陀时期已有在家人为出家众宣讲佛法,人皆佛性,非出家众才可成佛。大乘佛教以菩萨道的精神,救济世人为目的,菩萨道的特性和执行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贯彻,而并非著重自己的解脱,故菩萨并非出家众唯一之象徵。
  欧阳对清末佛教的混乱,文化之分崩,衰况痛心疾矢,他说,中国内地僧尼,约略百万之数,其能知大法、辨悲智,堪住持称比丘不愧者,诚寡若晨星。所以欧阳大师的主张是,居士可以脱离僧寺而独立弘法。太虚大师当时也认为佛教衰相非改不可,认为"出家为主,在家为辅"的僧俗合作方式。
  太虚大师提倡改革,主导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和欧阳竟无是杨仁山居士之学生,然太虚大师是杨居士创办之祗恒精舍的学生,而欧阳居士是协助杨居士筹办祗恒精舍得力助手。太虚和欧阳对近代佛教的复兴,佛法的重现,佛学推动,起了极大的作用,兴起了狂涛骇浪,震醒世人对佛教佛法的重视,因而佛教的发展,佛法的发扬,为近代佛教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太虚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以"人生佛教"为主导,他的主张是应从,教、理、行三方面的观察,认为从教方面说,可分为三期三系佛教,即佛陀灭盘后五百年间是小乘期,七百年间是大乘期,一千年间是密乘期。在理方面分为三级三宗的佛教,第一级是,五乘共法,重缘起法,因果法。第二级为,三乘共法,重八正道,三法印。第三级是,大乘特法,重大悲心,般若智。三宗方面是在三级法上,建立"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在行方面分三依三趣,(一)依声闻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二)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三)依人乘行果趣,修大乘行的末法期。最后他提出要达到圆满佛果,其进程仍分列为四阶段(一)人生改善(二)後世增胜(三)生死解脱(四)法界圆满。
  欧阳与太虚两大师对当时佛教的弱点衰相,均认为"非改不可",而对改善佛教的主张各有所见,都具有启发性,为后来佛教的发展,朝向多元化教团组织的趋势,奠下了基础。两大师的看法虽略有不同,可是两者的理论价值观是为世人所肯定。
  觉之教育
  导师晓云老法师说,"社会之安危,关乎教育之如何培养"。所以说,教育关乎人类社会一切,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安危视教育之因素如何培养的关键,如何致使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纯净性,教育的培养是重要的,这一切是社会环境安危的重点。
  社会的复杂性产生各色各样众生,以人来说,古语常说,一种米养多种人,人类所处的环境也是影响人们的思想,然而唯有同样的教育方式和环境,才可培植同样的人类思想,教育极关人类思想及人类行为实践的结论,好歹的教育方式、环境的优劣是人类社会安危的导因。
  佛陀注重人心净化的教育,故晓云老法师说,"救世必须先治心",佛法是心法,也是心学,佛教是心教。导师晓云法师又说,"若论伦理社会,齐家治国,以孝为万善之本,以仁政为治平之本,以智慧为人生之本,倡导复兴佛教文化思想,何止是佛教文化复兴之基本要素,简直是现世多苦难中人类社会之基本要素"。
  佛教的教化是以人为中心,而心主宰人的行为和思想,故治心是佛教指导做人的方法,故佛学上说,心生世界生,佛教以治心为本,使之净化启悟,善导一切行操思维,故原始佛教之八正道,被称为佛学的基本原理,由基本原理所发展至种种施教之方便,不外也是欲解决人的问题为社会的安宁,世界的和平,提高人的福祉,故佛家主张治心为先。晓云老法师说"佛教是人类心灵的教育法,故佛学称为治心之学",觉性教育是超知识和重视心行实践之心理教育、行为教育,乃至终生教育。她老人家对觉之教育思想与实践,她说,「当今道德不振,人心陷落之社会,思报佛恩,行佛事,无过于发展佛化教育,而最能普及佛化教育者,无过于兴学育才,善用丛林教育者,作适应时代社会的运用,务使感格人心,净化思想,悲智精神之培养。对目前社会人心安宁,减少贪欲和残杀暴戾之恶行,有助清净之缘」。要化解危害的垢病,觉之教育是善导的动力,也是晓云老师佛学思想。
  清朝末年为挽救佛教的生存,佛法的重新开拓,杨仁山居士提倡佛教教育,其学生欧阳竟无居士和太虚大师执行其教法,现代晓云老法师实践"觉之教育",佛教佛法因而开创新天地,觉之教育肯定是佛教发展,佛法的发扬的原动力。
  近代佛教对社会的功能
  近百年来,佛教在中国经过没落期后,重新振作,掘起了新一代的佛学学者,近代佛教大师的提倡,必须把佛教文化提升,组织教团,弘法利生,举办佛教教育,培育在家,出家众提升佛教徒之佛学的意识,奠下佛教在新时代的使命基础。十年前晓云老法师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在台湾成立第一座由中国佛教人创办之社会大学,华梵大学,以世学做为推动佛教的入世理念,善导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认识,因而佛教被广大人民所了解和接受,身为佛教徒不再被视为三教九流的低层下士,而被视为有识之一群,为社会的福利教育事业,献出智慧和能力,创造人间佛教,因而佛教徒引以为荣,倍受尊重。
  佛教之入世精神深入社会,善导世人,启发智慧,通过智慧的启发,人心为善,社会融和,天下太平,佛法的善导,不但现世生活的自在,宗教生活的启发,净化本性,升起菩提心,往菩提大道前进。
  结论
  佛教的盛行,赖于佛教教育的推动,佛教教育的普遍,带动佛法的盛传,佛教文化的熏陶,人心的净化,家庭融和、社会之稳定。
  优胜的教育环境,正确的教育目标,以及优秀教学人材,是决定教育的成功要素,成功的教育,才可培养成功专才,佛教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深而澳的佛学,才能深入浅出地教化群众,佛法才能真正带给人类社会裨益,给国家带来安宁、繁荣和进步。
  一九九九年四月间
  (作者注:此论文发表于第十一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中。此研讨会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十日至十四日举行于台湾大伦山,华梵大学内。)

 
 
 
前五篇文章

唯识三十颂及科判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瑜伽菩萨戒之护僧制问题

《瑜伽菩萨戒》学习纲要

大菩提心发愿文

 

后五篇文章

谈中元话盂兰

“天外集云峰”--寻访禅宗沩仰宗祖庭栖隐禅寺与慧寂大师

海南岛三亚南山海上观音

禅思技术

禅思——心智的修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