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及其传播 陈汉洲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百丈怀海禅师之禅法与禅林清规研究 【文章作者】陈汉洲 【指导教师】陈英善博士|熊琬博士 【文章页数】379 页 -------------------------------------------------------------------------------- 【中文摘要】《般舟三昧经》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传译到中国,可以说是最早的净土经典 ,但其历代的传播演变与田野尠为人研究,本经虽少人行持,却能流传甚久。为弥补此一缺憾,本文拟对般舟三昧念佛法门的内容与宗教行者做探讨。 在探究台湾般舟三昧的行者前,则需对《般舟三昧经》念佛法门的内容做分析与比较,及对中国佛教历代传播般舟三昧的行者做溯源了解。此外,日本著名的佛教学者望月信亨(1869-1948)所著《净土教概论》中说:「宗教不单需要论讲,还必定伴有观行。」在《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一书中说:「佛教一定要信奉其教旨,进而以实践躬行为其主要目的 。」可见望月信亨,对佛教行门实践的重视。笔者亦认同上述重视实践的说法,故笔者在研究方法上,则以宗教现象学、文献学,来关怀佛学义理的教说与现象。并采用人类学(anthropology)的方法做验证,因此重视当代台湾的行者是如何的落实,其落实的方式与经典所诠释的是否有所差异?进而探究从佛陀时代至中国佛教的般舟三昧是如何传播到台湾来,在台湾部分则以「口述历史」的方法针对几位台湾修持般舟三昧者做「深入访谈法」(interview)。除访谈之外,并以参与观察法探讨台湾修持般舟三昧者闭关的宗教现象,以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做出各类的图表统计。此外,为了深入问题则采取参与经验法(experience),体验台湾般舟共修的宗教仪式与身体的运行。从以上的经典到宗教人物的传播及经典与实际的演练。以能探讨并了解般舟经行历代的传播与阻力,并以期有新发现。 本文由般舟三昧经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推导出的结论,是可以合理地与持名念佛作结合,不过也有可能忽略般若智能而产生瓶颈。在经典分析中发现智者大师的著作有些与般舟三昧的实践理念相合。以往探讨此命题的相关文章,大抵皆采用文献研究,为何本文要运用田野调查呢?这是因为宗教本身是活的,宗教与人生是一体的,那该如何有效的运用?在田野研究中,发现般舟经行的方式,对念佛的时间性会拉长且持久,间接的,也使行者的报体由劣转胜,并附有图片左证。本文的铺排顺序与特点有六项:一、《般舟三昧经》经典的探究。二、以中国佛教般舟三昧行者的传播为主。三、台湾主流佛教与般舟行者。四、台湾佛教与般舟念佛法门的传播。五、窥探台湾般舟行者的面貌。六、对般舟经行的渐修次第作分析。 【英文摘要】The Bozhou sanmei jing (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sutra)was transmitted to China and translated in 179 (Guanghe 2)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Lingdi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One may say it is the earliest scripture of Pure Land Buddhism in China. There has not yet been any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scripture was disseminated nor any field work (Feldforschung). Even though there were few people who actually performed the practice described in this sutra, its circulation was rather wide. In order 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 my thesis aims to investigate Bozhou sanmei dharma practice of Buddha name recitation (nianfo)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and the religious practitioner. Before making a thorough inquiry on the practitioners of Bozhou sanmei in Taiwan,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ontent of the dharma practice of Buddha name recitation as in the Bozhou sanmei jing. Moreover I trace back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Bozhou sanmei among practitioner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renowned Japanese scholar of Buddhism Mochizuki Shinko (1869-1948) wrote in his work An outline of Pure Land teachings: “Religion does not only need to be discussed about, it must certainly be accompanied by practice.” In The origin of the Pure Land teachings and their development he states: “Buddhism has to believe and hold up its tenets. To realize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is its main objective.” Here one can see the importance given to the aspect of Buddhist practice by Mochizuki Shinko. I agree with the above statement stressing practice. Therefore, I apply the methodology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Religionsphänomenologie) and literary science for my research, in order to deal with tenets and phenomena of Buddhist doctrine. At the same time, I use the anthropological method of experimental proof. Therefore I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way practitioner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practice, to their style of practice and their exegesis of the scripture, looking out for possible divergences among them. Furthermore, I want to find out about the transmission and promulgation of the Bozhou sanmei, starting from the time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until it reached Taiwan. By interviewing several Bozhou sanmei practitioners, light is shed on the history of oral transmission in Taiwan. Besides the interviews, the religious phenomenon of Taiwanese Bozhou sanmei practice in seclusion has to be examined in an observant fashion. For this, questionnaires were also used and their statistical outcome arranged in graphical displays. Moreover an experimental participation in the practice has been chosen in order to deeply experience the religious ritual of communal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bodily aspect of the performance of Bozhou sanmei in Taiwan. This thesis begins by dealing with the scripture itself and its transmission by religious persons and finally leads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this scripture. Thereby, an 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transmission and obstruction of Bozhou sanmei jing practice can be brought about, with the hope of gaining new insights. First this thesis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 of the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Bozhou sanmei jing, leading to a conclusion that can be ratio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Buddha name recitation. Nevertheless, the aspect of prajna-wisdom might be neglected and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While analyzing the sutra I discovered some similarity with the idea of practice appearing in the writings by Zhiyi (538-597). As former articles have already dealt with this topic from the point of literary science, why should this thesis resort to field work?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religion itself is a living complex forming a unity with human life. During field work, I discovered the style of the Bozhou sanmei practice and the stretching of time and duration of the Buddha name recitation. Indirectly this leads to an enhanced appraisal of the practitioners’ reports on their experiences. Illustrations are added to supply helpful evidence. This thesis is arranged into six points: 1. Research on the text of the Bozhou sanmei jing 2. Focus on its dissemination by practitioners of Bozhou samei in Chinese Buddhism 3. Mainstream Buddhism in Taiwan and Bozhou sanmei practitioners 4. Buddhism in Taiwa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Bozhou sanmei dharma practice of Buddha name recitation 5. Insights into the appearance of Bozhou sanmei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6.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 of gradual practice of the Bozhou sanmei jing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材料说明2 第三节 前人研究成果3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章节架构7 第二章 《般舟三昧经》经典的传播12 第一节 《般舟三昧经》传播的内容12 一、《般舟三昧经》的经题12 二、《般舟三昧经》的流传14 第二节 《般舟三昧经》的定位与现存版本17 一、《般舟三昧经》的定位17 二、汉文版的译本与品目19 二、藏文版的译本与品目22 第三节 《般舟三昧经》的诉求24 一、贤护的头陀24 二、菩萨的广传27 三、无所著念佛31 四、经行不间断40 五、见佛的模式41 第三章 中国佛教般舟行者的传播51 第一节 龙树论师与《般舟三昧经》51 第二节 《般舟三昧经》的译经师59 一、支娄迦谶译师59 二、竺朔佛60 三、竺法护61 四、阇那崛多译61 第三节 般舟行法的初创期-东晋.南北朝63 一、(东晋)慧远大师63 二、(南北朝)昙鸾大师68 三、(南北朝)慧绪尼法师69 四、(南北朝)僧慧法师70 第四节 般舟行法的成长期-隋代72 一、(隋)天台智者大师72 二、(隋)慧成禅师74 三、(隋)慧海法师75 四、(隋)摩诃衍提婆75 第五节 般舟行法的成熟期-唐代77 一、(唐)道绰禅师77 二、(唐)道宣律师79 三、(唐)善导大师80 四、(唐)慧日法师87 五、(唐)承远法师90 六、(唐)日悟法师90 七、(唐)法照法师91 八、(唐)少康法师94 九、(唐)德美法师95 十、(唐)灵润法师95 十一、(唐)善道法师96 十二、(唐)惟劲头陀97 第六节 般舟行法的融合期-宋代99 一、(宋)遵式法师99 二、(宋)思义法师100 三、(宋)道冏法师101 第七节 般舟行法的渐衰期-元明两代103 一、(元)蒙润法师103 二、(明)传灯大师105 第八节 般舟行法的复兴期-清代106 一、(清)读体法师106 二、(清)实圆法师107 三、(清)达纯法师108 四、(清)达禅法师108 五、(清)戒尘法师109 第九节 般舟行法的回溯期-民初112 一、(民)祥瑞法师112 二、(民)心忠尼师113 三、(民)律航法师114 四、(民)魏默深居士116 五、(民)素密、素浩、证行尼师116 六、(民)心密初祖大愚阿阇黎117 第十节 论中国般舟行者的传播119 第四章 从台湾主流佛教看般舟行者125 第一节 现今台湾佛教的主流125 一、台湾佛教的背景125 二、四大山头132 第二节 台湾佛教的般舟行者143 一、妙莲法师143 二、谦虚的僧人148 三、果孝法师150 四、首愚法师153 五、云水僧161 六、山间的僧人164 第五章 台湾佛教与般舟念佛法门的传播167 第一节 台湾佛教传播的方式167 一、经书的传播167 二、法会的传播169 三、网络的传播169 四、精舍的传播170 五、佛乐的传播170 第二节 论台湾般舟念佛法门的传播171 第三节 论台湾佛教四大山头的传播174 第四节 以净土助念为传播的共同点177 第六章 台湾般舟行者的面面观181 第一节 台湾般舟念佛行者闭关资料的欠缺181 第二节 般舟行者的背景资料184 一、 般舟行者的性别185 二、 般舟行者的年龄与闭关年龄185 三、 般舟行者闭关的次数与闭关的因缘186 四、 般舟行者的家庭背景187 五、般舟行者在闭关时身体的变化188 六、般舟行者在闭关时修持的方式190 七、般舟行者在闭关时认为最大的障碍者191 第三节 对般舟行者闭关的讨论196 一、闭关的定义与意义197 二、闭关的感应与原理198 三、闭关的三善知识200 四、闭关的障碍202 五、般舟关的要件205 六、般舟行法的仪规与意义214 第七章 般舟经行的渐修次第224 第一节 前方便224 第二节 正行持232 第三节 经行仪式的展演235 一、 身体的操作235 二、意识的控制238 第四节 身心体验的反应239 一、四大的无常性240 二、八触的不定性241 三、念头的变异性244 第五节 藉假显真的实义245 第八章 结论247 第一节 响应问题247 第二节 本文大意248 第三节 研究发现252 第四节 研究发展254 参考书目247 附录一、《般舟三昧经》经文要释与比较275 附录二、般舟三昧行者的资料调查表(问卷)388 壹、共修团体般舟行者的问卷388 一、深入访谈的问卷调查(诸范例之一)388 二、封闭式的问卷调查(范例)342 贰、各般舟领导者的访问345 一、与妙莲老和尚的问答345 二、谦虚僧人提供的数据349 三、云水僧人闭关的念佛偈356 附录三 、台湾般舟念佛共修团体(图表)358 附录四 、台湾般舟念佛共修团体(调查表)363 图表目录 List of figures 图1 上妙下莲老和尚370 图2 拜访关房中的妙莲老和尚370 图3 上果下孝和尚370 图4 笔者与果孝和尚370 图5 大愚阿阇黎370 图6 果孝和尚效法的对象-上广下钦老和尚370 图7 白莲花化生371 图8 右绕经行371 图9 经行踏脚念佛371 图10 维那一人领众经行371 图11 练习常坐不卧的禅椅371 图12 澳大利牙人参加经行371 图13 右上:为上品上生手印371 图14 拉绳子克睡眠371 图15 笔者于89年9月脚踝起红斑372 图16 89年9/23水泡372 图17 89年/9/24渐大372 图18 89年/9/25372 图19 89年/9/26372 图20 89年/9/28372 图21 89年10月372 图22 89年/10/03372 图23 89年/10/09372 图24 89年/10/11372 图25 89年/10/14372 图26 89年/10/16372 图27 89年/10/17372 图28 89年/10/18372 图29 女癌症病患1372 图30 女癌症病患2373 图31 女癌症病患3373 图32 流出透明的汁373 图33 行持不到七天就出水373 图34 癌症病患373 图35 癌症病患的脚373 图36 癌症病患大量出透明的白汁373 图37男癌症病患373 图38 男癌症病患-下半身水肿-不易排尿373 图39起红斑会痒373 图40 脚裂373 图41男癌症病患的脚与一般正常人的脚对比373 图42 脚肿373 图43闭关者头部被撞373 图44 某般舟念佛道场374 图 45 某般舟念佛道场的西方三圣像374 图46 参访苦行道场外景374 图47 闭关房一角摄于90年374 图48 至鲤鱼潭举行放生法会374 图49 放大蒙山法会374 图50 放山蒙山法会的食物375 图51 放山蒙山法会的牌位375 图52 替法师到河边作放生375 图53 替法师至河边作放生仪式的法会375 图54 替法师做绕棺念佛仪式375 图55 替法师将其骨灰投至海边与众生结缘375 图56 汉文般舟三昧经376 图57 梵文般舟三昧经376 图58 藏文般舟三昧经376 图 59 真妄心境图377 图60 极乐净土图表378 图 61 般舟行者经行图:以花莲道场的经行者为主379 表目录 List of tables 表1-1 藏经目录中的般舟三昧经15 表1-2 四种汉译《般舟三昧经》的比较20 表1-3 藏文版的译本与品目22 表1-4 般舟三昧经的贤护长者24 表1-5 四种念佛方法32 表1-6 对净土五经与般舟三昧经的内容归纳34 表1-7 三种念佛三昧39 表1-8 见佛理论的摸式42 表1-9 见佛三种力43 表1-10 见佛的三力与自他二力44 表1-11 现存般舟三昧经的共同结构45 表1-12 般舟三昧经的其它经名45 表1-13 般舟三昧经与小本阿弥陀经的比较48 表2-1 三昧禅定对三界所住相54 表2-2 《十住毘婆沙论》论般舟念佛次第55 表2-3 在家菩萨行般舟三昧的要则57 表2-4 出家菩萨行般舟三昧的要则58 表2-5 支谶的译籍59 表2-6 般舟三昧经的译师62 表2-7 慧绪尼的般舟念佛70 表2-8 僧慧法师的般舟念佛71 表2-9 般舟行法初创期的行者71 表2-10 东晋南北朝佛教成就促进隋唐佛教蜕化的基础71 表2-11 般舟三昧经的归处73 表2-12 慧成禅师的般舟行74 表2-13 慧海的般舟行75 表2-14 摩诃衍提婆般舟行76 表2-15 隋代般舟行法的行者76 表2-16 道绰《安乐集》的思想与三阶教思想比较78 表2-17 道宣的般舟三昧79 表2-18 善导的五部九卷81 表2-19 善导与三阶教的思想比较84 表2-20 善导念佛三缘的含义86 表2-21 唐代般舟行法的行者(一)90 表2-22 法照般舟行91 表2-23 唐代般舟行法的行者(二)94 表2-24 德美法师的般舟行95 表2-25 灵润法师的般舟行96 表2-26 善道法师的般舟行97 表2-27 惟劲般舟行97 表2-28 唐代般舟行法的行者(三)97 表2-29 隋唐佛教概况99 表2-30 慈云忏主的般舟行99 表2-31 思义法师的四三昧行100 表2-32 道冏法师的般舟行101 表2-33 宋代般舟行法的行者102 表2-34 丛林制度与结社念佛的比较103 表2-35 蒙润法师的般舟行104 表2-36 藕益大师三种念佛人106 表2-37 见月律师的般舟行107 表2-38 实圆法师的般舟行108 表2-39 达纯法师的般舟行108 表2-40 达禅法师的般舟行109 表2-41 戒尘法师般舟行109 表2-42 清代般舟行法的行者110 表2-43 祥瑞法师的般舟行112 表2-44 心忠尼师的般舟行113 表2-45 律航法师的般舟行115 表2-46 素密、素浩、证行尼法师闭般舟116 表2-47 大愚阿阇黎的般舟行117 表2-48 民初般舟行法的行者118 表2-49 历代净土祖师120 表2-50 传播般舟三昧的重要人物123 表3-1 台湾佛教各期的发展127 表3-2 法鼓山人间佛教的事业137 表3-3 四大山头的定位与类型141 表3-4 台湾六位般舟行者表143 表3-5 妙莲法师闭的般舟关144 表3-6 妙莲法师的弘法阶段146 表3-7 首愚法师 65年.67年共五次的闭关155 表3-8 首愚法师 68年.79年共五次的闭关155 表3-9 首愚法师第十次闭关157 表3-10 云水僧的般舟闭关163 表4-1 以五种传播模式论花莲般舟道场173 表4-2 现今四大山头带领台湾佛教的新面貌175 表4-3 以助念为共同的传播180 表4-4 当代台湾佛教背后的佛陀观点与佛身论181 表5-1 行者与善知识200 表5-2 闭净土关的扶助经典201 表5-3 闭念佛关的五要五戒205 表5-4 汉传与藏传闭关前应备的观念与条件206 表5-5 般舟关注意要件210 表5-6 意止观者修三观212 表5-7 般舟行法的仪规与意义215 表6-1 从禅定休息的前行法探讨般舟三昧226 表6-2 从小止观的前行法探讨般舟三昧228 表6-3 从小止观的正行论般舟关233 表6-4 从四行观论历缘对境234 表6-5 从经行论身体操演235 表6-6 地钟坐念与般舟绕念之比较237 表6-7 经行者对它物的运用237 表6-8 发八触与禅定的关系242 表6-9 念佛时心念的病症245 -------------------------------------------------------------------------------- 【参考文献】 壹、佛教文献 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藏新修订版第1~55、85〉,白马精舍印经会,1992年。 ﹝-﹞-:《天地八阳神咒经》,第八十五册。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第五十一册。 ﹝-﹞-:《神僧传》,第五十册。 ﹝-﹞-:《翻梵语》,第五十四册。 ﹝-﹞-:《摄论章卷第一》,第八十五册。 ﹝-﹞-:《观经》,第八十五册。 ﹝-﹞失译:《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第五十册。 ﹝-﹞失译:《别译杂阿含经》,第二册。 ﹝-﹞失译:《拔陂菩萨经》,第十三册。 ﹝-﹞失译:《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第十二册。 ﹝日本﹞永超集:《东域传灯目录》,第五十五册。 ﹝日本﹞玄日录:《天台宗章疏》,第五十五册。 ﹝日本﹞良忠述:《观经疏传通记》,第五十七册。 ﹝日本﹞圆仁撰:《入唐新求圣教目录》,第五十五册。 ﹝日本﹞圆仁撰:《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第五十五册。 ﹝日本﹞源信撰:《往生要集》,第八十四册。 ﹝高丽﹞义天录:《新编诸宗教藏总录》,第五十五册。 ﹝新罗﹞元晓撰:《弥勒上生经宗要》,第三十八册。 ﹝新罗﹞太贤撰:《药师经》,第三十八册。 ﹝夏﹞知广等集:《往生集》,第四十六册。 ﹝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第二十一册。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分律》,第二十二册。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第四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二门论》,第三十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第三十二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第十二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第十二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第九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第十五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第十四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第二十六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第二十五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册。 ﹝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般舟三昧经》,第十三册。 ﹝后魏﹞昙鸾撰:《略论安乐净土义》,第四十七册。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第十二册。 ﹝吴﹞支谦译:《佛说八吉祥神咒经》,第十四册。 ﹝西晋﹞竺法护译:《大哀经》,第十三册。 ﹝西晋﹞竺法护译:《幻士仁贤经》,第十二册。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八阳神咒经》,第十四册。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幻士仁贤经》,第十二册。 ﹝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第十四册。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第十五册。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九册。 ﹝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第五十一册。 ﹝东晋﹞迦留陀伽译:《佛说十二游经》,第四册。 ﹝东晋﹞慧远问.罗什答:《鸠摩罗什法师大义》,第四十五册。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一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十二头陀经》,第十七册。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二册。 ﹝刘宋﹞沮渠京声译:《治禅病秘要法》,第十五册。 ﹝刘宋﹞昙摩蜜多译:《观虚空藏菩萨经》,第十三册。 ﹝刘宋﹞叶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册。 ﹝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大集经(十五)月藏分(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十卷)46-56》,第十三册。 ﹝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无量义经》,第九册。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第三十二册。 ﹝梁﹞真谛译:《起信论》,第三十二册。 ﹝梁﹞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八册。 ﹝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第五十五册。 ﹝梁﹞慧皎撰:《高僧传》,第五十册。 ﹝梁﹞宝唱撰:《比丘尼传》,第五十册。 ﹝陈﹞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第二十九册。 ﹝陈﹞真谛译:《遗教经论》,第二十六册。 ﹝陈﹞慧思撰:《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第四十六册。 ﹝北魏﹞昙鸾批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第四十册。 ﹝元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第十六册。 ﹝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第十七册。 ﹝隋﹞吉藏撰:《弥勒经游意》,第三十八册。 ﹝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第五十五册。 ﹝隋﹞智顗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第四十六册。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文句》,第三十四册。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玄义》,第三十三册。 ﹝隋﹞智顗说:《阿弥陀经义记》,第三十七册。 ﹝隋﹞智顗说:《净土十疑论》,第四十七册。 ﹝隋﹞智顗说:《摩诃止观》,第四十六册。 ﹝隋﹞智顗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四十六册。 ﹝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第十七册。 ﹝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第四十九册。 ﹝隋﹞僧就合:《大方等大集经》,第十三册。 ﹝隋﹞慧远撰:《大乘义章》,第四十四册。 ﹝隋﹞慧远撰:《观无量寿经义疏》,第三十七册。 ﹝隋﹞阇那崛多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十三册。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第三册。 ﹝唐﹞不可思议撰:《大毘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第三十九册。 ﹝唐﹞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第二十册。 ﹝唐﹞不空译:《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第二十一册。 ﹝唐﹞不空译:《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萨埵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第十九册。 ﹝唐﹞玄奘译:《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第三十一册。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第三十一册。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册。 ﹝唐﹞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五十册。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第三十一册。 ﹝唐﹞宗密述:《禅源诸诠集都序》,第四十八册。 ﹝唐﹞延寿述:《万善同归集》,第四十八册。 ﹝唐﹞法海集译:《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第四十八册。 ﹝唐﹞法照述:《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第四十七册。 ﹝唐﹞法照撰:《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下》,第八十五册。 ﹝唐﹞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第三十五册。 ﹝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第十八册。 ﹝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第十八册。 ﹝唐﹞迦才撰:《净土论》,第四十七册。 ﹝唐﹞飞锡撰:《念佛三昧宝王论》,第四十七册。 ﹝唐﹞般刺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十九册。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三册。 ﹝唐﹞基撰:《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第四十七册。 ﹝唐﹞净觉集:《楞伽师资记》,第八十五册。 ﹝唐﹞惠详撰:《弘赞法华传》,第五十一册。 ﹝唐﹞普光述:《俱舍论记》,第四十一册。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第五十五册。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略出》,第五十五册。 ﹝唐﹞智俨集:《华严五十要问答》,第四十五册。 ﹝唐﹞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第四十六册。 ﹝唐﹞湛然述:《法华文句记》,第三十四册。 ﹝唐﹞善导集记:《往生礼赞偈》,第四十七册。 ﹝唐﹞善导集记:《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第四十七册。 ﹝唐﹞善导集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第四十七册。 ﹝唐﹞善导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第四十七册。 ﹝唐﹞菩提流志译并合:《大宝积经》,第十一册。 ﹝唐﹞圆照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第五十五册。 ﹝唐﹞义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五十四册。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第二十三册。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第五十三册。 ﹝唐﹞道宣述:《释门归敬仪》,第四十五册。 ﹝唐﹞道宣撰:《大唐内典录》,第五十五册。 ﹝唐﹞道宣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第四十册。 ﹝唐﹞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第五十二册。 ﹝唐﹞道宣撰:《广弘明集》,第五十二册。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第五十册。 ﹝唐﹞道绰撰:《安乐集》,第四十七册。 ﹝唐﹞道镜.善道共集:《念佛镜》,第四十七册。 ﹝唐﹞靖迈撰:《古今译经图纪》,第五十五册。 ﹝唐﹞僧详撰:《法华传记》,第五十一册。 ﹝唐﹞裴休集:《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第四十八册。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第五十四册。 ﹝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第三十六册。 ﹝唐﹞昙旷撰:《大乘入道次第开决》,第八十五册。 ﹝唐﹞昙旷撰:《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三.四.五》,第八十五册。 ﹝唐﹞窥基批注,明.普秦增修:《大乘百法明门论解》,第四十四册。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第四十三册。 ﹝唐﹞窥基撰:《阿弥陀经疏》,第三十七册。 ﹝唐﹞怀感撰:《释净土群疑论》,第四十七册。 ﹝宋﹞赞宁撰:《大宋僧史略》,第五十四册。 ﹝宋﹞子璇集:《首楞严义疏注经》,第三十九册。 ﹝宋﹞子璇录:《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第三十三册。 ﹝宋﹞元照述:《观无量寿佛经义疏》,第三十七册。 ﹝宋﹞天息灾译:《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第二十册。 ﹝宋﹞王日休校辑:《佛说大阿弥陀经》,第十二册。 ﹝宋﹞王日休撰:《龙舒增广净土文》,第四十七册。 ﹝宋﹞志盘撰:《佛祖统纪》,第四十九册。 ﹝宋﹞戒珠叙:《净土往生传》,第五十一册。 ﹝宋﹞宗晓编:《乐邦文类》,第四十七册。 ﹝宋﹞宗晓编:《乐邦遗稿》,第四十七册。 ﹝宋﹞延一编:《广清凉传》,第五十一册。 ﹝宋﹞延寿集:《宗镜录》,第四十八册。 ﹝宋﹞法天译:《七佛经》,第一册。 ﹝宋﹞法贤译:《佛说八大菩萨经》,第十四册。 ﹝宋﹞法护等译:《大乘菩萨藏正法经》,第十一册。 ﹝宋﹞法护等译:《施设论》,第二十六册。 ﹝宋﹞知礼述:《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第三十七册。 ﹝宋﹞施护译:《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八册。 ﹝宋﹞施护译:《广释菩提心论》,第三十二册。 ﹝宋﹞真宗皇帝注:《注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九册。 ﹝宋﹞净源节要,明 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第四十册。 ﹝宋﹞陈舜俞撰:《庐山记》,第五十一册。 ﹝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第五十一册。 ﹝宋﹞道诚集:《释氏要览》,第五十四册。 ﹝宋﹞遵式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第四十七册。 ﹝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第五十册。 ﹝辽﹞道叶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第四十六册。 ﹝元﹞天如则着:《净土或问》,第四十七册。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第四十九册。 ﹝元﹞普度编:《庐山莲宗宝鉴》,第四十七册。 ﹝元﹞怀则述:《净土境观要门》,第四十七册。 ﹝明﹞幻轮编:《释鉴稽古略续集》,第四十九册。 ﹝明﹞如卺续集:《缁门警训》,第四十八册。 ﹝明﹞妙叶集:《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第四十七册。 ﹝明﹞袁宏道撰:《西方合论》,第四十七册。 ﹝明﹞普泰补注:《八识规矩补注》,第四十五册。 ﹝明﹞智旭述:《大乘起信论裂网疏》,第四十四册。 ﹝明﹞智旭解:《阿弥陀经要解》,第三十七册。 ﹝明﹞传灯撰:《净土生无生论》,第四十七册。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第五十册。 一、专书 于凌波 1995《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 1988《民国高僧传初编》,台北市:圆明。 2000《民国高僧传续编》,台北市:昭明。 2001《民国高僧传三编》,台北:昭明。 2002《改变历史的佛教高僧》,台北:东大。 太虚大师 1960《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1991《太虚大师纪念集》,上海:上海书店。 方立天 1984《慧远及其佛学》,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任继愈 1988《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全佛编辑部 1996《般舟三昧经典》,台北市:全佛文化。 印光法师 1999《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台中:青莲出版社。 1999《印光大师文钞全集(上)(下)》,台中:青莲出版社。 2000《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三编(上)(下)》,台北:华藏净宗。 印顺法师 1970《净土与禅》,台北:正闻。 守成法师 1992《历代净土高僧选集》,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江灿藤 1993《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5《20世纪台湾佛教的转与发展》,高雄:净心文教基金会。 1996《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 2000《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文化发展史》,台北:南天书局。 2000《台湾佛教文化的新动向》,台北:东大图书。 2000《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书局。 江灿腾、王见川主编 1994《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台北:新文丰出版。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辑 1997《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县 : 佛光文化。 吴立民,徐等释译 1997《般舟三眛经》,高雄:佛光。 吴汝钧 1983《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台湾学生。 吕大吉 1998《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亦园 1999《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生涯》,台北新店:立绪文化。 李向平 1998《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传》,台北县:三重。 李炳南 1991《阿弥陀经讲表》,台中:养正堂。 李添春 1956《台湾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 李淼 1996《中国净土宗大全》,长春市:长春。 沈家桢 1991《金刚经的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 邢福泉 1992《台湾的佛教与佛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东初法师 1975《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东初出版。 林中治 2001《念佛法门》,台北:大圆。 林普易、李添春 1995《台湾宗教》,台北:众文。 林钰堂 1986《劝念佛》,台北:新文丰。 林碧珠编 1993《慈济年鉴》,台北:慈济文化。 南怀瑾 1997《神僧神尼传》,台北市:老古。 1978《禅海蠡测》,台北市:老古。 星云大师编着 1999《佛光教科书》《第1册佛法僧三宝、第2册佛教的真理、第3册菩萨行证、第4册佛教史、第5册宗派概论、第6册实用佛教、第7册佛教常识、第8册佛教与世学、第9册佛教问题探讨、第10册宗教概说、第11册佛光学、第12册佛教作品选录》,台北县三重市: 佛光文化。 1998《佛教:一教理、二经典、三佛陀、四弟子、五教史、六宗派、七仪制、八教用、九艺文、十人间》,高雄县:佛光文化。 洪丕谟 1995《极乐莲邦:中国净土宗纪实》,南昌:百花洲文艺。 洪修平 1992《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 胡幼慧 1996《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 苪克里.布朗着、夏建中译 1991《社会人类学方法》,台北:久大。 唐圣谛等编着 1963《中国佛教简明年表》,台北:考正出版社。 振法法师编,陈英善编审 2002《串起粒粒的宝珠:《摩诃止观》导读》,台北:大乘。 张曼涛主编 1979《净土宗史论:净土宗史与宗师》,台北:大乘文化。 1979《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净土宗专集》,台北:大乘文化, 1979《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中国佛教史论集(台湾佛教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佛教各宗比较研究》,台北:大乘文化。 1979《佛教与人生》,台北:大乘文化。 1979《净土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 1979《净土宗史论》,台北:大乘文化。 符芝瑛 1995《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文化。 1997《薪火:佛光山承先启后的故事》,台北市:天下文化。 许明银 1988《西藏佛教史》,台北:中央文物。 1998《西藏佛教之宝》,台北:佛光文化。 郭朋 1990《中国佛教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中国佛教史》,台北市:文津。 陈兵 1992《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 陈若 1996《慈济人间味》,台北:远流。 陈英善 1997《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法鼓文化。 陈浩望 2001《陈健民:罕见的现代苦行僧》,新店:水星文化。 陈扬炯 2000《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 陈慧剑 1984《当代佛门人物》,台北市:东大图书。 1998《弘一大师有关人物论文集》,台北市:弘一大师纪念学会。 智谕法师 1997《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台北:西莲净苑。 曾其海 1998《慧远:中国佛教净土宗始祖》新店市;中天。 曾普信 1967《中国禅祖师传》,台北:东净寺。 汤用彤 196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湾商务。 无垢光着,刘立千译 2000《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民族出版社。 黄文博 1991《台湾民俗田野手册》,台北:台原。 黄忏华 1950《中国佛教》,台北:佛教文化服务。 斌宗法师 197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台湾:草叶出版。 杨惠南 1995《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发行。 圣严法师 1969《世界佛教通史》,台北:中华出版。 1993《圣严法师学思历程》,台北:正中书局。 1994《金山有矿》,台北:圆神出版社。 1998《念佛生净土》,台北:法鼓出版。 1999《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全集(八)》,台北:法鼓文化。 刘长东 2000《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宽律法师 1980《近代往生随闻录》,台北:佛陀教育出版。 慧门法师着 1990《大圆满禅定休息:前行分(一)正行分(二)》,台北:慧炬出版。 慧律法师 1996《净土圣贤录易解》,高雄:文殊讲堂。 慧严法师 2000《从人间性看净土思想》,高雄市:春晖。 蔡耀明 2001《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 郑志明 1998《台湾当代新兴佛教:禅教篇》,嘉义县:南华管理学院。 蓝吉富 1984《日本佛教史纲》,新店市:弥勒。 1997《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图书。 蓝吉富主编,释开证监修,释传道策划 1994《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县: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颜尚文 1980《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新文丰。 魏磊 1996《净宗法语大观》,南昌市:百花洲文艺。 蕅益大师 1991《蕅益大师净土集》,台中:青莲出版社。 证严法师讲 1993《慈济叮咛语》,台北:慈济文化。 宝静法师 1995《摩诃止观述记》,台北市:台湾台北止观弘法社。 赖鹏举 2002〈丝路佛教的图像与禅法〉,中坜:圆光。 释大睿 2000《天台忏法之研究》,台北:法鼓。 释正义 2003《净土五经汇释表解》,埔里:正觉精舍。 释东初 1987《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东初。 释首愚 1993《准提法共修会开示汇编》,台北:十方 1999《准提法门》,台北:十方。 2000《准提族的一颗明星》,台北:十方。 2000《道人知月胜诗家-南普陀禅关专修记》,台北:十方。 2002《禅密圆修大准提-首愚法师主持准提法修学影响录》,台北:十方。 释净空 1995《净土五经读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释传融 1995《净土心要》花莲:灵源寺。 钟石盘 2002《往生有分.第一集》台北:灵岩丛书。 阚正宗 1996《台湾高僧》,台北:菩提长青。 1999《台湾佛教一百年》,台北:东大图书。 观本大师着 1977《香光阁随笔》,香港:东莲觉苑。 二、期刊论文 丁敏 2002〈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以圣严法师《寰游自传系列》为探讨〉,《佛学研究中心学报》7:341-378 大睿法师 1998〈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中华佛学研究》2:313-337。 王见川 1990〈台湾近代佛教史四论〉《 台湾文献》51.3:165-183 朱纪忠 1991〈访尹章义教授谈「今代台湾佛教之定位」〉,《中国佛教》35.7 :27-28 。 江灿腾 1988〈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思想史的探讨〉,《东方宗教研究》2:163-184。 林富士 2002〈台湾童乩社会形象初探〉,收录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巫者的面貌」学术研讨会》,页1-28。 2002〈略论占卜与医疗之关系:以中国汉隋之间卜者的医疗活动为主的初步初探〉,收录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占卜与医疗」学术研讨会》,页1-34。 余舜德 1997〈身体修练与仪式展演:慈溪道场个案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4:1-35 2000〈食物冷热系统,体验人类学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9:117-145。 吴希仁 1993《《观经妙宗钞》的净土思想(二) :十六观判归圆三观论》,《明伦》340:18-21。 李丁赞 1996〈宗教与殖民:台湾佛教的变迁与转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1:19-52 见正法师 1959《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实践方法》,《谛观》,58:91-118。 依昱法师 2002〈台湾佛教五十年研究成果之省思与展望,1950年~2001年〉,《五十年来台湾宗教研究成果评估》学术研讨会:1-17。 周慧玲 2002〈田野书写、观光行为与传统再造:印度尼西亚峇里与台湾台东「布农部落」的文化表演比较研究〉,《台湾社会学刊》28:77-151。 邱高兴 2001〈华严净土念佛思想的三种形态〉《慈光禅学学报-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2:149-163。 徐荪铭, 2001〈从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融通论禅净统一的必然性〉《慈光禅学学报-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2:115-127。 海弘法师 1999〈《大智度论》与《十住毘婆沙论》中之般舟三昧略探〉《福严佛学院第八届初级部学生论文集》:725-742。 陈美华 1998〈解读「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隐含〉,《中华佛学学报》,11:311-317。 2000《一个女性佛教研究者的观点:反思「参与观察」在台湾汉人宗教田野的运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8:335-367。 陈英善 1995〈《摩诃止观》、《释禅》、《小止观》之比较〉,《谛观》80:1-22。 陈敏龄 1987〈《般舟三昧经》的阿弥陀佛观〉,《东方宗教研究》1:3-16。 1994〈昙鸾的净土思想-兼论北魏金石碑铭所见的净土〉《东方宗教研究》4:47-66。 陈银舟 1989〈从《般舟三昧经》中对念佛见佛法门之探述〉,《中国佛教社》,33.7:3-9。 惠谦法师 2001〈《般舟三昧经》的念佛禅观启示〉,《慈光禅学报》2:45-67。 杨惠南 1994〈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 〉,《当代》104;32-55。 圣严法师 1999〈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中华佛学研究》3:1-17。 1985〈明末中国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华冈佛学学报》8:1-76。 慧严法师 1996〈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中佛佛学学报》9:209-242 1999〈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中佛佛学学报》12:249-274 论称撰写 1997〈般舟三昧修习成就探讨〉,《护僧杂志》7:17-35。 郑振煌 1991〈兴盛即灭亡?从印度佛教的灭亡看台湾佛教的兴盛〉,《慧炬》327:22-34。 赖隆彦 1990〈净土思想的禅观性格-《般舟三昧经》念佛法门考(上)〉,《狮子吼》29.6:9-13。 1990〈般舟三昧为主之念佛法门的成立-印度篇(上)〉,《狮子吼》29.7:8-13。 1990〈般舟三昧为主之念佛法门的成立-印度篇(中)〉,《狮子吼》29.8:24-29。 1990〈般舟三昧为主之念佛法门的成立-印度篇(下)〉,《狮子吼》29.9:9-11。 1991〈般舟三昧与中国净土教-中国篇(上)〉,《狮子吼》30.1:9-13 。 1991〈般舟三昧与中国净土教-中国篇(下)〉,《狮子吼》30.1:20-27。 1991〈净土思想的禅观性格-《般舟三昧经》念佛法门考(下)〉,《狮子吼》30.3:13-15,。 赖鹏举 1999〈西北印念佛禅法的形成及其造像〉,《慈光禅学学报》创刊号:217-235。 2001〈北传大乘佛教的起点─纪元后西北印以「释迦佛」为中心的思想、造像与禅法〉,《普门学报》3:103-139 蓝吉富 1999〈台湾佛教之历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中华佛学学报》,12:240-338。 释如空 1993〈慧远实行念佛三昧的探讨〉,《谛观》75:143-178 释法藏 1999《天台禅法的特质:兼论《法华三昧忏仪》之修持》,《慈光禅学报》创刊号:55-83。 释厚观 1989〈般舟三昧〉,《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1:131-151。 释惠谦 2001〈《般舟三昧经》的念佛禅观启示 〉,《慈光学报》2:45-67。 释道兴 2001〈净土念佛法门解脱病苦之理论初探〉《慈光禅学学报-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2:81-95。 释慧严 1998〈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中佛佛学学报》11:119-153 1997〈西来庵事件前后台湾佛教的动向─以曹洞宗为中心〉,《中佛佛学学报》10:279-310 释证光 1985〈《般舟三昧经》中的净土思想〉,《慧炬杂志》253:4-6。 三、硕博士论文 文洛钧 2002《十念往生之研究》,辅仁大学宗教学系硕士论文。 李幸玲 2002《庐山慧远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博士论文。 杜晓玫 1990《慧思教观思想研究》,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周玲玲 2001《癌症病逝者其中年配偶悲伤适应之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论文。 林宜璇撰 1996《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新竹清华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林炯灵 2002《善导三心释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许淑华 1998《弥陀净土研究:以净土五经为线索》,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 黄柏源 2000《智顗医学思想之研究:以《摩诃止观》观病患境为中心》,华梵东方人文研究所。黄国芳 1999《智者止观医疗体系的哲学省察》,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黄进仕 1990《台湾民间「普渡」仪式研究》,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廖素莹 2002《都市的心灵涤滤场:现代禅宗精舍之建构》,东海大学建筑学系硕士论文。 廖淑珍 2001《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玄奘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静宜 2001《敦煌本《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研究》,逢甲大学中国文学所,硕士论文。 潘素珍 2003《宗教信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位置》,辅仁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贵亮 2000《般舟三昧经》思想之探讨,台北县: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谢智明 2001《宋代居士佛教研究》,彰化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释心宏 1998《《般舟三昧经》的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四、田野与访谈记录 1.〈花莲般舟道场田野日记〉;辅仁大学宗研所学生自行,参与观察和参与经验──田野纪录:如何行持般舟三昧与闭关,并收集相关资料,汉洲访问、汉洲记录,2000年8月-2001年6月。 2.〈新店般舟道场田野记谈〉;辅仁大学宗研所学生自行筹备问卷──访谈纪录:有闭过般舟关的四众弟子:汉洲访问、汉洲记录,2002年12月10日至12日;2003年3月10日至15日;2003年4月1日至3日。 3.〈灵岩山寺访问记〉;辅仁大学宗研所学生自行筹备问卷──访谈纪录:针对妙莲法师的修持而提问:汉洲访问、自凯法师与汉洲记录,2003年5月31日。(寺方也会将此访问,与其它文章合成书) 4.〈南投访问记〉;辅仁大学宗研所学生自行筹备问卷──访谈纪录:针对般舟三昧的周边问题:汉洲访问、竹君与敏雯记录,2003年2月5日至8日。 5其它人,皆是不署名的访问;辅仁大学宗研所学生自行筹备问卷──访谈纪录:针对般舟三昧的周边问题,2003年4月1日至5日。 参、外人著作 大野栄人 1976〈天台智顗三昧思想考〉,《仏教三昧思想》,平乐书店:111-138。 小玉大圆 1976〈般舟三昧経十住毘婆沙论〉,《仏教三昧思想》,平乐书店:99-100。 小林尚英 1977〈善导観仏三昧念仏三昧〉,《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5:263-265。 山崎宠 1967《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市:法藏馆。 中村元,余万居译 1984《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佛学丛刊。 平川彰 1979〈阿弥陀佛经典と佛塔〉,《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8.1:333-346。 本部円静 1975〈般舟三昩経「行品」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3:176-177。 1979〈般舟三昧経におけるさとりの周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5:158-159。 1979〈般舟三昧経における戒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7:225-228。 1976〈般舟三昩経における行法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9:201-203。 1979〈梦中见仏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8.1:373-377。 1978〈般舟三昧経における一、二の问题〉,《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2:368-368。 末木文美士,梶山雄一 1992〈浄土仏教の思想.第二卷〉,《観无量寿経 般舟三昧経》,东京都:株式会社讲谈社。 宇井伯寿着,李世杰译 1993《中国佛教史》,台北:协志工业出版。 安藤俊雄 1959〈慧远の般舟三昧〉《东海佛教》5:1-7。 1954〈庐山慧远の般舟三昧〉,《东海佛教.第五辑》,东海印度学佛教学会:1-7。 成濑隆纯 1977〈『観念法门』に引用された『般舟三昩経』〉,《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5:255-258。 江隈熏 1979〈善导浄土教の観法〉,《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7:112-113。 色井秀让 1976《龙树依用の般舟三昧经》,《奥田慈应先生喜寿纪念佛教思想论集》:935-948。 1964〈般舟三昧と净土教〉,《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2:174-181。 1979〈般舟三昧经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1:203-206。 1976〈龙树依用の般舟三昧経〉,《印哲二》20.26:935-947。 佐佐木宪德 1978《汉魏六朝.禅観发展史论》,东京:平文社。 岩崎正卫 1979〈专杂二修〉,《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1;158-159。 林纯教 1994《藏文和訳.般舟三昧経》,东京都:大东出版社。 金子宽哉 1979〈高声念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5:218-210。 香川孝雄 1993《净土教成立史的研究》,山喜房佛书林。 1962〈出土Bhadrapala-sutraの梵文断简〉,《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0:199-203。 1979〈称名思想形成〉,《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1:38-49。 柴田泰 1989《中国净土教发展》,收于平川彰等编集《讲座大乘佛教5.净土思想》,京都:春秋社。 桐谷征一 1971〈庐山慧远隠道意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319-321。 真野龙海 1979〈小阿弥陀经成立〉,《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8.1:171-180。 望月信亨,释印海译 1991《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讲堂。 1994《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法印寺出版。 许里和着,李四龙等译 1998《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 野上俊静等着、释圣严释 1995《中国佛教史概说》,台湾商务。 道端良秀 1957《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 鎌田茂雄着、关世谦译 1998《中国佛教史》,台北:佛光。 藤田宏达着 1970《原始净土思想研究》,东京:岩波书店。 藤吉慈海 1984〈浄土教本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82:83-88。 关口真大 1961《天台小止观の研究》,日本:山喜房佛书林。 樱部建 1971〈唯心思想盛般舟三昧経一节〉,《大谷学报》,61.2:1-7。 镰田茂雄着,关世谦译 1985《中国佛教通史》,台北:佛光出版社。 Hoernle, August Friedrich Rudolf 1916 Manuscript Remains of the Buddhist Literature found in Eastern Turkestan, Vol.I, Oxford:Clarendon press.(再版:Amsterdam, 1970) A. Strauss and J. Corbin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徐宗国译,《质性研究概论》台北:巨流。 Danny L, Jorgensen 1989 Participate Observation .Florida:Sang Publications.王昭正、朱瑞渊译,《参与观察法》,台北:弘智文化,1999。 Eliade, Mircea 1959 Cosmos and History: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translated by Willard R. Trask, New York:Harper & Row. 1958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Sheed and Ward,translated by Rosemary Sheed. New York : Sheed & Ward. Harrison,Paul 1978 The Tibetan Text Of The Pratyutpanna- Budd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Sutra. Tokyo:The Reiyukai Liberary 1990 The Samadi Of Direct Encounter With The Buddhas Of The Present.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Joseph A. Maxwell.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London: SagePublications高熏芳等译,《质化研究设计-一种互动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Julian F. Pas 1995 Vision Of Sukhavati:Shan - tao''s Commentary on the Kuan Wu - Liang - Shou - Fo Ching,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alinowski, Bronislaw 1978 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朱岑楼译,《巫术、科学与宗教》,台北市:协志丛书。 1991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于嘉云译,《南海舡人: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土著之事业及冒险活动报告》,台北市:远流。 Thomas ,Herzog 1996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Publishers. 朱柔若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台北:扬智,1996。 肆、工具书 一如法师编纂 1995,《三藏法数》,台湾:慈云山庄三慧学处倡印。 丁福保 1984《佛教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 小野玄妙,杨白衣译 1936《仏书解说大辞典》,东京:大东出版社。 1983《佛教经典总论》,台北市:新文丰。 小野泰博等 1985《日本宗教事典》,东京都:弘文堂。 中村元 1987《佛教语大辞典》,东京都:东京书籍株式会社。 平川彰等着,许明银译 1990《佛学研究入门》,台北:法尔出版。 吴汝钧 1992《佛教思想大辞典》,台北:商务印书馆。 望月信亨 1960《佛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出协会。 荻原云来编纂,直四郎监修 1986《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东京:讲谈社。 许地山 1933《佛藏子目引得》,北京:哈佛燕京。 冢本善隆主编 1997《望月仏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 慈怡法师主编 1997《佛光大辞典》,台北:佛光出版社。 鎌田茂雄 1981《中国仏教史辞典》,东京都:东京堂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