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一心三观”和“三谛圆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这是天台宗的基本教义,属于止观修习的理论和实践,是指对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世界真实体相(实相、真性)的认识和体验。
  “一心三观”之说的提出和完善有一个过程。据《佛祖统纪》卷六等书载,北齐慧思在读到《大品般若经》把佛智分为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的“三智”时,联系《大智度论》对 三智的解释,认为“三智”可由“一心”中得,由此提出“三智一 心”的命题。慧文再习《中论》,认为此论中“三是偈”所释的“空”、“假”、“中”三者就是因缘法的“实相”,他称之为“三谛” (三种真理)。在慧文看来,事物由因缘(条件)所生,故为假有 (假谛);虚幻的存在不真实,故为真空(空谛);“空”与“假”两者不可割裂开来,即为中道(中谛)。他认为这“三谛”也可于“一心”中得到,叫做“三谛一心”。’把这个理论运用于止观实践,就叫做“一心三观”,即于心中同时观察、认识和体悟此三者。
  智颉对此说有所发展。据《摩诃止观》等书载,他提出具有不可思议性质的“一心三观”,强调不历次第而于心中瞬间同时观悟空假中三谛。他认为,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对此的观察冥思则称为“假观”。一切现象既然皆为真如的显现,没有独立的实体,故为空,对此的观察冥思则称为“空观”。一切现象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性质,称为“中道”,对此的观察冥思则、称为“中道观”。此三者于一心中交融不可分开,同时观照,观假即是观空和中,观空即是观假和中,观中即是观假和空,是谓“一心三观”。
  智颉在“一心三观”基础上又提出“三谛圆融”,使天台宗的止观学说完全成熟。他认为,止观修习要求认识主体(观照)必须处于虚寂状态(空),借助(资成)佛教所说的义理暇),去认识特殊事物的真性(实相),这种“真性”是“假”与“空”的统一,所以叫做“中”。这样,“中”就变成了最高的实相,变成了联系三谛的枢纽,从而调和了有与空、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由于三谛是同一对象(实相)的三种表现或三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不能在观法上将其割裂对立,所以称“三谛圆融”或“圆融谛”。按照天台宗人的看法,如果能这样观察和分析世界,就能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把握佛教的绝对真理,获得佛的智慧,达到解脱的目的。

 
 
 
前五篇文章

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判教论

宋代以后禅宗成为中国汉语佛教的主流派

大乘佛教的兴起和主要教派

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药师经大意

 

后五篇文章

三论宗的“二谛”论和“八不中道”论

法相宗的创立者玄奘与弟子窥基

法相宗的八识学说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判教论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和“四法界”学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