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重兴临济禅风,再树杨歧法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重兴临济禅风,再树杨歧法幢   文 / 心照不宣
  ——庆祝萍乡杨歧寺开山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法会讲话
  (一)杨岐山的佛教历史
  
  江西省萍乡市杨岐寺,始由唐代天宝十二年(753)从洛阳来此结茅的荷泽神会禅师的法嗣——杨歧乘广缔建。廿年后,又有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杨歧甄叔恢宏寺宇,命名为“广利禅院”。到宋代天喜三年(1019),有临济宗名宿慈明楚圆禅师于“广利禅院”弘禅,法席常满。在慈明楚圆禅师寂后,其上足弟子方会禅师於庆历元年(1041)继席杨歧,更名为“普通禅院”。杨歧方会禅师集黄檗希运的大机,百丈怀海的大用于一身,善入游戏三昧,以灵活多变、兼容并蓄的禅门新风接引禅众,一时名扬天下,开创了中国禅宗影响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宗派——杨歧宗,史称杨歧派。庆历六年(1046),方会移居潭州(长沙、湘谭、株洲、益阳)云盖山,杨歧祖庭遂萧条下来,但杨歧法脉却已取得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百五十余年后的庆元五年(1199),日僧俊芿禅师来到宋朝,於杭州径山参蒙庵元聪禅师,得受杨歧禅法。嘉定四年(1211),俊芿禅师回日本京都创建泉涌寺,开创日本杨歧宗。
  杨歧寺自方会离开后,历史湮没无闻。到了元末,有彭莹玉和尚组织义军活动在萍乡上栗瑶金山寺、萍乡杨歧山普通寺、宜春南泉山慈化寺一带进行反元斗争,杨歧寺的佛事活动因此终止。在杨歧寺沉寂了数百年之后,明初,由嗣光禅师重建。至清乾隆元年(1736),独会达亿禅师重建普通禅寺,并遥接宋代杨歧方会临济法脉,而为临济宗第九代祖,形成杨歧禅法体系中独特的一支。道光六年(1826),杨歧寺毁于山洪。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法显诚修禅师重修杨歧山普通寺,之后扶第相承,法席未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杨歧山普通禅院再度荒废。
  一九八二年,有太虚大师学生离相尼师,偶然从报纸上得知宗教场所开放的信息,遂发心恢复杨歧祖庭。乃命其徒静诚尼师来山常住,维持千年道场,主持法事活动。二十余年来,静诚尼师为祖庭的维护修缮作了许多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至二○○一年八月,她将多年的积蓄用来建成目前这一栋三屋楼房,作为香积厨、斋堂、寮房及图书室之用。
  以上诸师,於杨歧寺功绩昭著,实为千年祖庭之重臣。
  杨歧寺是中国禅宗南禅的荷泽宗(杨歧乘广)、洪州宗(杨歧甄叔)、临济宗(慈明楚圆)、杨歧宗(杨歧方会)四宗祖庭,又是日本杨歧宗的祖庭。它既有传统佛教文化的厚重历史,又是中日友好交流的桥梁纽带,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传统文化和开展中外友好立流,我们决定组织这次纪念法会,以期千年道场重放光彩,重登历史舞台。
  
  (二)杨歧山的文化内涵
  
  萍乡,向来是人文荟萃之地,而尤以楹联大师解缙为代表。与杨歧山有关的上古可追於杨朱,晚清可说到文廷式。
  杨歧山地名的由来,与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杨朱有直接关系。相传杨朱走到这里,因感于这里歧路太多,有误入歧路之忧,固而大哭。这样也就直接派生出“误入歧途”这个成语和民间俗语“哭路”一词。再后来,又产生了“歧路之羊”、“亡羊补牢”等成语。
  杨朱,又称杨子,是主张“贵生”、“重己”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没有流传下来他自己的著作,仅可从与他同时代的哲人的著作中看出一些端倪。譬如《庄子》、《列子》、《孟子》等书中就多次提到杨朱。在《列子》中甚至为杨朱列了一个专章。史家向以“杨墨”并称,即将他与主张“博爱”、“非攻”的墨翟相提并论,作为在哲学思想上完全对立的两个代表人物。我们虽然不能获悉杨朱完整的思想体系,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杨朱主张的“隐耕文化”与我们禅宗丛林里的“农禅并重”自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他主张的“贵生”又与佛教的“不杀生”、“放生”思想观念有着惊人的重叠。而他的“重己”思想,如果向深处探究,则与禅宗提倡的“明心见性”、“自心是佛”、“认识自己”非常相似。杨朱认为一个人真正做到“贵生”、“重己”,就可以实现天下的太平。这种思想如果不放到佛教思想体系中来加以认识,恐怕难以得出中肯而合理的阐释。现在国内没有专门研究杨朱的学术机构,我想萍乡,尤其是杨歧应该可以承担这一课题。如果条件成熟,不妨在萍乡高等教育学院等大专院校里设立“杨朱学术研究中心”、“杨朱哲学研究会”或者“杨朱学院”。在我们的未来规划里,准备成立“杨岐禅学院”,於其中开设“杨朱哲学研究”、“萍乡区域文化”等课程,把杨朱哲学与佛学,尤其是禅学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杨歧禅”学派。
  再说文廷式。他是晚清的著名文学家,跻身于一流诗人行列。在文学界颇有声望,他就葬身在杨歧山普通寺后,是萍乡人的骄傲,更是杨歧人的骄傲。我们也可以将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专门研究他的文学作品、政治思想等等,使萍乡的学术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杨歧山具有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厚重底蕴,这就象萍乡的煤矿一样,是丰富的宝藏,具有挖掘、开采、利用的价值。为此,我们想藉此次举行“庆祝杨歧寺开山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法会”,启动萍乡地区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研究的综合文化融合机制,带动其他文化研究的热潮,使萍乡文化走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局面。
  
  (三)杨岐山的文物价值
  
  在杨歧山普通寺,现有唐碑两块,系由文学家刘禹锡书写的《唐故袁州萍乡县杨歧山禅师广公碑文》、文学僧志闲撰写的《大唐袁州萍乡县杨歧山故甄叔大师塔铭并序》。二碑有近一千二百年历史,是萍乡硕果仅存的唐碑,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宗教价值、书法价值和文物价值。另有唐代二禅师的塔,亦有一定的价值,值得重视。至于清代的墓碑,既自乾隆、嘉庆时期的,又有道光、咸丰时期的,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禁碑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碑文窥见当时的丧葬习俗、典章制度、宗教活动,也可以由此了解到杨歧山普通寺的存在形式。譬如民国七年时,溥礼禅师就曾经尝试将杨歧寺改为十方丛林,遭到当地乡绅的反对,而被当局撤消等信息。
  现今保留下来的普通寺建筑,建於清代道光年间,系用麻石、木材、土砖等材料构成。其木板雕花、土墙壁画、屋角飞檐等,具有浓郁的历史、建筑、考古价值。为了发展萍乡佛教文化、弘扬杨歧宗禅法、恢复千年祖庭,我们决定将现存的古建筑完全保留下来,作为古建筑群的样本。另外则在现有建筑的前面及两边空地上新建一些殿堂,使之既能适应于日益发展的佛教文化事业的需要,又能保证历史文化的完好保存,从而形成众星捧月的古今结合的寺院建筑新格局。
  
  (四)杨歧山的旅游规划
  
  杨歧山作为禅宗祖庭所在地,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这里既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又有浓厚的哲学气氛。譬如杨朱哲学和杨歧禅学,还有一些不可多得的文物实物,如塔碑、塔墓、殿堂等等。而寺后的千年古柏殊可珍贵。清翰林院学士侍读文廷式墓,亦在普通寺的后山,都是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至于杨歧摔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就以山峻、水纡、岩峭、石奇而吸引着旅游观光之客,而群峰四合、水归一口的奇观则为杨歧所独具。由是观之,杨歧山的旅游事业,实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站在发展的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角度,我们在决心兴复千年祖庭的计划中,作出如下几点设想:
  第一、做好古墓葬、古塔碑、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整理工作,希望得到文物部门的支持与合作。我们计划在保护现有古建筑的基础上,列一条碑廊,既能够保护文物,又能够增加旅游项目。
  第二、做好围墙的加固、装怖工作,准各在山门设立售票点,作为“以寺养寺”的经济来源,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第三、现在的进山公路很不理想,大地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阻碍了旅游事业的发展进程。曾有日本客人前来朝礼祖庭,因公路不便,半路而返。因此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密切重视,加以关注,尽快修好入山的两条公路,为杨歧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最基本条件。
  第四、杨歧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壮大,网络宣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急需有宽带进入杨歧山。同时,还可在适当地方设立公用电话亭、磁卡电话,给旅游观光者以方便。
  第五、希望能够开通杨歧——上栗、杨歧——萍乡的旅游专线车,选样,才能够拉动地方经济,方便旅游观光。同时旅行社进入杨岐,为旅游服务提供高素质的专职人员,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五)结束语
  
  杨歧寺自唐代天宝十三年(753)由乘广禅师开山以来,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周年了。虽然在宋代杨歧方会以后,其历史湮没无闻数百余年,而清代独会达亿禅师重建杨歧寺后,法庭常开,法脉未断。时至今日,在静诚尼师率诸弟子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下,祖庭风貌得以保存下来。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法会,能够与各部门、各阶层、各团体以及地方群众达成共识,为共同繁荣萍乡地方经济、建设萍乡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佛教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3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十日

 
 
 
前五篇文章

五位高僧与千顷山之断际希运禅师(黄檗禅师)

五位高僧与千顷山之千岁宝掌禅师

五位高僧与千顷山之无著文喜禅师

五位高僧与千顷山之性空崇惠禅师(具胝禅师)

大般若经中“七觉支”之教育论

 

后五篇文章

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

戒律与佛教未来

认真宏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佛教及佛教戒律

试论佛教戒律的形成及其弘扬

佛教因果报应论及其文化内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