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师与转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师与转世
  慧 空
  壹、前言
  中国佛教一千多年来是以禅宗为主流,明清以后净土宗才渐渐繁盛,现今净土宗盛行。西藏佛教主要以藏密为主体,禅密两宗派思想修持差异暂且不论,外在的载体形式亦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禅宗以传法,师徒之间心心相印的传法;密宗则是以转世,由前世的喇嘛转世到下一世。这是两个宗派维系法脉非常重要的制度,透过传法与转世的制度,产生了佛教僧团的领导者,这领导者不但有世间的权威,而且也具备了出世间法的权威,先具备了法的权威,当然也具备了领众的世间权威。在传法的转世过程里面还附带了很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佛法修证的本质、修行的方法理论延续下来。当然任何一个制度都有其因缘条件,也都有成住坏空的情形,禅宗的传法现在已慢慢的衰败了,产生一些流弊且维系道法作用已慢慢降低了,可是西藏的转世制度却为西藏佛教带来了维系僧团制度的价值而正发挥其强有力的功能。所以我们将转世的问题从禅宗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这是写作的一个起因。
  贰、转世
  一、轮回
  所谓的转世,转世在佛教的涵义基本上是属于轮回,在这轮回里面,若是一般人的轮回,那就与一般众生一样,没有任何特殊涵义。生命在这六道中间轮转当中,有不同于一般生命的意涵,所以才有所谓转世的概念出现,这转世的概念、不同的意涵主要在于愿力,这愿力是什么样的愿呢?就是菩萨的愿力。
  经论中将菩萨道从大分上可分成几种,如五十二阶位或发心、解行、圣住等。在中国最有名的《金山御制梁皇宝忏》里面将菩萨分成法身菩萨、肉身菩萨与初发心菩萨三种。整个佛法是以菩萨道来贯穿的,从初发心到成佛以菩萨道来贯穿,法身菩萨是五十二阶位的地上菩萨,肉身菩萨是三贤位的菩萨,初发心菩萨是十信位[1]的菩萨,在这里面,法身菩萨没有转世的问题,因为法身菩萨是不动本座而随方应化,所以法身菩萨是遍一切处化现的,所以真正的转世则是指肉身菩萨与发心菩萨。
  肉身菩萨与发心菩萨的差异点在于福德与愿心大小的问题,肉身菩萨能够有广大的智能福德,能够承担生死的轮回;而发心菩萨的心则轻如鸿毛,处在于未定聚的阶段还没有稳定的在这佛道中,还会退转,会退转的这过程中就会对于六道的轮回产生恐惧,所以才会对六道产生痛苦、出离心,进而有净土之愿。
  二、愿
  [1] 各经论说法不一,此取通义,不详较差别。
  因为菩萨道对于下一世要去哪里主要是愿的问题,所以我们从历代祖师的发愿文可看出这个问题,若没有发愿文者,可从临终临终生死应对,及自我思想陈述中观知。从发的愿可分成:去佛土的愿,现在所谈的是禅宗的祖师,净土宗的祖师去佛土的愿当然不用讲的,禅宗的禅师也有去佛土的愿,去佛土则有此方佛土与他方佛土。此方佛土是指去弥勒内院,去弥勒内院的案例很多,如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慈航法师等都是发愿去弥勒内院,他方佛土则是指弥陀净土,弥陀净土在禅宗也有,例如永明延寿禅师。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的,所谓肉身初发心菩萨的愿,在《金山御制梁皇宝忏》里面提到,初发心菩萨的发愿,在六道中轮回时,虽所愿在于天道、人道,但可能堕到地狱道、饿鬼畜生道中,所以在《金山御制梁皇宝忏》里面可以看出这个发愿是主要是属于初发心菩萨或肉身菩萨的愿,因为有愿意在六道中间轮回的这个愿心。最有名的是{怡山发愿文)与{永嘉发愿文)。
  在我们可以找到的几个禅师发愿文中,可以来分析:
  (——)怡山发愿文:
  本文收在《缁门警训》里面,很多禅宗寺院都作为课诵的一部分。这一篇发愿文不长,前半部是指初发心菩萨被烦恼所困,生死沉浮,造业受苦,到希望来世能够“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贞人道”;后半段讲到能够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然后不舍法界遍人尘劳”,“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所以可以看到,前半段是属于色身的愿,而色身中显然是初发心菩萨之立场;后半段是属于法身的愿,就成就整个菩萨道而言,此愿文是比较完备圆满的。
  (二)《禅宗永嘉集》发愿文:
  第二个较具代表性的发愿文在《禅宗永嘉集》第十章,愿文前段讲到“未得道前,身无横病,寿不中夭”,之后来世能“长得人身,聪明正直……正信家生,常得男身……童贞出家为僧合和”。前半段可以看出,从一个发心的菩萨、发心的行者来讲,能够有善缘能够有善根,于内能够有善根亲近佛法,于外能够不受邪魔灾难的障碍;后面才讲到“六通具足,化度众生,随心所愿,自在无碍,成就万行”。我们可以看到,永嘉大师的《禅宗永嘉集》其实是为发心的菩萨所写的,所以重点放在未成道前。
  相对的,我们来看《永嘉证道歌》中,“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讲到他证得的智能,“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心镜明鉴阔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此中亦谈到“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间相诳惑”,由永嘉大师《永嘉证道歌》可以看出,他是经过多劫修行,而且彻悟如来法心,能够应物利生终不尽。“诸佛法身人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从《永嘉证道歌》可看出,是以证得法性身来度化众生的作用。
  由永嘉大师的这两篇著作可以看出,《永嘉证道歌》是从法性、从开悟者的立场来看;《禅宗永嘉集》发愿文是从初学者、发心者、未成道者的立场来看,这两篇的文字菩萨境地差异非常明显。
  (三)圆法师发愿文:
  收在《缁门警训卷九》,此篇与前面的禅师不一样,“愿阿弥陀佛独相随……预知时至不昏迷……亲覩如来无量光,一切圣贤同接引,弹指已登安乐国……分身遍至河沙界,历微尘劫度众生。”在此愿文中前半是往生西方净土愿,后半是法身六度愿。
  (四)云山发愿文
  在云山禅师的发愿文中,上半段所谈的是法身的示现,例如有分身尘刹度众生……十类生中普现身,这是法身、普贤行愿的思想,他也讲到希望自己将来像普贤、观音一样的度众生;在中段里虽也有谈到肉身修行的部份,“舍身受生不忘失,从劫至劫不迷心,童贞出家知宿命”,基本上从这段可以看出来,这是属于肉身的思想。这与永嘉大师未成道前的思想还是不一样的,这是属于肉身而且有承担生死轮回能耐的圣者力量,能不忘失、知宿命,心眼已通。
  从上面几篇愿文及禅师的行谊可以看出:
  (一)肉身转世愿
  以凡夫的立场所发的愿心,如怡山发愿文及永嘉发愿文中及粱皇忏的发愿文,都是以凡夫、初发心菩萨的立场而发愿,主要是希望来世转投胎做人,投生为人,身心清净没有业障烦恼,远离业障烦恼,亲近善知识,随佛修行。
  (二)法身愿
  永嘉、怡山及梁皇忏等发愿文,可以说都是以凡夫的立场,但仍然包含了法身的愿心。作为一位佛法的行者,将来从成佛的立场上看,一定是要以法身的功德化行十方度化众生的,所以在云山发愿文及圆法师发愿文及怡山发愿文、·永嘉发愿文等中,其重心或终究都是以发愿将来成为法身菩萨,以法身神通的感应力,不动本座,应现十方,而后度化众生,这也可以说是修学佛道的最终意图。
  (三)净土愿
  除了众知宋朝永明延寿禅师往生净土以外,明清也有许多禅师往生净土,如憨山、薄益等禅师;圆法师发愿文中亦明示为净土愿。除了他方净土外,还有婆婆净土,也就是弥勒内院。之所以会有净土愿,主要是对娑婆世界轮回的痛苦,因为在没有成道之前,就有可能会退转,可能退转就可能沦落三恶道,沦落三恶道就承受无边的苦痛,娑婆世间的三恶道是令人畏惧的。起信论说到,怯弱根性的众生就会想要找到净土。所以不只是要往生西方净土,晚近的禅师们也都希望往生到兜率内院去。如台湾的慈航法师,其道场取名弥勒内院就可以表明心志;虚云老和尚年谱里也可看到好几次在定中或在睡梦中,能够见到他往生到弥勒内院去,这都是晚近禅师尚无法如古人法性遍十方的差异。即使在梁皇忏里面,作为苦恼凡夫恶业深重的立场,也是希望能够在龙华三会上成就,这也是相应于佛道的部份。
  参、禅宗祖师的来生
  绝大多数禅师无发愿文,但可从行迹言论上检视,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禅师没有明说死后去那里,但我们可以由两个迹象来检视:
  第一个,他们面对死亡能够生死自在的。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大德,如庞蕴居士父女比赛坐化、或倒立往生者金碧蜂、普化禅师出城东西南北门,振铎而逝、韶州如敏禅师知广主兴兵留书而化,这些能够预知时至或随时随心来去自在者,甚至有的禅师死了以后蒙弟子请求又活回来,这种对生死自在者犹如过邻宅,亦如脱衣般自在,在禅宗祖师里面随处都是。
  第二个,从禅师门自述行证言词上。从生死轮回上来看,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轮回的境界也是由阿赖耶识所现出来的,所以禅宗祖师们见本性时就了知道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境界,其实都是虚幻的,见了本性以后所有的身心世界都变成了自性的光明宝藏,这是禅宗祖师的趋向。历代的禅师当他们开悟证得法性,见自本性时,就掌握了所有生命的境界,山河大地、六道轮回,对他而言可以说是了无一物,当然也就没有所谓轮回的出现,这个就是中国禅师不谈往事,没有说明下辈子的问题,很多弟子请问,但都没有直接回答下辈子投胎转世的问题,这是主要因素,我们可以从下面引文中看出。
  “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
  所以说古代禅师可以说是证得法性身的,在圭峰宗密大师回答弟子“一期寿终之后灵性何依?”文中,有四种依托情形:·第一种、即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第二种、能随愿投生天上人间自在而往(受生自在);第三种、能不入轮回自在变化(变化自在);第四种、能十方应化,随类感应(究竟自在)。“妄念若起都不随之,临命中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也有的禅师可能证到无漏身,他还会随着生死在轮回中间,但他已能够生死自在了,例如初果圣者七番生死一样。
  在怡山发愿文或是在永嘉禅师的发愿文里面,可以看到强烈的希望可以投胎再继续修行,以人身来继续修行。仔细考量其实是为了初发心者所立,基本上,对未来生命的展望,一个是成为法身菩萨,一个是到安全保险的净土去,最起码希望长得人身,长随佛学,不受障难,不管是他方净土或是天上净土,或是愿来世为人,都可以看出对于生命轮回痛苦有一种不能承担的痛苦。然而最重要的是度生事之承担,法身十方应化,固然是佛道之必经之途,然而肉身转世,娑婆忍苦而渡生,则尤为难能可贵,即此又可看出怡山与永嘉愿文之难能可贵。不是所有禅师都有这样的愿心,希望来世投胎做人,然后能够发起修行,所以在面对生死轮回的生命现实当中,我们确实的看到了对生死轮回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从禅师的发愿,从他们对未来无穷生命的菩萨行的取向中看到这个问题。
  从发愿文中看到,从初发心到修行成就,由无漏色身菩萨到法身菩萨的菩萨道过程是非常清析的。也可以说,禅师们相应于佛道的菩萨行过程是随着个人的立场、根性、修行深浅、愿心而不一样。
  所以中国禅师基本上他对于生命的取决必须要根据他所修行的层次,也就是说一个禅师他未来的发愿基本上是根据他的修行的层次而开展的,“愿”无非是以整个菩萨道、菩提道为主轴,在菩萨道与菩提道的层次当中,有法身大愿,再来有肉身菩萨能够自在的在六道中化度众生,还有净土愿就是往生到兜率内院、极乐世界,再来就像永嘉禅师的发愿文里所提到的,未成道前的发心菩萨,以及在梁皇宝忏里在三恶道中间或在六道中间轮回的发心菩萨的愿。
  肆、结语
  最后,作为中国佛教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希望走世俗无知的路线,也不希望走神怪迷信的路线,我们必须要诚恳的面对生死轮回这个问题,诚恳面对生死轮回的问题时,势必不可能逃避来世投胎转世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很诚恳的告诉广大的佛弟子以及社会大众,宇宙间生死轮回的真相如何?佛教对于未来生命的抉择又是如何?我们必须很清楚的知道修行所趣向的实在情况,而后把我们的修行与来世的愿心结合起来,相信这才是佛法最明确的指针。这样的一个抉择,他所采取的理由、所采取的立场、所采取不同价值的决断,我们必须要有一套很有体系的思想,让世间的人有所遵循、有所抉择、有所依凭,而且有所可行性,世人必须清楚知道他将要去到何方,他的来世将如何呈现,他的抉择是什么,轮回为人、为天、他方国土或是其它生命形态,相信这样才是把佛法思想落实在世间、把佛法生命价值的生存理念贯通在这个重重时空的生命内涵里面,我们要带领佛弟子以及社会大众走出时空的困境,走出一个智能、开创的生命空间。
  比如现在盛行临终关怀,关怀临终尚不足,可以将视野问题拉长,关怀来生后世。必须要有明确的愿心由每个人的内心发出,希望每位僧众及信念坚确之佛弟子,都能很明确抉择,转世的愿心、转世的抉择。

 
 
 
前五篇文章

禅宗大师虚云老和尚

承远与南岳佛教

法海漫谈:来世与轮回

湖南临济高僧石霜楚圆的主要禅法思想

湖湘禅宗网络简析

 

后五篇文章

《起信论裂网疏》思想探微

《摩诃止观》论“一念三千”

《传法偈》与禅宗思想

《华严经疏钞》十门

相生相成的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