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止观-如来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台止观-如来禅

前  言
  天台止观,定慧具足。“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 [1]。止观(梵语“奢摩他” (`Samatha) “毗钵舍那” (Vipa`syana) 的译语,即教观并宏,统摄一代圣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之圆备。止观法门,依般若而熏修,显自性清净心,亦即吾人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止观法门之能修能入,唯具大悲心者能修能入。以其正修因来果满,如来清净自性。天台止观称如来禅。究如来藏体性之修之悟,故称如来禅。 如来,梵语为多陀阿伽陀( Tathagata ),译言如来。(为佛十号之一)如来禅修持方法,是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等正觉”,这比之直指见性,似为渐法。其实渐顿不异,顿时即顿,渐时即渐,何有议论。故云思量不及,议论不得,而亦应有下手处。
  如来藏因地之重重开发;众生业识尘劳之渐化渐净(法华忏文中是以藏教忏法,即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故十地菩萨谓从初地入佛地者是也。惜后世竟以不立文字便误认为废弃经典,致使佛教学术荒疏,义理不明,加以时势因素,正声寥落,释门法鼓之未作,瓦斧雷鸣,非自一日事也。考之唐宋而至明季,圭峰(七八O-八四一)、永嘉(六六五-七一三)、永明(九O四-九七五)、蕅益(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憨山(一五六四-一六二二)、莲池(一五三五-一六一五)、紫柏(一五四三-一六O三)诸祖诸师,乃至近代谛闲(一八五七-一九三四)、太虚(一八九O-一九四七)、虚云(一八四O-一九五九)、倓虚(一八七五-一九六三)、印光(一八六一-一九四O)、弘一(一八七九-一九四三)诸大师,也无不为禅教正法力挽狂澜。虽然三武法难后,禅宗独树一帜,对中国文学艺术之创作,贡献甚大。可是,若必假不立文字,而弃尽佛典始为中国佛教伟大之创作,则亦显颇嫌未符中国文化敦厚之古风,盖谓始恭而后倨。考诸史实,佛经传华乃迎请而至,而且儒佛相融将两千年,佛教对中国文化已有相当的贡献,而终以排弃佛典诋毁佛语为桎梏者,不无后倨之失。 一、天台止观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2] 止观法门,谁能生起,谁能显化,谁能修行,唯具大乘菩萨心能生起,唯修大乘行门能起行。大乘法要者,即吾人本有一念心中是。故大乘止观所显,即吾人自性清净性,亦即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 无内无外, 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 [3]。而此三大,依般若而熏修,依般若而显体,更依般若而妙用无穷。此天台禅观所妙运之三般若、五般若(文字、观照、实像、方便、眷属般若)体相用三大,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变随缘,是为相大;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此体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吾人谛观现前一念心,能具此三大圆融,绝对待义,顿时即悟本心原来是佛,故假修“止”净化心识故。就初机而言,“止乃伏结之初门”,戒定慧三无漏学以禅定为中枢,因禅定而观照,故谓“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4] 直至“转依”,尘劳净尽(此净化功夫,可显无尘智照)。止观工夫即定慧工夫,止观禅即定慧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 [5] 定慧双轨,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得偏颇,偏则不中,故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
  天台止观,以般若为观法(观心),天台以法华为宗骨,以法华经之宣化,在“般若时”后;般若助显止观妙法,般若空诸所有,实诸所无,天台禅观(止观),旨在摩诃止观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妙法圆融,重重开出,重重透入。依法相而论,法华观法之内容,依二十五方便 [6]。而直承天台宗旨,依十乘观法(依天台圆教)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五、善识通塞。六、调适无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八、知次位、另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若论二十五方便,及十乘观法之行轨,为智者大师以法华之观法,实践修行,悟入法华三昧 [7],此未能尽显智者大师法华三昧真法供养,悟一念三千之观法。
  法华玄义,以五重玄义释经题。 中国佛教经家,少不以此为运用于说法时解释经题。所谓五玄者: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是。 大乘止观述记云:“体者,实体也,.....由此假名当识妙体,故于释名之后,必须显其实体; 如以指指月即当因指见月,不可认指为月。 ” [8] 若看经听经,专在文字上研究,而不向妙体上用功,是为逐名迷体,如抓蛇尾,反遭其螫。古德云:“看经听经,一一要销归自己”,即此意也。非禅不智,非智不禅,唯智者能悟入,会融一切,使闻思修内外妙用。所谓禅,所谓智,亦即止观之定慧,其下手处,从空入(依般若熏修),或令“依他”入(即修五蕴皆空),二者总总无碍,简易明确。闻此法门,遂将一切念头放下,意未尽,绝诸对待,尔时即止即观,若能时时观照,渐渐纯熟,自性清净悠然而兴,一念现前,佛心我心平等一如。
  佛教是中道教观,不偏空,不著有,要于空有相融互显之妙谛中,一法不粘,一尘勿舍,而为出世中之入世事业。佛教不离世间法者,即此义矣。若有偏颇,则难符中道妙义。无论事理二门,皆以空有融通为主旨。菩萨对事门应以“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行人对理门则悟“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 为要务。 此为最圆融无碍之禅机,亦即圭峰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都序谓如来禅。惜近数百年来,由于历史环境之影响,我国禅宗思想多偏于空性为体,而不重妙有为用。
  在佛教各种大小宗派, 都具有其实践的修持法门,禅观“但是最具整体性和组织性的,当推天台宗‘止观’了。”佛教在中国发展至“止观”法门,可说是般若观照之具体显示。
  ┌─天台宗旨:教观、止观,所谓“台教宗部”“要归不出止观”。
  ├─智者大师登光洲大苏山,入普贤道场,诵妙法莲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止观缘起─┤ 品:“诸佛赞言,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智者大师行法华三眛,证前方便,初旋陀罗尼。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以此说止观之正义,以作修行之正轨。止观者,为定慧实行之称;定慧者,为止观成绩之效,而止观二义不相舍离,如人足鸟翼,只不成用。然说止说观,皆是随胜而说,以其说止时,而观在其中,何则,因无观不成止也。故永嘉云:“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其所谓寂者止义,惺者观义,的然不可离故,今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义在观诸境缘生无性,了不可得,当体即空,是以空观体真止也。故曰、随顺奢摩他(止中之观)观义故。又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义在观诸境无性缘生,一法不舍,相待成假,是以假观方便随缘止也。故曰、随顺毗钵舍那(观中含止义)观义故,云何随顺者,征起修中观,不离空假二观及中谛不离真俗二谛之义。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著,谓空不舍假,假不舍空;真不舍俗,俗不舍真;遮照同时,即是中观,泯立同时,即是中谛。故曰、双现前故。夫大乘修行要旨,乃一心三观,一境三谛。为学大乘不得意者,故说次第三观三谛也。[10]
  ┌ 天台智者大师 ┌ 一、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二十卷。依般若融
  │ (三祖)出四部 ─┤ 通,空生大觉,汇融三德秘藏,一念现前,
  │ │ 不失正觉。一到法华,实相为体,一念三千
  │ │ ,妙用现前。
  │ ├ 二、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十二卷
  │ │ ,明诸禅修习法要。
  止观述要 ─┤ ├ 三、不定止观 (即六妙门)一卷。六种修习止观
  │ │ 之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 └ 四、小止观(即童蒙止观)上下卷。实大部之梗
  │ ,入道之枢机
  │
  ├ 二祖慧思大师出大乘止观一部四卷。假有真空之奥,明体达用之方,智
  │ 者大师从而广之,后说摩诃止观。
  │
  └ 高祖慧文禅师以大智度论释般若经:“三智实在一心中得”,遂发得“
  一心三观”之纲要。天台二祖南岳大师出大乘止观谓“净心之体,即不可分别” [11],又“如是等无量无边性净之法,唯是一心” [12]。 大乘止观述记阐明:“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 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 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是为用大。” [13] 具此一念净念,以约喻大乘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妙用无穷,则自利利人,永无休息,是名菩萨乘,至平等心,亦名佛乘。而一切功果圆满之过程,仍赖止观之功。[14]
  “上明一心三止三观之义。下明次第修止观之方。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
  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
  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
  ,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
  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此为修习...... 如是修止,而趣入真如可期。 若从坐起
  ,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往,以心
  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
  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此为修习方便随缘止也。于
  行住坐卧,出入往还,有所设施作为之事,于此种种施作一切时间,常念方便随缘,观
  察三假(因成假,相继假,相待假),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于行不退,以心住行不退
  故,渐渐猛利,或随顺得真如三昧(译等持)或渐渐深伏微细烦恼,或渐渐信心增长,或渐渐速成念不退也,唯除其疑惑等烦恼障,重罪等之业障,我慢等之报障,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15]
  天台止观,有三止三观,息二边分别止、方便随缘止、体真止、与空假中三观,为逗初机。一心三观,以一念清净照彻圆明,悟中道实相,成一切种智,具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华开莲现,一切现成,无言可表,无理可申,如是如是。在隋唐之世,天台如来禅与达摩祖师禅,名异旨同。盖达摩依愣伽以“‘愣伽印心’,达摩所传的禅法,本质是‘如来藏’法门;‘如来禅’就是‘如来藏禅’。”愣伽经的“如来藏藏识心”的研究,是印度东南方之弘通法门;阿赖耶缘起说,是印度西北方之弘通法门。“但中国禅者,并不注意‘愣伽经’的阿赖缘起说,而重视圣智自觉的如来藏性。” [16] 天台止观之如来禅,就与“如来藏性”之重视“圣智自觉”之修法,有密切之关系(达摩之西来,天台宗之兴,期间不过六十余年之相距)。大乘止观“释如来藏”:
  问云:云何复名此心为如来藏。答曰有三义。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
  ,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复有二种。一者,如来果德法身。二者,众生性德净心。并
  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无所妨碍,故言能藏名藏。藏体平等名之为如。平等缘
  起,目之为来。此即是能藏名如来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为无名毂藏所覆
  藏故。名为所藏也。藏体无异无相,名之为如。体备染净二用,目之为来。故言所藏名
  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于子。此心亦尔。体具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
  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法也。[17]天台止观,以知此染净二性之用,故大乘止观于第一大科中明止观依止自性清净心,而尽在“觉”与“不觉”义。于第二大科“复约一心开三自性以为止观境界者,因凡夫已迷真成妄须依三自性,为止观之境,乃有下手处。是为定境观心之法门”故曰:
  一、依分别性(明凡夫修止观,唯有从染浊分别性著手,令其性依净熏而起净用。二、约依他性(依彼净业所熏故,性净之用显现,故名依他)。三、对真实性(无垢真实性者,体显离障为义,即是体也)。
  吾人本有佛性“但自无明不觉,此性已与染分和合,成为依他。而依他,正式由妄想分别而有。故必先从分别性,斩关而入,步步深进,乃能达到真实性,究竟依止之地。所谓挽弓当挽强,擒贼先擒王也。修分别性,如宗下本分功夫。 修依他性,如宗下重关功夫。 ”[18] 一切佛法及其学说思想,总不外启示于转凡入圣,所谓重视“圣智自觉”。 不论何宗何派,何经何论,也不外指示此种途径之行程,与历劫诸佛及历代祖师果德及经验之慈谕(如法华之“本”时如是诸佛之果海,“迹”十如世尊之垂迹),无非为启示有情之觉性,使“真如在烦恼中之如来藏”,而于修习止观禅行中“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是体。“三德秘藏”中,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每德皆含常乐我净之四德,可知法身庄严,由般若解脱之功德而显现。先德云:“元亨利贞,干之德也,始于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具涅盘岸,桂轮孤朗于碧天。”[19]此是一种经验之实践,必须在行为上经验得来,故云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天台教观之义理是佛说之教化,止观是印佛心印之境界。教观是天台之学说,止观是天台之禅行功夫。[20]
  现代佛教学者论:“坐禅修观,所以禅观就成为佛行者必修的行门。讲到禅观,必然会使人联想到止观。因为在诸经论中,常常是以止观代替禅,来说明这个修法的”可见中国早期禅法,达摩禅未传之前,中国佛教也极重视禅法:“佛为针对众生的病根所在,开示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以对治之。禅的根本精神,当然亦全涵于此。” [22] 而当时的禅法,就是天台止观。可见天台教学与天台止观 <,与中国禅法之关系非常密切,太虚大师曾说:“天台学与禅宗关系颇深,创始的慧文、慧思二师,都是修禅的禅师。到了智者成立教义的时期,禅宗尚未十分兴起,而当时一般佛弟子,所修的禅定,要算天台之一心三观的禅为最高的禅定了。” [23] 因此,论天台止观即禅,亦即中国禅法的渊源法脉。故谓现代一般人论禅,若只说慧能禅,或后来的临济、曹洞等,作为代表中国禅,当然也要补充的。只以话头公案,代表中国禅,不难流于空泛。若未对中国禅法思想渊源彻底了解,明了中国佛教禅法的基本精神,自然不易看到禅门之真义,很容易误会,以为六祖以下的禅师语录,作为代表中国佛教思想。其实唐宋以下禅宗语录,属于空宗境界,不属学术义理之分析,可是很容易被人误会为空疏,亦在所不免。(现世竟有“以中庸之诚针砭佛学之空疏”者!)。

  二、如来禅
  法华文句谓“道觉义成”,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真身如来。如者真如,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故名如来,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至三界,是成正觉者,即应身如来,此台家依成实论之说,解真应之二如来。又三如来,台家依大智度论,“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之文,而释三身如来,即法身(名为毗卢遮那佛)、报身(名为卢舍那佛)、应身(名释迦文)。天台宗一家教观,以法华为宗骨,以大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观法,以大论(大智度论)为指南,以大经(大般涅槃经)为扶疏。这显示一家禅法,禅戒合一,禅教并重(即教观并重)。故谓天台止观,就是如来禅、佛心禅、也即是般若禅;般若禅之究竟也即法华禅。法华经序品: 尔时世尊,四众环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 佛所护念。佛说大乘法,教化菩萨,是圆教之究竟。这究竟法,应在天台判教中之第四时。圆教以般若观空,直显实相三千,此为法华禅六瑞示相,入不可思议境。又法华经序品,从“别说迹本两门”: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无量义处三昧。 此是法华禅于序品中,开端现瑞;以一切无量义教已说竟,故云“佛说此经已”。(此经便是一切大乘法,破小乘教化法都已说尽),所以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就是显示无量义处三昧之禅境。世尊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等正觉,说法教化世间,出无量义法;经四十一年,所谓世间好语佛说尽,至法华会上,几乎是无法可说,无义可申。然以法华经中,有法说、譬喻、因缘之三周,也不过是追说、追泯之开权显实,显实施权。所谓法华禅,应观我佛如来,跌做现瑞,悟大慈出世,垂迹显本,为“开发正宗之端绪”。吾人研究佛心禅(即如来禅),应知世尊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以三乘人论禅定工夫之修行境界,便以为是究竟;若在法华禅三昧观禅,更启禅定后妙境重重(故云法华诠四悉檀大义)。此土六瑞、他土六瑞,皆为法华别叙无量义处三昧境,亦即方便品中: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24] 可知,佛说无量义(一切大乘经典),为教化菩萨法;佛“入无量义处三昧”禅,超越菩萨教化之经教,故谓,法华为成佛之经(愣严开慧,法华成佛)。所以称法华经为成佛之经者,即是天台教观双轨齐发,禅教并进。而在禅教互显互彰,无教而非禅(经藏禅),禅境不外于教,此迹本两门之互用,为示众生入佛知见故。 菩萨悲愿,“众生无边誓愿度”[25],众生种子无边差别,于是佛法善导众生,也要有无边法门。法华经普门品: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虽然天台教观纲宗十乘观法,究竟于观心禅境;可是,大悲宏愿济度众生,既不染一尘,也不舍一法。可证知,天台禅教并重,是世尊遗教之正法宗门。佛法即妙法,法华经偈赞曰:“妙法原无法,莲华不是华,只此经一字,就路好还家。” [26] 既然佛法本无法,无法可说而说法,就是方便法。佛说法四十一年后,至法华开敷,亦无非是方便示现。既知大乘超越,方便无门,唯悲智双运,一切法皆妙法。大地路可行,路路相通。其实一切佛法无非示现指点通达,不迂不蔽自然不迷不惘。能对佛法了达,教观相融,若教若观,皆为转识成智,返妄归真之表里并用。病者得方单而用药,经教即药方;禅行为实践,即用药。世人发心慕佛,研究佛学,其扼要之关键,在于发现谁是病者,病在何处。今论如来禅,而参究如来藏体,正如现代科学所用之显微镜,又如x光镜,一目了然。众生无始以来,因循习业,缘缘相生。依台家论藏教三科:十二缘门,投出投入,生死回复不由自主;这关联于五阴(唯识称五蕴)之受、想、行、识,暗里纠缠,身不自由、心不自在;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互为因果,互为作用,称十八界。如是三科共论,则为藏教(称小乘教法)所修之法要。中国向称为大乘佛教,多不喜好论藏教法门。可是谁也不能毫无把握而自比六祖,未破玄关而谓悟性。因此藏教三科,若嫌繁琐,便可舍丈求尺,舍尺求寸,舍寸求分;五阴一科,只修“识”门,十二门头,只守“识”路,十八界中,把守“识”界,总之参究向上一著:“如来藏中,不许有识”。故法相宗以第九庵摩罗识为如来之清净识。宗镜录云:“摩罗净识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明月”,如来清净禅,众生之根本阿赖耶识已净尽(庵摩罗识即阿赖耶识净化后所显)。如来清净禅,愣严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即首愣严大定:“妙湛总持不动尊”,此妙湛总持乃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于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禅: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27]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 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 [28]。 大乘止观论如来禅,如来藏中不许有识,如来藏含识,“真如立于众生位”(为所摄之义)而会和合不和合二门,此二门所出入之染净二法,故云如来藏一切法也(智者大师发展一念三千)。法华文句九曰:“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此为法身如来”。天台止观观心法要,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般若熏修,助显净法,照五蕴空,显无尘智照,此如来禅至极之心法,是天台止观法门,亦达摩所传之宗旨,而唐仰山禅师称达摩一系之禅法为祖师禅,其实亦只不外因机异说而已。天台止观禅法与达摩所传禅法,都有“经藏禅”解,藉教悟宗(天台依法华为宗骨,达摩则传愣伽)故谓禅教不异妙门,有下手处。     ┌─所摄义─真如立于 /含和合─生一切染法如来藏─┤     众生之位 \含不和合─生一切净法    ├─隐覆义─众生藏如来─众生不自见    └─能摄义─真如在烦恼中─今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    ┌─法身德\如来禅-┤     \    ├─般若德 /  三德秘藏而起无依妙用    └─解脱德/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八千三昧。达摩门下,辗转相传者,是此禅也。如来禅法门,无论在法相、法性,般若各系,释义及理之体,皆为至极之心法,也即达摩所传之宗旨;更是灵山会上,密付迦叶之传心。智者大师入大苏山上,普贤道场,悟“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顿入法华三眛。故谓法华禅师即如来禅,如来禅即佛心禅。 然而,佛心高妙;众生心,虚妄无端;吾人若要修摄净法,唯依现前一念心起修(谛观一念心);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唯依一念心,才有下手处。 “一念既动,直至现在,惑业苦三,流转生死,此众生之所以为众生也。” [29] “后遇善友,为说诸法皆一心作,似有无实。闻此法已,随顺修行,渐知诸法皆从心觉 ,唯虚无实。若此解成时,是果时无明灭也。无明灭故,不执虚状为实;即是妄想及妄 境灭也。 尔时意识转,名无尘智,以知无实尘故。” [30] 大乘止观述记云:“正当惑业苦三障空时,意识即转为无尘智,不名为识矣。何以故,向迷尘缘,执之为实。今则知无实尘,即为妙观察智相应品,故转名为无尘智。一切菩萨行门,皆以此智为枢机。即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之照字是也。”倓虚大师识妙法莲华经经题:“经者,径也。就是给人们行的,辟直一条大路,是人人能行,古今不变的”。所谓明明白白一条路,得之于照也;照则明,明白通达,无遮无障。“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以常轮”,至此还道一句么。学佛修行,旨在融汇贯通,要悟如来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西祖初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予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而已。” [31] 中国佛教从东汉初传至晚唐、两宋,代有高人,是以隋唐佛教,百花齐放,史称黄金时代之中国佛教发展。惜后期辗转退失,而偏差门户,实为今日吾人欲复兴佛教应作反省之警策。其实,诸祖禅匠,若禅若教,无非是以贯融妙法;或先从教以明心,后依教以起行;总之以指指月而示人,彼人亦当因指而望月。则若禅若教,一以贯之。
  结  论
  佛教中之一切名相语言皆为指引之标,佛法要旨,旨在安顿人心,教令众生“开佛知见”、“入佛知见”,进而“入佛道知见”,要在人世间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愿大地众生活得如法,生得有意义有贡献,所谓莫开无果之花,更勿让花果飘零,人人能全花全果,世间庄严,佛土庄严。 质之今日,复兴中华文化,同时亦要复兴中国佛教文化。虽然于千磨万练,风雨频临之时代中,考诸过去历史篇页,亦莫不如是。止观即禅观,法华禅(观心)即如来禅,亦即般若禅。般若禅佛心宗之宗旨要明,亦即如来禅、祖师禅无异无别。然时代环境,方法措施或有不同,宗在明心,旨在见性则无异。倡导禅教不二,进而禅戒合一,佛教复兴有望焉。 (佛教文化学报第六期)
  注  释
  [1] 隋智顗大师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小止观,童蒙止观,大正四十六,四六二,中)。 [2] 见[1]。 [3] 谛闲大师,谛闲大师遗集,第二编观释,大乘止观述记,四十三页,佛教出版社。中华 民国六十五年七月出版。 [4] 见[1]。 [5]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大正九,二六二,八页,上)。 [6] 详见小止观,即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行五法。 [7] 参阅ㄤ言法师著天台宗概论。 [8] 谛闲大师著,四八页(乙二)显体,佛教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七月初版。 [9] 般若部四(大正八,二三五,七四九页,中)。 [10] 倓虚大师,倓虚大师法汇,第二编论释一五二 ~ 一五三页,香港湛山寺,倓虚大师法 汇编辑处。 [11] 大乘止观(大正四六,一九二四,六四五页,上)。 [12] 同 [11],六四页,上。 [13] 同 [11]。 [14] 拙著天台止观及思想。 [15] 倓虚大师著,倓虚大师法汇,第二编论释一五四 ~一五六页。香港湛山寺,倓虚大师 法汇编辑处。 [16] 印顺法师著。中国禅宗史,二 O 页。 [17] 慧思禅师著(大正四六,一九二四,六四四页,中)。 [18] 见 [3] (四二八页)。 [19] 宋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大正四八,NO 二 O 一六,四二五页,中)。 [20] 拙著天台教观与止观。 [21] 演培法师,谛观全集杂说七:“从禅法的传来说到天台教观的本源(三二五 ~ 三二六 页)灵峰般若讲堂印行。 [22] 见 [21]。三二六页。 [23]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全书第一编佛法总学(三)源流,中国佛学, 六九五页,太虚大 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24] 妙法莲花经(大正九,NO 二六二,七页)。 [25] 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26] 著者于第三届莲华学佛园开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27]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永嘉证道歌(大正四八,NO 二0一四,三九五页,下)。 [28]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四八,三九七,九页,中)。 [29] 陈慧思大师,大乘止观法门(大正四六,六四一页)。 [30] 见[31]。(大正四六,六四三页,上) [31] 谛闲大师,谛闲大师语录,要述“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三七二页。

 
 
 
前五篇文章

天台实相论之初探

天台的性具思想及其修证意义

天台大师[之止观学说——由禅至止观的思想轨迹

书禅祥书透禅幽

试论智者大师的“性具”思想

 

后五篇文章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

王阳明排斥禅宗契入天台

往生与临终关怀——佛教净土宗的生命伦理观

止观学说体系

中国律宗传承及其发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