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略谈“念佛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现今气功、禅学较盛,从气功转入佛者,依禅法修止习定者颇多。这些初学者往往从禅定的角度来理解佛法的种种修持方法。如我国流行最广的净土宗持名念佛法门,也被看作是修止习定的一法,谓念佛号有助于排除杂念、摄心入静、入定等。初学者又每以“念佛禅”的名目来理解念佛法门,以为念佛即是修禅。实际上,净土宗的持名念佛法门并不注重禅定,持名念佛虽然有摄心入定的效果,但入静、入定并非此法门的胜妙所在。“念佛禅”与持名念佛是有所不同的。
  “念佛禅”以念佛就是修禅。此之“禅”属教下之禅。谈禅,宗、教之禅不宜混用。现时有的学者论禅,首先以“梵文禅那,译为静虑”或止观、禅定等义来解禅字的意思,文中却又大谈禅宗之禅。教下之禅与宗下之禅是有区别的。禅那,或云禅定、静虑,即在静定中观察、思虑,定中有观有慧,乃是依教修心。此一依教理解、摄心修定的禅修观,即是依教之禅,非是“教外别传”、直指顿证的宗门禅。本文所谈的念佛禅属于依教修心之禅。
  按近人太虚大师的分类,依教禅有安般禅、五门禅、念佛禅、实相禅四种。这些依教解理、摄心修定的禅早在禅宗以前即已完备。在传入中国而盛行的禅法中,最早是安般禅和五门禅,念佛禅稍迟。但在五门禅中已见念佛禅的端倪。《五门禅法要略》于念佛一门已相当详细。念佛法门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四种《五门禅法要略》中的念佛一门主要是观相念佛,观顶上或脐间出一佛、二佛,乃至五方五佛。专重念佛的念佛禅的盛行,则在五门禅之后。但就念佛禅本身溯源,却并不在五门禅之后。就中国佛教史看,后汉末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均是念佛三昧所摄。道安法师之前已有僧显禅师于定中亲见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可见念佛禅在道安以前即已萌芽。
   念佛禅真正地提倡、发扬,则在庐山慧远法师。后世尊慧远法师为净土宗第一祖,盖因净土宗之专重念佛,皆从慧远法师所倡导之念佛禅流出。但后来盛行于中国的持名念佛法门,已非慧远法师当初倡导的念佛禅。慧远法师当时修念佛法门者,大都是注重禅定而念佛,以念佛为修习禅定的法门。慧远法师虽依《佛说阿弥陀经》持名念佛法门而创庐山莲社,专重念佛。但他的念佛乃是修禅,即曰“即禅之念佛”(太虚法师)。慧远法师临终时曾告众人一生中曾于定中“三见净土与圣众”,可证其所修的念佛法门是“即禅之念佛”。慧远曾在王乔寿《念佛三昧诗》中序云:“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极力倡导念佛三昧。因为当时以念佛观为诸禅观中之最高者,以念佛为最上禅观。可见此种念佛禅不同于后世盛行的作为易行道的净土宗之念佛。这种修禅之仿佛仍为难行道。
   唐时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列十二门,第三门依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而分辩难行道与易行道,以持名念佛往生净土为易行道,才奠定了净土教义的宗本。现在中国流行的净土宗持名念佛,乃是易行道之念佛法门,而非当时属于难行道的念佛禅。后来经善导大师的发扬,教人专持佛名、不须作观,高唱一切佛法自力难行,持名念佛他力易行,才真正确立了中国净土宗的念佛法门。
   乃至近代,净土宗之念佛特别强调信愿,但具真信切愿,十念即能功成。清末沈善登居士《念佛四大要决》中谓念佛一不可修定,二不可参禅,三不可伏断妄想,四不可摄散归一,只须于深信切愿下,长时记数持名,尤重晨朝十念。当代黄念祖居士《大乘无量寿经解》阐发净土宗趣,亦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并不注重禅定或一心不乱。可见现时净土宗之持名念佛并非即禅之念佛。持名念佛虽然有即禅之成份,但其殊胜独妙不在禅,而在易行与他力,盖因净土宗之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以果地觉,作因地心”)之法,非是一般禅法。今时修念佛法门者,于“念佛禅”与净土宗持名念佛法门宜加分别,方能正确而深入了净解念佛法门,以便择法修持。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 ──录寒山诗

 
 
 
前五篇文章

禅悟与高峰体验

道元禅研思录(二)

略论禅悟与直觉

从白居易的诗看禅的意境

禅宗修持法

 

后五篇文章

禅为合情、合理、合法的生活原则

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

《大乘庄严经论.修行品》初探[1]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二)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