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七--行修的境界(五) |
 
所以须菩提如此回答佛陀: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意思是:世尊!您曾许我领悟了空性平等的法义,进入了〝无诤三昧〞的境界,证实我已经是离欲的阿罗汉了,所以赞我〝人中最为第一〞。可是,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已经是离欲的阿罗汉〞了,为什么呢?须菩提说: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的意思是:世尊印证我是人中最为第一的离欲阿罗汉,可是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我如果意识到自己已证阿罗汉道果的话,那表示,我还有这个〝我〞的存在,并不清净;世尊!那您也不会赞叹‘须菩提是个喜欢安住在兰若的修行人了’。也正因为须菩提无执无取,怡然自得,安于道行,才获得佛陀首肯,认为须菩提是一个真正懂得安处兰若的快乐修行人。 《金刚经》在这一品当中,特别介绍声闻行者的证道境界,尤其以须菩提为最好的现身说法,藉着须菩提谈修行的心得,让我们随着须菩提与佛陀的应对问答中,去体会修证的领域;说出修行路上必须要破执无我,才能够契入清净真如。声闻法尚且如此,那何况是大乘的菩萨法了。 所以我们这颗〝心〞,是念念迁流,生灭不住的精神的变化作用,可以分为生、住、异、灭四个阶段──四个变化阶段,通常以〝生灭〞来概言。所以说:〝生灭〞就是我们的意念变化现象,念起念灭,刹那迅速。平常人对意念的变化是不知不觉的,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心念的变化: 唐朝有位国子博士李翱,李翱那个时候非常年轻,李翱是韩愈的学生,为人有鲠直的臭脾气,所以官场不得志。有一天,他专诚去拜访药山禅师,问起普门品里面有句话说〝 如何是黑风吹船舫,飘入罗刹鬼国?〞药山禅师当下板起脸老实不客气地训他说:〝李翱小子!你问这个干什么?〞李翱一听,脸色顿时很难看,自忖:好歹我也是个堂堂朝廷命官哪,你唤我小子,成何体统啊?这时只见药山禅师笑着对他说:〝你不是问我什么是黑风吹船舫,飘入罗刹鬼国吗?这就是啊!〞禅门里,这是一个多么耸人听闻的故事! 禅门中所说的公案,绝大多数,都是禅师要帮助我们去逮住那个〝我〞的,而意念便是〝我〞的表现。意念又决定身口的行为,所以总是随着无明的意念在造作,然后随着造作的业,就沉沦在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里不得出离。像在《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佛陀告诉我们: 〝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贪欲为本。〞 相亲相爱百事谐顺的一家人,也许还不觉得业的可怕,但有的人已经在学佛了,乃至于已经是一个修行人了,在内心中仍然被无明所覆盖,并没有真正的看破和放下,这时就很容易被业所转。当爱情色魔对他招手的时候,他竟然因欲而溃堤,一头栽入生死海,那就没有办法完成弘愿去度人了,这就是自心尚迷的缘故。 所以佛陀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说实在的,我们自己就在这个众生与佛之间漂泊,在两岸之间摆动,稍一不慎,就沦入众生而没有回转的余地。所以我们不可以不谨慎,因为力量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舵手;学佛就是有道理与方法,可以让我们下手。 所以,老禅师特别介绍〝学佛方程序〞:当分别心生起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计较执着;必须去认识去了解,进而有所发现,久而久之,一定会有所突破。 当根尘、能所相应,我们分别心生起来的时候,根尘相应──色法、心法同时完成;色法是指外在的尘境,心法是指我们的五蕴。 色蕴形成,紧跟着是感受,感受是十分强烈的,大致说来,它有苦受和乐受两种现象。 苦受来自逆境,只要外面的尘境是违逆的,就是苦受,所引发的就会是烦恼。 如果是一种顺境,就是一种乐受,会产生喜乐,于是呢?生起执着。这是我们面对自心去做的认识。 学佛法是要从修养下手的,什么是修养?针对身口意──修正和培养。 所以面对顺境,通常是不予理会,以免更加执着。面对逆境的苦受,才是我们的下手处。 所以当分别心生起来,这个分别心通常显现于我们的感受。比方感觉不好,就是计较执着生起的时候,老禅师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去计较执着,一味地计较执着,只是苦上加苦,它不能够化解问题。众生因无明而造业,因业而受苦,如何突破障碍?才能够显现智能,所以不要去计较执着;要把握的是: 这个不好受的意念,真正说来还得心存感激,因为难得有这个缘境使你不如意,让自己对自己有一个下手处,也才有所发现。 六祖惠能大师有首修行偈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所以转化自我,在于把握自己这个不好受的意念上,去做研究、分析、认识。 不妨自问:为什么会生这个计较心的?计较什么呢?又为了什么呢?计较心是学佛人所该有的吗?于六波罗蜜四无量心相不兼容呢?这么一来,自己岂不是深深地执着那个〝我〞了吗?那还谈什么泯四相、绝百非呢?结果自己会不会很不好意思? 所以老禅师说,去做研究、分析、认识,是要于自己的五蕴……,当〝受〞起来之时,先止住,然后在〝想〞与〝行〞之间建立起一个间隔,这个间隔越大,所发现的也就会越多,突破也就会越大,当然所获的饶益性也就越大。 常常做如此的研究、分析、认识,自然我们就会有所发现,有发现就会有改进,自己无形之中就在进步,那累积的功力,有一天,就是〝突破〞。只不过同时我们必须明白: 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我、众生、佛是同体本源,这么一来,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同时,就不会只有自己而舍弃了众生。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佛陀告诉我们: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