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八--佛陀思想的精华(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研读《金刚经》,是因为《金刚经》里面有非常重要的法宝。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可见既是学佛,不读《金刚经》,不学《金刚经》,那就好像走路的人,没有眼睛一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这是我们就一般的现象来作比方,说明《金刚经》的重要,并不是存心对盲胞有所不敬,盲胞走路很辛苦,但是今天透过特别仪器的安置,或者导盲犬的协助,盲胞已经可以突破交通的障碍了。

  般若波罗蜜在菩萨法中,它的重要一如人之有目;所谓五波罗蜜若无般若波罗蜜,则〝如盲无导〞,这是大般若经里面的话。

  五波罗蜜就是指的布施、持戒、忍行、精进和禅定,另外也可以这么比方:如果五波罗蜜如轮辐,那般若波罗蜜就如同轴心;假如没有般若波罗蜜作为修行的后盾,或者说行为的出发点,那五波罗蜜都会成为著相的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有所造作的行为,有造作的都是不实在的,因为它是基于因缘和合而显现的,来得急去得快,没有实际的成效,也就没有实际的功德;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佛陀教我们以般若波罗蜜的心境去看有为法,你就不会被有为法所迷惑,而能从一切世相的有为法中出离。

  就以布施来说,如果布施不以般若做基础,那布施只是著相的布施,著相布施充其量也只是善法,好比所谓的〝布施得大富〞,如果只是为了得大富而行布施,这布施就是一种著相的布施,著相布施就是有为法,这福德因缘只是刹那显现:〝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金刚经》里面,谈布施,是要从有相提升到无相,讲究要〝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总之,就是要破除内心的计较执著分别,舍自我而完成对别人的真正利乐饶益,才是般若波罗蜜的旨趣。

  同理,其它的波罗蜜行也一样,必须以般若波罗蜜为修养的内涵,所行才能突破相的执著,因为执著于相的行法只是一种善法而已,善法只是福德因缘,是一种有漏的因果现象。比方善法做得多,将来的果报不外:一是在人间享福,再则是到天道享乐;但受完了福乐之报,依于无始以来所曾造做过之恶业,照样会入恶道轮回受苦果之报。

  记得我们曾经谈过佛陀亲弟弟难陀的故事,佛陀为了度化难陀远离情爱之痴迷,曾带他到天上,看到华丽的天宫、娇美的天女,难陀顿时忘了爱妻,就想留下来了;佛陀又带他参观地狱,看到沸腾的一油锅却是自己将来受报的所在,他就吓醒了;佛陀带他两地一游,世事恍如一梦,再美好的不会长久,原来有恶业就要受报,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自己,他就乖乖地跟著佛陀出家了。其实藉难陀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来做观照!换了是自己,又该如何呢?

  慈悲的佛陀,想尽方法来度化受苦受难的众生;其实从难陀的故事中,只要用心,我们同样也可以获得觉醒。

  所以一个真正的学佛人,目标必须是放在觉悟!要觉悟,少不了要学〝般若〞。〝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诸法如果以〝般若〞为体,五波罗蜜才能呈现无住、无相、无作、无念的周流无碍之用;而提到〝无〞,我们要知道,〝般若〞之〝无〞──〝无不是没有,无是有的突破,或者不一定的意思〞,这是 云老禅师八十余年禅修所得宝贵的心地发明,言前人所未言,特别可以解救众生出离断灭空无的生死苦海。

  在此特别强调,佛法不谈断灭,《金刚经》曾以一品特别谈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而谈〝空〞、谈〝无〞,如果掌握不住法要,就很容易跌入断灭空无中,所以禅宗最忌著〝空〞──槁木死灰之类,或谓偏空、顽空。

  六祖惠能大师说:〝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接著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这是谈空必须要有的认识。所以说〝空〞有其理,必须要了解。

  云老禅师说:〝所谓‘空’,就是不计较,不执著。〞

  惠能大师说:〝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所以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切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

  又说:〝心如虚空,名之为大〞,但要能够口念心行,把它表现、运用出来,所以要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所以惠能大师认为:人人有自性般若,离此自性无别佛!

  为解说般若,又说:〝般若无形相,智能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又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歎,莫能具说。〞

  莫能具说的意思是没办法一一详细介绍,经中怎么赞歎的?我们打开经本自然就知道。《金刚经》中分明赞歎: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又说:

  〝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禅宗倡言明心见性的工夫,什么是明心见性?于此已见端倪。难怪

  云老禅师告示学者:〝要明心见性,先须修心养性〞!

 
 
 
前五篇文章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二--缘起与性空(五)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九--佛陀思想的精华(二)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六--行修的境界(四)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七--行修的境界(五)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三--行修的境界(一)

 

后五篇文章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缘起与性空(三)

金刚经研读之九十一--佛度有缘人(五)

金刚经研读之九十五--不变的本体(四)

金刚经研读之九十四--不变的本体(三)

金刚经研读之九十七--轮回与出离的关键(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