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新考——兼论唐代禅宗七祖之争 作者:张培锋 【内容提要】 杜甫诗中"双峰寺"为潭州南岳双峰寺,"七祖"为南岳怀让,本文由此对杜甫和唐代禅宗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这也有助于理解宋代以后江西诗派奉杜甫为"初祖"的原因。而唐代禅宗"祖统"观念则来自于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七祖"之争是宗法派别之争,禅宗"五家七宗"的产生正是"七祖"之争的必然结果。 【搜索词汇】 杜甫 双峰寺 七祖禅 禅宗祖统 杜甫(712-770)<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 百韵>中"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 联是唐代诗歌中涉及禅宗"七祖"的诗句。杜甫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这正是禅宗祖统产生的重要时期,因此对这两句诗的阐释,不但涉及到对杜甫此诗的理解及其和禅宗之关系,而且对于弄清唐代禅宗祖统产生的真实过程也有帮助。本文力求从杜甫诗本身和唐代禅宗有关史料两方面入手,对杜甫此诗作出 些新的考证和解释,同时对唐代禅宗的七祖之争也作出 些新的推断。 对杜甫此诗的解释,尽管历来聚讼纷纷,争论不绝,但综括其观点,无非三种:曾经最流行的看法是,"七祖"指神会(686-760)。根据 般禅宗史料的记载,神会为禅宗七祖似乎是相当明确的事。神会在开元十二年(724)于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倡南顿北渐之说,造成神会为六祖慧能(638-713)唯 传人的印象,这段史事更为 般人所熟知。因此清代注杜大家如钱谦益、杨伦、仇兆鳌等皆持此说。现代学者,以郭沫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也以为七祖必指神会,杜甫倾心于南宗禅。另 种看法来自于清代学者朱鹤龄,他以为,杜甫所谓"七祖"当指禅宗北宗七祖普寂(651-739)(1)。其根据主要是李华(715-774)<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自菩提达摩降及大照禅师,七叶相乘,谓之七祖"、<故中岳越禅师塔记>"摩诃达摩以智月开瞽、法雷破聋,七叶至大照大师"等记载(2)。现代以来,随着 些早期禅史如<楞伽师资记>、<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等的重新发现和对禅宗史研究的深入,七祖为普寂之说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著名学者如吕澂、陈允吉、孙昌武和日本学者柳田圣山等皆主此说(3)。对此,刘卫林曾经做过 个概括:"主杜甫皈依南宗禅者,多据中唐以后文献立论。因中唐时南宗禅已大行于世,神会亦经由唐室正式册立为禅门七祖,而论者每以此后出之说,由杜诗'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两句,指杜甫实归心曹溪。……至于主张杜甫皈依北宗禅者,则多从禅学发展史上论证,每从中唐以前禅门两宗势力消长经过上考证,说明盛唐时北宗禅势力及流播远在南宗禅之上,中唐以前禅门'七祖'之称,当指北宗禅普寂;兼且自行迹考之,神会和杜甫 生始终并未相遇,故有杜甫所信禅当为北宗,而和南宗实无涉的结论。"(4)但刘卫林同时也指出:北宗禅之说"事实上并未能完全解决杜甫和禅学南北二宗关系的问题",表明杜甫倾心北宗禅之说仍存在很多疑问。 第三种意见来自清代学者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他在阐释这两句诗时,提出 个新的看法:"七祖"指南岳怀让(677-744):"今考临济祖系,自六祖以下,以南岳怀让为第 世,而不系以七祖之称,实即七祖也。让以天宝三载示寂,其嗣则为江西道 ,俗称马祖,居南康龚公山中。猛鸷驯扰,四方学者云集,此正当公作诗之时。而南康即庐山所在,下所谓炉峰时转盼,正应指此。推其本师以立言,故尊之曰七祖。求七祖,即是依马祖也。"郭曾炘<读杜劄记>引述了浦说,谓"于杜时地较切,然亦未足据为定论"(5)。笔者以为,推究杜甫诗意,考察当时禅宗发展之状况,浦起龙的看法最为恰当而深刻。但恰恰是这个观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响应。联系郭曾炘所谓"未足据为定论",我以为 个重要原因是:尽管怀让也是慧能亲传弟子,但 般禅史似没有关于怀让称"七祖"的记载,浦起龙也只是说"不系以七祖之称,实即七祖也",似乎有些勉强。此外,所谓"求七祖,即是依马祖"之说也有些牵强。但无论如何,"七祖"为怀让的看法仍不失为 种真知灼见,浦二田之解杜确属"心解"。本文下面即围绕浦起龙的看法,作出 些新的考证,证明杜甫诗所谓"七祖"确实指怀让,同时也纠正浦说的某些不足。 二 首先分析 下<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 百韵>之背景和文脉。由于众多学者的研究,杜甫晚年行迹是比较清楚的。他于乾元二年(760)到达成都,建了草堂。到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杜甫离开成都,经嘉州、戎州、渝州等地,于大历元年(766)达到夔州,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在此住下。在夔州住的不到两年时间里,他写了四百多首诗,占其全集的百分之三十,是其创作的丰收时期。<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 百韵>即作于到达夔州的第二年(767)。大历三年(768)初,杜甫便乘舟出峡,先到湖北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到达湖南岳阳,转年(769)又抵达潭州,以后主要居于潭州,直至大历五年(770)去世(6)。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 百韵>是公认的杜甫晚年所作的"集中第 首长诗",主要抒写自己到夔州后的感怀,自叙身世和感时伤世,转换穿插,跌荡起伏。诗的最后,写到决意参禅求法: 行路难何有,招寻兴已专。由来具飞楫,暂拟控鸣弦。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淡交随聚散,泽国绕回旋。本自依迦叶,何曾藉偓佺。炉峰生转盼,橘井尚高褰。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顾凯丹青列,头陀琬琰镌。众香深黯黯,几地肃芊芊。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 杨伦解释此段谓:"此言己将去夔以求法门,得顺道过访二公,不久便顺流南下也","末段申言学禅,以终咏怀之意"(7)。所解甚是。杜甫在此诗中明确表示,要出峡去求禅。笔者以为,根据他以后的实际行踪,其求法之地当为南岳的双峰寺。 怀让,金州安康(今陕西汉阴)人,俗姓杜,敕号大慧禅师。十五岁出家, 度习律,后参曹溪,为六祖慧能之高足,留侍十五年,六祖示寂,始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住于湖南南岳,宣扬慧能学说,开南岳 系,世称南岳怀让。值得注意的是,怀让俗姓杜,其出生地和杜甫居住过的长安少陵很近,两人是否有通家之谊,尚待考证。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北宋时期潭州确实有属于怀让法系、名为双峰寺的禅院。<祖堂集>卷 五"永泰"谓:"永泰和尚嗣马大师。师讳灵瑞,姓黄,衡阳人也。年十 ,出家于南岳。年十八,为沙弥。问津于大寂,默领心要。年二十四,进具于双峰寺,却归大寂法会。"按,永泰和尚为和杜甫时代最相近者,其出家受具即在双峰寺,后投马祖门下。此外,<五灯严统>卷 第2、<五灯全书>卷二四"南岳下十 世"条都明确记载"潭州南岳双峰寺省回禅师"(8)。<续传灯录>也记载北宋时期有"南岳双峰省回禅师"及"潭州南岳双峰景齐禅师"(9)。禅史中明确记载"潭州南岳怀让禅师"的,为宋代悟明修撰的<联灯会要>卷四(10)。时至今日,湖南衡山西北仍有双峰县。 怀让被推为禅宗七祖,并非没有任何记载,也并非"不系以七祖之称"。北宋著名临济宗僧人善昭(947-1024)所作<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下,便记载"唐六祖后门人立让大师为七祖",善昭并作有<七祖颂>(11),其中前六颂为达摩至慧能,第七颂为"七让大师": 已得观音号,犹谈让子名。有危持梦救,无苦不辞轻。受谶应先圣,传灯付后经。随根兴普泽,蒙润即芽生。 这里,怀让明确地继于慧能之后,为临济宗推认的"七祖"。从这些记载可以推断:唐宋时期,潭州南岳应有 双峰寺,为怀让传法之地,今湖南省双峰县之地名或和此有关。尽管怀让的大弟子马祖道 (709-788)后来在江西开洪州禅系,但在杜甫做诗的大历初年直至北宋年间,南岳仍有怀让弟子在此传法,属于临济系的永泰禅师、省回禅师、景齐禅师等当为其后代法嗣。这样,杜甫出峡后,其游历的主要目的地是潭州,便找到了原因和根据---正像他自己所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这是他晚年的归宿。杜甫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尽管生活动荡不安,漂泊于襄、岳、潭之间,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湖南,其目的当是为了在此参禅求法。 般以为,杜甫此次出峡是为了回家乡投靠亲友。但实际情况是,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杜甫都没有北上还乡,而是不断南下,对此通常的解释是"因时局动荡,不得不改变计划"。如果能联系"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那么就可以体会此期杜甫所谓"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野五首>)、"江汉思归客,乾坤 腐儒"(<江汉>)云云,这里的"知归"、"思归"可能并非单纯指其家乡,而别有含义。 由此来看,杜甫诗所谓"双峰寺"、"七祖禅",都能找到相当确切的所指。浦起龙断言"门求七祖禅"之"七祖"为怀让,确实更符合当时的时地环境,可以解释杜甫晚年 些行踪的原因,比之推测为神会或普寂都更为恰切,如何不能成为"定论"呢? 三 由此产生的 个有趣问题是:唐代禅宗究竟有几个"七祖"?从北宋后官方修撰的灯录、僧传等禅史资料看, 个"七祖"也没有,禅宗法系至六祖慧能便戛然而止,其下面的传承都以"大鉴下某世"或"六祖下某世"等说法代替,这种现象很奇怪。和此相对照的 个情况是:在唐代,"禅宗七祖"至少有四人,除了众所周知的神会、普寂以及本文上面所考的怀让外,后梁时陆希声(?-约896)所作<仰山通智大师塔铭>(12)记载:"按<西域秘记>,自达摩入中国,当有七叶,草除其首是也。仰山韶州人,俗姓叶氏,仰承六祖,是为七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所谓"自达摩入中国,当有七叶"之说,似来自于 部神秘的<西域秘记>,该书已不可考,大约属于谶书 类。这里说的仰山,为晚唐僧人慧寂(840-916),他继承其师沩山灵祐(771-853),开创沩仰宗,灵祐被奉为沩仰初祖。本来,灵祐为怀让下三世,二十三岁至江西参谒百丈怀海(720-814)。但他没有继承临济 系,而是另开 派,成立"五家"中的沩仰宗,灵祐的传法之地即在潭州沩山。陆希声的<仰山塔铭>表明:禅宗"七叶"之说是颇有来历的。为了使慧寂拥有"七祖"的名位,碑铭竟然把"七叶"的"叶"和慧寂的俗姓联系起来,来证明慧寂"仰承六祖"而为禅宗七祖。这种做法似乎很可笑,但当时会有人相信的。就目前所能看到的史料,唐代禅宗称"七祖"的绝非只有普寂和神会两人,至少还有怀让和慧寂。 禅宗史的这些现象促使我们思考:禅宗的所谓"祖统"究竟来源于怎样的观念?为什么北宋后官修的灯录把"七祖"的称号统统去掉?如果单从留存的禅宗史料来分析,是很难解答这些问题的,倒是唐代诗文中无意中留下的 些蛛丝马迹,能给我们提供 些启发。随着时间的推排冲刷,历史的记载中总会留下某些"空白",需要我们将 些看似零碎的东西拼接起来,那些"空白"处或许会显现出惊人的图像来。 沈亚之(781-832)所作<灵光寺僧灵祐塔铭>(13)谓: 释家之法,以弟子嗣师由子,其事死送葬,礼如父母。由是借书赞记之,常名而不姓。今通氏言释者,必祖自佛派,分诸系于七祖,各承其师之传,以为重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