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人间佛教与普世伦理的探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间佛教与普世伦理的探讨
  庄小燕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张力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一方面要去创造共通的文化。在积极地宣称各自文化的重要性的当下,祈求实现人类的福祉、世界的和平,是现代人共有的愿望。“佛教伦理,以站在人类的立场,凝视人类为首要,正是共通于世界的普遍伦理,同时也是现代人达成共有的愿望的原动力”①。正苦思何为佛教伦理之际,翻开《普门学报》一看,拜读过诸多佛学先进、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发现不但有助于帮助我思考有关佛教伦理的议题,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人间佛教的信心,彷佛获得珍宝,内心雀跃万分。
  在(人间佛教与普世伦理)中,蒲长春先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蒲先生认为“人间佛教和普世伦理的联系在于:都以中西文化的对话作为大背景。而中西文化对话的问题核心是‘现代性’问题”。②人间佛教和普世伦理,“在二疋程度上,是‘现代性’问题不同角度的折射”③。在此,以中西文化交流为前提下,蒲先生同时看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以启蒙理性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主义所造成的全球化问题,其二是人间佛教作为一种理性的宗教,是中国佛教进行自我超越的一种革新形式。
  自文艺复兴以来,启蒙运动是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和文化解放运动,不论是对人们思想上或是行为上的深刻影响,部是以往的运动所不能企及的。诚如蒲先生所言启蒙理性把人类从宗教压迫和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理性被视为全知全能,然而,这同时引发了启蒙理性的另一个特征——工具理性——因为它是人的理性,足以人为出发点的。在过度的膨胀与开发理性下,个人行为的价值取向可能会愈趋功利和计算。这种以手段满足目的的发展结果,促使现代社会行为的价值理性的分化朝向工具理性的持续深化。“工具理性”已逐渐形成一把无形的枷锁,并在无时无刻对人类发生著强大的控制与支配。
  近年来,世界各国已渐渐地体认到:“地球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日益恶化的生存条件,实际上,乃是伴随著辉煌的现代技术文明发展,以及过分强调利润之市场经济运作,而产生的弊端;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之所谓先进社会的人民,也无不面临到‘失落存在意义’的危机。”④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精神文明并未在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多数人也忽略了,发展本身只不过是手段罢了,他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利用厚生’,也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活’或是‘提升人们的生活素质’”⑤。然而,人们很容易在短视近利、缺乏远见的情况下,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将这个终极目标遗忘,导致手段或工具反过来成为目的本身,科技与经济则被视为是至高无上的。又甚至让科技与经济,转而变成宰制社会运动以及制约人们行为的力量,终至于使人们丧失其生命与生活的意义。蒲先生所提出的普世伦理,正是要对治在科技理性与经济高度的发展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全球化问题,即:不敦分歧、民族压迫、政治霸权、经济侵略、环境污染”⑥等问题。
  在提及普世伦理时,蒲先生认为“并不期望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伦理框架——而是气普世’的问题,即全球化的问题”⑦。他又进一步指出;曰世伦理是普世问题出的一份考卷,答案可以是干差万别的,但是问题却是相同的”⑧,而问题的交集点就是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性传统的必然结果——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藏在问题背后的那只手”⑨。
  文中也提到佛教传人中国后面临了两次大的文化对话,而第二次的对话是促成人间佛教诞生的因素。蒲先生指出:“试图换回佛教理性的人间佛教,是中国佛教运用印度佛教的理智传统进行自我超越的一种革新形式”。尽管理论渊源与西方不同,但是二者有著某种历史同构性。“人间佛教的理性特质和对工具理性的超越,不但可以为中国文化的理性自救输入鲜活的精神血液,而且也能为普世伦理的‘现代性’突围提出很好的产照”。
  人间佛教的当代践行者——星云大师,在国际佛光会第九次世界会员代表大会中提出了“发心与发展”的主题。此主题实可供本世纪备受关注的普世伦理之议题一个很好的产照方针。提出“发心与发展”的主题,足希望今后人人在“发心”方面,要能发四种心:
  一要“发慈悲心,怨亲平等”:
  二要“发增上心,定慧等持”:
  三要“发同体心,人我一如”;
  四要“发菩提心,自在圆满”。
  “发心”之外,还要有四种“发展”:
  一要“发展人性的真善美好”:
  —一要“发展世间的福慧圣财”;
  三要“发展人际的和乐爱敬”:
  四要“发展未来的生佛一如”。
  发心,就是建设自我;发展,就是建设世界。帮助自己要“发心”;帮助世间要“发展”。
  上述提及,蒲先生认为普世伦理不是在期望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伦理框架,而是对于;曰世”的问题能做解答。同时,他也提出了问题体系的核心是因为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而星云大师所提出的“发心与发展”,若能落实在生活中,不但能消除我执的发展,同时又能制造欢喜的气氛、安和的社会,进而使国家富强,世界也将能和平。此外,若能透过宗教信仰的力量(如上述的“发心与发展”之精神)来力行普世伦理,这股坚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像遍布全球的国际佛光会会员,若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其可达成的成效必定能是举世的,因为“发心与发展”不仅可视为是佛教的伦理,更重要的,它是人类的使命。因此,星云大师所呼吁的“发心与发展”实在是每一个现代人,不仅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甚至是对全宇宙人类应有使命。

 
 
 
前五篇文章

人间佛教与全球伦理

人间佛教 真俗不二

如何参禅

如何成就菩提心

如何认识和学修三论宗

 

后五篇文章

怀抱观古今,深心托毫素——听法云法师谈墨海禅心

湖北省阳新县石壁禅寺佛像开光祈愿文

禅宗与古典诗歌意境

《四十二章经》的思想主旨及启示

《红楼梦》诗词的佛禅意趣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