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一:谈修悲心的重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一:谈修悲心的重要
  智 铭
  佛法中的“悲”舆“大悲”,意义有些不同,佛陀对善生作了如下几种的界说:
  第一:“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
  已,郎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
  有边,象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家生,皆悉无边。
  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者,是什么观呢?就是作前章说的三十六种生悲之观,如“见一切家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这就是“作如是观”,作这观时,只是生悲心而后发菩提心而已,并没有得道。得什么道呢?那就是得菩提道。因为那时的菩萨,虽有见家沉没生死苦恼大海而想要拔济之悲心,但由于未得菩提道,智慧有限,因此他的作观也有限,所以他的“观皆有边”,所拔济的象生也有限,所以所度的家生也有边。
  “既得道已,观及家生,皆悉无边”者,所既得之道,就是得菩提道。这菩提道是什么呢?那就是证得人空与我空;生空舆法空之理的智慧。在未证得这智慧之前,菩萨尚有怨亲的心理分别,亲者先度,怨者后度,甚至不度。但一旦成就了人我皆空之智以后,怨亲平等,一体相度,这时候的菩萨智慧无边,被度的家生也无边。在未得道,被度家生有边之时,菩萨所生之心是“悲心”,一旦得道以后,智慧无边、被度的家生无边。这时的菩萨所生之心,即是“大悲心”了。
  第二:“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
  动转,故名大悲。’
  “末得道时,悲心动转”者,是说菩萨未成就菩提道以前,只发了菩提心,这刚发的菩提心不坚固,所以容易动转。如遇家生冥顽难化而起退心,甚至厌恶、瞋恚之心,这些的心一起,菩提心动转,就不再热心地度家生了,所以一时的菩提心度家生,只能称之为“悲”;伹一旦得菩提道以后,成就了生、法二空之智,拔济家生之心,永不退转,更无厌心及瞋恚心,所有家生,等视而拔济之,使出生死苦恼大海,这就可以名之为“大悲”了。
  第三:“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象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
  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家生故”者,这是因为这时的菩萨所成就的智慧有边,所以力量有限,听救济的家生少,所以是“悲”;一旦成就了大智慧,具有了大力量,就能大救象生,昕以成为“大悲”。这好比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只能挑三十斤,而一位成年的大力士,就可以挑一百斤,这道理是一样的。
  第四:“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
  共行,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者,是说:未戍就菩提道之前的菩萨,智慧尚未成就,其所救济象生之行,只是一时的怜愍心所街动,感性的成份居多,智性的成份居少,所以是“不共慧行”,因此只能称之为“悲”。
  “既得道已,舆慧共行”者,是说:菩萨已成就了人我、生法皆空的智慧,以这智慧去救济家生,其所行已无感性,而是智性,所以是“舆慧共行乙,其行郎名之为“大悲”。
  佛陀将“悲”舆“大悲”的意义,以末得道与得道、不共慧行与共慧行的四层意义加以界说。虽然修“悲”的功德不如修“大悲”的功德大,但“悲’是救济家生的起点,不可以忽视,所以佛陀又告诉菩生说:
  “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象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
  事。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智者修悲”者,是指菩萨生悲心时的智慧。这时候的菩萨尚未成就菩提道,他的智慧是那裹来的呢?那是前世、今世修善根功德而来的。有了这善根功德,一遇有家生处于急难之时,就会生悲而想要去帮助他,救拔他。因此只要是能生悲心的人,都可以名之为“智者”。
  “虽未能断象生苦,已有无量大利益”者,是因为初发悲心的菩萨,智慧尚有边、有限,所以只能减轻家生之苦,而不能尽断家生苦。例如有多人落水,前往援救的人游泳技术不甚精湛,每次只能救一人出水;但有游泳技术精湛的人,却能救所有落水者出水。技术不良的人虽然只能救一人出水,对被救的家生来说,已是无量大利益了。所以智慧有边的菩萨救家生,不是不为也,是力不足也。但他的悲心是值得敬重的。对象生来说,菩萨生悲是无量大利益事。
  二八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者:六波罗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而言。这又称之为六度。菩萨修这六度,若不以悲心作基础,那末所修的六度是不会有成就的。例如修布施度,一定要行无相行布施,才是真修布施,被施的象生才会得到无量利益。若菩萨以住相行布施,布施以后要求被施的家生知恩图报,家生就无利益可得,反而增加了他的身心负担的痛苦,菩萨的修布施,也就无悲可莒了。所以修布施度,一定要以“悲”为生因。
  修忍辱度时,也要以“悲”为生因,所谓忍辱者,就是忍受一切的生苦舆法苦,这二种苦来临的时候,菩萨一定要能忍辱,菩萨之所以能忍辱,是以“悲”为生因,若菩萨无“悲”,什么苦都不能忍受。以“生忍”来说,对一切家生要不瞋不恼,纵使家生以种种的方法来逼害我,我要认为逼我的象生因前世的恶业使他丧失智慧,善恶不分,以至对我逼害,他的行为至堪怜愍,因而予以忍辱而不加瞋恚,更不加报复,菩萨之所以能忍,是因为以悲为生因也。至于“法忍”者,是指外界昕生的一切苦恼,如天灾人祸、饥寒、生老病死等等的苦,都要能忍受。要观想:我今日之所以有这些苦,是前世昕造的业力使然,为求来世免于这些苦,除了忍受这些苦以外,还要为受同样苦的家生脱苦,菩萨之能修忍,都是以“悲”为生因。
  修持戒度时,也要以“悲”为生因,“戒”的目的是戒除一切的恶,生一切的善。自己戒恶生善,得以自度尚不为足,希望一切家生都能持戒,除恶生善,同时度脱。菩萨能有这种心怀,是因为以“悲”为生因的原故,所以修持戒应以“悲”为生因。
  修“精进”度时,也要以“悲”为生因,菩萨要能脱苦得乐,无论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都要以精进为基础,无精进以为原动力,其他五度将半途而废。但自己精进修六度以求自度是不够的,必须航导一切家生同时精进,共修六度而度脱,这宁是功德成就。这就是以“悲”为生因的原故,才能有这样的大心。
  修“禅定”度时,也要以“悲”为生因,“禅定”的目的,是息诸妄惑攀缘,以脱结缚,并生智慧以求解脱。自己解脱了应不为足,希望一切家生同入禅定之中,成就智慧,同得解脱。菩萨能有这种心怀,是以“悲”为生因之故。
  修“般若”度时,也要以“悲”为生因:“般若”者就是智慧,菩萨要想能真正解脱,非成就智慧不可。诸佛之昕以能成佛,是因为已成就了般若,由般若而成佛,所以般若是诸佛之母,诸佛由般若生。菩萨自成智慧、自成佛道是不够的,要所有众生同圆种智,同证菩提,同戍佛果,同求解脱,这才是功德圆满。所以修般若是以“悲”为生因。
  由以上的说明,知道“悲”是六波罗蜜的共同生因,是不可不重视的,菩萨要得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必须依照自己的业力因缘,按步就班地修学菩提道,先由悲心起修,而至大悲心成就,大悲心成就,即是佛道成就,故“观无量寿经”上说:“佛心者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是由“悲心”修成的,所以菩萨修悲非常重要。
  摘自《内明》第242期

 
 
 
前五篇文章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谈优婆塞发菩提心因缘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六:谈菩萨修自利利他之道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七:谈菩萨如何说法度众生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八:谈菩萨须成就八事以自利利他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九:在家菩萨能化世间恶缘成就八法

 

后五篇文章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谈菩萨为什么修悲心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九:谈众生发菩提心之因

用“无常”对治“纵情肆欲”

永明延寿的华严思想

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解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