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谈菩萨为什么修悲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谈菩萨为什么修悲心
  智 铭
  菩萨发菩提心有很多的因缘,那些因缘之中,或者有生因,也或者有了因。佛陀告诉善生:菩萨的悲心就是生因,佛陀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
  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
  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这一段话,是说明发菩提心的因缘很多,而在诸多因因缘之中,大悲心是最重要的生因。因为先有大悲心,才会发菩提心,若无大悲心的众生,是不会发菩提心的。
  众生发大悲心的对象,可以分为自他二种。对自己来说,自己亦属众生敷,具有众生一切的苦恼,由于自己对己身的苦恼体酸最深,最真切,所以对自性众生生大悲心,希望将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因此生大悲心,由这大悲心而发菩提心。
  但是有些的众生,对自身的苦恼一时尚未觉察到,可是对其他的众生所有的苦恼先察觉了,为了怜愍有苦的众生而生大悲心,有了大悲心而发菩提心予以度化。
  凡是只对自己生大悲心,发菩提心者,只是一位小乘人;对他众生生大悲心,发菩提心者,就是大乘人了,也就是菩萨了。但世间的人,对自己无悲心,对大家无悲心者很多很多,由于大家都缺乏大悲心,所以这世间的人才会彼此相侵相害,而不是彼此相怜相悲。因此为众生修悲心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但如何修悲心呢?是大家所要知道的大事,故善生请问佛陀: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善生的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所有的大乘佛弟子们而问的。佛陀是位大悲者,有问必有答,佛陀对这样的大问题,说明众生修大悲心有三十五种生因:
  第一:“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
  是故生悲。”
  菩萨发菩提心的第一悲心,是因为菩萨以他的智慧深深地看见一切众生沉没在生死苦恼大海之中而不能自拔,菩萨有力量予以拔济,所以生大悲心而发菩提心。菩萨的这个悲心是由菩萨的智慧所见而生的,由于有智慧之见,才能深见众生沉没生死苦海,若无智慧的人,就根本不会觉得众生有什么苦恼。所以智慧生大悲,大悲发菩提。
  第二:“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
  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众生沉没于生死苦恼大海中不能自拔者,是因为众生没有具足下列四事:
  一者、未具十力:十力者即:一是知觉处非处智力。二是知三世业报智力二二是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是知诸根胜劣智力。五是知种种解智力。六是知种种界智力。七是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是知天眼无碍智力。九是知宿命无漏智力。十是知永断习气智力。
  二者、未具四无所畏,四无所畏者,有佛的四无所畏与菩萨的四无所畏。佛的四无所畏者:一是一切智无所畏,二是漏尽所畏,三是说障道无所畏,四是说尽苦道无所畏。
  至于菩萨的四无所畏者,即:一是总持不忘说法无畏,二是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三是善能问答、说法无畏,四是能断物疑,说法无畏。
  三者、未具大悲:大悲者就是拔一切众生苦,一般众生自身的苦尚不知拔,又如何具有拔众生苦。
  四者、末具三念:三念分二种,一是念佛、念法、念僧。二是三念住,即第一念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常安住正念正智,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心与忧虑,常安住于正念正智。
  另外还有四念处观,即一是身念处:观身不净,二是受念处、观受为苦·三是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是法念处,观法无我。
  以上各念如能具足,都可以生大悲心,不具足,就不能生大悲心。菩萨念众生未具足以上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所以沉没于生死苦恼之中而不能自拔,为了拔济众生具有这些条件,所以生大悲心。
  第三、“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又见众生,虽多怨毒”者,众生因未修具智慧,所以愚痴,因此多怨、多毒。菩萨以平等心,等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想。所以众生对自己虽多怨多毒,但仍如自己一子似地作想,由于心无分别,所以生大悲心而予度化。
  第四、“又见众生,违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正路”者就是向道之路,也就是八正道,由于众生迷于这八正道而向邪道前进,没有人给他们作正确的指示航导,菩萨为恐众生在迷路上迷失,所以生大悲心度化。
  第五:“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
  悲。”
  “卧五欲泥而不能出”者,“五欲泥”是指色、声、香、味、触,一切众生无不乐于在这五欲泥中打滚,不是不能出,而是不愿出,更是乐此不疲,所以是“犹故放逸”。众生越放逸自我,在五欲泥中就越陷越深,菩萨为怜愍众生愚痴,所以生大悲心予以拔济。
  第六:“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
  悲。”
  众生有贪心,所以为财物所缠缚;众生有欲心,所以为妻子缠缚,一旦被财、欲所缚的人,会越缚越紧,不能解脱,菩萨为怜憨众生,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七:“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侨慢,是故生悲。”
  “色”是指身强体壮而言;“命”是指年轻貌美而言,一般众生凡见自己身强体壮,年轻貌美,无不生侨慢心,殊不知身强体壮,年轻貌美都是无常法,随时间而流逝。菩萨为怜憨众生而生大悲心予以度化。
  第八:“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
  等,是故生悲。”
  “恶知识”者,是指外道劝诱众生信其所说之人而言,恶知识能莒善道,常以邪道迷惑众生,众生一旦被惑,回头不易,如六师外道将因说为果、将果说为因,或说因即是果、果即是因,颠倒迷惑众生,菩萨为怜愍众生被惑,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九:“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著十是故生
  悲。”
  “有界”者,就是生死界,这生死界本来是假有的,不是实有的,伹众生却执假为实而一味追求,所以受诸苦恼,凡执着越深者,堕落亦深,如天执欲深,所以堕为人,人执欲深,即堕为畜生、饿鬼、地狱,所以苦恼随所堕入的界而加深,但众生愚痴,以苦为乐,菩萨怜愍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业,多受苦果犹故乐著,是故生悲。”
  众生之所以堕落,是由于造不善业,此不善业出于众生身、口、慧,所以成为三业不善,不善业是堕落的种子,是受苦之因。众生受此苦果而反以为乐,菩萨怜憨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一:“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咸水,是故生悲。”
  “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欲是有害的,可是众生却渴求不已,这种渴求,如同口渴的人渴那咸水一样,不但不能止渴,反而更喝更渴,菩萨怜愍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二:“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
  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求乐,不造乐因”者,什么是众生之乐,唯有修学佛道,但是修学佛道造乐因的人少;“不乐苦,喜造苦因”者,什么是苦,生死为大苦,但众生却追求五欲而造生死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者,“天乐”就是天上的欲乐,生天者须成就善业,戍就善业的方法莫过于具足戒,戒杀、盗、侄、妄、酒者即善业成就,可生天享乐。可是众生乐著杀、盗,侄、妄、酒;菩萨怜愍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三:“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无我我所”者,就是这世间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无我,因为无我,所以也无我所,可是众生执无我为我,执无我所为我所,菩萨怜愍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四:“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无定有性”者,是众生不修禅定,不由禅定中观想这世间无常,无常故无有,但众生无定中执无为有,所谓“有”者,是指三有、四有乃至二十九有而言。“三有”就是指三界,也就是指生死之境界,所以三有者即是三界之生死也,第一是欲有,即欲界生死。第二是色有,即色界生死。第三是无色有,即无色界生死。由于众生执着这些“有”成性,所以生死不断。由于执着三有,所以流转五有,“五有”者:即一是生有,二是本有,三是死有,四是中有,五是当有。这五有就是流转生死了。菩萨怜憨故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五:“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
  生悲。”
  “畏生老死”者,是对生、老、病、死有恐怖之心,虽然如此,却仍造作生、老、病、死的苦业,这就是颠倒,菩萨怜愍众生颠倒而生大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六:“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身心苦”者,就是众生的行为,明知有害于身心,却仍为之,如众生明知贪,嗔,痴有害身心,却贪、嗔、痴不断,这也是颠倒,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七:“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爱别离苦”者,是八苦之一,此爱包括了情爱与信爱,凡是爱都是苦因,所以佛陀教众生断爱,断爱即可断苦,然众生不但不断爱,反而造爱,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八:“又见众生处无明闱,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
  悲。”
  “处无明闱”者,是众生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成无明业,无明业能阁蔽自己如炽然灯明似的灵明觉性,而不能自知,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十九:“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
  水,是故生悲。”
  “烦恼火”者,是欲心所起,因为众生心中多欲,所以成火,燃烧自己的身心,苦不堪言,此种由欲所生的烦恼火,唯有三昧定水可以浇息。“三昧”者,就是息虑疑心,使心定于一处而不勤,所以是定,而心中动荡不定的欲火烦恼,唯有用这三昧定水可以浇息,可是众生不知用此自性本具的三昧定水去浇息欲火烦恼,所以愚痴,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五欲乐”者,就是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之乐,这种乐是俗乐,是假乐,乐而后即是苦,如饮酒有一时之乐,但酒后则身心皆苦,众生明知五欲是苦非乐,却沉没于五欲之中,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一:“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
  于毒饭,是故生悲。”
  “知五欲为苦,求之不息”者,是指那些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知道是苦的人,而又知这苦又是由于追求五欲所造成的,可是却于五欲,如饥如渴,明知五欲是毒饭,却饥不择食而吞食,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二:“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
  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处生恶世,遭值虐王”者,这是比喻之词,这虐王非他,就是自己的心,人生的一切苦乐,无不是由这心王所造成的,这心王使自己受了无量的苦恼,却仍自我放逸而不知精进于道业的修习,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三:“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
  故生悲。”
  “流转八苦”者,是指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怨惛会等八苦而言,众生明知人生有这八苦,不知断除,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四:“又见众生饥渴,寒熟,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众生饥渴”者,是五欲的贪取,“众生寒热”者,是受五欲的煎熬而生八苦,既有八苦而不能断,所以身心不得自由自在,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五:“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
  ,是故生悲。”
  “毁犯禁戒”者,是指佛戒而言,佛制的禁戒以不杀、盗,侄、妄、酒五者为五大根本戒,令众生不可犯,但众生无有不犯者,凡犯此禁戒者,将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鬼道之报,菩萨怜
  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六:“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
  ,是故生悲。”
  “色力、寿命”是指身体的机能,在随时间的流逝而退化,自己的生命也随时间流逝而一天一天地缩短,众生却一无阻止的自在力;“安隐、辩才”者,是指众生的能力,众生没有能力使自己安隐下来,也没有能力去向无常哭诉,只是一任无常的摆布而无自救之道,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七:“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诸根不具”者,是揩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完具,有的盲眼、或聋耳,失闻、身体残缺,没有意识,这些的众生是最痛苦者,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八:“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生于边地”者,是指有些众生,因宿业而生于无佛又无佛法的给方,这有二处,一是阎浮提州的边隅;二是极乐净土中的边地。凡生边地众生,须受无量扭生死苦,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二十九:“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赢瘦,互相规夺是
  故生悲。”
  “饥馑世”者,是处身于水灾、旱灾等灾害的世度内,受饥馑无食之苦,以至骨瘦如柴,为了求生而相互规夺,无羞耻怜愍心,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三十:“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烩盛,当
  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处刀兵劫”者,是指战争不断,互相残杀,恶心增盛,毫无同情怜憨心的时代内,兵荒马乱,众生受尽颠沛流漓的无量苦报,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三十一:“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
  持,是故生悲。”
  “佛世难值,佛法难闻”,可是有些众生,生当佛陀出世,又亲闻佛陀说甘露似的净法,由于愚痴而不能受持,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三十二:“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
  故生悲。”
  “信邪恶友”者,是信服邪恶之友的蛊惑,而与之为非作歹,虽然遇到大善知识,亦不追随顺从地受教,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三十三:“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多有财宝”者,是指金银财宝而言,有财而不知布施,种植福德,修得智慧,是最愚痴之人,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三十四:“又见众生,耕田种作;乔贾贩卖,一切皆苦是
  故悲。”
  “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二事,都是为了谋生,有些众生忙碌终生,难得温饱,常在饥寒交迫之中,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第三十五:“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
  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众生之所以能成为父母、兄弟乃至宗室,都是前世同修善业因缘的结果,此世既为亲族,更应造更大善业因缘,以成为净上眷属才是。可是众生却不相爱念,不珍惜善缘,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
  以上是佛陀举出菩萨修悲心的三十五种生因,用来答覆善生之间,最后,佛陀再举一则菩萨修悲心的生因说:
  “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
  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者,是说禅行者修得了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境界已至无色界的第四天,这是所有天中最胜的天,生于此天者,能享受至极静妙之乐。无智之人修到这非想非非想处之乐以后,就住在此乐之中不再升进;但是有智之人,却视这非想非非想之乐有如“地狱之苦”,这苦与其他一切众生的苦无有分别,所以虽修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将来乐尽仍要堕于地狱之中受苦,因为这时的禅者并未脱去轮回之道,仍在轮回之中。所以凡乐住非想非非想处者,仍旧是愚痴众生,菩萨怜愍而生悲心予以度化,直至度脱生死轮回而后已。所以众生之苦无边,菩萨的悲心无量。是以,菩萨之所以修悲心,是因为众生有苦,若众生无苦,菩萨亦无需修悲了。
  摘自《内明》第240期

 
 
 
前五篇文章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一:谈修悲心的重要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谈优婆塞发菩提心因缘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六:谈菩萨修自利利他之道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七:谈菩萨如何说法度众生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八:谈菩萨须成就八事以自利利他

 

后五篇文章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九:谈众生发菩提心之因

用“无常”对治“纵情肆欲”

永明延寿的华严思想

永明延寿大师《禅净四料简》解析

永明延寿禅师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