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以唯识相宗与三论宗空有思想的阐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以唯识相宗与三论宗空有思想的阐释
  引 言
  在佛教教理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即空有二字,早期佛教与后期佛教的不同界限,其实就是被空有二字划分。空有二大系有佛法传来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漫程,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只要一翻开佛教的经论,无有不见“空”、“有”二字的,有关空有的问题,在佛教各宗各派内,真可说是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学人感到茫然,迷惑不清。譬如说,相宗说依他起,圆成为胜义有,性宗标明胜义空,这二宗一有一空,难道是否否定了佛教的基本原理和客观世界的存在呢?那么《圆觉经》赞佛为“空王” ,而《法华经》却又赞佛为“破有法王”。然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 。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度世精神。佛教所遗留下来的这些问题,就是人们所争论不休的历史问题。佛学整个思想最深远的就是空有二大系。印度佛教主要以小乘有部和说经部,大乘的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这四大宗最为重要,这四大宗基本上概括了印度佛教的全部哲学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所以我想借贵院招生的这种殊胜因缘,结合我在学院学习了几年的一些笔记与心得,尝试略述有关各宗派对空有的阐释,希望能道出“空”、“有”这二个名词所诠表的实际内涵,让我们对于“宗”、“有”的界限,以及它的发展史,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系统的认识。
  一 关于唯识宗自性有的问题
  自性有是大乘瑜伽行派(有宗)学说。自性在佛教各宗派学说里都有谈到,但是各宗各派的核心思想不同,因此它的含义也往往有异义。自性是诸法各有其不生不灭,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体性,,最早出现于有部的论典。
  在佛教上座部中流出的一大部派——有部,它统称为一切有部,这一派盛行于西北印加湿弥罗一带,它的主要论典有《法蕴足论》、《集导门是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及是论》及《论身足论》,综合说名“六足”。此外,还有《大毗婆娑论》和《发智论》等,此各“一身”。上述论典概括为“六足一身”。它的基本论典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也是有部最有特色的核心思想。
  有部主张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所以它又得一切有部,给一切法进行加以归纳分类,世有的《品类足论》以及世亲的《俱舍论》中的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分为十一种,心不相应行十四种,无为法分三种,合称五位七十五法。这些法在有部看来,各自都有积各自的自性,并且它的自性恒有。
  自性究其是什么呢?在《大毗婆娑论》中有自性门,说明一切法的体性是什么,这就是自性。有部论师发现自性的问题,主对对世间,身心一切现象,了解为复杂的综合体,分析复合体而发现内在单一的本质,等于实有与假有,《大毗婆娑论》卷一二三曰:地去何?答:显形色,此世俗想施设……地界云何?答:坚性触,此时胜义能造地体。
  总之,说一切有部是从否认人,我出发,承认五蕴,最后主张一切法都是实有自性,从而促成了它的反对者中观宗的建立。后被贬为小乘。因此,有部学说成为部派佛教最强有力的一派,代表着部派小乘佛教的全貌,承接原始佛教,开导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
  二 关于三论宗自性空的问题
  自性空是中观宗的学说,在佛教教理中,是佛法的最根本特质,即为“空”。不仅声闻学者以涅般空寂为宗极,其实,大乘佛法也以此为立足点。譬如说:“菩萨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发菩提心,为一切法本性空故发菩提心”等。“一切皆空”是空宗主要宣扬的宗旨。印度大乘空宗是在批判小乘有部的思想基础上建立的,小乘有部主张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在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时间里,,都有实体。大乘空宗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实体,没有自性,是空的。空的意义不是什么也没有,是指无实体,无自性即是空观。
  空在佛教各宗派中是普遍应用的基本范畴,其涵义非常复杂,具体类别繁多。如《小品般若》极力阐明一切法空、有所说法、皆为空故。印顺大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书中说:“空的综合增多,由七空而十四空。十六、十八空、二十空,明显的表示出《般若经》成立的先后”。
  关于这些“空”的释义,这里仅举一例,印顺大师说:“本性空”与“无始空”,及“无性自性空” 。毕竟空是《般若经》所常说的。《大品般若》卷一二《欲净品》说到“自性空”与“自相空”,“毕竟空”与“无始空”、及“无性空”与“无性空”。“毕竟空”是《般若经》所常说的。《大品般若》卷二四《四摄品》一再说“毕竟空”与“无始空”;《大品般若》卷一二《欲净品》说到“自性空”、“自相空”,“毕竟空”与“无始空”。“毕竟空”是究竟的、彻底的空,……“无始空”,唐译本作“无际空”,源于《阿含经》说:“众生无始以来,本际不可得”。没有生死前际,没有最初的前际,也就没有最后的后际;没有前后际,也就没有中际,因而演化为“无际空”,表示“空”的超越时间相。“无性空”与“无性空”与“无性自性空”:十六空中已经有了,“无性”,《大品》本作“无法”,依梵语是“非有”、“无有”的意思。
  “空是初期”大乘《般若》法门的根本问题,也是从小乘真诚向大乘的根本命题。即此“空”的,或“一切皆空”的命题,未尽大乘法理,故称为“空始教”。后来的发展不取,不著,不分别,即不住空与不空的,即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空”在佛教各派的论证,诠释不同。小乘说一切有部用“分析空”的方法论空,把事物分成若干要素,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进而论证事物的不实在,而成事物的要素是恒有的,实在的他们所说的空就是不实有。大乘方广部认为,空就是虚无,就是零。后为的大乘法相宗主张心识派生万物,从一切唯识所变却与他派不同,龙树菩萨的空义思想,是立足于自性空,并不是有一部分空,一部分又不空,也不是境空而心不空。空宗的空,是自性空,当体即空,宛然显现处即毕竟空寂,毕竟空寂是宛然显现。所以《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中观龙树菩萨采用“当体空”的方法,不需要再分解,其现象本身即是空的,这约从因缘法本身而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空即缘起性空。“性空”不是没有,不是虚无,不是不存在,而是对独立实在性的否定。自性空是肯定假面具有的现象有、幻有的,是存在的。
  缘起性空是中观学派的核心思想。宇宙间一切有为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生起的,就是缘起。由因缘和合生起的一切现象,都无自性,就是性空。
  中观论者的相对性概念涵盖了一切,这个新的原理,不可避免地产生深远的逻辑结果。早期部派佛教的理论大厦遭到了破坏,小乘佛教的因果观、实在观、终极实在性观念,完全被抛弃了。大乘佛教未来的发展,大大地得于《中论.四谛品》论主树的著名偈颂: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假名,是名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就是说一切法无不是缘起,缘起法必然没有自性,既然没有自性,所以性空。
  中观学派奠基人龙树菩萨,主张批判执有和执空两种思想,尤其对执有的思想着重批判,从认识方面宣扬受用缘起说。从否认人,我出发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承认人,我出发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承认五蕴实有,得出构成一切事物的成份都有自性的观点。而大乘方广部则认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现象都有是空的,不实在的、虚无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恶取空”。龙树反对这两种看法,认为缘真情不是单纯说有或说无,百是有无的统一,提倡中道观。他从认识角度出发,强调内根和外境两者都是自性空的,即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都是自性空的。
  龙树为了使他的中道理论包摄一包,解释一切,在更大的范围内表述中道的普遍意义,特提出“八不”模式。此“八不”模式包含了八个命题,四对相对面,龙树从正反两面去阐释。正的方面,这八个命题包含了事物自身,自身的运动。以及其时空性;反的方面,这八个命题又是一些部派佛教和外道论师所执的主要偏见。批判的武器是逻辑的否定模式,即不可执生,亦不可执灭;不可执常,亦不可执断;不可执一,亦不可执异;不可执来,亦不可执去,此即是“中道”。
  一般的凡夫众生,以及外道和佛法中的各派系,都是以自性为根源而出发的。佛陀所以与外道不同,即是“我说缘起”,“论因说因”。所以依中观说,中观可称缘起宗。若以缘起与空合说,缘起即空,空即缘起,二者不过是同一内容的两种看法,两种说法,也即是《般若心经》中的,因为缘起是无自性的缘起,缘起必达到毕竟空;如有自性,则不但不空,也不成为缘起了。因此,缘起必然性空,性空才能建立缘起,一切法是毕竟空,毕竟空不碍一切法,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只有这样,才是符合中道。
  通过以上综述,“有”与“空”是相对立的,“缘起性空”被中观家统一了。从空相应的缘起义,了知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空无自性不是破坏一切,而是成立一切。假名依缘的一切法不碍于空,一切皆空能宣说,不会偏此偏彼,偏心偏物,能彻底地通达现象与本性的中道。如此这样的谈空,并不是另外承认有一个空存在,空宗与有宗的差别关键在这里。空宗是直观因缘法达到一切法空,以胜义空究竟。毕竟空是其终极。要知道这里谈空,并不是空了过后又有不空,同时也不是都无的“顽空”。总而言之,不论大小乘,还有一个不空的存在。不可以谈空而说有。所以观察空义,应该细致观察他是如何观空和最后的归宿点何在。这就是空宗与有宗对“空”和“有”二字所诤论不论不休焦点所在。
  三 三性三无性的中道说明了空有的真义
  用中正不偏的态度与立场,深入观察事物穷究它的真相——中道。不固执一端的偏见,也不是世俗肤浅的认识,而是非空非有,简择偏空偏有的才是佛法的中道。中道代表了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不共方法。龙树的中观学派,是从八不中道法门,去体会亲证缘起性空,用这个法门显示出了“无所得”的中道实相。无著、世亲的中道观和龙树的中观系不相同,他们认为把三性统一起来认识,是对有无和真假的正确的认识,是真正的中道观。
  唯观宗认为,一切诸法,无一法偏有,无一法偏空,无不具足中道妙理。唯识学上的根本问题虽是中道,但在唯识经典中,关于阐述中道的方法各有不同。在《辩中边论》中是依三性有无显示唯识中道。论中有唯识家著名的中道偈: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此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此偈意谓着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虚妄分别生起的。由虚妄分别生起的所取,能取分别,以及透过二取所显现的空性,都是有的。凡夫在二取上所起的二执则是没有的,认识到二执的非有,依他,圆珠笔成实性的非空,就是中道义。
  在显示中道实相《唯识三十论》,同样用三自样来说明,不过论中在举三自性时,又再与三无性配合阐明诸法的中道实相。即是以三性三无性、非一非异的关系诠释唯识宗识有境无的中道思想。
  唯识家用三性来对一切法的本质及状态所作归纳性说明,为该宗最基本的核心理论。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就是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它是众生妄情所变现出来的错误执着,是妄情分别出来的实我,“实法‘的执境。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具昝,然后乃生依他起性说明一切有为诸法,都有是依因托缘,依他而起的。依他起性虽无不变自体,但缘起的假相却是宛然有的。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总的说来,一切法的真实性,普遍如此,本来如是,名圆成实性,是我空与法空所显的圆满成就的真实性。
  一切诸法都具有三性的这个法相,同时它也能摄尽一切诸法。因此说三性即是中道。遍计所执是理无,故是空,依他起性是假有;圆成实性是实有,非有非无所以说它的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无论是在任何一法中,含摄有三性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
  四 三论般若自性的空有理论
  般若无性空是唯识宗对它的阐释,《般若经》的主流思想即“一切诸皆无自性”。龙树,提婆以此为依证建立大乘中观体系,为中国最早的初期大乘佛教。待佛灭度后的九百年间,由无著世亲兄弟二人,共同兴办起法相唯识宗,与龙树倡导的中观学分庭抗礼,形成了印度佛教史上的空有二宗,以此发挥《般若经》“无性空”的根本精神。而唯识家(有宗)却依三无自性的道理,来解释此“无性教”“空”义。
  在《成唯识》卷九中有谈到三无性是根据三性而建立的问题,这是可说明了佛陀密意宣说三无自性,是为一切法无性的道理铺下一条基路,关作阐释。在三自性中,“相无性”即是遍计所执性的没有。“生无性”即是依他起性,万事万物生起的现象,就是依因托缘印而生起的,而自生、自成的永恒性,则是没有。圆成实性由远离二执而显,尚且不从他本身看待问题的实质。相比较遍计执性来说,则是有的。所以,在三性中,唯有遍计执性才是真实无性。依他起,圆成实都是假说无性。对一切法无性应正确理解,就是指以上论述三种无性,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其实就是为了强调无遍计所执自性,来否定世俗所执持的那种实性,那么三自性中的后二种自性,他的自性是有的。
  凡夫对依他起及圆成实不能正确认识,因此佛陀从中起增益执后才建立三无性,“一切法皆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般”的道理,这几句就是三无性对《般若经》所作的阐释。总的来说,这主要根据三无性中的相无性及胜义无性而言的。
  相无自性是针对遍计所执而言的。然而遍计所执不是依因果所要立的自相,它的体性如同水中月,镜子中花一样,一无所有。假如诸法自相是一无所有的话,怎能说他有生?那么生必须要有法才可以生。否则,无可从生。所以说诸法无生,既然无生就无灭。生:灭是对法,生既然不能生,灭又何能灭?所以说诸法就是无灭,诸法既然无生无灭,我们人的烦恼又从何处生起?不生烦恼,内心世界则清静安乐,故《六祖坛经》曰:“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又所以说诸法本来寂静。一量无烦恼,诚然不造作一切行业。没有行业,那里还有生死的流转所以说诸法自性涅般寂静。在诸法的遍计所执性中,假如有少许垢法可得,后来可说令其入般涅般;假如没有少许的法。试问:怎么能以何令其解脱入般涅般呢?之所以佛陀信爱相无自性密意宣说诸法无生无灭,本不寂静,自性涅般。
  用义无自性是说一切诸法无生无孔不入灭,本来寂静,自性涅般。因为它不论在何时何处都是安住无生灭之中,国诸法法体就是如此,法尔相应。圆成实乃是清净之法。诸法法性本来如此,不是通过缘起造作而有,因此是无为,既是无为法,又是无生灭。因为同一切杂染法不相应。建立诸法的本来寂静,自性涅般。佛陀故说,我依法无忽性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般。
  般若无性教是中观思想的主流,同时是中观家极力阐扬的法门,主要是宣讲缘起性空,破斥有部所建立的自性。因为有部自性具有自有,自成、永恒存在的意思。可以说它与缘起法是炉子靠近水缺,你热我不热,难以相提并立。《般若经》无性空的思想,是唯识家根据三无自性来进行解释,那么空无的自性是否跟中观学派相同呢?中观家所破斥的自性,与唯识家所空无的自性,其实他们毫无差异。究其实,唯识家所空无的自性,即是无自性的自然性。
  在《唯识三十颂》中谈到三无性的生无自性时,说依他起性犹如幻师所作的幻事,是信胭托缘而生的,没有如外道所妄执的诸法自然而生的自然性。所以也就说它无有自性,并不是说依他起性完全没有。因缘所生的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但是圆成实性为依他之体,因此性不是全都无有,就是说生无性,依他起性就是众缘和合的假法,是缘生缘灭的,绝对不是天然的,可以说是理有情无的。同时《解深密经》曰:“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由此可知,依他起名主”,是依他缘力故有而说的,依他起因此说是无自性的,因它是非自然有的缘故。决定生无自性性的二个原因:生无自性性所要空无的自然,刚好是有部所立的,又是中观所破的自性问题。
  关于唯识宗所谈的三无性问题,反映出了此三无性与大乘中观学派空观思想的联系和区别。由上述可知,佛陀所说的世间一切诸法的自性。唯识家建立三无性,目的是为了铲除有情妄执的实我实法,其中遍计所执是真正没有自性的法,而依他起和圆珠笔成实并不时没有自性,所以说它没有自笥,依他起是因为它没有自然生必画面此名为生无性,圆成实是无法无我义,故名无自性,这么讲并不是否定它的自相。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唯识宗所讲的空,是诸法的空性,依他有是远离遍计所执而显现的,这种空就是胜义有。无论唯识家怎么样的去谈空,他所谈的空,就是此空被不空,正是在彼家谈空说有思想的区别所在。
  结 语
  空与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绝不可将它分割开来,否则会自陷于迷 。导向“空”的一边堕入顽空,即恶趣空。要么就导向“有”的一面成为实有者,邢不离于这有无的二边不成中道,唯识家的说有,是结合佛教的基本去谈扣观家谈空,也是按照客观世界存因的原因去谈的。如《中观论颂》云:虽空亦不断,虽吸亦不常,业果极不失,是名佛所说。因此,说明空宗与有宗,可以说是父、子、君臣,上智下愚的关系,不可更改,不可变移。
  总而言之,无论在佛教那一学派中,不能不说空,也不能不说有,所以,不应认为说空就空宗,谈有就是有宗。应该充分肯定与承训的是,空宗与有宗是分流,这是佛教史上不可否认的事实。从、佛教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去看,早已在小乘学派中,形成此空有地琮 。到了后代的中观宗与唯识宗,只不过是继承法了他们的学说,再进一步的深化而已。换句话说即讲得具体,透彻、明白一点而已。所以,自部派分流以来,佛教自然地分为两大陈营,至始至终地存在,这是不可事实的,必须加以承认,不能因存有成见而不讳认事实,诚意去抹杀事实,应虚心地探求空与有的差别根源,以及他的真谛。

 
 
 
前五篇文章

寒山诗中的禅意

汉传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三(布萨诵戒)

汉传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四(过堂/斋.上供.普佛)

汉传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五 (寺院的法会)

简释水陆法会之缘起

 

后五篇文章

原始佛教产生原因初探

照片昭示的虚云和尚一段封尘历史——虚云和尚在福州鼓山传

中观唯识了不义不了义略论——兼与苦心法师商榷

中观思想的实践(下)

中观思想的实践(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