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身阿嵯耶观音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金身阿嵯耶观音像
  □ 王丽明 一 粟 《收藏》 2007年第08期
  这是迄今云南发现的最大的一尊金身观音像,通高29.5厘米,重1135克(图1),为云南大理国时期(938~1253年)制作。观音像金质,背后附有银质舟形镂空花火焰状背光。高发髻,髻上束绕丝带编成连续的左11、右10瓣花结长垂于双肩,髻内藏有化佛(结禅定印的阿弥陀佛)。面相和善,略带笑容,双眉间点有“白毫”。胸颈佩联珠项链、花瓣璎珞,双臂和右手腕环联珠形钏,肩宽腰细,上身袒露,下着轻薄长裙,腰部饰宝相花结,右手弯曲至胸前结妙音天印,赤双足,足下有方形榫,便于插座。清瘦的面庞和蜂腰(俗称“细腰观音”),说明这是男性观音像。
  此观音像整个造型和装饰手法带有浓郁的印度秣兔罗造像风格(秣兔罗位于今印度新德里南部,其造像根植于印度本土文化传统,未受希腊外来文化影响,所塑佛像圆面短颐,螺髻,通肩袈裟,轻衣单薄,阴刻“U”字衣纹等),但“宽肩细腰”及珠宝装饰则是受东南亚一带菩萨造像的影响。“阿嵯耶观音”形象因长久在大理地区流传,作为阿吒力教徒信奉的主尊,世代相传,面容造型有大理人的特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教传入云南约始于唐代中期。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其始自西传入,多属密教,其继自东传入,遂广有诸宗。”云南佛教最早是由印度僧人传入的。南诏国第一代国王细奴罗时代(唐代初年),这些僧人便从天竺道和吐蕃道进入南诏国(即今天的大理地区)传教。他们大多高鼻深目,身披袈裟,手持拐杖,穿耳跣足,旁随白犬。他们以巫术行教,“阐瑜迦教,演秘密法”,宣称是观音的化身,四处“感化”异教民众。《南诏图传·文字卷》和《南诏野史》等所载佛教神话便是其传教活动的真实写照。史书记载,南诏国当时上至王室成员,下至普通百姓,普遍信奉这些天竺僧人传入的“密宗佛教”——阿吒力教,是一种由密宗三密(身、口、意密)修法与南诏国当地巫教相结合的密教,而该教的最高神祗便是“阿嵯耶观音”。所谓阿吒力即梵语“Acarya”之音译,为天竺密教上师之尊称。“阿嵯耶”与“阿吒力”,均源于梵文“Acarya”,是其同音异写。“阿嵯耶观音”即梵僧的神话形象。
  形成于南诏中兴二年(899年)的《南诏图传》,由南诏国官员张顺、王奉宗奉命作于南诏末代王舜化贞在位时期,分图、传两部分,记述了南诏立国和印度佛教密教传入南诏的故事。传是在图之后的说明文字。其传多次出现“阿嵯耶”,如:“从此,兵强国盛,辟土开疆。此亦阿嵯耶之化也。”“保和二年(公元825年)乙巳岁,有西域和尚普立袍来至我京都云:吾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从蕃国中行化至汝大封民国……我大封民始知阿嵯耶来至此也。”图也有阿嵯耶观音像,他出现在“观音幻化”第六化和第七化。《图传》观音幻化第六化表现南诏王中兴皇帝(897~902年在位)礼佛仪式(图2),第七化则表现一老人手持阿嵯耶观音像,正在“铸圣像时”的情节(图3)。形成于大理国时期的《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又名张胜温画卷)仍有许多观音的形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也有阿嵯耶观音的形象,但定名已变更,如“真身观世音菩萨”(图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理国时期制作的阿嵯耶观音立像大多为铜质鎏金像(图5)。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地保留下来的铜质鎏金的阿嵯耶观音立像有数十尊,基本上是大理国时期制作的,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一尊(图6)、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的一尊(图7)、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的一尊(图8)。特别是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的这尊阿嵯耶观音像,其背部镌文4行:“皇帝骠信段正兴资为太子段易长生、段易长兴等造记。”(图9),可确定此观音像为大理国国王段正兴(1148~1171年在位)为其太子所铸的观音像。另外在云南大理州博物馆藏有一尊,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6尊,这尊大理国时期所制金身阿嵯耶观音即为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6尊之一。佛教传至南诏晚期已很兴盛,至大理国段氏政权时期则发展至鼎盛,因而铸有大量的阿嵯耶铸像。例如大理国太祖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二世段思英废帝为僧,法名宏修大师。张忱《荡山寺记》:“大理为郡,负山面海,由唐以来,蒙段氏据而有之殆六百年……其俗事佛而尚释。段氏有国,用僧为相,或已任而出家,故大理佛法最盛。”大理国13世即有5人禅位为僧,佛法之盛不言而喻。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6尊阿嵯耶观音像除两尊为社会征集,余4尊(图1、10~12)均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之主塔——千寻塔的塔刹(即塔顶)中心柱基座内。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维修大理崇圣寺三塔,要求在实测和维修的同时,认真做好塔藏文物的清理工作。
  始建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崇圣寺三塔(图13),位于云南大理县城西北1公里许点苍山麓原崇圣寺前,东距洱海约2公里,背山面水。主塔为四方形16级密檐砖塔,取名千寻塔,残高59.6米。南北两塔相峙于主塔之西,为八角10级密檐砖塔,两塔相距97.5米,与主塔相距各为70米,三塔鼎立,极为壮观。崇圣寺今已荡然无存,所幸《徐霞客游记》对寺内景观留有弥足珍贵的记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主塔千寻塔按结构分塔顶、塔身和塔基3个部分,清理三塔所出土的680余件文物中有567件均出土于千寻塔的塔顶。因1925年大理地震,塔顶仅存铜制覆钵和塔刹中心柱基座部分。塔刹中心柱基座位于覆钵内中心,是一个铜制的方形筒状物,总高3.47米,每边宽37厘米,壁厚1厘米,口部向内收缩成圆筒,直径30厘米,上口距覆钵约50厘米,里面填满了黑褐色含各种杂质的湿土。1978年8月19日,考古工作者正是在这黑褐色含各种杂质的湿土中清理出5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各种文物。据当时的领队邱宣充同志回忆,这件金身观音位于塔刹中心柱基座之2.3~3.47米的位置,发现时金像与银背光并不在一处,后来整理归类时发现两者相吻合的特点,才合二为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有银背光的金身阿嵯耶观音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理长期流传着观音菩萨降伏罗刹的神话: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凶恶的罗刹,经常在洱海区域以各种形状出现。它是个吃人魔王,飞翔于苍山洱海之间,寻找目标吃人,尤其喜欢吃独生子女的眼睛。罗刹神出鬼没,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为了把人们救出苦海,便化为一老僧,来到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下,以法力制伏了罗刹,为民除害。胡蔚校本((南诏野史))说:“点苍山五台峰之上阳溪谷口有方石如楼状,世传观音大士闭罗刹于此。”后人建寺于这方石之上,取名罗刹阁。还有传说中讲,观音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化现于大理,直至降伏罗刹后才离去,大理三月街场即是观音菩萨当年夺回平坝时与罗刹签约的地方。因此,三月街在古代也称“观音市”“观音街”或“祭观音街”。如今在大理佛教仍兴盛,特别是白族人民仍十分崇拜观音菩萨,阿嵯耶观音又复活了,常听人尊称这种观音像为“大理福星”。白族人民还在附近地区建造了观音堂、观音寺或观音阁,以观音为主尊进行供奉。此外,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白族人民还举行盛大集会,焚香顶礼,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白族群众在上阳溪圣源寺举行祭本主庙会,同时还须前往罗刹阁朝拜观音,这天的观音会是白族本主崇拜同佛教结合的宗教活动形式,也成了传统的民族信仰节日。特别值得记述的是,2006年7月9日下午3点,金身阿嵯耶观音圣像被从云南省博物馆迎请到妙香佛国——大理,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故乡,拉开了云南大理崇圣寺开光大典系列的帷幕。迎请活动在吉祥的爆竹声中正式开始,崇圣寺方丈崇化法师主礼了迎请法会,数百名各界信众参加了法会,可见这件金身阿嵯耶观音像尊贵的地位。

 
 
 
前五篇文章

《坛经》的现象学诠释

禅文化在当代盛行根源浅探

禅与书:和谐,从心开始

禅之于书:当代语境下的价值阐释

从《摄大乘论》看唯识缘起的特质

 

后五篇文章

《西方极乐世界之图》典藏记

考经(法华经)

净土变史概说

慧远与白莲净土

佛国参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