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国参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国参禅
  □ 王本道 《鸭绿江》 2008年第01期
  有生之年曾经到过的佛寺庵堂并不算少了,那些历尽风云变幻的古建筑留下过说不尽的逸闻趣事,隐含着沧海桑田的兴衰史实,也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思。由于见得多了,竟觉得普天下的寺庙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弥勒佛、观音菩萨、大雄宝殿、藏经楼……一样的乌瓦黄檐、香火缭绕。然而,时值中秋,当我驻足五台山中心区的寺庙集群区,在葱郁嵯峨的“五台”怀抱之中放眼四顾时,心灵还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散落在岗坡峡谷之中的一座座庙宇,似珍珠一样妙曼地飘洒,置身其中,似乎骤然远离了喧嚣的尘世,如临圣境,时空的隧道也仿佛进入了一座属于历史,属于天国的殿堂之中。
  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从东汉永平年间开始兴建寺庙,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坎坷道路,如果再按佛教中关于文殊菩萨率领一万眷属绕清凉的故事演绎,这里已经积淀了两千年的佛教文化。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一部“大书”,显然需细细浏览,才能理会个中玄机。但由于我在晋冀的行程中,这里只安排了一天半的时间,接待我们的朋友在现存的47座庙宇中,选择了四处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也算是一次“小朝台”了。
  正午时分,我们先是抵达了显通寺。显通寺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菩萨顶脚下,占地4.37万平方米,是五台山最早、最古、最大的寺院。据史料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派大臣蔡愔、秦景等十人赴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阿富汗一带)得获佛经、佛像,并巧遇在当地宣传佛经的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遂邀二人来中国讲经授法。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于国都洛阳,按天竺佛教传统样式,建造一座僧院供二僧居住,并命名为白马寺。嗣后,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途经清凉山即五台山,以其慧眼观清凉山乃当年文殊菩萨的住处,且有阿育王所置的佛舍利塔,便计划在此建寺。但因当时五台山属道教根据地,二人颇受排挤,经奏知汉明帝,汉明帝多方斡旋,才建成此寺。显通寺建筑独特、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入寺前,先要穿过一座高大的钟楼。楼内一口铜钟名为幽冥钟,系明万历四年铸造,高八尺,外径五尺,厚三寸,重达万斤。钟面刻有一部万字佛经,字迹端正清晰。钟楼门楣之上,刻有四个大字:“震悟大千”,寓意是用钟声震悟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从梦中觉醒,足见佛教历来是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一般的寺院,大抵都在院外建有天王殿,专门供奉四大天王,而显通寺由于观音殿门前较为狭窄,于是在大殿左右两旁各设有一通石碑,碑身分别有大书草体龙、虎二字,挥洒自如,摹龙虎形象,这样,“有龙虎把门,不用四大天王劳驾”。进入寺内,宽敞的殿院里,由南向北排列着七座大殿。最南端的一进殿宇是观音殿,从东至西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东西两侧陈放着累累经书。二进殿宇是专供文殊菩萨的大文殊殿,供有大小七尊文殊菩萨塑像。正中是大智文殊,骑着一头威武的猛狮。在他们左、右、前方,分别供奉五方文殊,依次是:西台的狮子吼文殊、南台的智慧文殊、中台的孺童文殊、北台的元垢文殊、东台的聪明文殊。大文殊背后还有一尊文殊铜像。据佛教传说,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属智慧第一,正由于这样,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常年香火不断,善男信女们或为自己或为子女学业有成,一登龙门而顶礼膜拜。加之在这座殿堂朝拜,能全部顶礼五座台顶的各方文殊,更使这里香烟缭绕,幡幔高悬,佛灯长明。大雄宝殿是每座寺院的中心和主要建筑,自然是香烟袅袅,钟磬横陈,早课的僧人虽已散去,但在阳光照耀下的佛像依旧是肃穆而又庄严。在千钵文殊殿,我谙知了文殊菩萨的智慧:一般的僧人只一手握一只钵,而千钵文殊的一千只手中的那一千只钵代表着千个僧人的智慧,真是佛法无边啊!
  走出显通寺的七座殿堂回望古刹,见整座庙宇恢宏瑰丽,周围缥缥缈缈的林木也随烟缕一样袅袅升腾。那突兀于林木之中的岩石上苍绿的苔藓,似在默诵着古刹的沧桑。细想起来,显通寺实在是幸运的,自东汉建寺后,北魏孝文帝又是一位笃信佛教的皇帝,迁都洛阳之前他再次到此礼佛,并下令在五台之上各建一座寺庙。唐、宋时期,中国的佛教进入鼎盛时期,诸多皇帝信佛护僧已成传统。到了明朝,不单太祖皇帝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被人称作“和尚皇帝”,那位登基甚为艰难的万历皇帝崇佛建寺更是登峰造极,多次拨款重修显通寺。建于万历三十年的铜殿,形体完全是仿造北京故宫金銮殿。清代的康熙皇帝不单拨巨资重修古刹,且亲自写下一通碑文,正写第二通碑文时,朝中急传有事,起驾回京,临行前还挥笔写下了“大显通寺”的门匾。
  千百年来,礼佛参禅已成炎黄子孙的习俗,无论是否佛徒,每临古刹,大都有出尘的平静肃穆之感且与佛徒产生共鸣。近些年来,我常游名山大川,也到过一些佛教名山,论名气都是蜚声海内外,但究其内质却迥然相异。一些寺庙早已被“现代化”,那些印制得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的游览门票和被音响播放的佛乐梵音实在让人心烦意乱,哪还会感觉有佛与禅的存在。而五台山显通寺的幽玄意境却让人感到古风犹存。尽管我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对于佛教的很多主张,如佛家的朴实无华、提倡众生平等都是赞同并且喜爱的,每临古风浓重的名山古刹总觉得一股禅意扑面而来,让人无师自通地心领神会。在一个人几十年的艰难跋涉中,似乎佛教的诸多主张可以抚平心灵上的诸多创伤,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诸多不平。此番在显通寺,众多僧人的举止也让我陡生敬意。他们穿着俭朴,有的还打着补丁,面目表情也平静而淡然,这与国内某些寺庙中一些已经落入红尘并学会应酬的僧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记得在大雄宝殿,一位面目清癯的老僧曾与我搭话说:“先生的面相看似很有佛缘,定是位达官或是贵人吧?”我忙回答:“谢谢师傅夸奖,晚生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只是慕名而来。”那老僧又含笑说:“佛在心中,多造善因,必得善果啊!”言罢,双手合十,飘然离去。那位老僧布满岁月印痕的面孔和渐渐远去的轻捷身影,让我顿时感到时光的流逝似乎与这里的一切并无关系。
  出显通寺不足一华里,于西北部灵鹫山巅之上,便是黄庙中的首庙菩萨顶。五台山的寺庙分为两种,一种是青庙,一种是黄庙,青庙住和尚,黄庙住喇嘛。清康熙执政期间,曾采取多种手段促进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如废弃长城,加强内地与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避暑山庄为少数民族修建行宫等。康熙二十二年二月他巡游五台山时,下令将台内十座青庙改为黄庙,此十寺的和尚遂改为喇嘛。菩萨顶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庙,殿宇云集,布局严整,雄伟壮观。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与黄瓦辉映,金碧辉煌,富丽至极,像煞西藏的布达拉宫。山门外的石阶用石条砌成108级,依佛家解释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那菩萨顶的108级台阶,就代表着108个法门,踏上一级台阶,意味着跨上一个法门,解脱一种烦恼,踏完108个台阶,就等于把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全部踩在了脚下,成为了没有烦恼的人。当我一口气踏遍108个台阶,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灵峰胜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之下,鸟瞰四周翠绿如画的峰峦之时,确有物我两忘,超然出尘般的喜悦。
  翌日清晨用过早餐,经朋友引领,我们来到“五爷庙”。其实五爷庙只是万佛阁中的一个殿堂,座北朝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万佛阁是历代皇帝朝台寝宴的行宫。传说“五爷”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康熙年间曾救过玄烨皇帝的命,被玄烨封为龙王菩萨并赐半副銮驾以显威严。因为“五爷”喜欢看戏,在五爷庙的对面还建有一座戏台,每逢农历六月,这里大戏连台不断。这位龙王菩萨惩恶扬善,有求必应,救民于水火的故事从古到今绵延不绝,因此来这里朝圣许愿的人极多,走进万佛阁就见到朝圣的人摩肩接踵,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的人流也如过江之鲫。虔诚祈祷的场面也十分热烈,周遭悬挂的锦旗牌匾万花筒似的熠熠生辉。面对这热闹的场面我暗自思忖,这朝圣的人海之中也不乏有各种色彩,少数包藏祸心甚至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者或许也混迹其中,暂时收敛起凶残的一面。“五爷”若真的有灵,能让歹徒也恢复人性、唤起良知,那他与人类倡导的文明或许并行不悖呢!
  步出菩萨顶,我们一行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塔寺院。从写有“清凉圣境”的木牌坊拾级而上,塔寺院的中轴线上有三重殿宇。耸入云表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系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明永乐五年朱棣皇帝令太监杨升重修并因塔建寺。万历七年,李娘娘令中相范江和李友二人再修,寺内至今仍存有张居正撰文的敕建五台山大塔院寺的碑记。大白塔一直被视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工程,塔高56.3米,基座周长83.3米,微风吹拂,塔上的252个铜铃如鸣佩环,清音宜人。
  在塔寺院拍照留念后,我们又乘车向下一个目标晋中驰去。沿途,斑驳的枣丛,茂密的果园,烂漫的野花,构成美仑美奂的画廊,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噪杂喧嚣的尘世间,然而心灵却像被水冲洗过一样纯净而且安宁。虽已接近正午的时光,但许是地处山区温差较大的缘故,那丝丝缕缕的岚雾依旧在山岗和高耸的树木枝干上缭绕,似袅袅的佛音挥之不去。忽然想起几年前曾去过的另一座佛教名山见到的一副联语:“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人们即便聚集一堂,已不再有真诚的话题,纷扰的世事早已将真诚放逐。没有共同的心路,更难有一致的灵魂。但当心力交瘁的人们偶尔摆脱尔虞我诈的世俗生活,来到深山寺院时,面对袅袅佛光,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是被束缚的心灵的解放。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难免融入世俗,更难免被权力、金钱、地位、爱情等条条线牵引着,而宗教恰恰是教人弃绝世俗,探寻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这无异是对人性的一种修复。但是这种修复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宗教是让人们不修今世修来世,说到底,无非也是牵引人的一根绳索。这样,在世俗与宗教之上,便产生了人类崇高伟大的理想。一九四八年,在料峭春寒之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实行战略转移时曾途经五台山,入住方丈院。其间,他与许多僧人交谈,并登上望海楼眺望远方,在白塔的铃声中,酝酿着中国革命的未来。怀揣着人类崇高伟大的理想,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三十年过后,又一位伟人邓小平在人类崇高理想的引领下,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一次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佛音是有警世意味的。人生本来就只有一次,所有的艰难曲折将成就一个人的品性。将自己的一生融入崇高伟大的理想,投身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才是功名红尘与宗教之上的人生真谛!
  责任编辑 牛健哲

 
 
 
前五篇文章

慧远与白莲净土

净土变史概说

考经(法华经)

《西方极乐世界之图》典藏记

金身阿嵯耶观音像

 

后五篇文章

般若与禅定

“摩诃止观”的简介

大理佛的种类与风格特点

密乘之宏扬

论天台圆融哲学的功用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