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之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二、既为佛子,须知戒之妙义

  虚云老和尚“云门山大觉禅寺同戒录序”强调说:

  既为佛子,须知戒之妙义,造律仪之渊深,三聚五篇之半满,性遮互环之重轻,法体行相之幽玄。若不明晰,受之何益?(《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295)

  从字义上说,警是戒义,防止是戒义。从深层义而言,《大方等大集经》卷五指出:“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为戒义。诸仁者,此是有为无为戒行清净平等”。(《大正藏》卷13,p0335b)虚老上面说的“法体行相”指的是,戒之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他开示道:“上来所说,虽分四种,其实是一。轨凡从圣,名戒法;总摄归心,名戒体;三业造修,名戒行;览而可别,名戒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是故得戒者,即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诸位发心受戒,于此须善用心。”(《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0—401)虚老这段话揭示出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的无上妙义:虽分为四,但本质上一多不二;得戒者,能变有漏为无漏,即显法身。

  戒法就是佛陀所制戒律规范,为众生修行圣道的轨辙。凭着戒法,必能出离六道轮回,获得解脱。《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大正藏》卷40,p0004b)已如本文前述,戒体具有灭恶法而趋自性清净的功能:戒体清净如清凉水,能除热恼,能除贪瞋痴罪业,能生长万善。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六云:“戒体者,是善法之聚、圣道之基。”(《大正藏》卷40,p0253b)持戒的行为,便是戒行:受持戒法,随顺戒体,而身口意三业皆不违犯。虚云老和尚说:“戒行者,得戒体已,于日用中,动静云为,任运止恶,任运修善;顺本所受,不越毗尼,则世出世间一切行门无非戒行,并非离一切行外别有所谓戒行者。”(《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99)这是说,所谓戒行,关键在于受得而领纳戒体后,于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动静一如,无一不是戒法的展现。

  持戒的相状,即持戒或犯戒的情形,则是戒相;按其持犯轻重,各有不同相状。虚云老和尚指出:“当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复是戒体之相,又是戒行之相。盖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此所谓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0)一切善业等事,如法当行不行,就叫止犯,如法当行即行,即名作持;若一切恶业等事,不当行而行,名作犯,若不当行即不行,则名止持。倘若不知止作持犯,则开遮全晦。

  所以虚云老和尚强调,受戒者要明白“性遮互环之重轻”。虚云老和尚《年谱》“十戒具戒三聚戒”开示指出:

  关于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诸位说明的。……我们对于受持遮戒,贵在遵循如来制该戒之本意,不在于死守条文。若得佛意,虽与条文相违,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虽遵守条文,亦成犯戒。但亦切不能以此藉口,而将如来所制戒律,一概抹杀。各宜深入律藏,神而会之。(《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4—405)

 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两种。对于性戒,体是违理,无论佛制与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杀盗等。对于遮戒,佛未制前造作无罪;制以后,若作即成犯戒。遮戒,有轻重开遮等别;小乘与大乘开遮持犯有许多不同处,而且有很多相反处:小乘持即大乘犯,大乘持即小乘犯。详细条章,要看律藏止持作持等书。佛制遮戒,乃是因地、因事或因时制宜的。例如掘地纺织等戒,是出于避世讥嫌而制:因当时印度社会,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营谋衣食,便招世讥嫌,所以佛因之制此等戒。因而虚云老和尚强调指出:“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必须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决不能墨守绳法。故《五分律》中,佛说:‘虽我所制,于余方不为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故当日百丈祖师,以中国与印度环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举。佛如降生此时此地,决不会制掘地纺织等戒的。……故无论世出世法、科哲等学,均是菩萨所应学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疴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5—407)然而,诚如虚云老和尚前面所言,切不可以开遮为借口而一概抹杀戒律,所以虚老即使是在开示小乘大乘的开遮持犯时,也一再强调要“以戒为师”:“戒律开遮因缘微细,要深入研究才能明白。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所以佛将入灭说涅盘经,叫末世比丘以戒为师,则佛法久住。”(《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61)上述这两段话,不仅反映出虚云老和尚“得意忘言”的戒律思想特色,而且也体现出虚老世法、禅法、戒法一多不二之“佛法在世间”的禅风特色。

  虚云老和尚还指出,虽然大小乘开遮持犯不同,但小乘戒是通大乘戒的,这是虚老大小乘圆融无碍的戒律思想。三聚净戒(简称三聚戒、三聚),总括了大乘菩萨的一切戒律;三聚净戒中,每一戒都互具互融,即每一戒皆具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聚。例如不杀生一戒即具“三聚”: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则是摄众生。虚老指出:“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皈五戒为根本。”(《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145)小乘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其中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类归纳为波罗夷(断头)、僧残、波逸提(堕)、波罗提提舍尼(向彼悔)和突吉罗(恶作)等五篇;中土大乘也受持此五篇具足戒。虚云老和尚“大小乘戒之同异”中尤其强调: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沙弥尼十戒等为小乘。然虽小乘,若受戒者发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体,与大乘三聚戒体相当。如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故小乘亦通大乘。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是也。然声闻戒本为制身不犯,菩萨戒则为制心不起,故于结犯大小各有不同。十诵律等结犯不约心论,须动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四分律结犯则约心论,若以后念还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菩萨戒最重约心结犯,微纵妄心,即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401)

  其要义是说,虽有大小乘的区分(所谓小乘半字教、大乘满字教),但是学人若能发大誓愿,深明戒的妙义,持戒精严,则大、小乘戒相通无异。虚云老和尚反复强调,了生脱死门路很多,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的;但是佛法之要,在于戒定慧三无漏学;三学中,以戒为本。也就是说,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虚老强调说:“宗教净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为错路修行;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82)《梵网经直解》卷下指出:“戒义不明,性理不彻,如是则自利未能。”(《卐续藏经》卷38)倘若不明戒之妙义,稀里糊涂受戒,稀里糊涂犯戒,则劳碌一生,也只能是虚费心血。是故受戒者必须深解戒之妙义。

 
 
 
前五篇文章

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之一

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之三

对治妄念·禅修与神通

南怀瑾:二十世纪的文明与禅学

如何检视自己有没有菩提心

 

后五篇文章

菩提心也可以传染

一切皆禅

悟——禅宗的心髓

李叔同血书《华严经》

耕云先生:六祖坛经与成佛之道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