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持有生活”——简约的美丽 |
 
打造“不持有生活” “不持有生活”享受简朴的快乐,不在管理各种物品上耗费心力,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不留恋的物品“不持有”,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给其他人的物品“不持有”,和自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也“不持有”,提倡用少量物品过悠闲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的生活态度,主张把一些我们不是很想要的东西舍弃,把时间或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 听起来似乎蛮复杂的,实际上,只要养成以下七点习惯,“不持有生活”就已经在你身边了: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清理。养成清理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清理掉;没在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清理掉。并且确实执行清理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清理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不持有生活”是在经济危机条件下被广泛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主张不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只拥有少量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以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来享受一种简朴、美好、有品质的生活。“不持有生活”不仅是绿色环保、节俭、乐活的生活方式,更是精神压力的释放与解脱,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只经历,不占有。 “不持有” 不是一无所有 听到“不持有”,有人会觉得不持有就是一无所有,天为席、地为床,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挣了钱全部交公,不能存,存钱就是持有,而且不拉动内需。事实上,“不持有生活”是相对的,绝不是不顾现实、一贫如洗到家徒四壁的赤贫状态,人生苦短,该享受还是要麻利享受,“不持有生活”只是不持有“非必要物品”的生活态度。 “不持有生活”是在物质极大丰富、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实力并且物欲开始膨胀的条件下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它的目的在于“缩减”而不是完全的摒弃。比如说,当你买了一套房子解决了自己的居住问题之后,你还有能力买第二套、第三套,你可能控制欲望没再继续买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欲望的缩减。再比如说,不买车的人可能会这么考虑:车是代步工具,但同时也是废气的主要来源,那么,出于环保或节约能源的考虑而不买车,这也是一种“不持有”的表现形态。 “不持有”不是真的、完全的、绝对的“不持有”,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思维定式,也有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不持有生活”提倡的不仅仅是一代代身体力行的“省”,而是更加强调在提高审美趣味基础上的简约之道。除了俭省之外,品位不可或缺,反过来,一旦提高了审美品位,那些廉价的东西自然入不了你的法眼,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使身心从物质的束缚中松脱出来。 “不持有”不是一味节衣缩食,而是使身边的物品适度就好,不为物质所奴役,才能活得清爽快乐,不让自己为物质所困,这才是不持有的精髓所在。 摆脱 对物质的迷恋 2009最红星小沈阳说人生最悲哀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又说人生最最悲哀的事是:人活着呢,钱没了。总之,人的喜怒哀乐总是跟物质纠缠不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境界那么难以达到,一生都在物欲的操纵下辛苦地奔波,尤其是女人,更容易被物质所迷惑。 像大S那样拥有300多双总价超过千万的鞋的女人可能是特例,但许多女性都有这样的经验:家里的大衣柜里层层叠叠挂满了各种款式的衣服,却依然克制不住购买的冲动,最糟糕的是,面对满柜衣服,依然觉得没有衣服可穿;家里本来什么也不缺,还是被商场里一波又一波的促销活动引诱着买下一堆不知何时才能用一次的家伙……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商家想尽一切办法不遗余力地挑动我们的欲望,一个不小心,就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物质需要这一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冷静地思考了,何况过度的物质欲望经常挤垮了我们对精神的渴望,让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物化生活中变成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穷的穷人。 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物欲上的狂热和“人活着钱没了”的痛楚给人双重打击,让我们不得不思索:“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多少才够?” “不持有生活”的核心就是将人对物质的占有欲限制到最小限度,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充实、纯净和心灵的自由。如果被物质所控制,头脑里只有购买、占有、消费、废弃等观念,就不可能得到内心的真正充实,幸福生活必须要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生原理,为了达到真正的富足,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所有欲的限定和一无所有的自由,不要因为一味追逐物质的丰富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忽视了人的心灵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