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适天和”—— 佛与心灵的秩序 |
  人与(自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世界的三大要义。在当今这“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中,人要有所敬畏。通过“人适天和”,建立起心灵的秩序。才能具有“宇宙之心”。我所从事的“利己利他”的环保事业,我所建立城市环境医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和谐。佛法是管理人心的大智慧。迷者师渡,悟者自渡。 一 认识自己的心-迷者师渡,悟者自渡 人心,说到底便是人性,即是人的生物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 在600万年前出现的古猿中,有一族250万年前开始直立行走,正是由于这一为了生存竞争的“创造”,而扩大了视野,巨大意义却在于促进了大脑的进化。众多的进化分支中智人战胜了尼安德特人成为我们的祖先,就是因为有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大脑决定了其万物之灵的地位。出土的1.8万年前的人类脑容量仅仅380ml,2400年后的现代人平均脑容量达到了1350ml。于是人有了精神属性。而人类仅有几万年的文明史,尤其是数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使得人类开始有了社会属性。 然而,人类社会的自我控制远非最优。人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更惶恐于认识自己,干了许多害人害己的事。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无明”。人有物欲(包括食欲)、知欲、性欲,又有“三不善根”,即贪、嗔、痴,(或任性、懒惰、嫉妒),由此造成“苦集”,使得人世如无边的苦海,在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的八苦中载浮载沉。但是啊!大部份的众生都没有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多么的污浊与残酷。人们为了名利,不惜巧取豪夺;一场天灾,可以夺去无数人身宝;一次战争,可以死去多少生命。 智慧是人生全部的意义所在,而最大的智慧就是“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最深刻的莫过于认识自己的“心”。佛法是管理人心的大智慧。 唯识宗上讲的“八识”、“五十一个心所”便是对心的分析和改造之法。通过“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零暖自知”的顿悟,把人带入知识与真理不分,人的心灵与它的物件合为一体的“不知之知”状态。迷者师渡,悟者自渡。那便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二 和谐世界的三大要义 人类一直是在三对矛盾中前行;一是人与(自身)心的矛盾,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个人欲望(或称价值追求,包括精神与物质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人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国家之间,最终反映的都是这个矛盾。人权意识的觉醒,平等自由理念的普及,追求幸福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工业文明形成的幸福观是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例如,人人有购车开车的自由、但尾气排放到大众共同呼吸的大气中,消耗有限的石油资源,引起气候变暖,生物植物都遭灾。私欲得到满足却可能把成本转嫁成社会“埋单”。过去人类为了争夺奴隶、土地、石油、海洋、水源、甚至太空的控制权而引发斗争和战争。曾经认为空气资源无限,因而没有过争斗。如今清新的空气也成了稀有资源,于是“碳排放”的斗争也随即开始。因此历史上的争斗本质上多是在争夺自然资源的控制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是中国人应有的思维。 人类一直在三对矛盾中前行,因此,人与(自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和谐世界的三大要义。 人与自然的矛盾决定了人与人的矛盾和人与心的矛盾;然而,要实现和谐世界,则必须从心开始。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 一念迷,则是众生,一念觉,则是佛。迷则为凡,悟则为圣。 三 有所敬畏-人类的信仰精神 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界的“在”者,并非“观”者。人类并不是自然规律的制定者,人类只能探索发现自然规律,适应、利用自然规律,敬畏自然规律。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历史有三个形态:自发生态文明,工业文明,自觉生态文明。人类文明从根本上是反映天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孕育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不断变迁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自发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畏天而不知天”;工业文明则是由于人“初知天而不畏天”;自觉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大知天而敬畏天”的结果。自觉生态文明会引领人类通过回圈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无论把支配自然的技术力量扩展到何种地步,自然界永远保存着一个不向我们打开到实体内核。人可以发现规律,却不可能创造规律。因此,“天所不欲”,则应当“人所不欲”。如何能做到人所不欲,君子应当首先做到“己所不欲”。可见,欲之源在天,而不在人。佛陀所传下的真理,也并不是佛陀所发明,而是发现。这些伟大的发现,为人类带来无比的光明与希望--天不生佛陀,万古如长夜!圣贤顿悟了天命,自然要教化万民,普度众生。“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法自然”。但多数人仍是“无明”。这就需要建立人的信仰,使人有所敬畏。敬畏那人类无法逾越,更无法创造的规律。老子称之为“道”。基督教则创造出人格化的神——那神圣的、无所不在的和无所不能的“上帝”;牛顿在无法解释万有引力的起点后,笃信是上帝给了“第一推动力”;而佛陀则认为是“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佛教认为,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内心自造的景象。他的所说,所做,所想,都是心的作为。这个作为必有后果。业(Karma)是因,果是报。每个人都是因与果、业与报的连环套。每个有情物的今生只是这个无穷锁链中的一环。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这个因果回圈的中转站。这个“生死轮回”(samsara)就是众生皆苦的来源。只有涅盘(Nivarna)才能从轮回之苦中得到解脱。 这自然是让信徒有所敬畏,又有所希望。基督教和佛教,都会使得内心虔诚的人平静地面对死亡。 四 人适天和-心灵的秩序 人类有三个元精神:信仰精神、求知精神和仁爱精神 。由此,开始了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人适天和,恰恰是元精神所能够追求的目标和追求过程的精神秩序! 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是在曲折和无限长的过程中有限的积累。人类只有建立起对大自然自觉的无限敬畏,建立起心灵的秩序,才能在经历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靠文化选择的力量修正发展的方向,加快发展的速度!这就是人适天和的本质。 即:人道源自天道,天道并非人道。天道生生不息,人道进化无尽。 人类本性追求“从心所欲”,然而,其中的许多“欲”很快就受到自然界的限制。人类试尝改变自然,无奈屡遭挫败。幸而人有学习功能,由此迫使人类去发现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甚至学会不再挑战自然规律。也就是:知矩,和矩,不逾矩。这也就是佛法教导的“不执着”。 我们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之中,窥知有限大与有限小的些许事物。用这个“有限的时空”去表达无限的时空,探索域定的真实。 “人适天和”的“和”,是指和律,和德,和谐。和律,首先是指人的行为应当符合自然规律;和德,则是指人如果有了和律的理念,和谐,则是人与天在和律、和德时形成的状态。 如何做到人适天和呢? 通过佛法的“六度”,菩萨万行的纲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形成了人心灵的秩序。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家的宗教感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感到狂喜和惊奇。 4.1 “人适天和”的真、善、美思想内涵 自然生态与人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满足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也必然会使人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一花一 世界,一草一天国”,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得世界圆满充分,放大了人的幸福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经历感情的深深陶醉和思想的不断觉醒两种幸福;这种精神的享受来自对自然的感恩与能与自然和谐的幸福感,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融入世界,“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境界。人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世界的“观”者。这种“天人合一,人适天和”的生态价值,就在于是一种众生平等的观念。这里的世界并没有“对象化”,世界的解释权并没有握在人的手中,也就不可能产生“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对待自然界的平等觉慧,才是人类社会“公平”的根基。有了公平,正义才有了标准。 4.2 规模、效率、效益与民主、公平、正义 效率与效益是工业文明中衡量发展的主要尺度。当这些尺度的使用扩大到社会各个方面,模糊了域定的范畴,就给社会造成了危害。讲规模,形成了不顾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而无限扩张的动力,极大破坏了环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超越了自然生态自我恢复的界限;讲效率,必然要优胜劣汰。当这种优胜劣汰的力量冲击到家庭,人伦就出现了混乱,甚至颠倒。例如:失去经济能力的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婚姻上的经济主义;讲效益,使得权钱交易为主要形式的对公权力的亵渎。公权力是“合法的暴力”。一旦失去了合法性,就成为破坏性的暴力了。而权力的可交易,则是给权力赋予了商品属性;能交易,则是提供了市场交易平台;要交易,才是腐败者自身的价值观使然。这种把公权力作为“个人讲效益”的手段的做法,在工业化过程的国家中很有普遍性。 而当人类在痛苦的发展中选择了自觉的生态文明,则追求幸福以及幸福的实现形式已经不可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这就是民主的力量。但是,人类的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早已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形成了矛盾。这就需要公平地分配和利用资源。而这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并非简单的人口平均或地域平均。人口结构的不平衡,自然资源的分布的不平衡,都要导致靠社会正义去协调这种形式上的公平所带来的实质上的不公平。这就是正义的根基。 因此,民主、公平、正义就成为新时代的尺度,新时代的标准,新时代的价值追求! 五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利利他的正觉 5.1 环保产业与和谐社会 在人的生活方式与自然规律尖锐矛盾的历史背景下,我从事的环保产业所担负的社会功能,环保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已经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关乎社会的和谐。 例如,我们的业(环保工程)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更使得众生获得了清洁安宁生活的权利,和谐了社会。是自利利他。 5.2 建立“城市环境医院”——生态工业的“理想国” 中国出现了区域经济,伴随而来的是区域性的环境污染。由于发展的差异,仅靠引进几项环保技术,几家实力参差不齐的环保企业,都已经无法控制区域环境污染都治理。按照回圈经济都三要素,除了技术,更需要新都制度安排和转变人们都甚或方式。 绿创环保集团建造了一个为城市提供节能环保综合解决方案的“城市环境医院”,即生态工业园。这是人与心和谐的“理想国”:集65项节能减排技术建造的高科技环保产业“孵化器”,辐射和带动数百个企业产业升级,处处花园,人流物流分层,满眼绿色的立体城市设计,建筑节能大于70%,零排放的指标;可以作为绿色旅游和环保技术实际应用的示范教育。这种新型的制度安排,体现了绿色经济连接官产学研,就是要探索和创造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谐的人居和生产环境。体现了“已欲立而立人”的道德示范力量;“自环保”与“为环保”;“自节能”与“为节能”的自觉;现实“未来生产生活环境”,新文明的探索形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华严经》说,菩萨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作者简介:姜鹏明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