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蛩 郭 震 -─--──- ─--──-- ─-──--─ ──--──-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文法格局】首句先写能闻之人,愁煞是闻蛩声连续所得。次写所发之响,枕闻是因离 家未达而来。三句秋蛩感时苦吟,富贵之家,非其应诉。四句显达及时行乐,笙歌之选,是 所关心。上联述自己所感,下联劝秋蛩识机。 (讲 要)题以蛩为主,自是咏物,寓讽寄托,仍感物而作也。两联皆为流水,前联则 是倒装文法,起句愁杀,实因,一句之声,未言何声,自是题之蛩字。愁又言愁杀者,屡屡 加甚所成也,所愁者何,闻蛩使然,何至愁杀,声声不已,几至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以其 蛩俟秋吟,鸣其不平,一声即使人愁,声声自使人愁杀矣。离家未达之人,闻之始有同感, 相知相怜,不负秋来之鸣。若夫朱门之内,欢娱无忧,如或向之苦吟,可谓大不更事,彼等 满耳笙歌,又奚暇听於君哉。 (取 境)蟋蟀哀音动人,乃其常事,然亦有不受其感者,劝勿徒劳,未达者与笙歌者 异耳。人多咏其常。此兼说其异。 蜂 罗 隐 ─--──-- -─--──- ───--── ─--──--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为谁辛苦为谁甜。 【文法格局】首句记出所经之区,形其劳碌。次句点出所遭之境,辛甘备尝。三句彻因 彻果,无限殷勤。四句为此为他,莫知究竟。上联言事,是追想以前,下联写情,是设想以 後。三句承二句,四句承首句。 (讲 要)无论高低难易,不计殷勤往来,此言身为之苦也,采得百花,时久酝酿成蜜 ,此言所求之甜也。风光含义不一,其高低往来,与采得百花,两皆有之,是言无限甘苦, 备尝之矣。所以经之营之,以希岁寒之养,宁知空为他忙,已无所得。当其高低往来之时, 竟不知为谁受苦,得花酿蜜之後,亦不知为谁作甜,哀其痴迷,诗以讽之,然所讽不过借物 为言,意又不仅为蜂也。 (取 境)诗固不离讽喻,咏物尤为必具,此以小喻大,以一喻普,说则人人皆知,不 说则人人皆昧。 听筝 李端 ---── ──—-- ──--─ --──-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文法格局】首句形筝既调,声所发处。次句调筝之人,手所触处。三句听筝之人,欲 希所赏。四句奏者之心,别有所寄。上联写景,下联写情。三句承二句,以素手周郎,暗衬 奏者为女子,四句承首句,以呜筝拂弦,显示奏时有听者。 (讲 要)鸣筝者,音佳之筝也,与阮嗣宗「坐弹鸣琴」鸣同,曲礼「鹦鹉能言,不离 飞禽」非在飞时,而言其飞,例多不能遍举。金粟柱者,系弦之柱,饰物装成,而皆赞筝之 华贵而已。素手女子挥弹之指,玉房亦其所居也,奏者意有所献,求有所赏,惟恐情不能通 ,不我之顾,故误拂弦,引彼瞩目。时时者不一其次,欲获流眄,频接善睐,意或因之而亲 也。 (取 境)容与技,悦人者也,容或重於技,逞容者不全赖於技。技有巧拙,巧常拙异 ,巧固动人,拙亦引人,况乃不拙故拙,取其引人逞容而已。 (参 考)周郎顾 吴周公瑾精音律,度曲有误者,辄异而顾之,时人语曰,曲有误, 周郎顾。 题红叶 宣宗宫人 -─-─— --──- --—-─ ─——--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文法格局】首句流水无情,去而不住。次句深宫终岁,寂寞长愁。三句见此飘零霜叶 ,况自身世所遭。四句表我同情相怜,助他如意自适。上联流水深宫,伏下联有所待求,下 联红叶好去,映上联可与借便。 (讲 要)流水者,御沟之水也,先言及此,含有三义:一者年华如水,去而不返,二 者水比人犹自由,可以逍遥而去,三者深宫相伴,不少为我而留,故曰流何太急,深恨之辞 也。次则深宫长愁,与世隔绝,君王曾无幸临,而有寂寞长闲之苦。霜中红叶,春生於斯, 秋堕於斯,无主有同於己,特伸殷勤之意,告以相助之情。兹借流水之便,让汝流到人间, 己不忍於红叶,不知谁复不忍於己也。红叶为诗之主,流水为诗境,传神纾情,端在流水。 (取 境)深宫长闲,岁华水逝,反怜无情之落叶,遭遇屯蹇,哀而助之,放乎人间, 人之不堪,可以想见。 (参 考)云溪友议,宣宗朝有题红叶随流者,卢渥舍人应举偶得之,藏於中笥及宣宗 有旨,许宫人从人,卢所获人睹红叶曰,当时偶题,不意君得之。 猎骑 杜 牧 ──--—─- --─—─-- --─—--─ ─—--──- 已落双箸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文法格局】首句写弓箭之技能,亦悯飞禽惨痛。次句形鞍马之骄健,兼恶猎者之贪残 。三句别指事物,藉作畋猎进言。四句假想世情,代为邮传请命。上联写景,尚新句是悯已 过,又翻句是恶当前。下联写情,一句悯物,一句忧人。 (讲 要)已经一箭两禽,血尚淋漓,技精善射,极尽其致,更含所为已甚,乃尚有不 止之意焉。此句为全诗之胚胎,意皆由出,虽数转折,总局一气,而「已」之一字,犹为本 句之干。下之「又」「凭」「恐」三字,无不皆与「已」作呼应。呜鞭走马。寻所猎也,又 为翻身,见可猎也。凭君莫射,突转规劝,紧张之势,竟归安静,南来雁者,假想之事耳, 意在去杀,借雁讽之而已。家书寄远,益是或恐之辞,恻隐委婉,温柔敦厚备矣。 (取 境)实是爱物,托言爱人,若不爱人,与物何有哉,由微处求心,从大处落笔。 赠歌人郭婉 殷尧藩 —--──-- ——--——- -——--—— —--——-- 石家金谷旧歌人,起唱花筵泪满巾,红粉少年诸弟子,一时怊怅望梁尘。 【文法格局】首句借古喻今,点明歌者身世。次句侑酒洒泪,表出唱者挚情。三句佳丽 多人,想见从学之盛。四句啭喉高唱,尽有不及之叹。上联写事,一实一虚,下联写情,一 扬一抑。 (讲 要)首句只是借来比拟,可想歌者昔之所处,技之如何,而加一旧字,势去流落 又可知矣。起唱者谓已不弹此调,今日再起为之,复唱花筵之前,四座之客,听而泪满巾也 。夫闻者垂泪,诗中甚多,如杜审言「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李颀「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杜少陵「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等,多加一层转折,自多一番 意趣。亦有直解歌人自泪者,谓座客文中无着,辩之者曰,花筵即寓座客也。予意从前之说 境活,从後之说文顺,各有是处,不妨两存。红粉者姝丽也,诸者多且盛也,一时者诸弟子 同於此际,惊所未闻,其师一唱,梁尘齐飞,始知弗如,空自怅望。此仅就诸弟子神情形容 ,却不道歌者一字,而歌者绝技,全真无不毕现。 (取 境)烘云托月,借宾显主,不道歌者之能,只从学者取状。 (参 考)金谷见前牡牧金谷园注。
第9期 公元1971年11月发行 9,10期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