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经》与《譬喻经》的伦理教育和早期佛教文学 |
 
《本生经》与《譬喻经》的伦理教育和早期佛教文学 ——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插画 Prof. Dr. Anupa Panda 佛陀在菩提树下修习禅定时,成为第一位成就宿命通者(purvenivasasmritij?ana)。这是《本生经》(Jatakas)故事中的基本臆测。在遭遇现在事时,佛陀回忆某一人物的过去,而他本人在这些场景里的角色是菩萨。因此,表面上,《本生经》回忆了菩萨在过去多生中的各种事件。同时,我们必须记住《本生经》、《譬喻经》(Avadanas)及早期佛教文学作品中大量的素材是是起源于流行的传说——往往是民间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受欢迎的邪教人物,诸如夜叉族(yaksas)、那迦族(nagas)和吠陀众神(Vedic Gods),以其受欢迎的形式,扮演了主角色。但是此刻,当被佛教徒收录为菩萨故事或《本生经》故事时,原始的邪教人物就归顺于佛教思想和主题。在佛教宇宙学中,夜叉族、那迦族和吠陀众神,像帝释天(Indra)、焰魔天(Yama)、西方水天(Varuna)等都是六欲天(Kamadhatu)即欲界众神。之上是色界和无色界的诸神,是禅定境界,由无数的天界及天人组成。三界之外是涅槃境界。对佛陀的崇拜不是崇拜三界天神,而是出离于三界的法则。佛陀,从原则上讲,是个性化的菩提。佛陀在直趣涅槃之后,选择留在人间,开示涅槃正道。这是《本生经》所反映的菩萨理想的根本思想。佛陀以慈悲本怀,开示了生命任何状态下的觉悟之路。 佛教的伦理价值是以戒律或功德来灌输的。戒律有多种规定。最重要的是五戒。佛弟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戒律仪轨主要是为僧侣制定的。对于在家众,守戒是结婚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对于在家众,布施或放生是功德。 菩萨培养完美人格叫六波罗蜜(paramitas)。在所提及的诸多波罗蜜中,最主要的是布施波罗蜜(dana paramitas),因为布施直接削弱了自我主义的力量。布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可见于《吠陀经》(Vadas)、《萨玛》(Sm?tis)、和《往世书》(Puranas),但是在佛教概念中,布施的思想被非物质化了。要求不仅放弃物质财产,还要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最终放弃自我。另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波罗蜜是持戒(sīla)波罗蜜,和其他的功德一样,强调克制。还有忍辱(khanti)、精进(virya)、禅定(dhyana)、及智慧(prajna)波罗蜜。 本文论述早期印度佛教艺术等是怎样表现慈爱与节制这两条基本伦理价值观的。《本生经》的文学形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pacchupannavatthu字面的意思是现在事(现在故事)。是现在发生的故事引起佛陀回忆过去的故事,叫做Atitavatthu(过去事)。过去事是本生经故事的精华,讲述佛陀在过去生的菩萨行为。采用散文叙事手法。第三个重要部分,是偈的形式来说法,叫偈颂(Gatha)。偈颂包括记说分别(Veyyakarana)和结说(Samodhana)。记说分别是解释和预言。结说是连结或整合。因此,最后佛陀将过去事的特征与现在事联系起来解释。现在,只有《偈颂》的原本保留下来。其他的部分是从《本生经疏》(Jataka??akatha)中选取的。譬喻(Avadaba)是指“值得注意的行为或功绩”。像《本生经》一样,《譬喻经》也是采用介绍方式,佛陀将此地此时此事与过去生的故事联系起来,最后,陀开示故事的道德寓意。所以《譬喻经》包括现在事和道德寓意。有一类特殊的《譬喻经》,佛陀没有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而是预言未来。因为过去的业和行为解释了现在时,所以现在的业和行为就预示了将来时。《譬喻经》还揭示业还造成现在时的善恶果报。《本生经》和《譬喻经》都是叙述体,主要是为了在人民中传播伦理价值观和提倡德行。他们宣传业的教条,旨在说明人们此生的行为是与过去生和未来生的的行为紧密相关的。然而,《本生经》的主角常常是菩萨,而《譬喻经》的主角可能是和尚、阿罗汉或国王。 因此,《本生经》和《譬喻经》及早期佛教文学是宣传伦理价值观的。以艺术表现形式来鼓励伦理价值观。采用艺术手法来叙述,或者是描画一个重要的情节,用一幅画来浓缩几个重要事件,或者如果绘画空间足够大,描画一组重要的事件。在巴赫特塔(Bharhut)上(公元前2世纪),《本生经》的名字就与其描述铭刻在一起。但是在桑吉塔(Sanchi)、阿玛拉瓦第塔(Amaravati)和阿旃陀石窟(Ajanta)中,铭牌就没有必要了。本文论述《本生经》、《譬喻经》及早期佛教文学中所描画的慈爱与节制的伦理价值。 《比豆梨贤者本生》(Vidhurapandita Jataka):故事简介如下:在这则本生故事中,菩萨是因陀罗波罗萨多萨城(Indapatta)俱卢王胜财(Kuru King Dhana?java)的贤明大臣(amacco tassa attadhamma ..ahosi…)。他以雄辩和睿智而闻名整个南赡部洲(Jambudvipa)。一次,四王开会,其中有胜财和那迦王水天婆楼那(Varuna),他们争论谁的功劳最大。一说容忍,一说温和,一说控制激情,一说无所障碍地实现宗教完美。比豆梨贤者赞叹称所有这四个品质都是最基本的功德。于是那迦王水天赏赐给他一条珠宝项链,并对他的妻子无垢(Vimala)讲述了这件事。王后马上欣然聆听了比豆梨贤者的珍贵的法语。然后,她假装生病,请丈夫取来比豆梨贤者的心,因为这是可以治愈好她的疾病的唯一药方。水天向美丽的女儿伊兰达提梨(Irandati)求助。她尽己孝心去设法取得比豆梨贤者的心。因为她只是一位女子,她找来一位追求者来帮忙完成这个任务。她用鲜花饰身,来到喜马拉雅山的一个洞穴中,边舞边唱,引诱勇武的追求者去剖取比豆梨贤者的心,做为回报,她将成为他的妻子。 Charnati ca yani himavante vannagandharasasasampannani pupphani tani aharitva sakalapabbatam……katva manoramenakarena nachchitva madhuram gitam gayanti sattmam…tasmin khane…punnako nama yakkhasenapati…“bhadde, aham mama pannaya dhammena samena vidhurapanditassa hadayam anetum samattho ma…” 夜叉富兰那迦(Purnaka)骑上快马来到俱卢国,他诱惑胜财王和他玩掷骰子的游戏。王输了,只好交出赌注比豆梨贤者。然后,富兰那迦带上比豆梨贤者,骑上快马返回那迦国,他尝试了几次杀害比豆梨贤者,剖取他的心,都没有成功。于是菩萨自己告诉了夜叉杀他的法子。他还向富兰那迦开示了善男子的职责:yakkhassa cattharo sadhunaradhamme buddhalilaya kathesi。富兰那迦被打动了,将他无恙地带到那迦国。比豆梨贤者用智慧开示来取悦婆楼那和无垢:…nagaraja mahasattassa dhammakatham sutva…《本生经》故事以富兰那迦与伊兰达提梨举行婚礼和比豆梨贤者返回俱卢国告终。 在巴赫特塔(公元前2世纪)上,这则本生故事被描画在北门一块石柱的完整一侧。命名为Vitura-Punakāya Jatakam,即婆楼那和富兰那迦的本生故事。故事情节用四幅画来表现。雕塑是垂直法,上下布置,但是顺序错乱。最上面的板画描述了富兰那迦和伊兰达提梨在山里相遇,那伽公主翩翩起舞。第二幅画是在最底部——比豆梨贤者走出大门,富兰那迦牵马等在门口。另外两个场景向上看,描画的是富兰那迦在试图杀死比豆梨贤者,比豆梨贤者在给那迦将军讲法,最后又在那迦宫庭上讲法。 在阿玛拉瓦第塔(公元2世纪),这则本生经是刻在一段护栏顶部。但是在阿旃陀石窟中,此故事刻画得最为惟妙传神。故事壁画见于第二窟。画面空间被划分为两大部分。右边的壁画描画了那迦王国,左边是俱卢王国。画面表现的是那迦王婆楼那向女儿伊兰达提梨求助。伊兰达提梨旋转舞姿。富兰那迦骑上骏马去见她,下马求婚。因此,在左侧,下面的情节是,富兰那迦来到俱卢国,赌骰子游戏,设法杀死比豆梨贤者,及动身返回那迦国。中央突出部位的壁画表现比豆梨贤者、富兰那迦和大队的士兵。这显示既表现的是他离开俱卢国,也表现他离开那迦国,重返俱卢国。艺术家可能认为没有必要画两遍。 这则《本生经》揭示了重要意义。提及俱卢王国、因陀罗波罗萨多萨城、骰子赌博、和比豆梨贤者的名字本身就说明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的影响力。民间巫神那迦和夜叉的加入生动有趣。虽然这些民间神祗混入了佛教众神,他们当然是低一等的。菩萨比豆梨贤者与那迦王和强大的夜叉富兰那迦相比,无论从心智还是从德行看,都要高明。他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夜叉将军。这表现了布施波罗蜜。事实上,在公元前300-200年间,夜叉是受欢迎的民间神祇,被供奉来祈求保护和财富。这些雕像一般被刻成等身大小的纪念碑。在巴赫特塔,夜叉和那迦的形象被按比例缩小,刻画成谦恭的姿势。巴赫特塔的本生故事以两个主人公比豆梨和富兰那迦来命名,菩萨英雄与夜叉相互衬托,这意味深长。 另一则受欢迎的本生故事是《尸毗王本生经》(Sibi Jataka),故事中尸毗王将眼睛布施给帝释天。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Sarvamadadavadana讲述了吠陀诸神和火天(Agni)考验尸毗王的故事,去从猎捕鸽子[其实是火天假扮的]的鹰[帝释天]那里救出鸽子的性命。王献出了自己身上的肉。后来,由于鸽子总是比他重,他坐在天平上献出整个身体。他最后获得重生,得到诸神的赞颂。 这个版本中的尸毗王故事见于《摩诃婆罗多?森林篇》(Vana Parva of Mahabharata)。《譬喻经》和《本生经》这则故事被描画在犍陀罗(Gandhara),阿玛拉瓦第(Amaravati)、纳迦耳君康达(Nagarjunkonda)的雕塑和阿旃陀壁画。这是布施波罗蜜的典型范例。国王为了拯救鸽子的性命而奉献自己的肉。这不仅是印度艺术中受欢迎的题材,还出现在敦煌莫高窟。 在中印度巴格(Bagh),现在保存着严重残缺的九个窟。这些装饰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与阿旃陀同时期。在第四窟的长廊有大约六幅画,作者解释为难陀的故事。节制和禁欲的伦理价值观被生动辉煌地记载在史诗《孙陀利难陀诗》(Saudarananda of Asvaghosa)中[公元100年]。故事的主基调是戒除欲望和激情,严格禁欲的思想。第四窟长廊画表现的场景如下: 1、 两个女人坐在一个敞亭里,一个在哭泣,另一个安慰她。 2、 右边的画面是四个男人坐在丛林里,聆听一位苦行者布道。 3、 有一组飞人,显然是阿罗汉或是僧侣。在他们身下是五位乐妓。下方只能看见头。 4、 下一幅画是两组漂亮的女人,在唱歌舞,一名男子坐在中间。 5、 下一幅是一队贵族男子在骑马,他们衣着华丽,其中一位头上撑着宝伞。 6、 还有一幅画是另一队人在骑象。队首的男子很年轻,衣着简单,裸腰,只围一条短腰布,手握一朵莲花。尽管如此,他是贵族,因为头顶有白犛拂和宝伞。前卫有两头象,每只象驮着三位女子(板20)。 7、 两位男子坐在丛林里,素服光头,一人在布道,另一个在听讲。 画面的主场景在很长时期一直让艺术历史家困惑不解。傅高义(Vogel)坦言他除了知道这可能是《本生经》或《譬喻经》外,对故事讲的内容是一无所知。在辨识这些场景之前我们必须回答几个问题。 1、 哭泣的女子可能是谁?她为什么悲伤? 2、 在丛林里有两场布道,一幅画面是两人,另一幅画面是四人。布道是什么内容?显然是佛教图画。但背景是什么?布道是什么性质的? 3、 或许最重要的,是天上的飞人,看上去象僧侣。他们是谁?他们往哪儿飞?这样的场景在别处没有见到,十分独特。有乐神飞仙乾闼婆(gandharvas)、音乐飞天紧那罗(kinnaras)、散花飞天(apsaras),和其他天人,但是没有苦行僧在天上飞或者穿过云端。这非常罕见,或许是辨识此场景的关键。 4、 在下面的画面中那些美丽女子是谁?中间的男子是谁?两个情节的背显然是一个。 5、 马队和象队是些什么人?他们去哪儿?穿着简单的贵族是谁?后面跟着的贵妇们又是谁? 《孙陀利难陀诗》不同于其他佛教传说,不是纯说教的,当然也不乏味。确实有一些有关佛教教义的长篇布道是戒除情欲、信奉独身,认为世俗的快乐一瞬即逝,身体终将衰老腐朽,老病死苦常相逼迫。今天的欢笑可能就是明天的泪水!然而史诗行文优雅。佛陀的幼弟难陀年轻英俊,对美丽异常的爱妻孙陀利一往情深。佛陀强迫他出家为僧,听到此消息,他的妻子晕倒泣绝。 不同于其他的佛教故事,难陀不是在听到佛陀一次简单的开示之后就在一夜之间立即斩断情网削发为僧的。他的转变过程经历了若干阶段,并且他是很不情愿地出家的。在僧团中他冥顽不化。试图逃跑,但几乎是被强迫留下来。弟子们试图劝服他忘记对爱妻的挚爱,但是无济于事。丛林中的布道是在说服他不要逃离僧团。就连佛陀本人的睿智开示对他也不起效果。最后,几乎是无计可施时,佛陀也不得不耍变戏法。他带着难陀飞到其他天界,在雪山边地,那里的成就者(siddhas)和恰茹阿那人(caranas)也都是美貌的音乐天仙,他们和紧那罗(kinnaris)一道,问候他们。最后,佛陀带难陀飞到帝释天的天堂。美艳的天人和飞天美得令难陀屏息。美人们团团围在伟大的先知和圣哲们的身边,而难陀只是凡人。他忘记了爱妻孙陀利。他下定决心为了有朝一日进天堂得到这些美艳的天女而苦修。 故事现在发展到一个阶段,难陀的激情发展到荒谬的地步。难陀出家苦修竟然是为了情爱!阿难(佛陀首座弟子)的开示向他指出这一荒谬处境,以及帝释天的天堂和飞天是很无常的,他还可能下坠,重返人间,那时还可能堕为畜生! 直到现在,阿难才意识到他的情欲是多么荒唐可笑。第二,作为人即使是贪求美食就已经让他很长时间饥肠辘辘,这让他没了胃口,也没了欲望。他的思想长时间被欲望所搅扰,现在渴求平和与静思,于是难陀到佛陀面前请求开示至上法则。“那么‘如来’了解他的禀性,虽然他的感触仍然是执拗的,至善就在他可以触及的地方。”于是佛陀向他详细地讲授法。对法要有信心,修行,克服感官欲望是必须的,意念专注,圣谛是要牢记的。于是“教师或软语,或粗语,或软硬兼施,调服不同的学生。”又一次,“在开示时,他有时聚众教,有时单独教,有时喜乐法,有时严厉法,有时譬喻教,有时禅定教,不为一时兴致,而为众生疗疾苦”。 在这样的调教下,难陀进入森林苦修。他必须克服激情和内心的弱点,经过持续的阶段,他体证解脱,成为阿罗汉圣人。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难陀满心感激地来到佛陀身边,询问怎样来回报佛陀。佛陀让他给所有的村民讲法,使他们信奉法。他们惊奇地聆听难陀讲法,说:“看,真是奇迹——他那么沉溺于享乐,现在却在讲说最终解放的故事。”佛陀还预言孙陀利也将抛弃世俗生活,信奉佛法。最后两幅画表现了释迦族的皈依。马队展现的是净饭王和他的贵族前往菩提树林,去拜见佛陀,受皈依。象队描述了难陀和妻子给村民讲法,正如佛陀所预言的。 佛教伦理价值结合了自利和利他的功德。孔雀王朝(Mauryan)的阿育王(Asoka)曾经说,所有法的实质在于自我克制[三夜摩samyama]和清净心[bhavasuddhi]。三夜摩的功德主要解释为节制,bhavasuddhi特别地是通过慷慨布施来实现的。从下面的板画中可以看到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