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善待心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语》载,一日,四弟子侍坐,孔夫子令各言其志,前三子所言,夫子未许。唯点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吾辈其生也晚,于二千余年前祖师爷之怡然心境,已无法体察,只可留一份向往的情愫在。即使如今日我们的恩师们,当年他们或于落日黄昏,邀三五知己,小湖泛舟,迎风歌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一任残阳如血,渔舟唱晚。或于清风明月夜,相知聚集,抚琴弄箫,吟诗联对,行酒猜令,焚香品茗,那一份“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文人情怀,亦仿佛与我们隔世遥遥,成为梦中的仙苑意境。如今的我们没有了明月,没有了清风,青山不再拥有,绿水不再长流。人们只知道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每日里行色匆匆,心事重重……
  放眼人间,人类的生活档次是在日胜一日地提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人们心理上所遭受到的冲突和压力也在不断加剧。许多朋友在诉说着自己的六神无主,如焦虑、烦躁、紧张、心神不定、抑郁、睡眠不宁、惊慌、思想混乱、食欲不振等。处于快节奏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似乎还没忘记几年前电影《廖仲凯》中廖仲凯的扮演者在获得一片盛誉后悄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之后,又传来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方宏跳楼自尽的惊闻;当然最为震撼人心的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自杀,曾使海峡两岸那样多崇拜她的读者洒下了痛惜的泪……人们不禁要问“人啊!你到底想要什么?”
  读了耕云先生的《安祥禅》,我明白了,人们需要的是安祥,是心灵的安祥。正如先生在书中所言:“人,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祥,就是过着幸福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就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所谓安祥就是一种统一、调和的心灵状态。耕云先生明确地指出安祥禅并非标新立异,它就是六祖慧能以来的宗门禅或祖师禅。从达摩祖师以来,禅宗一门,要在安心,所以禅宗历来亦被称为佛心宗。当前,社会工业化、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伦理道德、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领域的冲突和压力在不断加剧,人类背负沉重的心灵负荷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耕云先生慈悲济世,顺世适时,契理契机,倡导“安祥禅”。他打破以往人们对信仰、对佛法的神秘感,用极为生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一个人学佛以后,并不是成为一个自外于社会的特殊人,过一种神秘的出世生活,而是只求心灵的安宁,个性的完善。《安祥禅》中云:“安祥禅则没有任何限制,你昨天怎样生活,今天还是怎么样地生活;今天怎么过活,明天还是这样地过活,不需要你改变外在,只要求修正内在,只要你自尊自重,自我发掘,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成。”修行的目的只在于完成日常生活的自觉,为奔波的心留一方休憩之地。他说:“我们修行的目的,基本上不过是让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心安、活得自在;而在生活当中,摆脱多余的无奈,过理得而后心安的生活,如此而已。”安祥禅所展示给人们的就是“内心安适,仰俯无愧”的“安祥之美”。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身心的安祥。但怎样才能获得安祥呢?首先要制心一处,唯求心安。佛经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六祖《坛经》说:“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耕云先生的《安祥禅》告诉我们:“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断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修行的根本全部落在“心念”上。禅以为佛心不二,凡圣等一,众生本有佛性,只为妄念盖覆,自性不能明。凡夫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心有执著,而不能自见本性。禅主张众生虽生活于现实世界中,但不要执著于物,“不于境上生心”,不生贪着,不被五光十色的物欲引诱迷惑,经常保持一份清净的心态,无羁无缚地处身于人世,就可与道相应,获得解脱,禅宗把拥有这一人生境界称为“无念”。这也就是耕云先生所追求的“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私欲,没有攀缘,没有矛盾,离开一切执着,一切相对底调和、统一的心灵状态。”一颗心就是一个世界,保持一个清明的“良心”,对我们人类是太重要了。古德云:“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思,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六祖《坛经》云:“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所以耕云先生告诫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升沉、苦乐、正邪……都是内心决定的。”心为恶源,心为善本,人心惟危,故而要修心,要“管带”心念,莫使放逸,应善待自己的心灵。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
  其次,要安分守己,各于自己的本分上尽职尽责。耕云先生告诉我们,安分就是严守做人的分际、分寸,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持一贯的风范,只有人人各尽其责,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而去痴想、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妄加攀比,不安于本分,是造成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看到别人晋升,自己赌气;看到别人发财,自己叹气;看到别人享受,自己有怨气,整天将心操在别人身上,这颗心能不累吗?忆得一位法师曾向另一位禅师请教说:“我三十年来参究,始终有一个问题不能理解。”禅师说:“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法师说:“经上云草木也可成佛,难道真的可以成佛吗?”禅师反问道:“难道你三十年来,就挂念着草木能否成佛,你应该关心的是自己如何成佛呀!”这位法师说:“是呀,我怎么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么,我自己应该如何成佛呢?”禅师说:“你说只有一个问题问我,这第二个问题就要靠你自己去解决了。”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拊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如此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骨,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过午不食,皆如蒸沙作饭,只是徒劳。不要总把眼光盯着别人,自寻烦恼,如大珠禅师所说:“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耕云先生说:“平衡与安宁乃是人生最大幸福。盖生理平衡,无四大不调与五阴炽盛之苦;心理平衡,则无兴奋、冲动、寂寞、消沉之感。”只要心理失去平衡,烦恼纷然升起,心就再也不会拥有安宁。
  第三是追求奉献的人生。一个拥有安祥的人,每一秒钟都散发着他生命的光辉,人若想活得通畅,只有活在责任义务中。人,除了责任义务,没有别的。所以人不能够为了放弃责任义务而使自己良心产生一种亏欠,也不能为了省些精力而损坏到自己的自尊。如果一个人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而想活得很好,这无疑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寄生。耕云先生说:“不努力的人不会成功,不付出的人不能获得,不耕耘的人没有收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不仅是社会的包袱,更是一种污染,而对他自身来说,无异于生命的浪费,心灵的煎熬。人若逃避责任,逃避义务,他就没有内心的安祥。即如今日信众中,许多入寺烧香只为求加持求福报,甚至有个别人于世间作尽三恶而入寺求免灾。不知长养己之慈心,只是一味要求佛菩萨祐助,无子求子,无财求财,甚或有赌徒求菩萨保祐其赌胜。佛法是重心地行持的法门,它注重于对众生佛性的开发,注重于对众生智慧的启迪,使他们自净其意,力行三善业,以自作自成佛道。倘若人们不时刻护念己心,一味驰心外求,则尽管施资祈佛加持,也恐未能圆满奏效。自心即佛,若欲求得安祥,贵在善待自己的心灵,呵护自己的心灵。
  拥有安祥,便日日是好日;拥有安祥,便处处是好地。耕云先生说:“安祥是生命的源头活水,如果你能够保持内心的安祥,你就拥有了生命的源头活水,你就会由内在之美,发露为外在的潇洒、自然之美,就会愈来愈有朝气,愈来愈有亲和力,人生也就愈来愈通畅。”你如果想要拥有幸福,那你就必须拥有真实的安祥。
  感谢耕云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安祥禅”,愿我们永远保持一份安祥的心态,因为这是我们生活在浮躁和污染的尘世中的唯一的自守之道。
  (本文作者系山西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

 
 
 
前五篇文章

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

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

《部派史略論》

九华山志卷八

九华山志卷七

 

后五篇文章

佛法与地理风水

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

溈山靈祐禪師及密印寺祖庭

佛教殿堂结构与造像的再省思

我对台湾佛教建筑的两点看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