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峰自然保护区是根据美国高山研究所提供的示意图划定的,包括西藏自治区南部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四县的一区两镇十六个乡,即东临定结县陈塘区(东经87°25′4″,北纬27°51′8″),北到佩枯错湖北畔(东经85°36′,北纬29°1′5″),西至吉隆县迈拉扎青山口(东经85°11′6″北纬28°36′17″),南接尼泊尔王国。总面积约为13,782平方公里,占四县总面积的38%,人口占四县总人口的39.4%。历史上,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发达,成为吐蕃乃至以后通往南亚各国的主要通道。这里不仅有古生物三叶虫、三趾马的动物群化石,贝壳等海生化石,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唐清时代摩崖石刻,残存的古宗建筑、商贸市场,而且也有世界第一大高山珠穆朗玛峰,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名胜景观众多,成为中外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游客们向往的地方。1992年9—10月份,《珠峰》课题组专程去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重点了解保护区内的文化教育、语言习惯、宗教寺庙、风土民情、社会生活等,并对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寺院、古宗遗迹、摩崖石刻、乡土民俗、御敌堡垒、自然景观等进行了拍片,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下面根据调查和史书记载就保护区内部分寺院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作一简单的介绍,不妥处恳请专家赐教。 一、自然保护区内的寺院 萨尔曲林寺。“萨尔”藏文意为“陡峭”。属于赛吉贡巴(不脱离凡俗而允许成婚的僧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位于定结县城南42公里处的萨尔乡,座落在一座陡峭的石质山坡上,寺院周围是古定结宗宗府的残墙断壁。原为萨尔南杰宗(定结宗)的属寺。《黄琉璃》说:“萨尔群科尔德庆寺,定结巴·益西嘉措所建”(这所寺可能就是萨尔曲林寺,此前名叫“萨尔曲德寺”)。据一位住寺僧人(有家室)介绍,这里原有一所名叫“萨尔曲德寺”的小寺院,供尼姑居住。十七世纪,定结地方的僧人邀请觉囊派大师多罗那他到这里传教,把原来的萨尔曲德寺扩建成拥有5座佛殿的大寺院,取名“萨尔曲林寺”。当时有70余名僧人,以后逐渐减少至20—30人,以致成为现在的赛吉贡巴。现在尊奉格鲁派,据说是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1617—1682)摄政期间迫使其尊从噶举派(笔者认为,从多罗那他创建寺院的说法推测这寺院最早可能信奉觉囊派,五世达赖得势后从觉囊派改宗格鲁派的。因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经堂门梁上写着多罗那他大师的名字)。以后寺院三次遭到破坏,其中的前两次是在廊尔喀入侵西藏期间,第三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87年维修时仅剩一座经堂,建筑面积为6柱(藏族所用的计算法)。现在有僧舍6间,佛堂1座,面积2柱,僧人6人,都是成家的住家僧人,平时不着袈裟,参加生产劳动,遇到宗教节日和婚丧嫁娶、黄道吉日时聚集寺院诵经。规定每月的15、29、30日3天举行宗教活动,没有较严格的学经制度和规定必修的经典。 贡巴香寺。意为“北寺”。宁玛派寺院。位于定结县城以南41公里处的萨尔乡,距离古萨尔南杰宗仅1公里,与萨尔曲林寺遥遥相望。寺院创建前,其前方(即南边)有座尼姑寺(是否指萨尔曲德林),名叫贡巴洛(南寺)。寺院座落在一座婉如大象的仇日山脚下,仁增班玛(被称为莲花生大师的再身)创建寺院之前,这里有座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一半现存,围在佛殿之中)。据管家介绍,寺院建成后两次更名,第一次称“桑木旦曲浦”(意为禅定法洞),第二次名叫“日超”(禅院)。1967年(或1968年?)寺院遭到破坏,毁前有16座佛殿,共6层(笔者调查时发现,从现在的规模根本看不出6层的痕迹,而且也不可能有6层),面积12柱,在寺僧人60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筹资修复,经堂面积为4住。内供莲花生大师塑像,其左右两侧分别为麦达哇和益西措嘉像。另外一个小殿内(即原修行洞)供着释迦牟尼佛像和寺院创建者的像,藏经很少。现在有10名赛吉僧人,他们平时住在家里参加劳动,只是早晚空闲时间到寺诵《大悲观音菩萨经》,祈祷平安。规定每年的藏历5、9、11月份举行宗教活动,规模不大。 协嘎尔曲德寺。位于定日县协嘎尔镇,座落在陡峻的吉木日山绝壁上,即原协嘎尔宗府内。尊奉格鲁派。协嘎尔曾是藏族13万户之一的拉堆洛万户的首府,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提供资金在这里创建了协嘎尔曲德(此前即十三世纪有当时地方首领桑珠仁青建的佛殿),佛殿几十座,供奉着千尊金铜制佛像,收藏万部佛典,成为当时定日地区最大的政府寺院。《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说:“木鸡年,征集拉堆南部地区聂拉木等地租税修建了协嘎尔寺”。第二任轨范师贡波恰纳巴·桑结班觉创建了密宗学院。第斯桑结嘉措时期在寺僧人250人,得到了政府的大量资助,拥有多所属寺和寺属庄园。寺院印经院所印的《甘珠尔》非常有名。据寺院僧人介绍,印经院共有4层,都是石质结构。寺院制造的铜锅以及银器也很出名。现在的协嘎尔曲德规模比原来大大减小,显教学院(经堂)的建筑面积36柱,内供许多佛像,悬挂多幅唐卡。密宗学院(修行院)建筑面积4住,密室面积1柱,办公室5柱。佛殿前面路的两侧有不少僧舍,宏大的石砌古宗城墙内残墙断壁,杂草丛生,一片废墟。现在寺院有34名僧人,统战部门规定的指标为40人。学经、宗教活动照常,比较正规。 绒布寺。亦称“杂绒布”。属宁玛派寺院。位于定日县境内海拔5700余米的珠峰脚下,珠穆朗玛峰的绒布冰川的河水在寺前缓缓流淌。这所寺院有新旧两所,旧寺即杂绒布,意为“石坡”,它位于现在的绒布寺南面3公里处,靠近珠峰,原来是尼姑修行的地方。现在这里除了几间低矮破旧的石房和石塔外,其它建筑多已毁坏。面积约20平方米的石房内有一个地洞,即杂浦,据说是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洞内最高处约1.7米左右,最低处约1.3米,只能容纳7—8人,供放着印有莲花生大师手足印的石头及石塔,向导介绍说塔下有莲花生的遗物。位于石房后面的拉让(据说是阿旺丹增诺布的私邸)已毁。另外有20余尊高约1米左右的石塔,周围已毁的僧舍30余间。整座寺院依山傍水,座落在巨大的乱石堆中,相互连接的巨石缝中有不少供僧人修行用的天然石洞。据说最盛时僧人达300余人,其中尼姑占多数。 现在的绒布寺位于杂绒布的北面,由阿旺丹增诺布于1902年建成,当时他只有36岁。寺院归敏珠尔林寺管辖。据美国学者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博士介绍说:“他(丹增诺布)以不寻常的力量首先建起了他的私邸拉让,并建起一座寺庙,接着为不断增加的弟子门徒盖起房屋。他的弟子中既有“扎巴”,也有“阿尼”。1920年,探险家布鲁斯在札绒寺逗留时曾经拍了一张札绒寺的照片。当时已有大喇嘛住的那座楼房和6座僧尼的住房,其中3座是“扎巴”的住处,另外3座是阿尼们的住处。”(《藏边人家》,西藏人民出版社)。当时绒布寺有十几所属寺,其中在尼泊尔有塔姆、坦波切和赤旺等寺。绒布寺内有扎绒、东阿却林、桑丹却浦、扎西通门、却林果、江曲塔林和雍仲等7所属寺;绒布寺外有却果岗、朗果、拉让、江顶、查玛等5所寺院,规模非常大。可惜现在大部分佛殿、房舍已经毁坏,只留下1座面积约20多平方米的陈旧小佛堂和几间僧舍。在寺僧人15人,其中阿尼(尼姑)8人,成立了寺院管理委员会。僧人主修《大悲观音仪轨》和莲花生大师所传教法,定期举行宗教活动。靠近佛殿左边3间房子是寺办招待所,专门作接待游览珠穆朗玛峰的国内外客人之用。据僧人介绍,县政府规定每个床位一天10元,收入全部归寺院所有(前几年收入的80%归寺院,20%归县政府)。寺院开放以来,国家落实宗教政策,第一次拨款2.2万元,第二次拔款1万元,作为修塔费用。 推散林寺。位于定日县扎西宗乡境内,原为萨迦寺属寺,现在脱离主属寺关系,采取以寺养寺的办法。据寺院文管小组组长强巴群佩说,这所寺院由第斯藏巴平措南杰的夫人托嘉作施主,萨迦寺班钦循嘉阿珠边巴让他的学生塔尔巴·坚赞喇嘛负责修建的,自建成后一直是赛吉贡巴。根据《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记载,大译师扎巴坚赞曾在拉堆南部协嘎尔不动金刚宗附近建了7所萨迦派寺院、7所珀东学派寺院、7所格鲁派寺院。7所萨迦派寺院中是否包括推散林寺?塔尔巴坚赞是否就是扎巴坚赞?还无从考证。寺院最盛时有500余名赛吉僧人,民改时减少到50余人。现在有14名僧人,其中10人是原来的僧人,6人丧偶,4人有妻室。另外4人是年轻人,都未成婚,其中1人已受出家戒。历史上这所寺院的堪布是由萨迦寺派遣的,最后一任堪布是4年前去世的,现在的宗教活动由强巴群培主持,农忙季节僧人参加劳动。佛殿建筑面积为4柱,有2间修行室和堪布的私邸,其中的一间修行室正在维修。自治区佛协提供了14尊佛像,两尊佛塔,寺院筹资雕塑了1尊释迦牟尼佛像,地区佛协给了1尊无量寿佛像和一套《甘珠尔》经。国家落实政策拨款2.2万元,作为寺院维修经费。经堂中保存着一对刻有“大明宣德五年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字样的铜钹,直径约20余厘米,音质清脆。另有小型佛像数尊。 朗果寺。又名“定日寺”,或“第哩浪古寺”。位于定日县西部的南果乡。《青史》、《卫藏通志》等汉藏文史书记载,定日寺在定日协嘎尔宗西边,名叫“朗果寺”。1097年,为阿里古格王绛曲沃的侄子孜德王所建,作为当巴桑结的驻锡地。帕当巴桑结是南印度卑达拉国阇若僧诃人,早年从超岩寺善天论师出家,依金洲大师发菩提心,广参善知识,受得密宗灌顶,修习密法,成就显著。他先后5次进藏传法,授教与玛、索、岗等人,创立了息结派。寺院从建成后一直是以赛吉贡巴的形式存在,据传以前寺内供奉着10件宝贵遗物。寺院规模不大,佛殿高出院子,是石木结构。进入大门后拾级而上进入殿堂,外殿失空,内殿供奉着帕当巴桑结的雕像以及其他塑像。殿内幽暗,就是在阳光照射的白天也很难看清楚殿内的东西。显教经堂建筑面积6柱,佛殿6住。据当地人介绍,寺院是帕当巴桑结雇用100名游方僧建成的。寺内存放着清将赵世蜀赠送的一块匾额,匾额正中刻着“荡芭寺”三个红底蓝色大字,左边写着”暑防定日汛守备赵世蜀信书”,右边写着“光绪二十二年灭在丙申菊月”。寺院现在没有僧人,两名看门人负责点灯上香。藏历6月14、15两日举行朗果娘曲节,据说这个节日起源于帕当巴桑结圆寂后。5月25日帕当巴桑结去世后,全村人非常悲伤,整日茶饭不思,藏历6月14日帕当巴桑结显灵,劝说大家不要悲伤,要擦干眼泪快乐地生活,从此以后就形成了这个属于全村人的节日。寺院西边是著名的朗果神山天葬台,据说帕当巴桑结在这里找到了佛抛出的神石,一直在此修行。在当地人们的传说中帕当巴桑结是定日的创建者,朗果则是定日的发祥地。 岗祖浦。意为“扎根洞”或“立足洞”。是噶举派大师弥拉日巴初次修行的洞,位于他的出生地吉隆县杂隆自然村。该村处于大山的环抱之中,地方狭窄,田地稀少,终年看见的只有周围的红色石山和峡谷中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水,全村20多户人家,农牧并重。岗祖浦距离弥拉日巴的故居约1公里,洞座落在高大陡峻的岩石山腰,周围悬崖绝壁,万丈沟壑。通往修行洞的羊肠小道,陡而难行。洞被当地的信教群众用石墙围起,成为一座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小暗室,内供弥拉日巴雕像,两边壁画非常粗糙。修行洞右边的山脊上有弥拉日巴父亲的石砌灵墓。弥拉日巴家原来的4柱8梁房子位于修行洞所在的山脚下,右后两边临河崖,现在是一座残缺不全的石塔(可能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大师改建的),塔基留有当时房屋的柱子。塔前约50米处有《弥拉日巴传及其道歌》中所说的“沃玛珠松”(三角田),由村长巴桑耕种。村子的对面山上有弥拉日巴当年诵咒降雹时居住的山洞——托康洞,山全是深红色的,据说是弥拉日巴降雹的结果。 强真寺。《卫藏通志》作“甲木真寺”。如说“木宗寺、甲木真寺,距离济咙一站”,这里的济咙就是现在的吉隆镇。它是松赞干布所建的镇伏四方魔鬼的12座寺庙中四再厌胜寺之一,位于今吉隆县吉隆镇北面的邦兴村。《西藏王臣记》说:在西部芒域女魔右腿肘上建“强真格寺”。其他史书也有同样的说法。这所寺院是一所典型的尼泊尔建筑,正方形塔状,共3层,石砌墙壁,薄瓦盖顶,黄铜塔顶,2层楼以上以烧砖为墙体,殿内残存的壁画,依稀可辨,木雕精致,想象丰富,既有人物画,又有圣迹道场图,溶藏尼风格为一体。现在寺院由一对老夫妇看管。寺藏文物虽然不多,却很有保存价值和观赏价值,合金浮雕像4尊、檀香木雕像1尊,另有悬挂大门左侧的铜钟1口。4尊浮雕像中3尊是佛、菩萨像,1尊是藏娘黑茹迦像,身披人皮,手持人肠,腹部突出,据说他专以吸人血、食人肉为生,形象逼真,颇具风格。铜钟高约50厘米,直径35厘米,钮高26厘米,上部为莲花状,基座为莲花宝珠,左右各有一戴冠人像,饰弦纹3尊,身长30厘米。檀香木雕像高22厘米,头戴“扇”字形高冠,双耳佩大耳环,袒露右肩,身披袈裟,颈带项饰,右手屈于胸前,手握金刚杵,左手垂于股间,跌跏坐在莲花台上。据当地人说这尊佛像是邦兴村的一位牧羊女孩从附近的山洞发现的。 帕巴祖拉康。位于吉隆县吉隆镇。《卫藏通志》说:“帕巴寺,济咙。”创建年代不详,从其外观和壁画看,晚强真寺数百年,象是格鲁派兴起后创建的,但具体的创建年代和创建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风格与强真寺相似,塔状为典型的尼泊尔风格,共4层。殿内外有风格不同的壁画三层,其中最外一层是格鲁派风格画,有佛像、菩萨像、印藏著名学者像以及格鲁派主要圣迹、道场图画。大殿建筑面积为6柱,其中外殿2柱,主殿4柱,供奉释迦牟尼佛像。殿内有些地方维修过的痕迹比较明显,被酥油灯烟熏黑的壁画能够辩认的不多。现在寺院由一位老人看管,负责点灯供香。殿门外左墙角有尊措达拉阿的石雕像,风格比较独特。 帕祖拉康。位于吉隆镇中心的一块巨石上,仅为一间破旧的房屋。据说原有15名僧人,无寺属土地和寺院住持。每月10日和25日举行宗教活动。从寺院创建以来一直是赛吉贡巴。 宗林拉康。在吉隆镇,位于帕祖拉康西边。据调查原有45名赛吉僧人,管家1人。寺属田地所收粮食全部归管家所有,作为工作报酬。一般由寺院僧人中有影响的学者组成管委会,轮流主持宗教活动。 查嘎达索。弥拉日巴大师长期修行的地方。位于吉隆县南部。宗嘎至吉隆镇的公路旁边,吉隆河水从脚下流淌。寺院建筑群(包括新寺和旧寺,新寺以邬玛宗、经堂、拉让为代表;旧寺以查嘎达索和已毁的僧舍为代表。两寺之间相距300余米)紧紧镶嵌在离河面1000米左右的险峻的岩崖下面,从远处很难看清有多少僧舍房屋。据调查创建者是仁增南杰,寺院落成后取名“擦达玛贡”。在此之前仅有弥拉日巴的修行洞,以后经过几代喇嘛的不断努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现在的规模。至今喇嘛已传十二辈,第十辈喇嘛主持期间使寺院达到了鼎盛。 据《史书》记载,查嘎达索是弥拉日巴大师从岗祖浦出来后修行居住的第一个洞,也是他修行获得觉悟之洞。他在这里修行了3年,之后移居群隆修行洞修行6年。在邬玛宗修行期间已经有很高的功力,能够腾空进行短距离的飞翔。《竹巴教法史》说:“……带着(伯母)所给的钱来到查嘎达索,以半生活的味道度过三年……。”《弥拉日巴传》也有同样的记载。解放前寺院归政府管理,每年4月15日吉隆宗和宗嘎宗派人到寺院发放布施。现在完好的建筑有经堂、修行洞、邬玛宗,其它如拉让半完好,但不能使用,显教经院已毁。依山创建的僧舍数间。寺院保存金粉书写的大型《莲花遗教》(不全)和其它著作共500页,《弥拉日巴传》木刻版1775块,据说丢失1000余块,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反映弥拉日巴修行生活的壁画风格独特,画面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寺院现有僧尼7人,1位男管家。7名僧尼中6人是年轻尼姑,都在20岁左右,1名是老尼姑。据寺院管家介绍,在吉隆弥拉日巴的修行地方有七宗三浦,七宗是:热玛曲杰宗、嘉玛囊嘎宗、查噶邬玛宗、敏珠赤玛宗、林卧查玛宗、洛布班玛宗和查嘉多杰宗。三浦为:萨哇浦、欧色浦和岗祖浦。这些在《弥拉日巴传》和其他有关史书中都有记载。 仲玛拉康。位于吉隆县宗嘎乡,建寺年代和创建者的名字不详,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以及与宗嘎宗的特殊关系推测,可能建于14世纪,即萨迦派统治西藏建立13万户以后,开始时是宗本的宫邸,直到以后(很难说清楚什么时候)才演变成寺院。如果它和宗嘎曲德是同时创建的话,是在1270年。现在寺院失空,殿墙倒塌,满院狼藉。四合院式的佛殿东殿6间,南殿5间,西殿6间半,北殿4间,为藏尼风格的建筑,类似拉萨大昭寺的建筑,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样的建筑风格在藏区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结构非常牢固。方形柱子是用数节连接起来的,木梁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中间为佛像,周围以花纹环绕。柱头雕有一种极难辨认的动物像,共有4只,面相凶恶,双目圆睁,口鼻大张,牙齿外露,前爪伸展,后爪登柱,腹部肥大,生殖器外露。有的身躯如马,但有双翅;有的若狮,却有猫尾。 宗嘎曲德寺,位于吉隆县宗嘎乡。原尊奉宁玛派,是后藏贡塘王的属寺,五世达赖摄政后改宗格鲁派。《藏王天赞普世系阿里下部贡塘如何出现——明晶史幻镜》说:“……祖拉康的基础从第五饶迥的铁马年(1270年)建造至今第十三饶迥的火兔年(1747年)已经有四百七十七年”。(迦妥·仁增次旺诺布著)全寺分西殿、北殿,北殿保存完好,共1层,供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达玛茹巴等20余尊大小合金像,唐卡十几幅,各种法器和跳神用的法衣一铁箱。另外有刻着“大明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字样的大小铜钹各一对。西殿比较宏伟,分内殿外殿,共3层,外殿一层房屋完好,殿墙塌落,内殿全毁,只留下残墙断壁,据寺院管家介绍建筑面积为36柱(详见《明晶史幻镜》)。现在寺院失空,一名老人看管,负责点灯。据调查,文革期间寺院受到严重破坏,大量文物流失,其中包括唐卡700幅,金制供灯2盏、金粉书写的《般若八千颂》)16部,全套《甘珠尔》、《丹珠尔》,以及其他佛像、法器无数。 萨哇浦。又名“萨欧浦”。弥拉日巴在吉隆的3个修行洞之一,位于吉隆县宗嘎乡东面5公里处的一个沟脑的岩山腰间,河水在洞的下面从东向西流淌,河两侧的山形状奇特,仿佛一幅精心雕刻的艺术品。洞口离地面约10余米,有石砌的台阶。外洞约6平方米,内洞约4平方米,供奉弥拉日巴雕像。据载热琼巴就是在这个洞认识弥拉日巴大师的。《竹巴教法史》说:“在那里读学,食物丰富,拿着这些来到萨欧浦弥拉的跟前”。 查嘎曲林寺。位于聂拉木县充堆乡。原尊宁玛派,后来改宗噶举派的竹巴噶举。原寺拉康嘛呢嘎是颇罗鼐所建,文革期间被毁。1991年用国家拔款1万元和群众自愿捐助的钱在原寺后面约100米处建造的查嘎曲林寺,面积6柱,属于赛吉贡巴。殿内供奉着新雕塑的释迦牟尼佛像和莲花生像。现在寺院有2名赛吉僧人,统战部门规定的指标是4人。每月的黄道吉日进行宗教活动,寺前有新建的嘛呢房。 佩结林寺。全名“噶丹佩结林”。位于聂拉木县城北12公里的昂觉村,1675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资助修复的。《黄琉璃》说:“木兔年(1675年)修复在尼藏交界聂拉木地区的弥拉日巴大师的修行地珠巴浦而形成的一所寺院”。第斯桑结嘉措时期有僧人70人,拉东、玉东、巴措、岭莎、伊莎、查达、萨拉和贡拉东等地方是它征收差税的地方。除此之外,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和供品。廓尔喀入侵西藏时期和以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寺院遭到破坏,1984年国家落实政策拨款进行重建,铁皮屋顶非常美观。现在寺院有4名僧人。弥拉日巴大师的修行洞在寺院佛殿的左上方,洞高约1.4米,深约3米,面约4平方米,内供弥拉日巴像。 二、自然保护区内寺院的特点 以上十几所寺院属于不同的教派,其中格鲁派寺院6所,噶举派寺院(包括修行洞)5所,宁玛派寺院2所,萨迦派寺院1所,息结派寺院1所。虽然这些寺院大多数处在城镇中心和公路沿线,但是与藏区其他地方的寺院比较规模不大,而且毁坏程度严重,失空寺院较多,就是有僧人的寺院也没有规定的比较严格的学经制度和管理制度。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赛吉贡巴所占的比例大。 上面介绍的17所寺院(包括修行洞)中赛吉贡巴有7所,完全没有僧人的寺院6所,共计13所,占所调查寺院的近80%。无论赛吉贡巴是宗教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对于它的起源、形成年代、存在形式以及僧人的学经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除了美国学者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在她的《藏边人家》中作过简单的叙述外,至今国内学者没有作过专门研究,而且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赛吉贡巴”,如果仅从其字面理解,很难解释清楚,“黄色的寺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寺院?假若再于“黄色”和“寺院”中间加上一个“人”字,就会变成“黄色人的寺院”,那么这个“黄色人”又是什么人呢?国外札斯奇柯和布克两位学者分别把“赛吉”解释为喇嘛中的一个派别和佛教密宗的僧侣。其中第一种解释过于笼统,“赛吉”是喇嘛中的一个派别,但是这个派别究竟与其他派别有何不同?有哪些特点?第二种解释更加含混不清,布克先生可能指宁玛派僧人,因为宁玛派中的一部分僧人可以结婚,他们以修密法为主,但这和我们在调查中所见到的赛吉僧人不尽相同。根据调查,“赛吉”是僧人的一种,这种僧人允许结婚,不脱离世俗生活,平时不着袈裟,参加生产劳动,每遇宗教节日或黄道吉日着僧衣(有时也不穿僧衣)进寺院诵经,祈福禳灾,祈祷平安。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有学问的僧人轮流主持法会(也有固定的住持),负责平时寺院没有僧人时上香点灯。总之,“赛吉”就是对未脱离凡俗(尘)而允许结婚的僧侣派别的称呼。“赛吉贡巴”是这些僧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其规模相对来说比其它寺院小,内设经堂、密修院、拉让等。寺院周围是僧侣们的住房,实际上就是民房。 在弄清赛吉僧人和赛吉贡巴以后,再来探讨赛吉僧人和赛吉贡巴的兴起。赛吉僧人和赛吉贡巴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很难说清楚,而且文献史书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根据赛吉贡巴目前的存在形式和赛吉僧人的生活方式推测,其出现至少也在其他有僧人居住的寺院之前(很困难推测到具体什么年代),而且受到这样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受原始宗教(苯教)方式(包括祭祀方式、活动方式和巫师的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很可能它是巫师和巫师活动场所的一种演化,佛教传入后虽然其内容和活动场所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活动方式没有改变。第二,受社会政治的影响;第三,受经济的影响。为了维持生活采取农事和佛事并重的方式。如《黄琉璃》中偶尔也有寺院因受经济生活的所迫而失空,变成“赛钦”(赛吉僧人的家)的记载,这里的“赛钦”很可能属于上面所说的“赛吉贡巴”的一类。巴伯若·尼姆里·阿吉兹在经过数年的实地调查后指出:“‘赛吉’的经济地位相对来说是很低的,施主对他们的待遇也无定规”。《藏边人家》以前塞吉僧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很少得到政府的资助,自食其力,在此基础上保持贡巴的香火不断。阿吉兹博士在关于赛吉贡巴的起源问题提出了其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她说;“‘赛吉贡巴’在定日地区内比喇嘛贡巴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些。在定日那些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中,朗果、拉东、扎楚莫和贡普这些‘赛吉贡巴’名列前列。……它们比喇嘛贡巴出现的时间更早,这就表明了一种演化关系,也就是说喇嘛贡巴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它逐渐取代了‘赛吉贡巴’”《藏边人家》 2.建筑风格多样。 在所调查的17所寺院中除去岗祖浦和拉哇浦2座修行洞外,其余15所各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有纯藏式的建筑风格,有藏尼风格的建筑,也有纯尼泊尔风格的建筑。7所赛吉贡巴是属于纯藏式风格的建筑,这些寺院建筑风格比较单一,一般只有1座宗教节日期间供赛吉僧人聚会诵经用的经堂,僧舍很少,石木结构,规模较小,比民房大不了多少。装饰简单壁画种类不多,色彩单调,供品稀少,尤其从表面很难看出寺院的样子。卓玛拉康、宗嘎曲德为藏尼混合风格的建筑结构,藏式殿堂,尼式雕刻,花纹浮雕异常精美;浮雕佛像端坐花纹图案之中央,肃穆恬静,仪态庄重,浮雕门饰、丰富美丽的壁画,以及柱梁头上的动物雕像青蛙头、骏马身、鼠猫尾、飞鸟翅,口鼻大张,扑前欲飞,威猛凶恶,两种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融合得十分恰当,这样的建筑风格在藏区其他地方很少见。 强真寺和帕拉康是典型的尼泊尔建筑风格,正方形塔状佛殿,庄重大方,黑灰色陶器薄瓦铺盖屋面,铜制飞檐,锥形金顶,光灿夺目,再加上藏式的残存壁画和烧砖墙体更增添了佛殿的色彩和庄严。 协嘎尔曲德寺,藏式殿堂,石砌红墙,满墙的藏式壁画,色彩艳丽;各种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神;小型唐卡,做工精细,表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创造力。 查嘎达索,天然岩洞和建筑房舍镶嵌山间,和大山融为一体。 3.自食其力,农事佛事两不误。 农禅并重,以寺养寺是以上十几所寺院的共同特点,如几所赛吉贡巴的僧人他们在不耽误生产劳动的情况下,开展必要的宗教活动,既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也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改变了僧俗群众之间以前的那种主仆关系,加强了团结,安定了社会。绒布寺依靠地处珠穆朗玛峰脚下、中外游客多的优势和特点,腾出空房作招待所,既增加了寺院的收入,解决了僧人的一部分生活,也为游客解决了住宿困难。他们的这种农事佛事两不误,以寺养寺的做法对诱发和刺激落后地区群众的商品经济观念,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该大力提倡。 三、自然保护区内寺院的发展思路 “改革”一词对于寺院这个社会实体来说也许有点陌生。但是,无论是国家、集体和个人若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革,发展生产力。同样,寺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生存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和发展的新路子,不能长期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那么,对于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寺院来说如何进行改革?如何适应社会发展? 第一,寺院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和学经传法的宗教学府,要求发展,首先必须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抛弃以前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了解形势,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寺院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大胆吸收和借鉴其它地区寺院建设方面的一切先进有用的经验。加强对僧人自身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的寺院管理制度和僧人学经制度,实行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以督促僧人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赛吉僧人来说,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加强藏文学习,适当掌握所学经典的内容,始终要把自己看成知识分子的一员,在文化知识、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安定方面作信教群众的模范,带领当地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地方政府办教育,教授藏文及其它文化知识,逐渐消除贫困地区的文盲。 第二,上面所介绍的十几所寺院大多处于城镇中心和旅游沿线,地理位置特别好,必须利用地理优势,针对西藏中外游客逐年增加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发展旅游事业。如协嘎尔曲德寺所在的定日县协嘎尔镇是珠峰自然保护区未来的中心地,计划在这里修建保护区中心医院、宾馆、油库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协嘎尔曲德的银器加工业在历史上很著名,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开办工艺美术加工厂,切实加强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薄弱环节,大力开发生产富有地方特色和较高观赏价值、保存价值的旅游商品,以增加寺院收入,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绒布寺应该利用地处珠峰脚下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和针对中外游客多的特点,筹集资金积极经营旅店、饮食和小百货,以比较好的服务质量迎接游客。在调查中发现到这里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颇多,苦于他们到那里后找不到吃住的地方而食宿在野外自己带的小帐蓬和汽车上。在这种情况下,绒布寺办食宿店是再好不过。同时应该加强寺院本身的建设,搞好寺内外卫生,开设陈列室把寺院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艺术品陈列出来供游人观赏,从中获利。应该积极地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新路子,把寺院的生存和僧人生活从仅仅依靠信教群众布施和政府资助的单一的经济来源向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路子迈进,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立求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执笔 索南才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