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生态保育就是一种修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态保育就是一种修行

徐仁修 演 培

  徐仁修:人类尚未出现在地球上时,整个大自然生态丰富、欣欣向荣,万物间平衡和谐,无任何物种独霸全球,这其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举例而言,恐龙之所以灭绝,是因为它曾经独霸一时,假设真有一个造物者存在,它会觉得这是败笔,因为生态已经失去平衡。於是便巧施一计,让彗星的陨石撞到地球,地球改变了轨道,随之气候转变,恐龙不能适应就灭绝了,大自然便又回复平衡。
  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老子也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皆是天地间的弱肉强食,但我看法不同。我长期在大自然中观察,认为所有生命是互相帮助的。举例而言,一只狮子吃掉一头羚羊,乍看是弱肉强食,但若抽离此种看待,纯以物种关系来讲,羚羊如果没有狮子这个天敌,本身会无限繁殖,整片草原啃食殆尽,连根都不剩,所有羚羊终将集体饿死。从这个角度看,狮子用它的肉食性来筛选掉病弱的羚羊,减少草原的负荷量,帮助羚羊得以维持一定的族群数量;同时狮子也藉著羚羊来饱腹充饥,维持族群的生命,大自然就是如此的彼此互助。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有限,但工业革命之後,推上机、怪手、链锯的进入,对大自然的主宰就很大了。但因为人类没有多少智慧,当自私、贪婪超过大自然的容忍度,地球就会反扑。有识之士已经看出生态和谐的崩溃,会为人类带来灾难,於是环境保育的观念出现了。要如何恢复生态平衡,最基本的理念即在尊重地球的自然生态法则,与之和平相处,当人类使用智慧的开始,也是生态保育的开始。
  演培:佛教是从生命的根本来看待这个问题。人类历史的轨迹从神权思想,到君权主义,而至民权、人权的倡导,而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时代,佛教就已经倡导生权主义的重要,以众生平等来看待一切。这其中,戒律的制定便是爱护一切有情的最好说明。尤其“不杀生”更是佛教根本的大戒,而除了不杀生之外,更积极的还是“护生”。举个例子,过去佛陀时代印度因为每逢雨季,虫蚁都会出来,唯恐乞食托毕的走动会伤害到地上的生命,佛陀於是制定厂“结夏安居”的修行。几千年後的今天,人类才从地球的环境变动中发现,以人为尊的思想是很自私的,不能光只寻求人类的幸福,生态保育应从每一个生命著眼。
  地球提供了我们相当丰富的物资,却无法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以佛教立场倡导生态保育,除了再一次强调生权主义、再一次强调众生平等之外,当然还要对这种无止境的欲望追求,透过种种宗教教育、人文教育,以期跟功利主义相抗衡。佛教所讲的“缘起思想”更明确地指出因缘条件所形成的生态,众生无法独存於大自然之外的道理。在密切的因缘关系之下我们破坏生态保育,等於是破坏了我们自己的未来,老师刚刚所提,与佛教千年来的倡导,其实是不谋而合。

                      摘自《普门》2000年第8期

 
 
 
前五篇文章

晋唐时期的佛社

佛陀造像的缘起

少林寺历代住持及辈份

努力殷勤空里步 承生启后昌━━内江圣水寺智海法师写真

禅宗心理学

 

后五篇文章

论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历史功过

敦煌宗教文化的地理学研究

湖南佛教简史

佛指舍利之历史渊源研究

广济寺寺宝傅雯指画《胜果妙音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