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艺术审美的变迁
崔 陇 鹏
[内容提要]中国雕塑艺术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纯朴美”;商周的“狞厉美”;秦汉的“豪壮美”;魏晋南北朝的“悲慨美”;唐朝的 “雄浑美”;宋代的“清秀美”及明清的“精致美”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其审美的变迁中,又反映出了佛教文化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关键词] 审美变迁 色彩变迁 佛教文化 中国雕塑,展现出了中国从古到今审美意识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异,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其并非艺术本身所决定,决定他们的归根结底仍然是现实生活。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的心理情绪、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中国汉朝时国力很强大,其雕塑展现的是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和力量;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战乱频频,人民生活疾苦,其雕塑展现出的是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的描述,以求得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慰籍;而唐朝时期由于国家经济的强盛,其雕塑展现出的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文化,是以对天国的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到宋代,又由于世俗文化的发展和佛教的本土化,雕塑的人物形象又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人性的生活韵律。这反映出我国的雕塑艺术,每个朝代都显现出其时代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征和审美价值。
一、雕塑审美的变迁
原始社会的 “古朴美”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相对和平的时代,雕塑的主要用作陪葬品,或饮食器具。从其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中可使人清晰的感觉
新石器时代
舞蹈彩陶盆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有的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例如:仰韶时期的陶器上的纹饰,许多都是由动物形象写实逐渐抽象化,符号化而来的,其中包含着对氏族子孙的长久不绝的祝福,或是对原始巫术礼仪及图腾图案的记载,它是人类“原生态”的艺术,没有章程,没有约束,表现出的是不可企及的人类艺术童年气派的美丽。
2. 商周时期的 “狞厉美”中国商周时期的雕塑,远不再是仰韶文化中那些生动活泼写实的形象了,它们的题材和形象多是变了型的、风格化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那是一个动辄杀戮千百万俘虏、奴隶的时代,社会中充 商 青铜面具满了无尽的战争和疾病,.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神秘化的变形动物,它危吓、吞噬、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道路前进,其雕塑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沉淀着深沉的历史力量。如:陕西出土的商代青铜面具,沉浸在一派神秘的气氛中,那神秘而恐怖近似狞笑的神情,让人毛骨悚然。由于奴隶社会中巫术的盛行,商周雕塑中,不乏用作祭祀的铜器,许多留在鼎器上的纹饰,亦有许多“原生态”的艺术和语言在里面,有一种原始的野性美。
3. 秦汉时期的“豪壮美”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力强盛和空前辉煌的大统一时期,秦始皇建阿房宫时可以“弥山跨谷”,汉武帝的军队亦可以驰骋于草原而“气吞万里”。 其雕塑展 ??汉 马踏飞燕现的是对世界的征服,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如:武威出土的汉代的“马踏飞燕”,有一种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其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又如霍去病墓石马,其形极驯,腿部未雕空,故上部为整雕而下不为浮雕。后腿之一微提作休息状,马下由匈奴仰卧面目狰狞,须长耳大,手持长弓,欲起不能。其讲求的是气势,一种不加雕饰的动态美, 其 雕塑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的表达,也没有主观抒 情,而重点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异常简洁单纯的整体形象,是一种粗线条、促轮廓的整体形象以及其在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气势。又如秦始皇兵马俑,它不华丽却单纯,无细部而洗练,用简单、重复、统一的形式造就了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队。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悲慨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各地战乱连年不断,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的剥削使得大众处于悲惨的生活。民众多有出家,假托佛门,以图幸免徭役之苦。这时中国的雕刻艺术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很大,在中国内地众多石窟中,雕塑的题材也多是印度传来的饲虎,贸鸽, 北魏 佛像 ???????施舍儿女等故事,以宣扬佛教忍辱,舍我的精神。其雕塑是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的描述, 是对苦难的哀悼,含有一种人类原始的虔诚的宗教感情。如:菩萨、佛的面容都予以人以沉静而神秘的感受,即时飞舞翱翔的飞天,也莫不如此。正是这种肃穆、 沉静和神秘,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另外,北魏初期是我国佛像雕塑的草创期,我国固有的雕刻艺术,受佛教艺术影响后,有了飞速的进步,自平面变为立题,有形似进而为写实,其线条自古拙变而为圆熟。北魏的雕像的最大特点是创造了“平刀衣纹”,其刻法大多刀锋之下,使每个重叠出成为高低不同的平面,其断面呈阶梯形衣纹。这种刀法刚劲,线条流畅,刻画出的衣褶简洁,韵味深厚。至北齐、北周,其雕塑的手法逐渐纯熟,佛像轮廓整一,面貌较圆,形态消瘦而有神,颧骨突出而棱角分明,其线条简练,有韵致且妖娆而不轻浮。其手法由程式化的线形渐入立体的物体表形法,坐像间用横向褶纹,身躯直立如圆柱体。直至隋代雕像,虽增加了新型的装饰,但身躯总轮廓仍略显圆柱体。南北朝雕塑的造型风格是南瘦北肥,为南北人种体格特征所决定,这种差异贯穿了中国雕塑史。北方造型如同《诗经》中的美女硕人,以体格硕大肥壮取胜,南方造型如同《楚辞》中的细腰美女,以腰肢苗条见长。
5. 唐朝的 “雄浑美”唐朝时期,长期的动乱的局面结束了,社会的矛盾得以缓 和,人民暂时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到盛唐时呈现出了繁荣富足的现象。由于人民现实生活的满足,对佛教信仰表面上虽仍维持着或者更高涨,实际上是一种风俗习惯,而不是像南北朝时 唐佛神像阿难 那样以之为精神的寄托,这反映在佛教雕塑中的便是一切面貌衣饰完全取之于当时的生活。如以唐代绘画或非宗教的雕刻面貌对照着看,便可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五官比较集中,丰腮、短而厚的嘴唇,饱满的下巴,初月形的眉毛,外角微向上弯的眼睛,圆而近方的脸型,因照顾到了透视时而产生的误差或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视角,其通常是把头部、胸部以上适当的加大,脖颈加粗。从以上可以断定当时的艺术家是以何等热爱和平生活的思想,寻找出了这当时人民所公认的典型特征。如果认为南北朝佛像穿着丝织的薄纱,那么唐代的佛像已改为穿绸缎了。这质量感是以圆润的刀法所表现出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全体的比例和饱满的肌肉,以极其精美纯熟的手法,创造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如佛是庄严慈悲端坐的,侍立菩萨是和蔼可亲、曲身而立的,供养菩萨表现了虔诚恭敬,金刚力士则尽力表现他的肌肉坚强。唐朝时期,由于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强大,其雕塑艺术亦展现的是民族的大融合,是一种开放的国风和多元的文化,一些各式各样的异国人也都成了当时的雕塑的题材。如:这时的文殊菩萨座下都有狮,其前有獠蛮,后有拂林,都是唐代以后有坐骑的马夫侍卫。据《旧唐书.西域记》记,开元七年,东罗马国王遣吐火罗大首领来长安献狮子,拂林就是对当时东罗马驯兽师的称呼,一直延续到后世。早期拂林多为唐代西域胡人形象,浓须、深目、高鼻、胡服胡帽,后来逐渐中国化。“獠蛮”,具书《北史》记载是在西南方一种名为獠的蛮人(南方民族统称为蛮),也有人考证是来自东南亚或非洲的叫昆仑奴的奴隶,自汉至唐南越林邑等处经常向中国皇帝献象, “獠蛮”,就是随来的象奴形象,早期都是卷发深目、翻鼻短身、黑肤裸体。后来则改穿汉服,但仍袒胸而貌则保持原形。
6. 宋代的“清秀美” 北宋的雕塑作品大体上继承唐末的风格,而气韵则远不及盛唐,缺乏生气,不能成熟的表达出质量的感觉,但用传统的熟练的方法忠实地做出了当时的服装。如果说唐代是官僚贵族的文化,展现的是富丽堂皇的气势,宋代则是士大夫平民的文化,抒发的是优雅、 宋 佛像清淡、细腻的情怀。这时,那种唐代的圆的脸型以不为人们所爱好,长圆的脸型已成为这是的典型。塑像作了摆脱图案性的大胆的尝试,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人性的生活韵律,像我们在生活中时曾相识的人,许多优美俊俏的菩萨形象都取材于真实的人间妇女,许多的观音像都面容柔嫩、眼角微斜、秀丽妩媚、文弱动人。这个时期,神的形象已完全人间化了,更重要的是,许多民间的神亦加入了众佛的行列,佛教逐渐本土化、世俗化。由于文化的普及和整个社会民众素质的提高,北宋的雕塑艺术走出了宗教迷雾与贵族殿堂,向着平民化和普及化发展。
7. 明清时期的“精致美”明朝的雕塑是力求复原的,是在没落过程中极力挣扎的时代,它在极力模仿盛唐的作品,并且企图找到一个一定的法则或程式,其结果是程式化的规矩严谨、纤弱细巧的作品。总是不能得到很高的气韵,缺乏内在的力量,使人感觉到只是一些制作精细的偶像而异。这一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是古代的回光返照了。另外,由于中国戏曲等民间文娱活动的盛行,许多雕塑戴上了戏台上的服装、假面、假须,这些雕塑只能是给人以泥胎木偶的感觉。更其次的则是一些儿童玩具的形态,大概与民间的一些迷信活动有关。至清朝,统治阶级扬佛抑道,以藏传佛教为正宗,民间则以道教诸神为信仰的对象,清代民俗诸神的宗教色彩不浓,信仰的目的在于实用,包括求财祈福,各类神见于雕塑的主要有土地神、关帝、城隍、观音等,这类神地位不一定高,但却深得人心。清代雕塑中还有许多的工艺品,如玉器、骨牙雕品是极精致的仿古品,其繁琐的程度让人眼花缭乱。至此,我国雕塑的传统美也不复存在了。二. 雕塑色彩运用的变迁中国雕塑另一个特点是色彩审美的变迁。古人最早认识的是红早晨的太阳是红色,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带来温暖,人类对红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红 唐三彩雕塑色的运用早在商代就有,它给人一种原始的,至尊至上的色彩感觉。秦汉时期以运用朱.青.绿三色为主,传统上被称为的“丹青色”,即是朱青两色,它们的搭配显现出一种磅礴和大气,威武与雄壮。到了唐代,中间色和金色适用的范围扩大,使色彩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把三个主陪衬的更加富丽,如唐代有名的“唐三彩”就是以黄、绿、白为主色,渲染出 了一种无比富丽的景色。宋以后色彩更是绚丽,色彩的空间化为色彩开辟了新天地,而这时阿拉伯彩画随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使中国的色彩更加锦上添花。另外,宋代人亦喜欢用“女性化”的冷色调,以创造了一种“静”而“清”境界。中国的元清时期,是中国文化 宋 八角双贯耳瓶比较特殊的时期,由于其统治阶级为少数民族,其审美观点与传统的简洁大气相悖,也许是少数民族习惯于生活于朴素的环境,当政后过分的追求一种华丽,故失去了传统色彩的协和统一美,但清代其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处理色彩,也是异常成功的。雕塑色彩审美的变迁显示出了人们的心理情绪、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变迁。三、佛教对中国雕塑的影响及变迁 佛教自西汉末期,经西域诸国辗转传来,至东汉、三国之时渐就萌葱。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先有五胡乱华后有宋齐梁陈的王朝更替,各地战乱连年不断,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的剥削使得大众处于悲惨的生活。此时,儒家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随着道家与佛家的兴起松懈了,民众思想上的混乱使他们寻找新的一种精神支柱,佛教的轮回说使他们相信人可以摆脱生死烦恼到达解脱成佛的彼岸。于是民众都避世出家,他们虔诚的心也随之反映在佛陀的面容上。故自晋安、肖齐之后,佛教之发达,其势不可挡。及隋唐,号称全盛。至宋代,理学兴起,其融会儒、释、道三者,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儒学思辨化、哲理化,同时发展了儒家的道德伦理,成为中国社会秩序及意识形态的核心,至此,佛教也逐渐没落了。我国的装饰雕刻艺术受佛教的影响很大,在中国内地众多石窟中,虽然佛、菩萨形象在佛经中多有描述,如手印、姿势、衣冠等,但受当时时代的影响,佛像多显现出时代特征。北魏时期,佛教初盛,这时的雕塑明显带有印度人种高鼻通额的特征。北魏迁都洛阳后,佛像迅速汉化,佛陀和菩萨的形象与衣冠犹如中国的帝王和后妃,南朝菩萨造像皮肤裸露面积大,身姿优美,一波三折。从隋唐起,雕塑的外形逐渐改变了“秀骨清像”的特征,在体态和服饰上显现出雍容华贵,衣服由北方厚实的皮毛服装变成贴身的丝绸服饰。同时,造像的五官也逐渐中国化,鼻梁由高变低,肌肤由瘦变肥,耳朵变大下垂,成为中国相术中理想的五官和体态。佛像的表情,也一改北方威严、冷峻的面貌,变得温和慈祥而不失庄重,佛像不雅词不显示、脐部开始用缨络等物遮挡,佛像以写实为本,彩塑为主,重彩平涂。宋代以后,渐渐穿戴霞披和风帽,身体赤裸的造型基本上排斥,由于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各类造像趋于程式化、商品化,不少造像之神韵稍显不足,但题材有更新和拓展,俗化因素增多,佛教的雕塑也逐渐没落。中国雕塑的发展,反映出了中国从古到今审美意识的变迁,以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人民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书目: 1. 《陈明远古建筑与雕塑史论》 ?陈明远 著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2月)2. 《刘郭桢文集》 刘郭桢 著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82年11月第一版)3. 《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 王世仁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7月第一版)4. 《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1月第一次发行)5. 《中国建筑师.雕塑史》 梁思成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1998年2月第一版)6. 《宋、辽、夏、金、元文化志》 李学勤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7. 《魏晋南北朝文化志》 李力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8. 《中国美学史教程》 王振复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9. 《佛教志》 方广锠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10. 《美术志》 彭德 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11. 图片来源于《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1月第一次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