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龟兹佛画中壁画题材中有无大小乘佛教浅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龟兹佛画中壁画题材中有无大小乘佛教浅说
  前言
  佛教,建立于公元前623年。源自古代印度哲学,文化,艺术和民间的道德、修行、养生等诸方面文明。由释伽牟尼集大成,取其精华,唯我所用而完成并确立。可以说,佛教是人类的东方智慧与文明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世界文明和精神的重要财富。也是教育人们提高思想道德,净化灵魂的思想宝库。它的主要思想,是教育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检查自己身上具有的,不合实际,带有危害性的的思想和行为,并且为了人们能够正确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发解人生中的垢病,均来自于“贪嗔痴慢疑”的不良习惯。并且提供了大量可行的根治方法。通过不断发现与掌握人类共有的真善美慧的本质,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创造文明和净化精神为“空性”的大智大慧的精神和理想而成为世界三大思想教育体系。佛教的传入中国,由二千年前的汉代前后,自古印度传自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佛教的弘传,也带来了壁画艺术,这些壁画,目前,在新疆的尚有遗存,在当时,这是早期佛教思想艺术和教育的重要传播介体。壁画的形成,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源自古代印度的键陀罗时期。
  从现存于龟兹石窟群的大量壁画中,可以从题材和考古方法中探究出,佛教在中国西部的弘传过程中,形式多样,壁画只是其中的一个形式部份。其他还有一些形式。这些佛教宣传形式中,壁画中,体现了多种多样的佛教思想。根据个人理解,这些佛教壁画中,体现了佛教与佛法中的精神内涵,是广博、深远、永恒的。其思想中,承载了“一切法皆为佛法”的出世净土思想,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观思想“,有“万物皆有佛性”的慈悲思想,有“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究竟涅盘”的一切空,一切有的无我思想,有“因缘果报”的因果思想,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思想。有释伽牟尼,观世音,大势至的成佛至道思想。
  这些思想,全面,综合,具体的表现了中国西部和古代印度,罗马,希腊,中亚,亚述平原和兴都度什山脉地区,龟兹古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目前尚保存较具规模,较早古代人类文化遗产。它以石窟的建筑形式,沿库车,拜城,新和一带的天山支脉和天山水系沿岸。开凿出的半隐蔽式生土和石室建筑。距今的断代时间上限为一千七百年或者更早。下限为一千年。其功能,主要是佛教寺院道场。在这些古代寺院中,目前,遗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量的佛教题材壁画。对此,笔者称之为佛画或者佛绘。这些佛教绘画,美华艳丽,精纱绝伦。构图灵韵,表现强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如不变。为今天和未来恢复佛教建设与人类艺术研究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宝藏。
  然而,过去在对于佛画艺术研究中,国内有一些龟兹研究工作者或者学者、石窟研究者及考古界,因为依自然科学领域为主要方向和工具,对于佛教理论方面的“圆融”理解,有一些漠然或者不得要领,从而在研究方向和著作论述中,不能深入,不得其理,多将龟兹佛画中表现的佛教思想,有人常简单的界定为大乘小乘佛教思想的表现。
  这一点,以传统的佛教研究而言,这种划分,可以理解。然而,对于龟兹壁画中的佛教义谛研究上,这种“大小二乘”的观点,从根本上是与佛教本身要义上是相去甚远的。如果中国石窟研究者亦或佛画研究者,对于古代的佛教艺术遗产无“大小乘”意识,当是思维形式的一大进步。
  从逻辑学而言,佛画,佛教,佛理就今天而言,已经与过去或者佛教兴旺的地域来说,已经不是同一概念。在龟兹学中,佛教艺术正在演进为诸多的思想,艺术内涵与外延。对于龟兹学工作者来说,虽然这些分野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但是,巨大的宝藏中,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佛教和龟兹地区佛画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一个佛学门外者到一个现代艺术研究者与哲学思想圆满结合的思想工作者,从而引导自己的研究方向正确,合理,准确。起到弘扬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龟兹文化的科学工作者的作用。
  那么,如何能达到这种思维境界?
  笔者在长期对于龟兹文化与龟兹佛学的思考后,提供几点不成熟的心得,供学者与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
  第一章:佛教与佛经
  第一节:佛经的渊源
  历史主义,以前人的思想、文字、符号等成就为依据,探究过去发生的事情。试图掌握社会发展史的规律。立足点,有社会精神需求的层面,也有社会物质需求的层面。在过去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实证主义与上层建筑领域中,有不少的材料。
  文化主义,以前人的文献,物质,或者非物质的符号信息中探究形式与内在精神。
  历史文化主义,是建立在这二种思想基础和表现手法中的一个领域。它即是从前人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中汲取自己的营养,同时,又在纵深的向内,向外,向不同方向来寻找自己观点的材料和依据。以期为当代和后代传播文化的历史再现而积累思想。
  如果这种观点可供商榷,那么,我们可以从佛教现象中,探究一下这种历史文化主义的模块格式。
  佛教的性质,是教育。佛教的思想精髓,是集中了当时社会知识及认识,达到认识世界。明了并掌握意识发展的规律.准确的改造世界.达到人,环境,社会,世界和平无碍的极高境界。佛教的教材,主要来源于释伽牟尼口述的思想。他死后,他的思想,由他的弟子们开始集中整理,成文。这就是佛典,或称佛经。佛门称为“法宝”。此时的佛经,还不是“三藏法宝”。只有“阿含经”与“律”“论藏”还不成熟。
  当然,笔者此说,只是权益之说。对于佛门面言,这种解释,是不太精确的理解。
  好在佛陀大慈大悲。普被三根,笔者也就不再心生烦恼。大胆袒露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对于佛经或者佛教有所知之者而言。佛经是佛门弟子们学习,理解,修行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依据。随着佛教形式不断完善,兼容、普及和实用,佛教建立以来的二千五百多年来,早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诸多的教派和宗门。由于佛经浩若烟海,为了研究的传播佛教,使其发扬光大,佛教内部因缘而生,各自依教奉行,结合实际,利于研究和推广,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少的门宗。但不论怎么分立,均依据佛经为教典。然后佛经卷轶浩瀚。非一家门宗可以全面掌握。便择其宗旨的需要而选定基本经典为研学经典。据有关统计,现行的汉译三藏经典有1,692部,共6,241卷,统称三藏十二部,此外中国学者撰述收入藏内的有一千多卷。明代嘉兴版大藏经又收集中国学者撰述5,600卷编为续藏。近代日本也编印续藏,收集的也都是中国撰述的,共1,750部,7,140卷。一个人一生何事不做,通读一遍,至少要十年之久。内容浩浩荡荡。涉及尽虚空遍法界。无可胜数。所以,在佛教史上,就分出了许多的教派。至今,中国尚有显密二大宗派,八大门宗。具体的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显宗中,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唯识宗。密宗中,也有显密之分。分为五大宗派。
  第二节:佛教的大小乘渊源
  佛教的研究工作者,包括龟兹石窟文化研究队伍,对于佛教研究,是有功利性的,一向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代学科门类入手。这对了解佛教理念的真谛有一些共容之处,现代科学领域,在不断的发现新的材料和产生新的观点。在佛理中,属于“别教”,即专门的学科。这些学科,有其发展性,实用性,和不完善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行业和研究思想,对于佛学的研究,以利学科性的收获中,认为佛教有大小二乘之说。这一点,要考虑到,现实中,任何一门学问,参与的因素多样化。在佛学研究中,除了国家,团体,自由态人员在进行的同时,也有佛教领域中人员在进行研究。各自的收获和理解各有不同。那么,如何来理解龟兹佛画中,有没有大小乘这一理论呢。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在对于不同的思想中,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观点或者概念。因此,为了不断的形成较为共同的思想体系,不至于被他人所误解,做为中国或者世界佛教艺术业,是应该考虑一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笔者认为,在思想上达成某种共识,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混乱。那么,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观点来看,求同存异是可以做到的。下面,笔者试以一些佛教的本源文牍思维,来假设一种基点,进行探讨。
  即从佛经和佛理入手,了解佛教中的大小乘真实意义。有益于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
  什么是佛经:
  佛经是是佛教的经典。三藏,即“经”、“律”、“论”。佛家高僧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精通经藏(各种经文)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讲戒律),称为律师,精通论藏(明示教法)者,称为论师。早期佛经没有论的成分,三藏的完全形成,当于公元一世纪完成。
  佛经的缘起为,“前543年释迦牟尼于五月月圆日夜半在古印度拘尸那伽(今属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优婆伐檀那林双菩提树下涅槃,时年80岁。信徒分其舍利建塔贮之。3个月后,,迦叶在阿阇世王支持下,在王舍城(今属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雅)灵鹫山七叶窟内召集500比丘举行“第一次结集”,以整理佛教经义。该次结集又称“王舍城结集”、“五百结集”、“灵鹫山结集”等。富兰那长老(跋波)等率领近千名比丘在七叶窟外举行结集,世称“大众部结集”,亦称“窟外结集”、“大众部小乘结集”等。是为部派分裂为始。
  又传阿难曾在铁围山举行大乘佛教结集。世称“铁围山大乘结集”,亦称“大乘结集”。“(佛教大事年表电子版)
  这应该是佛教经典的第一次形成。在当时,是由佛教四众(或言七众)弟子中,以伽叶尊者、阿难尊者为代表的一批记忆力超群、德才兼备的佛弟子和学者,主持集合众口成碑、立法堪定后结集完成。
  佛典形成的意义,在当时,即是释伽牟尼临灭度时,依他的僧团学生们请示,释氏在遗嘱中安排“我灭度后,以戒为师,依教奉行”佛学教育的学规体制。
  因此,佛经便依佛陀释伽牟尼在世时四十九年的教育众生的语言为蓝本,纪录了下来他的思想。从而初步形成和表现了浩瀚的佛学思想体系。
  佛经以“三藏十二部”形式的完成,尚有后面的多次结集,完全建立起来的体系。佛经,分为“三藏十二部”。“三藏”,是“经律论”的统称,十二部就是“三藏”的体裁,分为十二部。有偈云:“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广论议及授记。”
  ①长行:就是经文一行一行的长文。
  ②重颂:将长行的义理,用偈颂方式重新说一遍。
  ③孤起:单孤的偈颂,与前后经文没有关系。
  ④譬喻:用比方来说明经文的义理。
  ⑤因缘:叙述某种事发生的因缘。
  ⑥自说:平时有人请法,佛才说法,唯独阿弥陀经,无人请法,而佛自说。
  ⑦本生:佛说过去弘法利生的经历。
  ⑧本事:菩萨罗汉在因地所行的事迹。
  ⑨未曾有:从来没有见过的神通变化。
  ⑩方广:就是方正广大的经,有圆融无碍的境界。
  ⑾论议:佛弟子研究经律的报告,或者佛与弟子讨论的记录。
  ⑿授记:佛给菩萨授记,何时成佛、在何净土等等的预言。
  具体形式而言,分别在佛经的不同分门别类中,这些门类为:
  阿含部涅槃部毗昙部论疏部本缘部大集部中观部诸宗部般若部经集部瑜伽部史传部法华部密教部论集部事汇部华严部律部经疏部古逸部宝积部释经论部律疏部疑似部
  可见上述十二部,其实并非十二部头。而是根据释伽牟尼佛讲经说法的时间顺序,经教的内容,修行的方便,意识的境界,戒律要求,工具词典和后人的学习心得等方面分门别类的。
  另外,佛经还有一个意义。是众生达到理解“三藏”在于“佛法僧”,达到“觉正净”,并且理解人生宇宙规律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盘”,从而理解“经藏”即为最高思想意识境界“心”“空”。
  因此,佛经,即是佛教徒依教奉行的最重要的教本,更是各个时代研究佛教最基本的工具。
  第二章:龟兹佛画的法义
  第一节:龟兹佛画中的大小乘壁画题材门类
  1、三世佛与三圣
  “三世佛”有多种说法,一种是依“三世”原本的时间意义而划分的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而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此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前一种三世佛称为竖三世佛,后者为横三世佛。
  竖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世”又叫“三际”。梵语叫路迦(Loka),《楞严经》说:“世为迁流”,意即时间的流动。佛教用于因果轮回时,“世”指个体一期生死的时间跨度。三世也可说前世、现世、未来世,或前生、今生、来生,或前际、中际、后际。佛教中的“世”,短的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可能,最短暂的即所谓“刹那三世”,刹那是梵文Ksana的音译,意即最短暂的时间。极常见的三世则有以人的一期生死为一世的“人生三世”或“三生”。再有一种“劫世”。劫,乃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之略,意为极久远的时间。婆罗门教认为世界要经历许多劫,一劫是四十三亿二个万年(或一百二十八亿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然后重新创世。佛教又以一劫为一世,与上述婆罗门教外道说法略有不同,但也认为世界有周期性创生与毁灭的过程。“三世佛”的三世,是指最后一种时间概念。
  有些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像即为三世佛。中间释迦牟尼佛像,左边一尊是燃灯佛像,右边一尊是弥勒佛像。佛教中还有三世三千佛的说法,即过去庄严劫一千佛,统称燃灯诸佛;现在世贤劫一千佛,统称释迦诸佛;未来世星宿劫一千佛,称弥勒诸佛。佛坛上的三尊像,即此三世三千佛的代表。
  横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为娑婆世界的教主。所谓“娑婆”乃梵文Saha的音译,意译是“堪忍”,就是能忍的意思,堪忍更进一步又有两层意义,一是说这个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二是说佛菩萨在这个世界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显现其“无畏”与“慈悲”。
  一般特征中,阿弥陀佛手持金莲花:通常所见阿弥陀佛的像约有三种:一为说法像:两手分开,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各以拇指拈著食指(左第二指),及无名指(右第四指),站立对众说法的姿势。二为接引像:左手持金莲花,平胸而立,右手下垂,作接引众生状。三为坐像:跏趺而坐七宝莲花台上,双手揲弥陀印,手上所持法物,有种种不同,总之以合乎《十六观经》者为是。
  西方三圣的西方是指我们通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中间站的是阿弥陀佛,手持金色莲花台,接引众生。阿弥陀经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其国人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大家都是莲花化生,无极之体,清虚之身。相貌庄严美丽,紫磨真金。寿命无量,人民也是无量无边。都是诸上善人。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灵频伽等珍奇之鸟。还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之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 。——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诸佛又放三十六百千亿光。所以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之世界,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经中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因地修行,名叫法藏,发四十八大愿,所以也叫做大头王。其中一愿说:若有众生,临命终时,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十声乃至一声者,他将亲自接引此人到极乐世界。保证此人修行成佛!
  左边手拿净瓶杨枝的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大势至菩萨,也和观音菩萨一样,发愿将念佛的众生接引到极乐世界,话说此菩萨威力广大,每走一步大地都要六种震动,象波浪一样,但不会伤害众生。
  华严三圣: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1、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2、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故称贤。3、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转之则右为智,左为理时,显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
  东方三圣为药师佛除与释迦佛、弥陀佛单独的尊像外,还有一种由佛、菩萨、弟子组合在一起的组像。一般由一尊佛像和二尊胁侍菩萨像一起构成一组称为“一佛二菩萨”。这种组像最常见的由释迦佛及其两位胁侍菩萨,即文殊、普贤配成一组,或由阿弥陀佛及其两位胁侍菩萨观世音、大势至在一起形成一组,及由药师佛与其胁侍菩萨日光、月光在一起构成一组。另外一种组像是由一尊佛像、二尊菩萨像和二尊弟子像配在一起构成一组的,即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最常见的是由释迦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佛的大弟子迦叶、阿难组成。
  2、释伽牟尼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始人。此名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伽,是智慧的意思;牟尼,是慈悲的意思。本名为悉达多,姓乔答摩。释迦为部族名称,又常被称为佛陀(觉者)、释尊、世尊等。生于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宫中。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1996年2月,尼泊尔政府称,由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专家组成的考古小组发现,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23年生于尼泊尔南部的兰毗尼园。80岁时入灭。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觉悟前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国净饭王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在生下释迦牟尼的第七天逝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养育成人,也成为释迦牟尼的继母。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向羼提提婆学习武术,从小在宫中生活,娶有三个妃子,分别为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乔比迦、鹿王,并与耶输陀罗生有一子罗侯罗。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后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岁时,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禅定“成道”,证得诸法实相。觉悟后随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阿若侨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八正道”等道理,称之为“初转法轮”。此后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影响逐渐扩大。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婆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遗骨(佛遗骨也称舍利)分由摩竭陀国王阿阇世等八王带回建塔供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因此可以认为,他是佛教的精神领袖。
  以上是对释伽牟尼的世俗化的认识。在佛教界内,释伽牟尼的法身。显见于佛经。释伽牟尼成佛后,具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皆为圆满报身妙相。
  3、大势至、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最大的势力,所以称为”大势至”;象征世间最大的法力就是高度圆满的智慧。有关大势至菩萨的介绍经典,见于《楞严经》,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楞严经》云:“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观世音菩萨,在佛经中的出现,见于观世音菩萨见于三部经中,按顺序来说,第一部是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五十三参的「第七回向」,观世音菩萨代表第七回向菩萨。这里面有自己修行的方法,和度化众生的方法,说得很圆满。第二部在《楞严经》里,《楞严经》共有十卷,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一部经里,观世音菩萨主要是说明,他如何修行证果。这些原理原则,无论哪个法门都用得上。第三部在《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品流通得最广。《普门品》里所说的内容,是观世音菩萨如何去帮助一切苦难的大众,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原理原则、方法及效果。这三部经,被称之为「观音三经」,都是附属于大经之中,并非独立的。
  《楞严经》云:“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4、西方极乐净土世界
  “西文极乐净土世界”,是佛教思想中的重要启迪教育内容。这就是无量寿经所展现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这是一个人类所企盼的美妙绝伦的理想世界。
  依据经典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称为无量寿经)。此经中说,释伽牟尼佛“一时佛在王舍城耋都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乔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键连,尊者伽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维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如是等诸大菩萨,无边无量,又有比丘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诸天梵众,悉共大会。”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法会。参与者,多为正道大菩萨。而且,佛说此经时,是应阿难菩萨见佛身光明而请法引起,因此,佛为会中所以未成佛的菩萨们宣说了“无量寿佛的阿弥陀佛”由来。并且说明了,阿弥陀佛,本是过去无量劫中一位国王,名为世饶王。“闻说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后,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义,充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因发四十八大愿。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遂行菩萨道。发大菩提心。终于成佛。号阿弥陀佛。其国所在。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支那由他佛刹,其国名号极乐。”此国“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苦,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苦。复无大小江河,丘陵坎坷,荆棘砂砾,铁围,须弥,土石之山。唯以自然之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而其国人民,寿命无量。智慧神通,国土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楼观建筑,亦皆七宝自然形成。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迈出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无量无边的妙泉静水,具八功德,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婆罗花,钵坛魔花,拘牟头花,芬陀利花,杂色光茂,弥复水上,其水皆知人需。所有众生,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无所味着。冠带,缨络,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缘具足,自然在身,又宝莲花,周满世界,其花光明,无量种色,夫量妙宝,百千摩尼,明耀日月。
  这就是无量寿经所展现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这是一个人类所企盼的美妙绝伦国土。在佛门中,不仅此经对于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有如此的描绘,《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中,也有描绘。因此,此三经。是净土思想的主要佛教经典
  如何到达这种理想世界,经典中有进一步的说明。有待后叙。
  5、东方药师琉璃净土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经》上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又叫药师琉璃光佛、药师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药师经》中说他曾发十二誓愿,主要的有“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之愿,“转女成男”之愿,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等等。而在信仰体系中被强调的无疑是“除众病”的誓愿与能力。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
  而其药师如来,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
  6地藏大乘世界
  地藏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集结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前来,一同赞叹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无尽悲愿,法会之殊胜是所有大藏经法会所无法相比的。
  地藏菩萨,梵語音譯是乞叉底藥沙Ks!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付屬,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觀察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在金剛界示現南方寶生如來之幢,菩薩在胎藏界則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地藏菩萨之特德:
  1、)来居秽土:一切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在此世界示现度生,所现皆在家相,如现白衣大士,或现天人等相;文殊师利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是在家相,唯地藏菩萨现出家相。
  2、)示现声闻:地藏菩萨是大菩萨,功德与佛相齐,究竟圆满,于此娑婆世界释迦佛法会中,现出家相。如《十轮经》(卷一)说:「以神通力,现声闻像。」声闻是出家弟子的名称,这是地藏菩萨的特色。依大乘经说:有些清净世界没有小乘法,也没有出家众。但释迦佛来此秽土成佛,即现出家相;秽土佛法与出家众,是有密切关系的。地藏菩萨向释迦佛看齐,现出家相,也愿于秽土成佛。秽恶世界的佛法,有出家众,可以解说为适应时代,而有为己的独善的倾向。但从另一方面说,含有积极的特殊意义:在这秽恶世界,众生一天到晚,非争名,即夺利,为生活忙,为私利忙,整个社会充满了罪恶黑暗。在此黑暗污秽的世界中,应给予一种光明和希望,所以释迦佛出现于秽土中,出家成佛。
  地藏菩萨来五浊恶世救众生,而众生中最苦恼者是地狱众生,所以地藏菩萨的悲愿力,众所熟知,是为了救脱地狱的众生。一般人所知道的,是地藏菩萨把地狱里的苦恼众生救拔出来。但这不是唯一的办法,也不是最理想的。最要紧、最彻底的,还是如何令众生不堕地狱,才是救度地狱众生的好办法
  7、弥勒未来佛
  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经记载,弥勒菩萨本来为释迦牟尼佛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享寿不高,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在弥勒去世之前,佛便为他授记,预言他命终之后,当上生到兜率天宫。兜率天上琼楼玉宇,金壁辉煌,莲花盛开,仙乐奏鸣,更有天女围绕、宫娥曼舞,算是世人艳羡不已的天堂,不过弥勒菩萨住在天宫的内院,其中庄严清净,无诸欲乐,与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区别,此处又称为弥勒净土。
  8、缘起观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又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现象是无常的,常常生灭变化,但它的变化却不是没有规律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变化。这变化的法则就是缘起。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缘起法的三大特征
  佛教所说的缘起法,有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果从因生
  果,就是结果和现象。结果从哪里来呢?佛陀以他的大智慧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为我们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真正起因,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结果和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第二、事待理成
  事就是事物存在的具体事相,例如人相的存在法则就是十二因缘。在十二因缘里,我们最容易认识到的两个环节是生缘老死。生,是生命的诞生和存在,这种存在的结果是老死,这是人生所要经历的必然规律。任何一个人出生后,都要经过老和死的自然规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无法摆脱生和老死的过程,这就是"事待理成"。
  第三、有依空立
  有,是指存在,空,是指不存在,任何一种存在的现象都是建立在不存在的基础上。以茶杯为例,正因为没有这个茶杯,所以它才能经过工人的制造而产生,我们不能离开具体条件谈存在。这就是佛法所讲的空。
  9、六度波罗密
  佛教不仅注重思想教育,自我觉悟,教人觉悟,更为注重的是实修。启发人们认识到人的智慧是通过实际生活与理想境界不断完善,不断升华的进程。要达此境界,要掌握实修的规律。这就是六度波罗密法门。在许多经典中,六度波罗密,是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必然操守。在佛义中六波罗蜜是菩萨的行为。六波罗蜜是古印度话(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个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边,登上陆地就安全、安稳,绝不会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称为度到彼岸。佛陀说众生在生死苦海中飘浮,没法游到安全之陆地上,比喻修行者断除了烦恼,就是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到达没有生死之彼岸,称为波罗蜜。发菩提心者,必须修种种的六度万行,以完成他成佛之愿。《瑜伽》七十八卷,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每一度中,尚有各种精妙细致的方法。如“布施”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分为“内财施”“外财施”。等等。在龟兹佛画中,这方面的题材占大多数。
  10、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藉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在的助力,从他力而得到救助,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义,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为皈依的最深意义、最终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槃会上教诫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皈依真义。这明示了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义。
  11、凡圣成佛
  众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以是待修习,一切佛皆成。万物皆有佛性,一切有情无情皆可成佛。这是释伽牟尼对于佛教的至高觉悟。也是佛教大乘思想的精华。龟兹佛画中,这种题材,遍及所有的形象中。因而,可以看到,地狱,畜生,饿鬼,人,修罗,天,人非人,植物,鸟,山河大地,一切皆可成佛。
  什么是佛性呢?可以有二个意义。
  性是佛的体性:“如金砂中有金性,银石中有银性”
  佛性是成佛的可能性,也是成佛的因缘。但这是佛性的深义。那到底什么是成佛的可能性呢?这如《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一、“理”佛“性”;二、“行”佛“性”(二佛性是印度旧说,今依中观义说)。什么叫理佛性?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无性(古人别说常与无性,是附合三谛的解说),法法毕竟空?这无性即空,空即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的。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末,凡夫是实有的,将永远是凡夫;杂染是实有的,将永远是杂染;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也就是约行性说的。一切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事理是一致的:如不是缘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为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的。无性而缘起,缘起而无性,佛在坐道场时,就是这样的通达:“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是诸菩萨不共妙观”。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
  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12、持名念佛与一心三观
  所谓念佛,是只念一声“阿弥陀佛”。这是学佛人的一个简便可行,无时间,性别,种性,地位,愚慧之分。人人只要持佛名号,一向专念,往生时,即可进入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这是佛教弟子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念佛,根据佛经所说,一般为四种念佛法门: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
  念佛法门有五部经,即:《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和《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门很多,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能了生死。而在这麽多的法门中,要以念佛法门为最容易最稳当。其他法门,修起来都很难,且人的寿命有限,还没有修好呢,已到寿尽命终了。来生如何,殊难逆料。所以还是选择最简单最稳当的法门为妙。大势至菩萨给我们作证明人,他生到极乐净土,位居西方三圣之一,就是念佛的成果。
  当然,修学的法门,不是部分的,少量的;修学成佛的道品,也不是一天,一生所能完成的。由浅而深的修学历程,经中分为种种行位,其中主要的,是欢喜地等十地。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进修,引发无边功德,如地一样能长万物,所以叫地。十地圆满了,就成佛。初地是欢喜地,在进修入初地时,应修三十心,所以在初地前,竖列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十住的初住,名发心住。发心住是修习信等十心已经圆满成就了;信心等修习而未成就时,就列为十信位。菩萨的修行位次,是这样的展布开来。总之,由浅入深,是可以分为多少阶段的。这一进修的历程,就是渐入于欢喜等诸地,就能“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达成了菩萨发心修学的究竟目的。
  这是普通人的老实念佛方法。
  还有一种境界,是达到顿悟的法门。即一心三观法门。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的三智一心中得,豁然大悟,往复河滩之间,大弘其教,门人常称数百。其三智一心中得的原文,如次:“问曰:一心中得一切种智,一切智断一切烦恼,智者大师更依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立四种观法。藏教以析空为观,以根钝故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用苦、空、不净、无我四观,析之令灭,而后归空。通教以体是为空,以根四稍利、体达、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释是缘生性,当体即空。别教以次第为观,此是有一类大根众生,闻大法而仰信,欲证真如。先以体假入空,破见思惑,次以从空入假。破尘沙惑。以二观为方便道,然后得入中道第一义谛,破无明惑。圆教以一心为观,这是一类根四最利的众生,先悟诸法无解三谛,头头自在法法圆融,然后依解而起一心三观。所谓圆解、圆修、圆破、圆证。教观虽名有四,而前三是权,后一是实,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佛法之宗要,今讲圆教一心三观,先从圆教一心三谛讲起,三谛三观,性修不容混滥,
  荆溪大师《始终心要》说:“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三谛即真、俗、中三谛,是为成人本具的真如妙性。“三观就是空、假、中三观。”此三观说起来虽有次第,实际上是解次第的,如现空时假中亦空,观假时空中亦然;如葫芦落水,泛泛有面,银铢落地,颗颗皆圆。这叫做一心圆融三观。三观和三谛同时不可分的,所以古人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意性即中,若能识得仰境界,当净地意如虚空。”
  13、报身,化身,法身。
  元音老人讲“一念清净心光即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法报化三身,本性全具,不用向外别求。”
  一念无分别心光,就是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那就是化身佛。要证果地报身佛,须悲智双运、广度众生、积累功德才行。我们证到本性以後,大悲之心就油然而生了。大悲心不禁油然而生,发起大愿,广度众生。这个大悲是从大智生出来的,没有智慧生不出大悲心;没有大智也不能度众生。因为要度众生,须识众生的根基,方能对机说法,所以度生要智悲双运,不是懂得些理论即可成事的。功德圆满了,感得的报身是果德大光明的报身。任何人证到的报身都是光明身,所以它是无分别的。
  化身则不然,化身是有相的,有相则有差别。如男女老少、草木鱼虫、日月天地,都有差别。既有差别,为什麽说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呢?因为相虽有差别,而生起诸相的本体-法身是无差别的。一切众生都是佛,因为都有佛性;一切世界景象都是我们的佛性所成所显现的。无论什麽好的境界或坏的境界,既然都是佛性所成所显现,那就平等无二了。故无论是我们五浊恶世,还是西方净土,都是平等无别的。世间诸有俱由我们一念无差别心光所化,所以一切事物就是化身佛。差别者在相上是有不同的,但生起诸相的性体是平等的,故一念无差别心光是化身佛。把这道理搞通了,就不致怀疑同一意义的无分别心光和无差别心光怎麽既是报身又是化身了。
  14、天龙八部及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15、人间佛教
  第二节:龟兹佛画中大小二乘
  一、大乘和小乘的区别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说起来很简单,每个人都会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这就是菩提心。但是要做起来就非常不容易了。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
  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本、韩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于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二、大乘佛教要义
  大德说,大乘佛教以中道为思想中心,所谓的中道,就是非有非空、不二之道;我们常人不是执著有,就是执著空,中道则认为这是邪见。龙树菩萨在中论之中说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明空亦假名,此是中道义。」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修行方式、修行目的和佛陀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看法。接触过一些佛教的人,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达成佛教”、“小乘佛教”这样的名词。那么,究竟什么叫大乘佛教、什么叫小乘佛教?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呢?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第三章:龟兹佛画中的佛理概念
  通过了解,以上的大小乘理,.可以想见,龟兹佛画中,到底有没有大小乘佛教之分,如果有,应该如何理解,如何认识,如何区别,如何深入研究。
  在龟兹学研究中,多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者,这些学者,多为由科学领域中进入了龟兹佛教文化遗产的认识,探索和研究中。对于佛学理论中的佛经,研究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是无法深入经藏来进入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领域,是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物理学,建筑学,文化学,和哲学的几个专门的领域中入手。对于佛画中的物理现象,只能是从表面来理解。同时,见仁见智,对于资料的积累,对于后人的深入认识和研究,有一定的成就。
  通过不断的理解,现在,有人已经开始思考了深层次的课题。对于佛理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可以从龟兹学的学者们文字中,看到一斑。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佛界内,对于龟兹佛画的研究,还是空白。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领域,知识不够,关注不够。这也是与佛教界当下的一些门宗思想有关。那么,从龟兹学的研究来看,是一个需要由各种有关的领域来共同研究,才有可能开拓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智慧。
  下面,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汇报一下龟兹佛画中,有没有大小乘的学习心得。
  大小乘之说,因形式而分
  在龟兹佛画中,可以看到一些供养人,释伽牟尼,观世音,大势至西方三圣的佛画。题材中,也不乏六度,佛传,本生,因缘的题材。对于有大小乘佛教分别的学者来说,上述题材,似为小乘法门的经教题材。
  佛画没有大小乘之分。
  在龟兹学中,佛学艺术,只是古代思想和教育的结晶。佛画,是绘画的经文。而这些经文,是一种宣传佛理的教育形式。它的内容,通过佛画中的佛经题材和内容来看。结合佛理,主要来自于各种佛教经典。而这些经典,目前,多依据的是“大乘”经典。那么,从名号上来论。龟兹学者,依术语的来源论,将佛画分为大小乘题材,是没有科学和学术依据的。
  题材不仅是佛经
  龟兹佛画,在当代,已经从根本上退出了他本来的宗教性教育功能。对于佛教内部,它的现在情形,也只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更为重要的是进行考古,研究,学术的工具。龟兹学家,目前的境界,还停滞在一个较为主观意识中。知识停滞在浮光掠影中。许多学者的知识,是根据前人的报谓权威的学说中加以引证自己的材料占有。对于佛画的理解,要超越前人的知识,对于佛画中,是不是有大小乘佛教,要有一个对于佛理的明确认识。佛无大小,唯心所识。题材与佛理,有相应的辩证关系。那是说,佛是由人类知识积累的智慧。佛法,是人世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同方法。有思想方法,也有工作方法,是实实在在的业务能力。而这些题材,是具体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绘画,技艺的作品。来自于先人们的思想宝库。对这种意识,心经中,明明白白的阐释出来:“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盘
  佛画,反映的是古代先人的智慧,内涵深刻,博大精深。龟兹佛画,虽然历经了战争,佛难,水火,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这是中国西部艺术的巨大损失。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佛经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盘。”就是说,事物形成后,和思想形成后,总是不断的改变原来的模样。一切事物,都会“成住坏空”。正是为了佛画中的空性。龟兹学者们,才不遗余力的进行保护,认识,研究。以其达到彻底认识古代文明的真实内涵。这是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龟兹艺术,不是一代人,二代人可以洞其深浅的。人类的知识,也是在不断的认识,积累,反复的。那么,对于龟兹学的认识,从佛画而言,也应当有此认识的过程。
  不二法门的佛画佛境。
  佛教有一个重要的认识理论。是中观。这是龙树菩萨创建的佛学理论。是辩证法的起源。中观解释了佛教的圆通,圆满,圆融思想。也解释了佛法是净化思想,净化灵魂的思想宝库。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大乘理趣经》则讲“诸法非因生,亦非无因生,虚妄分别有,是故说唯心。”《华严》更进一步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大乘经中讲真常观念的经典很多,一般常见的有:《华严》、《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涅盘经》、《楞伽经》、《楞严经》、《大法云经》、《无上依经》、《不增不减经》、《大哀经》、《大乘密严经》、《圆觉经》等,还有《宝性论》。实与真常学有必然联系的只有《大乘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其它经只是涉及了净心缘起和如来藏观念而已。真常学所依据的经典都是旧译经典,即旧传唯识观念
  中观与唯识有相似之处。
  中观讲“真空”,唯识讲“妙有”,
  妙有就是讲唯识法相,空的重点就是破执,破除一切我执、法执,遣执除相,他重在破;而唯识的重点,显正,怎样叫空,怎样才有?他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这是两者的大区别。但是虽然有区别,二者却是不能分离的,建立空必须了解诸法一切是因缘生,诸法的法相就是离不开唯识。能够了解空,也可以晓得一切现象,本身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与实体,这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心经上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叫做中道思想,要合得拢来。
  “通宗不通教,开口胡乱道”,说不出理由来,难免盲修瞎炼;“通教不通宗,好似独眼龙”,只能看到一边,不能看到全面,
  《维摩诘经》问:“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我们从这些经教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凡是一种学科,如果在一种旧有的观念中固执己见,不求变通。将会不自觉的陷于知见的绝境。而这种空观,中观,唯识就是解释了事物不能仅从表面和固定的意识上理解的认识观。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事物的共性上的认识,如对于颜色来说,没有谁会说,这是小乘颜色,那是大乘颜色之说。
  佛画是智慧的海洋
  我们在龟兹学和龟兹佛画中,可以见到诸多、无限的门窗。这些门窗,可以从屋内观察,也可以从屋外体验。从这些无尽的门窗,我们可以感觉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无限,越来见洞天和光明。而观者,是我们立足的角度。这个角度,是我们正确的历史观,认识观和知识积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佛画是入门的洞天
  佛画中,我们可以从绘画学,建筑学,民俗学,地理学,音乐学,工艺学,对比学,史学,物理学,化学,哲学,文学,佛学中找到无尽的实用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是人类共同的智慧,没有你家我家他家之分。所谓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智皆为佛智。
  佛画是医治精神空白的良药。
  虽然龟兹佛画,在一个时代中,完成了它的教育使命,但是,在现实和未来,佛画显现的意义,远无止境。对于一个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正确教育和理念的环境中。向往真善美的心,龟兹佛画的精神作用,还在继续的源远流长。真善美,是人类共有的美德,不分大小乘。

 
 
 
前五篇文章

佛学与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环境思想与西方当代的环境哲学

佛法在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

泾川北魏石窟

独具特色的石窟

 

后五篇文章

唯物主义与佛教

安岳石刻

中晚明戏曲中僧尼世俗化现象论析

从《曹溪通志》再谈惠能的佛教思想

桑志佛教建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