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龙门石窟唐代阿弥陀造像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龙门石窟唐代阿弥陀造像研究
  序言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这个传播过程始自东汉末年,历经魏,晋,南北朝,完成于唐代。在这几百年中,佛教对中国文学、哲学、艺术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
  佛教及其艺术尽管是从西面来的,但它的传播轨迹并不是简单的由西向东依次展楷而且它一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就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反方面冲击,从而影响先前曾给予它以影响的那些地区,龙门的实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与此相联系,中国式佛教造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漫长的路程,到了龙门也告最后完成,而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至此达到了一个顶点。
  被誉为中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它集中反映了公元五世纪至公元八世纪的魏,唐间中国雕刻艺术黄金时代的精萃。在全世界中世纪雕刻艺苑中亦堪称一束艳丽之花。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世界性大都会,"九朝故都"洛阳,就是培育这束鲜花的沃土。①
  一、唐代龙门石窟造像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二公里的龙门口。这里香山与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②
  龙门石窟开凿于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洛前后始,历经东魏和西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北宋诸朝。其中唐代自纪年铬记最早的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月二一日的"洛州乡城老人佛碑"至安史之乱之前(天宝十四年)约一百二十年是大规模营造的时期。③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诏治"洛阳宫",通过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时代洛阳龙门的佛教造像活动达到了最高峰。当时政治安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崇佛政策,使得造像活动颇为盛兴。唐代佛教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窟的绝大部分是造像窟,也有禅窟和瘗窟。大型造像窟有药方洞,唐字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寺、双窑、老龙洞、破窑、惠简洞、奉先寺、万佛洞、奉南洞、净土堂、摩崖三佛、龙华寺、极南洞、火下洞、八作司洞以及东山的大万伍千佛龛、擂鼓台南洞、擂鼓台北洞、高平郡王洞、大弥勒洞、四雁洞、二莲花洞、看经寺等。龙门唐代窟龛的数量、尚无准确的统计。据龙门文物保管所初步计算的结果,龙门共有窟龛二千一百个,唐代占百分之六十,4依此可估算出唐代窟龛约一千二百间十个左右。龙门的造像题记据龙门保管所1974年的调查,共得二千七百八十品。其中有纪年的七百零二品,内中唐代有四百七十品。5
  唐窟的造像题材,除北朝已有的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以外,又出现了卢舍那佛、药师佛、大日如来、宝胜如来、维卫佛、优填王、地藏、业道、千手千眼观音、多臂菩萨、西方净土变和历代祖师像等,同时还有刊经文及造道教天尊像者。文殊骑狮子、普贤骑象、"九品往生图"等也出现了。这无疑是与新经典的译出、各宗派兴起相关联的。6
  龙门唐代造像是龙门造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题材内容更为丰富的重要阶段。
  二、阿弥陀造像研究的意义
  唐代龙门石窟造像题材研究中让人注目的是净土崇拜,特别是西方净土崇拜大为流行。阿弥陀及救苦观音像几乎占唐代造像总数之半。据《龙门石窟的研究》一书收集到的造像铭中高宗一武则天时期各种题材纪年造像的总数(包括纪年造像)459龛中,释迦9,阿弥陀110,弥勒11,观世音45,地藏菩萨7。从中可以看出,对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的崇拜信仰,占据着主要地位。7
  当时流行洛阳地区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净土宗、华严宗、三阶教、禅宗和密宗等,净土宗占统治地位。龙门净土堂的题记说明,当时龙门主要的一种石窟列像窟,就是净土宗的礼拜堂。由此可脂通过对龙门唐代造像石窟中阿弥陀像和西方净土变等阿弥陀净土的研究可以看出宗派的发展过程和题材的演变。唐代造像题材比较扩大,这与新经典的译出以及宗派的兴起相关。又,佛教信徒把它们所信奉的不同经典中的佛或菩萨任意地组合到一铺造像中,这在小洞及小龛中尤为突出。这是佛教民间化的现象。
  龙门石窟阿弥陀造像研究对唐代主要佛教宗派净土宗的盛衰与佛教艺术,对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佛经的解释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Ⅱ龙门石窟诸阿弥陀洞
  一、分期和演变特征
  龙门石窟无量寿佛最早出现在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有纪年的阿弥陀佛最早出现在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8,到了唐代急剧增加,特别是太宗末年到高宗、武则天时期,成为当时人们信仰崇拜的主要对象了。该石窟有纪年的阿弥陀洞有127个(这127窟的分布,请看本文的附录表一)
  本文诸阿弥陀洞的研究是第一,大洞窟为主,因大洞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和佛教宗派指导者开凿的,所以依佛经造像,题材特点显明,也包函题材演变方面的时代待征,也是当时社会最高艺术水平的反映。
  龙门的三十五个大洞(规模上,洞窟所室高宽深三个长度中有一项超过300厘米者)中阿弥陀为主尊的是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北市彩帛行净士堂、龙华寺、高平郡王洞,等8个窟。
  第二,兼论一批具有题材特征代表性的中小洞,比如,五十二菩萨的袁弘洞,一佛八菩萨的八菩萨洞,西方净土变龛,四十八佛的奉先寺壁上阿弥陀四十八佛等。
  第三,民间流行的多种题材组合的,比如把阿弥陀佛视为过去佛的龙华寺,以及弥勒净土,东方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汇三净土于一堂的丝南洞、魏牧谦洞的三世佛题材等。
  上述的阿弥陀洞题材演变特征上,可分成4个阶段。
  (一)唐太宗中期~高宗前期(约640~660年),三尊或五尊式阿弥陀洞。
  (二)高宗中期~高宗末期(约660~683年),五十二菩萨阿弥陀曼陀罗。
  (三)武则天时期(684~704年),西方净土变相。
  (四)中宗~玄宗时期(约705~745年),四十八佛。
  (一)唐太宗中期~高宗前期(约640~660年)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韩氏洞
  宾阳三洞是《魏书肥屠现尽匪潜蔽夯适椅咦妗⑽恼鸦侍蠛褪雷谟斓氖呷所,近年已为研究者所公认。9
  宾阳南洞正壁一铺五身大像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完工的魏王李泰所造B10的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阿弥陀佛(图1),肉髻矮小,并施以涡旋状发纹。面相方圆,眉骨高突。直鼻厚唇,颈有三横纹。内有偏衫,胸腹部束带作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肩下有吊钩。结跏趺坐于叠涩束腰方台上。左右二弟子合十侍立。再外为二菩萨侍立。菩萨面相方圆,右菩萨头戴花蔓冠中饰一宝瓶,有珍珠项饰和粗大的璎珞,皆一手持莲蕾,一手提桃形物。胁侍像均立于圆莲座上。左为观世音,右为大势至菩萨。
  宾阳北洞,唐贞观末年至永徽初年(公元649-650年)B11造像。后室正壁一铺五尊,阿弥陀佛(图2)居中,结跏趺坐于方形叠涩须弥座上,座高1.5米,正壁浮雕三身力士像。坐佛头饰肉髻,右额残,面部方圆,下部收敛处较短,颈有三道横文。胸部搭在右肘上,二弟子立于束腰莲座上,双手合十。左侧观音菩萨头戴莲花宝冠,宝冠中有化佛,左手下垂提净瓶、右手持莲蕾,右侧大势至菩萨立于束腰圆莲座上。头戴莲化宝冠,左手提一物于胸前,右手提一桃形物下垂。
  潜溪寺,唐永徽末年至显庆年间(公元655-661年)B12开凿。后室正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正壁主像阿弥陀佛(图3),结跏趺坐于高方台座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著僧祗支。螺纹高肉髻,面相丰满。主像左侧迦叶像,双手合十,立于束腰莲座上。上身较宽大,下身收处较窄,右侧阿难像,立于长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身着袈裟,双手持宝珠胸前。主像左侧菩萨像,头戴高发冠,面相丰满。左手提净瓶,右手持麈尾。右侧菩萨像,立于束腰莲座上。左手持宝珠举于肩部,右手提一桃形物。左右天王像,头束冠,下着裙,足着靴,下踏夜叉。
  韩氏洞是位于敬善寺北侧的小洞,该洞宽116,深190、高160厘米。后室正壁是一坐佛(图4),二弟子、二菩萨像,两侧壁皆刻千佛。前室内侧刻二天王、外侧刻二力士像。天王与力士之间刻造像记B13和供养人像。后室正壁主像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莲座上。依造像记主佛是阿弥陀佛。
  这时期上述的四个大洞以外,阿弥陀题材的中小洞小龛较多。(龙门有纪年的阿弥陀造像127龛中贞观酚阑辗显庆年间的一共48个)但是造像布局是没有大的差异,都是三尊式(一佛二菩萨)或五尊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龛。即中央正面为中心的对称结构居中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的基本布局。中小洞和小龛也不例外,比如宾阳北洞北壁上方一方形龛,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宾阳南洞北壁思顺坊老幼碑的上方有一较大的方形龛也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一般大洞和小龛的影响关系在《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考古学报」1979年第四期,534页丁明夷)一文有结论"从对造像形式的分析看,大小造像形式的变化线索基本一致。在佛座、服式等方面,是大像的变化在前,小像受其影响。大像因规模和造像人身份的关系。雕凿精细而华丽。如菩萨的璎珞,细部表现较多,佛方座束腰中雕出力士托扛。另一方面,大像在某些方面显示保守性,如晚期菩萨中旧式扎带与扎帛的使用,披巾横计胸腹之间两道,裙带下垂如绅等做法的保留。小像的某些形式也影响了大像,如有梗圆莲座原为小龛像所特有。但是晚期大像(如东山第一窟)的主佛也使用了。披巾垂于体侧斜披络掖,最先在小龛像中出现,后来成为共同使用的手法等。总之,大像作风端丽,而小像则较生动、活泼而自由。许多小像,高仅数寸,但身姿婀娜,灵珑可爱。"
  值得注意的是阿弥陀题材的大洞开凿年代,宾阳南洞(641年)、宾阳北洞正壁一铺五身大像(649-650年),潜溪寺洞(公元655~661年),韩氏洞(公元661年)有纪年的阿弥陀龛是贞观(9个)永徽(24个),显庆(15个)(请看附录隋唐有纪年阿弥陀佛分布表)比较多。由此可脂大小洞和小龛的功德主的阶层不同,但是普遍信仰阿弥陀佛。
  这时期阿弥陀题材是根据它所表现出的基本的大量的形像(无论大小洞)有如下的共同特点,第一,造像结构是正面主佛为中心的对称结构,居中阿弥陀佛的三尊式或五尊式为基本形式。主像占据了较大的位置。第二,主佛的形像是双领下垂或通肩大衣的结跏趺坐佛。手姿是普遍用说法樱
  (二)高宗中期~高宗末期(约660~683年)敬善寺洞,袁弘洞、万佛洞。
  敬善寺是唐代太宗纪国妃韦氏所造的功德窟,唐显庆后期开凿,龙朔年间完工,时间约在公元661~663B14年由前后两室组成。
  前室高350厘米,宽370厘米,深352厘米。门额正中有一圆形像龛被盗。两侧各一相对飞行的飞天,左右各一力士(图23),北壁力士外侧是观音像,力士、菩萨上方是纪王李慎之母太妃韦氏《敬善寺石像铭》为宣德郎守记宣参军李孝伦撰文。南壁力士外侧现存一菩萨像。
  主室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图18),高225厘米结跏趺坐于叠涩式八角束腰莲座上。主佛左右均有120厘米高的菩萨立于带茎莲台上,头均残,身挂璎珞宝珠,躯体稍向后倾斜。从同一莲茎上引出两组一佛二菩萨,又从一莲茎上引出入身不同的供养菩萨(图21)。南北两壁各雕弟子(图19)、菩萨(图19)、天王(图22)三尊大像。令人注目的是洞内四壁共有坐姿不同的供养菩萨五十身在莲茎上引出的莲座上。洞顶莲花辨双层藻井仅雕出轮廓线,周围绕以八身飞天。
  袁弘洞在梁文雄洞北邻,宽250、深210、高220厘米。正壁起低坛、高5厘米,坛上置一坐佛(图29)二菩萨像,佛座前香炉和蹲踞的双狮。左侧菩萨像手提念珠,右侧菩萨像左手持长梗莲花。左右侧壁刻出坐式菩萨像(图30)原有各二十五身,皆坐于莲花上。左右侧壁的外侧,各有浮雕天王像一身,右壁者只存上部(图31),左壁者头足俱残(图32)。窟项正中刻重瓣大莲花,无飞天。窟门外左右侧为二力士像,右力士有璎珞,左力士残。
  万佛洞由前后两室组成,在前室门的南、北两侧,各雕一身威武的护法力士像(图24-8),脚踏山石。后室平面近于方形,在西壁雕有一佛(图24-4)、二弟子(图24-3,5)、二菩萨(图24-2,6)。在菩萨与弟子之间,各雕一身供养人,为尼姑装束,脚穿圆形花瓣头履。在门内两侧各雕一身天王(图24-1,7),脚下踩有夜叉,后壁为姿势不同的五十二身供养菩萨(非五十身)南北两壁雕满小千佛,均为结跏坐佛,施神定印,不露手,下部雕出舞乐图(图28)。窟项为平顶,正中雕一大莲花,周有八身飞天环绕,在莲花周边有阴刻大字题记曰;"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连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
  列像窟是一种净土宗崇拜的石窟,主像为中心,布置列像,崇奉的主像是阿弥陀佛与弥勒佛。龙门唐代列像窟造像形式的特点是造像组合的尊数逐渐增多,九尊像的形式是增加的趋向龙门唐代造像的基本组合。敬善寺多了两尊菩萨,万佛洞是九尊像(但实际上分成两铺:后部一铺五尊,门内外侧四尊)这两洞都九尊像的不成熟形式。B15上述的敬善寺洞,袁弘洞、万佛洞是不成熟的一铺九尊的基本布置上左右壁加入了五十菩萨像的造像形式。五十身菩萨加上胁侍菩萨合成五十二菩萨。即,阿弥陀佛为中心的五十二尊菩萨像之曼陀罗。这是这时期的重要共同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万佛洞左右壁的中央位置,各刻一龛优填王像(图25)。北壁的题记是;"庚辰癸酉朔丁亥比丘僧仁,藻玄,敏戬合门徒道俗洛州陈泰初,许类玄献,许行感,胡处珍等并各舍珍玩,俱罄丹诚,奉为本师和上敬造优填王像一躯。愿万劫千生无亏供养,桑田碧海永固归依。"南壁的题记是:"大唐调露二年岁次庚辰七月十五日,奉为真莹师敬造功唬"由此可见,这两龛优填王像与两壁的万佛有计划地布置在壁面上,证明万佛洞的营造是应若干功德主的要求统一规划布局的。万佛洞的布局较之以前的唐窟有了明显的进步,它试图表达一个"西方净土世界。"传统的五十二菩萨退居于正壁之上,两侧壁则遍刻万佛,万佛之下刻出十身伎乐人(图28),以烘染欢乐的气氛。用石窟来表现"阿弥陀净土",实始于万佛洞,此后的北市彩帛行净土堂,更直称这种石窟为"净土堂"了。后来,净土石窟的发展,又引发了"净土变"的雕刻。B16
  这时期五十二菩萨的出现以外,第一期的三尊或五尊式的简单的阿弥陀造像布局到第二期洞窟造像题材出现了如下的新现象,第一,洞窟造像统一规划全体布局。万佛洞为代表,三壁的空间中实现经典的阿弥陀净土解释。第二,敬善寺,万佛洞周远志洞开始将供养人加入佛、菩萨的行列中。(龙门石窟还有奉先寺)。第三,在密宗的影响下开始起坛,但不高,周壁设坛床列像。第二期,阿弥陀为中心的五十二菩萨之曼陀罗以外还有值得注目的是洞壁莲花上刻六身童子的周远志洞和八菩萨洞。该洞的情况如下。周远志洞宽145、高155厘米的小洞,正壁起坛,高32厘米,坛上三身像已无存,只有佛座残痕。由残痕可脂主像阿弥陀像坐于八角束腰方莲座上,二胁侍像是圆莲座式。坛正中立面刻香炉,由塔式高座承托、两侧为二身供养人像或坐或立于莲花上的六身童子。这就是净土宗说的莲花化生。B17
  窟顶中央浅雕一圆周莲蓬,外绕双重大莲瓣。在主像头光上方两侧,各刻一身飞天,现仅存飘带残迹。该洞壁刻有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八日宣义郎周远志造阿弥陀像文,左壁刻玄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八菩萨洞在王君洞下方,正壁造一佛、二菩萨像,两侧壁各造三身菩萨立像,共计为一佛八菩像。阿弥陀曼陀罗之一,无量寿为中心,八菩萨应是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除障、地藏、观自在,属于早期密教的曼陀罗B18。八菩萨的名称,在宾阳南洞前壁上看到施主造"阿弥陀佛一龛及六菩萨"的题记,记此六菩萨之名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地藏菩萨和药王菩萨、时间是唐高宗前期所造,应属民间的组合方式。
  (三)武则天时期(约684~704年)
  高平郡王洞,北市彩帛行净土堂,西方净土变龛。
  高平郡王洞在万佛沟北崖东段上方,平面呈方形。正壁上高浮雕串枝五朵莲花座,中间一朵较大,其余四朵较校造像布局是一坐佛(图43)、二弟子(图44)、二菩萨像(图42),主像头残,着通肩式袈裟,肩头左右敷搭衣角,结跏趺坐,有舟形背光,五身像下距地表45厘米处有坛,坛高40厘米,坛上刻坐佛一排(图45),计九身。坐佛通高110厘米,皆突胸束腰,结跏趺坐,着通肩袈裟或袒右肩,坐于圆莲座上。东起第二身有臂钏。西壁及前壁西侧均刻上、中、大三排坐佛。大小,衣饰,坐姿与正壁相似。有的有波状发纹,有的有臂钏。东壁及前壁东侧尚未刻出佛像。方顶、无雕刻。窟室内有插佛座用的孔洞24个,直径28、深20厘米。
  活动佛座方形,长50,宽50,高20厘米。窟门外有二力士。洞内原有圆雕佛座若干,造像记十则。有三则署开元十六年(公无728年)二月二十六日。重要题记有两侧:
  一、"大唐开元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香山寺上座比丘慧澄检校此龛庄严功德记。同检校比丘张和上,法号义琬。刻字人常忠。"
  二、"大周之代高平郡王图像尊仪躯有数十,厥功未就,掩归四大。白兹零露,雨洒尘沾。遂使佛日沉辉,人天福减。惟我香山寺上座慧澄法师,伤之叹之,惭之愧之,徵巧匠,尺取其,饰雕翠石,焕然紫金,即身之弃……"
  由此可脂此洞是高平郡王武重规所造。武重规事见《新唐书》卷二一五上。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受封高平郡王,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降封国公,史书未载卒年。此洞造像晚于大万伍千佛,力士的高髻,接近开元初形式。大体推断,高平郡王洞缀工于开元初年(公元713年)。该洞地面上安设二十四佛,合主尊共二十五身,或许是为破二十五有而设的"二十五坛别尊法"B19。
  北市彩帛行净土堂(简称净土堂)的结构可分为主室与前庭两部分。主室平面(图47)呈横长方形,环西、北、南三壁下部凿一倒凹字形基坛,坛上部表面残存一系列浅凹糟11个(现9个)深仅1-1.5厘米,坛表三大槽。应为三身佛八菩萨的十一尊。前庭东沿已残,西、北、南三壁面,分布有众多的小龛与雕像(图48)。西壁一长条形浅龛内雕十二身结跏趺坐佛,西壁方门两侧,各开四个相互对称,大小基本相等的小龛,其中下部分二龛均雕蹲狮,北侧的已残。南北壁对称地造小龛。位于北壁东侧的是依山崖斜坡走向,呈一阶梯状层叠雕凿的精美的"九品往生图"浮雕(图49)。现由上至下有六身结跏跌坐佛(现存五身)、二裸体童子,伽陵频伽岛、二立菩萨、再有六身结跏趺坐佛,二莲花童子、二舍利岛等B20。
  两方净土变龛在高平郡王洞下方东侧,描绘阿弥陀佛所居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根据《阿弥陀经》镌刻的。画面构图是:阿弥陀佛(图50)结跏跌坐于中央莲座上,双后平举胸前,施转法轮印,身着通肩袈裟。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四周刻眷属圣众及八菩萨。下部刻伎乐舞蹈(图54),上部浮雕菩提双树,楼台宫阙(图51)、经幢旌旗(图51)。其间飞云缭绕。整个画面以阿弥陀佛为中心,构成庄严富丽的"西方极乐世界"。该洞属唐武周时(公元684~704年)造。
  龙门石窟洞窟的基本形态的变化大至武周时期开始,基本上是后室圆角方形圆顶,前室平顶。周壁凿出坛床,布置列像,不再是后壁列像,一铺九尊像的形式较多,主像占据的位置缩小,力士把门。
  净土洞(延载元年),出现了方形平顶窟。后室方形略扁,平顶,直壁,前室平顶。前室在右壁及后壁布置一些左右对称,布局相同的小龛,左右壁上并雕出"九品往生"经变画。这都是石窟布局的新现象。类似于净土堂的主室方形平顶,前室平顶,门外两则置狮的造窟形制,在龙门石窟最早出现于第二期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开凿的万佛洞。这种形制流行于武周时期,规模以中等偏小者居多,多分布于西山南崖及东山万佛沟口一带,净土堂为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这类洞窟与唐朝显贵们开凿的大窟有一定区别。
  这时期各种阿弥陀曼陀罗题材的造像活动渐渐盛兴,内容丰富多样。高平郡王洞正壁下坛上刻的九体坐佛一排是九体阿弥陀,"往生极乐有九品之差别。故佛体分为九品"B21日本的净琉璃寺有九体阿弥陀。净土堂的前庭西壁在门楣部位,贯穿西壁上部,有一长条形线龛,内雕六身结跏趺坐佛,还有龛外东侧阴刻楷书"僧礼十二光佛"与该龛对称的南壁上沿也有一排坐佛残迹,现仅存一身,形象相同,估计原为一排六佛,南北两壁共组成十二佛题材。高平郡王洞的九体阿弥陀和洞内的佛,净土堂的十二光佛的题材来看,中小阿弥陀洞造多身的佛像,似有佛教经典的译出和广泛理解的原因。总之第二期的五十二菩萨已经消失出现了多造佛的趋向。
  西方净土像龛表现了西方极乐世界,万佛洞的立体表现方式演变成平面表现,但缺乏生动的图像,净土堂补充了"九品往生","莲花化生"的生动的场面。
  第二期的五十二菩萨造像在武则天称帝后渐消失,五十二菩萨的阿弥陀曼陀罗是与第三期的《阿弥陀经变》和《观经变》相适应属《西方净土变》之早期题材。
  让人注目的是五十二菩萨的菩萨装中项圈臂钏、璎珞等的雕刻装饰传统,明显地传到大万五千佛洞和擂鼓台南洞等的大洞窟菩萨装佛像上。西方净土变题材的洞窟是中小洞为主。高平郡王洞也正壁下坛上计九身佛中东起第二身也有臂钏,西壁及前壁西侧均刻的坐佛也有的有臂钏。武则天称帝前,高宗时期的五十二菩萨的装饰和武周时期菩萨装佛的出现,值得进一步研究。"臂钏"的广泛流行,似与密教影响的加深有关。
  (四)中宗~玄宗时期(约705~745年)奉先寺阿弥陀四十八像
  分散在奉先寺九身大像间的立佛(图65),共四十八身,高力士、杨思勖等人发愿所造的无量寿佛。镌于龙门奉先寺北壁东侧,碑高223,宽90厘米。这是内侍省高力士(公元684~742年)、杨思勖(公元660~740年)"一百六十人奉为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敬造西方无量寿佛一铺四十八事"。这四十八尊无量寿佛就是穿插于奉先九大像间的立佛;卢舍那南侧三身,北侧十一身,南壁七身,北壁二十七身。立佛高度在190~220厘米之间。四十八身阿弥陀(旧译无量寿佛),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阿弥陀法,造出时间是开元八年二月(公元730年),检校僧是大奉先寺沙门道杰,文济。B22
  为唐代造像代表形式由成熟逐渐衰退时期唐德宗以后龙门不再造像,这与会昌毁佛,安史之乱,寺院崇拜超过石窟拜等多种原因有关。
  总之,上术第一期第四期的诸阿弥陀洞,各时期各有共同特征,第一期的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韩氏洞是中央正面阿弥陀佛为中心的左为观世音,右为大势至菩萨的三尊式或五尊(加入二弟子)式为基本形式。第二期的敬善寺洞、袁弘NFDE2洞、万佛洞是五十二菩萨的阿弥陀曼陀罗。第三期的高平君王洞,北市彩帛行净土堂,西方净土变龛,内容丰富多样,表现了西方净土世界。九品往生,莲花化生等,生动的场面。第四期为唐代造像代表形式由成熟逐渐衰退时期。
  二、民间造的诸阿弥陀洞
  在中国,特别是在唐初向往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都是很多的,B23中国净土教的成立与开展中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净土教的开展并没有师资相承的现象,这也是净土教由于其他教团之处。中国净土教的初祖昙鸾,从菩提流支受学净土经典,但他并不属于慧远的莲社系;道绰生于昙鸾灭后二十年,因目睹昙鸾碑,受感动而入归净土教;善导则透过道绰之门而入净土教,但在早期他却是一位涅盘经的学者,师事瑟瓒五三二--六O三年。唐代的净土教学者,几乎都是在年过中年之后,才就学于净土教之师;或者是因为看过净土诸师之著作,方始归于净土门。因此,一般虽有净土五祖之说,但在基本的相承上却是断绝不通的,大于禅宗及诸教学的师承。
  、至于所谓的净土五祖,则为后世之人根据诸师的著述,而编造出来的系统。由此可推脂隋、唐以前的弥陀信仰,与净土往生的思想,已普及于一般民众,成为一种普遍化的信仰。当时,在民间有许多士庶,曾在各地传教,但却未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名声。B24
  唐代净土信仰的流行,使龙门石窟开凿了许多阿弥陀洞。道绰(公元562~645年)善导(公元613~681年)创立净土宗。B25净土宗认为人们生前多行善事,常念阿弥陀佛名号,命终之时即可往生阿弥陀极乐净土,于莲花中化生。其修习简便易行从而得广泛流行更加盛行于民间。唐代平民百姓佛教生活与帝王、贵族官僚和士大夫不同之处,在于经济条件差,缺乏文化,不可能广建寺庙,大量斋僧,写经造像,凿窟壁画,看不懂那些难读佛经。而修行方式简易的佛教宗派则受青睐。B26净土宗宣扬的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黄金为地",楼阁饰以金银琉璃赤玛瑙等,想食得食,要衣得衣,年寿长得无法计算。B27在龙门石窟,阿弥陀净土题材的广泛流行,造成了无佛经依据的民间的阿弥陀佛。
  宋达意洞正壁造优填王像,右壁造阿弥陀并二胁菩萨。左侧造像分上、中、下三层各有七佛并一菩萨立像。在敬善寺上方最高一层的小龛也正壁并造二像。龙华寺的一坐佛二立佛像,可能是表示三身佛。左壁的倚坐佛是弥勒佛,右壁的结跏趺坐佛,可能是阿弥陀佛。丝南洞三壁三佛,正壁是弥勒佛,表示弥勒净土、左壁是药师佛,表示东方琉璃世界,右壁是阿弥陀佛,表示西方极乐世界。汇三净土于一堂,是功德主净土崇拜5姆*
  世佛"供奉的。《魏牧谦家像铭》云;"尝读佛经,云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佛,欲求解脱而不归依者未之有也。先世尚焉,崇信极矣……乃于龙门奉先寺北敬为亡考妣造阿弥陀像、释迦牟尼像、弥勒像、合为三铺,同在一龛。"这是把"阿弥陀佛"视为过去佛。在老龙洞门外上方有开元三年(公元715年)韦利器造阿弥陀像龛也"弥陀得道四劫前,庄严幽路福先。"同样视"阿弥陀佛为过去佛"。这为宋代以后的"横三世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之设立,开启了先声。
  三、龙门石窟诸阿弥陀像的特征
  龙门石窟唐代造像根据它所表现出的基本的大量的形像,并在像铭中反复证明了阿弥陀佛着双领下垂或通肩大衣的结跏趺坐。阿弥陀佛的手印是早期普遍使用说法印(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下放体侧或抚膝)手势比较拘束单一,(仅结跏趺坐佛类有神定印,而善跏趺坐的弥勒、立佛的释迦佛也普遍使用说法印)晚期的结跏趺坐佛手势舒展而自由,降魔印和转法轮印盛行。晚期结跏趺坐佛的降魔的流行。阿弥陀佛降魔印的例证有西安宝庆寺塔内阿弥陀三尊(图版22),菩萨宝冠中有化佛的观音菩萨和提净瓶的大势至菩萨。主尊是菩萨装宝冠佛。炳灵寺右窟第53龛和54龛也有降魔印的阿弥陀三尊(图版3、4)(有铭文、唐681年)第53龛的铭文"大唐永隆二年、闰七月八日巡察使判写崎州郡县承口车都慰崔纯礼为七考亡妣敬造阿弥陀佛一躯并二菩萨"。第54龛铭文"大唐永隆二年,闰七月八日陇右道巡察使行殿中侍御史中玄龛敬造阿弥陀佛一躯并二菩萨"。韩国军威石窟也是左右胁侍菩萨是宝冠中有化佛的观世音,提净瓶的大势至、主尊降魔印的三尊佛。韩国浮石寺无量寿殿内阿弥陀本尊的手印也降魔触地樱B28
  本文上述的第三期(约684~704年)西方净土变龛和高平郡王洞主尊的手印,即转法轮印是本来释迦牟尼成道以后在鹿野园给五比丘说法时释迦牟尼的手樱但,阿弥陀像作转法轮印的例证有本文第三期的西方净土变龛主尊和高平郡王洞主尊以外,还有唐贞观元年铭三尊佛(627年),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阿弥陀净土图(图版7)(奈良时代,8C初),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金铜阿弥陀三尊佛像(图8),韩国庆州国立博物馆所藏雁鸭池出土全铜三尊板佛坐像(图版5、6)(统一新罗时代7C末),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东壁南侧阿弥陀五十二菩萨净土变(图9)等比较多。其中,法隆寺第6号壁与敦煌第332窟在图像上的类似,以往学者已多有论术。B29此外的西方净土变的图像也都类似,
  上述几个图像的佛菩萨的组合、服装、首饰、手印,台座,姿态等来看一样系统的图像,可以推测是第三期流行的西方净土变图像,主尊普遍用转法轮印,可以说是第三期阿弥陀像的特征。疑问的是如下两个点,第一,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东壁南侧阿弥陀五十二菩萨的净土变,是否第二第三期过度期的作品?第二,阿弥陀像研究中发现,阿弥陀像的演变中技术上难以雕刻的圆雕刻佛像的手印,雕刻比较单纯。说法英降摩英禅定印等。但雕刻难度比较大的转法轮印基本没见。龙门石窟中的高浮雕,即平面绘画性质的第三期西方净土变,高平郡王洞可以表现转法轮樱上述的阿弥陀佛转法轮印的例证是细部也容易表现的壁画或金铜铸造或高浮雕作品,那么,技术上的问题是否影响石窟造像?
  现存的诸阿弥陀像留了有这两个疑问点。
  那阿弥陀佛的手印为什么以释迦佛的降魔印和转法轮印来表现?依唐代净土宗的高僧道绰(公元562~645年)理论"二身论中说,释迦化现出阿弥陀"即真身是释迦牟尼,化身是阿弥陀佛。韩国安东大学、李孝杰教授的论文'韩国华严宗的净土论的展开',(中国哲学志1994年)中写"净土经典的中心思想中关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释尊的一种表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里只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是从菩萨思想中出现的。即,释尊的大乘菩萨的理想的形态。"所以阿弥陀佛的手印可以用释迦的手印来显现。
  阿弥陀佛的手印有弥陀定印(二妙观察智定印),弥陀定印有九品,对于愿往生西方净土者,依其发心不同,受持与修习不同,前世造业不同,分为三个等级,即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上、中、下,三三合而九品。即上品上、中、下生;中品上、中、下生;下品上、中、下生。不同等级往生所需时间不同,在西方极乐净土也将得到不同的果报。B30净土堂有九品往生图像有共十二身佛像,最上边有六身(现存五尊)上下两排交错相对服饰有右袒与双领下垂两种,下排中身双手捧钵,余均清放位于往生图中间有六身结跏趺坐佛,服饰有双领下垂通肩式两种;手姿是有的弥陀定印①②③),有的降魔印,或右手抚胸(估计弥陀定印中⑦⑧⑨)
  III唐代龙门石窟阿弥陀造像艺术的展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高峰。唐代由盛入衰玄宗天宝士四载(755年)的安史之乱是历史学者公认的分界线。在此以前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从唐高祖李渊开国以来,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为这个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嗣后又经武后和玄宗两朝的发展,国势及臻于极盛。龙门石窟艺术史上的唐代前期,即大体相当于唐代的之一上升发展时期。
  唐代龙门石窟的开凿早自高祖时期,而在高宗后期至武则天称帝的武周时期(685-704)达于高峰。B31而且北朝以来龙门石窟造像帝室及贵族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指出的阿弥陀题材的洞窟中第一、二期的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韩氏洞、敬善寺洞、袁弘洞、万佛洞等都与帝室及贵族有关。特别是武则天做了皇帝,她为了减少政治上的压力,把政治中心由长安迁到洛阳,从高宗死到她退位的二十多年里,仅有两年在长安,其余时间都在洛阳,并把东都改为神都。洛阳当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如学者们已所指出,七世纪下半叶,尤其六八O至七一O年左右,龙门石窟的规模和艺术成就皆达到鼎盛期。但,让人注目的是武后掌权的此期,即本文的第三期在龙门石窟,高平君王洞以外没见皇室贵族所造的西方净土变主题的洞窟,龙门石窟造像艺术活动的最高峰期,西方净土变题材出现同时也衰落?此原因的探索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值得可以参考,她按将几种常见的文献中长安洛阳地区寺观的资料,列出其创寺、重修的年代、施主、相关僧人以及感应、名迹等。
  将经过整理后的资料,依其已知创立年代分成六个阶段,其中相对于长安洛阳的资料显得较为薄弱不足,但目前仅知30所寺院,其中约有半数创立于武后掌权到中宗睿宗时期(684-712),主要修建工作也出现于同期。B35她整理的资料可以表明武后掌权到中宗睿宗时期(684-712)相当于本文的第三期在洛阳地区寺院林立,这时期由于政府的扶植,佛教发展在两京地区无不寺院林立,此期造型艺术的主要形式,"塑像和壁画",多出现在寺院。比如吴道子为代表的画家和以杨惠之为代表的雕塑家也以寺院作为他们发挥才能的主要场所之一。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文献中经常提到寺院内的名画家的壁画,而很少提到著明的雕刻家。总之,第一、二期主导佛窟或佛殿的石窟造型艺术到第三期开始已发生变化。即,第三期武则天时期净土宗提倡的西方净土变题材的造型艺术的主流可能已经移到寺院的壁面。都市内寺院壁面所见,线性平面绘画持续发展,不论在世俗生活或宗教表现上都比立体造型更为活泼多变。比如西安小雁塔院落时,在塔的西南方,距塔身约100米远处出土的"净土变相"线刻画像石,大家认为这是盛唐时期"净土变相"中的"莲胎托质"菩萨画像B36意即从莲花中生出来的菩萨。佛经《观无量寿经》中的第九观到第十一观内记载了"莲胎托质"菩萨的故事B37等。
  许多早期的汉译佛经提到了西方净土,比较集中描述此净土的经典是吴国支谦所译《阿弥陀经》、西晋竺法议所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和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此外还有传为曹魏时康僧凯所译《无量寿经》,但学界对此经的翻译时间和译者颇有争议。总的来说,这批以阿弥陀佛及其西方净土为中心的佛经大都译成于公元三至四世纪,比初唐时间西方净土变相的流行要早三百多年。B38其中唯一以观净土为中心的经典《观无量寿经》良耶舍于424-442年之间译出。初译出时并未引起广泛注意,直到六世纪末,中国高僧开始为此经作注疏B39才变得流行起来。善导(613-681)的《观无量寿经疏》味观经》的广泛流传奠定了基矗B40此注疏的出现与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第一幅有明确纪年的西方净土变、敦煌第220窟南壁上的大幅壁画。B41"观经变相"基本同时,二者之间诮有某种联系。与220窟南壁同时或稍后,中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再现天国景观的艺术品,仅在敦煌一地就发现了一百多幅西方净土变。本文第三期武则天时期出现的西方净土变相的浮雕也有关系。值得指出的是净土宗的主要僧人善导强调了"观净土"的重要性,他在其注疏末尾描述了"观见"西方净土的切身体验。而且他本人还亲自参予绘制西方净土的艺术实践,据说他创作了多达三百幅的西方净土变,即善导及其同道的宗教和艺术实践活动是促成从"观佛"到"观净土"。这是洛阳地区佛教艺术表现方式在石窟中"造佛像"到在寺院的壁面"绘净土"之转变的主要原因。
  本文上述的龙门石窟阿弥陀造像的演变第一期至四期也是恰恰趋向于如此。到了玄宗时期(713-756)龙门石窟开窟龛数量有限,也可以说从造像的规模和数量来看,急遽地趋于衰落。B42东都洛阳的重要性到玄宗朝时已不如武周期,可能直接影响龙门石窟,但是在长安地区或任何地方却也无法发现。继以代之的大型帝王佛教石窟。全面检讨各种金石著录以及田野调查报告,确实发现到了开元天宝以后,北方石窟造像活动较北魏以来或唐初减少,北朝以及初唐时期的帝王支持造窟传统到玄宗时期已消失了。开元二年(714年)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命伪妄僧尼还俗者一万二千多人,同时还不准再建佛寺。但实际上也并未禁止佛教文化的继续发展。B43
  总之唐前期龙门石窟阿弥陀题材的造像第一、二期与三、四期之间有大转变。皇室贵族高官员来供德开窟,到了第三期武则天时期即龙门石窟造像活动鼎盛期,阿弥陀题材的西方净土变已不再如前代的帝王后参与支持大规模的造像活动。而且出现绘画性浓厚的浮雕西方净土变相。本文此原因的检讨第三期在洛阳地区寺院林立,宗教艺术家吴道子与杨惠这等人的寺院艺术活动等前者研究的文献资料中找其线索可以下结论地说可能到了武则天时期净土宗佛教艺术的主流已移到寺院的壁面。寺院壁画中西方净土变相的流行与善导及其同仁对《观经》的新解释和他们的艺术活动是密切关系。
  唐前期龙门石窟净土宗佛教艺术在寺院壁画的影响下大转变从第一、二期"造佛像"到第三、四期"浮雕净土变"。各地流行的西方净土变相在龙门石窟中出现稍微晚一些。龙门西方净土变相图像与中国、韩国、日本各地发现的西方净土变相的类似,已II章三)龙门石窟诸阿弥陀像的特征中指出了主尊作转法轮印的诸例证。
  IV结论
  1、净土宗是唐代洛阳流行的主要佛教宗派。由于净土宗的发展,译出佛经,对佛像崇拜信仰的变化,造像题材上也隋之变化。唐代(7-8世纪)龙门石窟阿弥陀佛日益增多阿弥陀曼陀罗演变成西方净土变相。
  龙门石窟阿弥陀题材的窟,题材的演变特征上可以分4个阶段。
  第一期从唐太宗中期至高宗前期(约640-660年),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韩氏洞等的三尊或五尊式阿弥陀洞,中央正面为中心的对称结构居中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为基本布局。
  第二期,从高宗中期至高宗末期(约660-683年)、敬善寺洞、袁弘洞、万佛洞等、一铺九尊的基本布置上左右壁上加入了五十菩萨的造像形式。五十菩萨加上肋侍菩萨合成五十二菩萨。即、阿弥陀佛为中心的五十二尊菩萨像之曼陀罗。
  第三期,武则天时期(约684-704年),高平郡王洞、北市彩帛行净土堂,西方净土变龛等的中小洞,龙门石窟洞窟的基本形态的变化大至武周时期开始,西方净土像龛表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第二期万佛洞的立体表现方式演变成绘画性的平面表现,但缺乏生动的图像,净土堂补充了"九品往生",莲花化生的生动的场面。这时期各种阿弥陀曼陀罗题材的造像活动渐渐盛兴,内容丰富多样,《阿弥陀经变》和《观经变》相适应属西方净土变。
  第四期,从中宗到玄宗时期(约705-745年)奉先寺阿弥陀四十八像由盛入衰时期。
  2、净土宗的修习简便易行从而得广泛流行更加盛行于民间。在龙门石窟阿弥陀净土题材的广泛流行,造成了无佛经依据的民间的阿弥陀佛。宋达意洞,龙华寺,丝南洞、魏牧谦洞等等的中小洞。宋达意洞的正壁造优填王像,右壁造阿弥陀并二胁侍菩萨左侧造像分上、中、下三层各有七佛并一菩萨立像,龙华寺的三身佛,丝南洞的三壁三佛。魏牧谦洞的三世佛等等。窟内多造佛、多得福的思想应是民间信仰的产物。
  3、龙门石窟诸阿弥陀佛着双领下垂或通肩大衣的结跏趺坐。阿弥陀佛的手印是早期说法印,手势比较拘束单一,净土思想的发展和译出佛经的原因晚期结跏趺坐佛的手势舒展而自由,流行降摩印和转法轮樱阿弥陀佛降摩印的例证有西安宝庆寺阿弥陀三尊,炳灵寺石窟第53龛和54龛的阿弥陀三尊,韩国军威石窟阿弥陀三尊等等。转法轮印的例证有贞观元年铭三尊佛(627年),敦煌莫高窟第332窟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净土变(7C后半叶),阿弥陀净土图(日本奈良时代8C初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金铜阿弥陀三尊佛像(日本奈良时代8C初)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韩国雁鸭池出土金铜三尊板佛坐像(统一新罗时代7C初国立庆州博物馆藏)等等。
  4、龙门石窟唐代龙门石窟阿弥陀造像艺术的展开过程中大变化在第三期武则天时期。此期已不再如前代的帝王后、贵族、高官员参与支持大规模的阿弥陀净土题材造像活动。净土宗佛教艺术的主流已移到寺院的壁面。因此,龙门石窟造型艺术也在寺院艺术的影响下第一、二期造佛像转变到第三四期出现绘画性浓厚的浮雕净土变。
  参考文献
  1.图录
  贰吨泄撸毫攀咭唬罚奈锍霭嫔纾1991年
  贰吨泄朗跞窨瘫11:龙门石窟雕刻》文物出版社,1989年。
  妨攀哐芯克啵读帕魃⒌裣窦飞虾H嗣癯霭嫔纾1993年。
  防钗纳嘀读攀咦笆蔚窨獭罚虾H嗣衩朗醭霭嫔纾1991年。
  妨攀哐芯克啵读攀唔璞嗪磐疾帷罚嗣衩朗醭霭嫔纾1994年。
  2.研究论著
  中文
  啡渭逃鞅啵吨泄鸾淌贰罚ǖ谌恚泄缁峥蒲С霭嫔纾1998年。
  诽烙猛逗何毫浇媳背鸾淌贰罚谢榫郑1983年。
  诽烙猛端逄品鸾淌犯濉罚谢榫郑1982年。
  饭髦吨泄鸾碳蚴贰罚=ㄈ嗣癯霭嫔纾1993年。
  贩搅⑻熘吨泄鸾逃氪澄幕罚虾H嗣癯霭嫔纾1988年。
  贰段氖分丁繁嗉勘啵斗鸾逃胫泄幕分谢榫郑1988年。
  饭椅奈锞纸逃Γ斗鸾淌呖脊鸥乓罚奈锍霭嫔纾1993年。
  费治娜逯吨泄咭帐踝苈邸罚旖蛉嗣癯霭嫔纾1987年。
  肺掠癯芍吨泄哂胛幕帐酢罚虾H嗣衩朗醭霭嫔纾1993年。
  妨盼奈锉9芩啵读攀摺罚奈锍霭嫔纾1987年。
  费治娜澹G嘀读攀哐芯俊罚槟课南壮霭嫔珀
  妨攀哐芯克啵读攀哐芯柯畚难罚虾H嗣衩朗醭霭嫔纾1993
  年。
  妨攀哐芯克啵读攀咭磺灏僦苣旯恃跆致刍崧畚募肺奈?
  出版社,1996年。
  妨攀哐芯克啵读攀叩窨梯捅喾稹肺奈锍霭嫔纾1995年。
  仿逖羰形幕直唷堵逖羰形奈镏尽罚诓孔柿希1985年。
  罚ê桑┬砝锖停斗鸾陶鞣泄罚杖嗣癯霭嫔纾1998年。
  防畋蟪牵罱跣濉⒄旁笙獭⑽饫鲇椋彻埃普ㄖ端逄莆宕缁嵘?
  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分写宸元等著余万居译《中国传教发展史》中华民国七十三年。
  非睾啤端逄瓶脊拧罚暇┐笱С霭嫔纾1992年。
  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年。
  范「11啵斗鹧Т蟠堑洹罚虾J榈瓿霭嫔纾1995年。
  贰吨泄蟀倏迫榉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6年。
  贰吨泄蟀倏迫榉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
  贰吨泄蟀倏迫榉宗教》,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
  韩文
  方寻钪对踩谟氲骱汀吩没疤茫1990年。
  肺拿鞔笾逗窨淌贰吩没疤茫1995年。
  《韩国佛教美术史》韩言出版社,1997年。
  非睾脎浦逗姆鹣瘛芬恢旧纾1996年。
  方鹄砟侵逗糯鸾痰窨淌费芯俊罚怀备螅1998年。
  稤ietrichseekel著,白承吉译《佛教美术》悦话堂,1993年。
  日文
  匪扒逡弧⒊す忝粜邸读攀研究》左右宝刊行会,昭和16年。
  3.论文
  匪薨住端逄瞥ぐ渤呛吐逖舫恰房脊1978年第6期。
  沸炱环肌短拼骄┑恼尉煤臀幕睢房脊1982年6期。
  费治娜濉读欧钕人氯煜癖际汀分性奈1985年特刊号
  《龙门石窟命名由来》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
  肺掠癯伞读盘瓶吲拍辍罚泄吡攀叩诙砥椒采绶文物出版社1992
  年。
  《论武则天与龙门石窟》兰大《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一期。
  《龙门所见<两唐书>中人物造像概说》中原文物1993年4期。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台湾,雄狮美术,1993年8月号。
  防钣窭ァ读旁涌肌肺奈1980年第一期。
  《龙门续考》文物1983年第6期。
  《从龙门造像铭记看唐代的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
  《龙门碑刻研究》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号。
  防钜焉兑环鹞迨腥推腥胺稹范鼗脱芯1991第2期。
  氛拍唆恪读旁煜袷芳?次湓蛱煊胩拼鸾讨叵怠肥澜缱诮萄芯1989年1
  期。
  防钗纳段夜咭帐醯闹性缂捌溆泄匚侍狻分性奈1985年特刊
  《中原风络及其西传》敦煌石窟国际讨论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氛畔忍谩抖鼗捅咎拼煌廖寤嵩尬挠敕鸾涛难А范鼗脱芯浚1996年4期(总
  第50期)。
  氛湃粲蕖兑零诜痦柚颓毕拢鲅舳础肺奈1980年1期。
  范∶饕摹读攀咛拼竦姆制谟肜嘈汀房脊叛П1979年第4期。
  饭笾小读攀咭帐跏蕴健肺奈1980年第一期。
  费钤摹睹掷招叛龅拇爰捌湓诿窦涞牧餍小分性奈1985年特刊。
  罚哿畹鹿堇椎潞睢毒煌帘浣ㄖ睦丛础罚鼗脱芯1988年2月。
  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等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12月。
  王子云<唐代的石刻线画>,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4月。
  王化民<唐"净土变相"线刻画像石>《文物》1980年3月。
  孙修身<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敦煌研究》1988年2月。
  敦绍林,<论唐代的观音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3月。
  <龙门敬善寺的新发现>《文物》1963年6月。
  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中国石窟范鼗湍呖叻三》文物出版社1987年。
  贺咏<龙门石窟考察报告>《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12期。
  傅振伦<隋唐五代物质文化参考资料>《历史教学》1955年第2期。
  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1983年。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1978年3期。
  宁强<从"偶像崇拜"到"观想天国"--论西方净土变相之形成>《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1996年。
  中村兴二:<日本的净土变相与敦煌>《中国石窟范鼗褪呷肺奈锍霭嫔珀
  颜娟英<武则天与唐长安七宝台石雕佛像>《艺术学》1987年。
  日文
  罔田健<长安初唐造像の展望>佛教艺术177(1988.3)
  <龙门石窟初唐造像论-その-大宗贞观期(まて道のつ)道>《佛教艺术》171
  (1987.3)
  <龙门石窟初唐造像论高宗前期道>《佛教艺术》186(1989.9)
  <龙门石窟初唐造像论高宗后期道>《佛教艺术》196(1991.5)
  <龙门奉先寺的开凿年代>美术研究(中)1984.2
  滨田隆<定印阿弥陀像成立史考>(上)《佛教艺术》100(1975.2)
  <定印阿弥陀像成立史考(下)>《佛教艺术》104(1975.11)
  田村隆照<定印阿弥陀如来像诸问题>《佛教艺术》65(1967.8)
  松本荣一<唐代净土变相西渐><国华>47:2(1937.2)
  水野清一<唐代龙门佛头二种><东方学报>(京都)21(1952.3)
  <唐代佛教雕刻>《佛教艺术》(1950.10)
  口隆康<阿弥陀三尊佛源流>《佛教艺术》7(1950.5)
  中村与二<西方净土变研究(7)--敦煌莫高窟332窟东壁>《日本美术工艺》497(1982.2)
  <西方净土变研究(26)--一七二窟南北壁>《日本美术工艺》516(1981.9)<西方净土变研究(27)--一七二南北壁>《日本美术工艺》517(1981.10)
  <西方净土变研究(28)--一四八窟乐壁>《日本美术工艺》518(1981.11)
  <西方净土变研究(28)(完)--一四八窟东壁右侧外缘>《日本美术工艺》519(1981.12)
  邓健吾<敦煌莫高二二O窟试论>《佛教艺术》133(1980.11)
  滕本言一郎<敦煌莫高第二二O窟阿弥陀净土变相图考>《佛教艺术》202(1992.5)
  松原三郎<盛唐雕刻以降开展>《美术研究》257(1968)
  曾布川宽<龙门石窟仁唐代造像研究>《东方学报》60(1988)
  *中文版见颜娟英译<唐代龙门石窟造像的研究>上、下,《艺术学》7.8(1992.3.9)
  韩文
  姜友邦<雁鸭池出土佛像>《圆融与调和》悦话堂,1990年。
  金理那<统一新罗时代降魔触地印佛坐像研究>《韩国古代佛教雕刻史研究》一志社,1989年。
  注释
  ①温王成,[龙门流散雕刻像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中。
  ②关于龙门地名可以参见[龙门石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丛书,龙门石窟研究所编。]1页"龙门命名之由来"(原载「北朝研究」1989年第一期)还可以参见张若愚《"龙门"释名》(「地名知识」1981年4.5期。)
  ③[佛教石窟考古概逸国家文物局教育处,文物出版社1993年139页。
  ④龙门石窟保管所编「龙门石窟」文物出版社1960版。
  ⑤李玉昆《龙门碑刻研究》河南省博物馆「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
  ⑥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龙门石窟项329页。
  ⑦引用《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丁明夷、「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543页25行-28行。
  ⑧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历史年表王振国编,[龙门石窟雕刻萃编佛]文物出版社1995。
  ⑨宿白<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B10北魏工程停止时,大约正壁尚未开凿。关于宾阳三洞的正壁造像年代,本文参考张若愚,《伊阙佛龛之碑和潜溪寺、宾阳洞》「文物」1980年一期。
  B11关于宾阳三洞的年代,本文参考张若愚,《伊阙佛龛之碑和潜溪寺、宾阳洞》「文物」1980年一期。
  B12关于潜溪寺的开凿年代。本文参考温玉成,《龙门唐窟排年》文物出版社,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二卷。
  B13造像题记一方,曰:"朔元年洛州人杨妻韩造阿弥陀像一龛并千佛口区,愿先上见存俱登正觉"。
  B14关于敬善寺的年代本文参考温玉成《龙门唐窟排年》。
  B15龙门例像窟的说明引用丁明夷,《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考古学报1979年第四期542页。
  B16万佛洞的布局说明引用,温玉成《唐窟排年》万佛洞项。
  B17康僧铠译《无量寿经》卷下:"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B18阿弥陀曼陀罗四种之一。还有阿弥陀为中心的八个佛八个佛像的,[不空]说的曼陀罗。六十一尊曼陀罗等。日本当麻寺版,当麻曼陀罗。[象图典]日版。吉川弘文馆。佐和隆研编。
  B19本文高平郡王洞的说明,引用温玉成《唐窟排年》高平郡王洞项。
  B20净土堂的详细内容请看常青《龙门不窟"北市彩帛行净土堂"》「文物」1991年第8期。
  B2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B22本文参考温玉成,[龙门所见两《唐书》中人物造像概说]。阎文儒《龙门奉先寺三造像碑铭考释》「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号。
  B23(本善隆<净土教达普及特长安中心-)《唐中期净土教》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3年,本善隆著作集4《中国净土史研究》所收,大东出版社,(1976年)及其所著(净土变概史)《教芸术》26,1995年。
  B24中村吩戎吨泄鸾谭⒄故贰飞343-344页。
  B25郭朋著[中国佛教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263页。

 
 
 
前五篇文章

巴中石窟调查记略

陕晋豫及其以东地区隋代石窟的分布与现状

新疆新发现的阿艾石窟

欧阳竟无及其佛教哲学思想

乐山大佛文化

 

后五篇文章

龙门石窟北朝本生、佛传及因缘故事图考索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的历史流变

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研究

明习武心 见武术性

明清峨眉山最著名的佛教建筑景点——万年寺无梁砖殿的建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