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佛教环境保护意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佛教环境保护意识
  胡同庆(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编辑)
  提要: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然而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及其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为此本文以敦煌壁画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探讨了一千多年前古代敦煌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论述佛教宣传的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是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认为只有建立在一定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环保意识,才有利于环保行动和环保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敦煌壁画 佛教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与资源、人门问题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影响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同时,牛态环境与生态建设是甘肃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是甘肃的唯一选择”,因此,如何唤起并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应该说是涉及到生态环保本身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之处。历史是一面镜子,能为我们提供经验和数训。然而,这两年来笔者在省内许多图书馆和书店里,却很难发现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史方面的图书,为此深感有重视和加强古代环保史的研究。下面,是笔者尽自己力所能及,对敦煌佛教艺术中反映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作的初步探讨,期望能抛砖引玉,期望有助于促进古代环保史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当代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西部大开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可持续发展。
  一、窟主对洞窟自然环境的考虑
  要了解敦煌壁画所绘制的内容及其思想内涵,造窟功德记是最好的历史材料。从功德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敦煌人造窟、塑像、绘画的目的,因此如果试图探讨敦煌壁画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应先通过造窟功德记,对窟主即古代敦煌人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敦煌遗书P·3608(大唐陇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记)中,不仅记载了窟主如何“遂千金贸工,百堵兴役。奋锤聋壑”,开凿洞窟,“素涅盘像……如意轮菩萨……画西方净土、东方药师……”等,还用了大量文字介绍洞窟的周边环境,如:
  敦煌之东南,有山曰三危。结积阴之气,坤为德:成凝质之形,艮为象。峻噌千峰,磅礴万里…
  …。凿为灵宠,上下云矗。构以飞阎,南北霞连。依然地居,舍出人境。圣灯时照,一川星悬。神
  钟乍鸣,四山雷发。灵仙贵(鬼)物,往往而在。……云雾生于户牖,雷霆走于阶陛。……前流长
  河,波映重阁。风鸣道树,每韵苦空之声;露滴禅池,更澄清净之趣。又如:
  玉塞敦煌,镇神沙而白净:三危黑秀,刘石壁而泉飞。一带长河,泛泾波而派润:渥洼小海,献天
  骥之龙媒。瑞草秀七净之莲台,行云呈五色之佳气。……溪芳忍草,林秀觉花。贞松垂万岁之藤
  萝,桂树吐千春之媚色。
  这些功德记在文字上虽然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但基本上真实地描写了当时莫高窟及敦煌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是现实环境与理想环境的有机结合,反映了洞窟窟主所追求的自然环境观。值得注意的是,功德记中所记载的“三危”之“黑秀”,不知是描写当时三危山上的植被,还是山上矿物色质的反光?
  功德记中还反映了窟主希望与各种野生动物同行并友好相处的愿望,如:“熊罢启行,鹧鸾陪乘。隐隐轸轸,荡谷摇川而至于斯窟也。”应该说这是古代敦煌人的一种生态环境观。
  敦煌文献中有关古代环保意识的记载还很多,此处不一一例举。需要反思的是,在当代社会中,相当于古代功德记的文体有哪些?其中是否记载或反映了当代人什么样的环保意识?
  二\对青山绿水\树木花草的喜爱和追求
  据王伯敏先生的考察,二呈局窟的早、中期壁画,几乎都有配合经变的山水画。比较重要的洞窟,有如八、九、十二、十八、二十三、三十六、五十四、七十九、一 二一、一四五、一四八、一五六、一五九、一七二、二O九、二一七、二四九、二五七、二八O以及四二八等,约计八十多窟”。其中如中唐第一 二一窟南壁的“金刚经变”,全画高二百三十五厘米,而上部约三十二厘米,下部约三十六厘米,画的都是山水景物。又如隋初三O三窟四壁最下层,全部画山水,画面高约三十厘米,若把四壁长度连缀起来,即成一千三百四十多厘米的山水长卷,比现存故宫的末·王希孟的长卷“千里江山图”还长二百五十厘米,叮以说是我国中古时代现存山水画中最长的一幅。
  值得注意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量山水画中,反映的不仅仅是一般美学意义上的点缀,而是在试图表现古代敦煌人从生存角度考虑的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理想追求。这些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就好像现代社会中的乡村农民渴望高楼大厦、车来车往的繁华城市生活,而城市居民却企图返璞归真,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田园风光,甚至农家茅舍。确切地说,由于古代敦煌人身处荒凉的戈壁沙漠,因此对充满勃勃生机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便有一种强烈的偏爱和追求。例如面对莫高窟盛唐第二一七窟“法华经变”中的山水画,已故史苇湘先生曾有很能启发人的研究,他说:
  莫高窟l二七窟南壁西段,以较大的壁面昼出一幅动人心弦的青绿山水,描绘了一队旅行者,在春
  山春水之间乘骡漫游。一路上重峦叠翠,山花铺锦,长路逶迤,关山迢迢。…:《法华经》的经文
  与经变,都在比喻,都在发挥各自的想像力,不同的足经文所说的是“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
  之处……” ,是一片穷山恶水、满目荒凉的绝境,而壁画上所表现的却是“千岩号秀,万壑争
  流” 、流水峥淙、落花翩千的一派幽美境界。难道画工们不懂得经文上的“旷绝” 、 “恶道”?走
  出窟门,举目四望,就是乱山嶙峋和令人生畏的“平沙万里绝人烟”的旷绝景观,难道荒凉的戈壁
  滩没有触动创作壁画人的心弦?这不正是表现经文原义可以借用的实景吗?
  史苇湘先生的这段分析论述是非常精彩的,但他把经文与经变内容的变异,认为只是“古代画师从整窟美的和谐来考虑,觉得青山绿水要比穷山恶水更为协调一些”。然而,仅从美学角度考虑是不够的,因为穷山恶水、荒凉戈壁等景象同样可以入画,以其作为题材描绘出的作品也可以具有强烈艺术震撼力,因此可以认为将穷山恶水改成为青山绿水,更多的是反映了古代画师、古代敦煌人民厌弃常见的“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凄凉景象,喜爱并强烈追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流水琤淙、落花翩蜷的一派幽美生活环境。
  在敦煌壁画中,特别是在一些山水画里,还反映了古代敦煌人试图将沙丘“改造”为青山绿水的美好愿望。如莫高窟第二十三、一O三、二一七等窟壁画中所绘的山的形状,据王伯敏先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认为这些壁画与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有关,发现“在那些壁画中,把沙漠的某些地貌感觉,显然作出了强烈反映,因而我对这个问题就重视起来。后来细看莫高窟壁画山的轮廓线变化,居然如沙漠中小山丘与小山阜的移动变化”。对此,趟声良先生也曾注意到,他说:
  盛唐石窟的青绿山水大多是从中原传来的粉本,或丘峦秀丽,绿树环合;或烟霭雾锁,山水迷蒙:
  或大海扬波,舟楫帆影:…:都不是西北的自然风景。但是敦煌的画家们受到内地山水审美意识的
  深刻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西北自然风光融入了青绿山水昼中。
  显然,这是因为敦煌画工生存的周围现实环境是戈壁沙漠,因此在绘制青绿山水画时,便常常潜意识地将戈壁沙漠中的某些地貌感觉,留存在壁画之中,这是现实自然环境留下的烙印,也是敦煌人民厌弃荒凉戈壁沙漠,企盼青山绿水景色的真实反映。
  王伯敏先生还对莫高窟山水画中的树木品种作过研究,他说:
  莫高窟壁画的树是极其丰富的,我曾想作全面的统计,准竟不足长期工作于莫古冈窟,所以只就一O
  七个唐窟壁画的树作大略的统计,不论大树小树,我一铺铺地数,有的是丛树,分不清,我作两株
  计,用这种笨拙的方法来数,其数的二六OO余株,舍去形状相同,或种类与表现手法重复的,所
  昼树的品种近百种:……莫高窟壁画的树,有松、杉、银杏、菩提、梧桐、棕榈、竹、芭蕉等,由
  于简化、变形,很多树木叫不出名称。特别有意义的是,王伯敏先生还拍摄了大量生长在西北地区的树木的真实照片,用实物和壁画对照,从中发现了大量偏于写实和偏于写意的树种。他指出:
  所昼这些偏于写实的树木,只要与西北地区生长的树木作个对照,就更加清楚壁画树木的客观来
  源:……对这些写意的树木,这里也举西北生长的树木摄影作对照,从而了解壁画中的写意树木,
  同样是有作者生活基础的。
  也就是说,从敦煌壁画里,我们既能看到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西北地区,曾生长著哪些与现代西北地区相同的树种,这些树种有无变异,同时能启发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古代西北地区曾经另外还生长过什么树种?这些树种又是如何消失掉的?……等等。虽然这些问题不一定能在敦煌壁画中找到答案,但从其他文物、古籍中则可能会有更多的相关发现。
  古代敦煌人对花草的喜爱和追求,主要表现在藻井、平棋、人字披、龛楣、边饰以及人物的头光、背光、服饰等装饰图案中。莫高窟早期的花草图案纹样主要有忍冬纹、莲花纹,如北凉第二七二窟藻井,中心即是一朵莲花,四角陪衬著四个蓓蕾,周边有忍冬纹与云纹、火焰纹等。
  忍冬纹样,是我国北朝时期,西北地区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特别喜爱的纹样。这种纹样直到
  今天,依然流行在哈萨克民族、蒙古族民族的生活中。例如地毯、挂毯、箱柜、马鞍,以及妇女衣
  服的领口、袖口、衣襟、裙边和儿童的书包、帽子上,都采用忍冬纹样装饰。忍冬即定全银花,……
  …它的生命力很强,犹如松柏,凌冬不凋:…:在我国,无论南方或北方都有栽种。
  欧阳琳先生这段关于敦煌图案的研究,有理由让我们相信金银花是北朝时期西北地区的主要植被之一,并且广大百姓也非常喜爱它。今天在兰州、敦煌等地区还能见到金银花,但似乎并不多见,由此试问:金银花在西北地区的盛衰变化有无探讨的必要?
  敦煌壁画中的花草纹样,到了隋唐时期,忍冬纹减少,莲花纹继续存在,增加了葡萄、石榴以及变形或组合的各式卷草及团花等。如“初唐第三二九窟藻井中方井外四周的莲叶边饰,在白色的衬地上,描绘著波状缠枝、葡萄、莲叶、莲花,缠枝上又绘有小枝叶藤蔓,纹样写实,酷似自然界中的实物。葡萄极富于象征意义,一串串葡萄,果实累累,象征著『丰收乙,莲叶宽展、厚重,紧裹著盛开的红色莲花”。又如“中唐第一五八窟、晚唐第一九六窟,画了大量的石榴卷草边饰。在赭红色或重青色、翠绿色的石榴果实里,用纯净的矿物质颜料涂色:…:石榴籽粒,用从大到小、从疏到密的白色圆点来表现,点画出石榴卷草丰满多秄的形象”。又如初唐第三三四窟的百花卷草边饰,“在大波状的结构中,绘制著唐朝盛行的卷草纹,每一枝波形卷草中,伸出花、叶,花叶俯、仰、向、背方向各异,蟠曲多姿。大花中套著小花,或大叶中再套小叶,由几种花和几种叶组合在一起,通过艺术变形和加工,好像这些花叶从来就是这样生长在一起,融洽为一体的”⑩。在莫高窟盛唐时代,还流行著一种叫做“宝相花”的团花图案,“系根据牡丹、芍药、莲花的特征绘制而成的,但是既不像牡丹,又不像莲花,这种图案,形象饱满,取之自然而又匠心独到。它用桃形的卷办莲、云头纹和层次较多的花办组成:…:更加艳丽迷人”。而面对这些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葡萄、石榴和变形组合的复杂多样的卷草、团花,能否使我们联想在经济发达·、政治开放、国力强盛的唐朝时期,人们不仅喜爱一般的花草树木,还幻想并“培育”出更多更美的新的植物品种,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如卷草上长石榴以及几不像的团花等,利用今天的嫁接、杂交等科学栽培技术,都是能够实现的。甚至我们认为,今天的许多新品种花草的出现,正是缘于古代人美好的幻想。
  三、众生皆是亲属的生物生态观
  重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动物,已是当代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关注基本上是被动的,是人类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才被迫去思考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才被迫去关注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才被迫去勉强自己不要再与大量野生动物为敌,不要再去伤害那些濒危动物(不去伤害也就是所谓的保护) 。
  在如何对待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这个问题上,应该承认在一、两千年前,佛教便曾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关注,主动地将人类放在和其他动物完全平等的情况下去关心各种动物,去保护各种动物。
  凡是到敦煌莫高窟参观过的人,大多都被北魏第二五四窟的两幅壁画震撼过,那就是南壁的“萨堙舍身饲虎图”和北壁的尸毗王割肉贸鸽图”。甚至有许多小孩子都能讲出这两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他们会告诉你,“舍身饲虎”讲的是有一位王子和他的两位哥哥一同进山打猎,遇见饿得奄奄一息的一只母虎和七只幼虎,王子为了拯救这些生命,于是从悬崖跳到饿虎中间,并用竹刺刺破自己咽喉,让饿虎吸吮鲜血。“割肉贸鸽”讲的则是有一个叫尸毗王的国王,遇见一只饿鹰正在捕食一只鸽子,尸毗王为了救鸽,从自己身上割下与鸽子等量的肉给饿鹰充饥。这两个故事虽然都很简单,但它在佛教信徒中有很大影响,它向人们宣传的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应该拯救饿虎、饿鹰、鸽子等动物的生命,二是人的生命或生存价值与鸽子等动物等量,应该平等对待和相处。联系今天保护野生动物的出发点仅仅是从人类自身的安危考虑(担心自身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其不同的出发点是否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莫高窟北魏第二五七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是一幅更值得今人反思的壁画。这幅画的内容是说九色鹿救了一个溺水者,但此人忘恩负义,向正打算捉九色鹿来剥皮做衣的国王和王后告密。国王得知真情后,下令禁捕九色鹿,告密的溺水者和想穿皮衣的王后均遭报应。这幅画看起来只是从道德角度抨击溺水人的忘恩负义,但实际上具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如据《旧唐书》记载,唐朝中期,鸟兽等生物资源曾遭到—场残酷洗劫,原因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用珍禽异兽皮毛制作奇异服饰,来满足她们宫闱生活的享乐要求。“中宗女安乐公主,有尚方织成毛裙,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㈠中为一色,彩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小。凡造两腰,一献韦氏,计价百万。……自安乐公主作毛裙,百宫之家乡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开元初,姚、宋执政,屡以奢靡为谏,玄宗悉命宫中出奇服,焚之于殿廷,不许士庶服锦绣珠翠之服。自是采行捕渐息,风教日淳”⑩。唐玄宗果断焚烧奇服,一方面是为了制止奢靡之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珍奇鸟兽的灭绝。九色鹿的故事与这段史实很相似,只是时代更早,但由此叮见九色鹿故事在环保问题上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古代敦煌人理想和现实中的生物生态环境。如西魏第二四九窟窟顶,在山峦问画有一群野猪,画的是一只母猪带领一群猪仔出来寻食,由于它们没有受到猛兽的袭击和猎人追捕的威胁,表现得非常逍遥自在。又如西魏第二八五窟窟顶四披,画山水树木,其问绘有数十座“结草为庐”的圆券形禅庐。庐内饰以花草,每一座草庐内绘行一位禅定僧。草庐周侧绘概鹿、黄羊、狐、兔、猪等动物在林问悠闲地游荡。此图一方面表现了僧侣清静澹泊的禅修生活,另一方面表现了人与各种野生动物共同相处于大自然环境之中。又如北周第二九九窟窟顶藻井周边绘制的“啖子本生故事画”,其中赕子和父母居住的蒲草房屋周围环境为:
  众果丰茂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梅檀杂香树木丰茂倍于常时,风雨时
  节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乌翔集奇妙异类,皆作音乐之声,以娱乐
  盲父母。师子熊罢虎狼毒兽,皆自慈心相向无复加害之意,皆食嗽草果无恐惧之心,尘鹿熊熊杂
  类之兽皆来附近与啖,音声相和皆作娱乐之音。
  当啖子被国王的毒箭射杀后,悲愤地对国王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思考。他说:“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人山中,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见害,今便为王所射杀。”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和虎狼等各种野生动物和睦相处,如今竞被同类甚至是一国之主伤害,其深层原因恐怕并不是国王所辩解的“我本射鹿,箭误相中耳”,而应该是国王及其人民究竟该如何对待野生动物的问题,正如赕子复活后要求国王以后要劝令百姓奉持五戒,大王带头不再游猎射杀,伤害众生。
  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之外的各种动物?人们的心态一直都是非常矛盾的。敦煌壁画中也有不少猎杀动物的场面,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和当今社会一样,既有宣传保护动物的行动,同时又有因受利益驱使而捕杀动物的情况。如西魏第二八五窟窟顶有一幅射牛图,图中一只野犁牛,正被猎人追射,顷刻问即将毙命,为此拼命挣扎。又如第二四九窟窟顶画有三只黄羊,正被骑著快马的猎人追逐,为了逃命,它们奋力奔驰。其中两只黄羊各用一耳前伸,表示正警惕前方的情况:另一耳则向后伸,表示正监听后面猎人的动静。而另外的一只黄丰,似乎更为紧张惊恐,把两只耳朵一起伸向后面,集中全部听觉器官去监听猎人的动静。该窟窟顶还画有一只野牛,因为发现了猎人而惊惶失措,慌忙逃窜:它边跑边回头,其惊恐万分的形象既反映了野牛面临死亡时的求生本能,同时也说明了野牛深知猎人是它的最凶狠的敌人,此图生动表现了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问的深刻矛盾。
  敦煌壁画是佛教艺术,主要是宣传佛教思想。而在保护动物的问题上,佛教思想和现代社会的环保思想有很大的差异,现代环保思想宣传的是保护野生动物,并且重点是濒危野生动物:而佛教思想主张保护一切动物,甚至是家畜动物,并在此基础上主张不卖肉、不食肉。敦煌莫高窟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壁画,如在北周第二九六窟窟顶;首事太子人海品”的画面中,“屋外持刀站立者为屠夫,上身赤裸,穿犊鼻裤,屋内宰杀了一头牛,身首分离,血流满地,二芳正用平底铛烧水。右侧乘马者为善事太子及随从”。又如晚唐第八十五窟窟顶的“楞伽经变”中,坊内架子上用勾子挂满了待售门肉,桌子上下也摆满了肉,显得货色丰富。门前设两张肉案,一张放著一只宰过的整羊,另一张放著肉块,主人正操刀割肉。案下一只狗在啃著扔下的骨头,另一只狗则翘首仰望,等待著主人的恩赐。又如五代第六十一窟南壁的“楞伽经变”中,肉案上摆著几块肉,主人正操刀以割。右侧站著一位信徒,似在劝说主人不要杀生,不要卖肉。谭蝉雪先生对这些画面的思想意义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她说:
  在北周的壁画中已出现屠户形象,其本意足宣扬佛教戒杀生,告诫人不要买肉、食肉。《贤愚经·
  善事太子入海品》中说,善事太子曾骑马出行,目睹了屠户宰牛等一系列杀生害命之事。……在第
  八十五窟的“楞伽经变”中出现肉坊,以此作为警示。……昼面上肉铺多绘有狗,这有两方面的含
  意,一方面定狗食肉,以狗烘托肉坊的气氛:另一方面定寓托贬义,卖肉、食肉者与狗为伍。
  那么,为什么不要杀生,不要卖肉,不要食肉呢?佛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中是这样说的: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
  乌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
  食?……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这段经文以轮回学说为基础,强调人类是众生中的一员,与其他所有生物都是绝对平等的,因为大家都在生死中轮回不息,所以“观诸众生同于己身”、“观诸众生皆是亲属”,这是佛教的非常重要的生物生态观,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仅要求不杀生、不卖肉、不食肉,同时主张放生,这是佛教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又一个重要方式。放生早已成为佛教的一个习俗,南北朝时,粱武帝奉佛戒杀,祭祖供献时都用面粉做牺牲,放生之俗由此兴起。唐宋时期,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都举行放生会,届时赎买被捕之鱼鸟等各种禽兽,再放归于山林、池沼。在莫高窟盛唐第一四八窟、晚唐第十二窟“药师经变”中都绘有放生场面,如第十二窟北壁“药师经变”的画面中,寺院正在举办放生法会,竖幢幡,立灯轮,设供台,僧人正忙著布置供品。又有一位长者,正在放生,第一只小鸟已展翅飞翔,第二只小鸟刚脱离长者之手,往上腾飞,其翅膀尚未完全展开,第三只小鸟还在长者手上。长者的前面有几个人正在观看这一善行,其中一人手牵一羊,羊正抬头仰望获得自由之飞鸟。在今天的许多寺庙里还保存有放生池,有些地方也仍然在举行放生活动,前几年兰州市的佛教界也曾组织大规模的放生活动。放生是因佛教戒杀生而来,体现了生死轮回之说,同时放生又涉及到购买鸟鱼之前的捕生,其实际意义尚需探讨,但不管怎样,它都体现了人们希望保护野生动物的一种环保意识。
  四、对厕所、浴池等环保卫生设施的关注
  是否考虑如何解决人们的大小便问题,不仅是衡量现代社会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西晋·竺法护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云:“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裂开,事讫之后,地复还合。”由此可见佛教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史苇湘先生在研究敦煌壁画“弥勒经变”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说:
  如《弥勒下生经》里说的“便利” (入厕)与了寿终”这两大无法避免的生活“弊病”,要昼入壁
  画,艺术相》像力足不能回避的,特别是拉屎撒尿,是一个使匠师们犯难的题目,在如此“壮严” 、
  “神圣”的大经变里描画人们如何入厕,终不是‘雅事”,但古代艺术家们却并不为此感到棘手,
  榆林窟第三十八窟“弥勒下生经变”里在婚娶固旁边,昼著一位青年母亲抱著一个婴儿拉尿。另一
  幅同题壁画上昼了几个小孩在旷野里挺著胖肚子撒尿,大地裂缝承受。
  从这幅画我们可以得知两点,一是古代画工没有回避人们的大小便问题,二是渴望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幻想用大地裂开再合拢的方法来处理粪便等污物,并且一劳“水逸。应该说这很好地反映了古代敦煌人的环保意识,正如今日环保工作者所认识到的“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产生种种恶臭”,“恶臭是典型的公害之一,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随著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美舒适的环境要求也日益迫切,恶臭治理的任务必将越来越重”。在人们生活水平并不高的一千多年前,在人口稀少并且位于戈壁荒漠的敦煌地区,能够高度重视粪便等污物的处理问题,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联想到在今天的许多大中城市,如兰州市一些大街小巷的墙角经常可以见到“此地禁止大小便”的标语,以及正对著墙角撒尿的成人,真令今人愧对古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莫高窟北周第二九O窟的佛传故事画中,有一幅“蹲厕”的画面。图中厕所为一座四阿顶式的建筑,其厕所内蹲著一个正在拉大便的人。拉大便处是用木板锯出方洞,下面是粪坑。这种形式的厕所在当今敦煌农村及南方一些农村还普遍存在(敦煌城里也还有,前几年莫高窟也有)。稍不同的是现在一些厕所内是将平板政为水泥板,方洞变为长条状洞。这幅图虽然是依据佛经故事绘制,表现的是悉达太子降生后出现的三十二种祥瑞之一的“臭处更香” (即臭处变香),但它非常真实地描绘了近一千五百年前敦煌地区的厕所形象,同样也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相应的环保卫生设施。
  家庭或公共的浴室、浴池既是一种卫生设施,也是衡量环保意识的一个标准。莫高窟隋代第三O二窟二“福经变”中依据有关经文所绘制的温室浴池,规模不大,池中有两人正在洗浴:浴池周围植有果树;重要的是,画面中还绘有通往室外的排水沟。佛教鼓励佛教徒修建浴池,据《佛说诸德福田经》载,“修福”有“七法”,为:
  一者,兴立佛固僧房堂阁; 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
  济度人民;五者:署设桥梁过度赢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固厕施便利处。
  其中修建浴池的功德意义排列在第二位,与建果园、植树木的意义同样重要。另外,经文中指出修造厕所也具有重要的功德意义。在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将建果园、植树木、修浴池、造厕所等行为赋予积功德的意义,无疑有利于大大促进广大佛教徒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社会的环保行为,一般只与人们的现实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佛教有关积功德的宣传,重点在人们的未来利益。佛教的这种宣传,在今天应该如何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引导方式上,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五、留恋自然风光,注重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在敦煌壁画里,人们在其理想世界中,除了追求华丽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外,同时留恋带田园风光自然情调的农家茅舍。如五代时期莫高窟第五十五窟“弥勒经变”,便在反映理想社会“一种七收”的农田附近,描绘了一座清新幽雅的由篱笆圈围的小茅舍。又如在西夏时期的榆林窟第三窟;曰贤变”中,为了表现普贤菩萨十种广大的行愿,绘制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普贤愿海。在这美丽的人问仙境里,既描绘有宏伟华丽的重檐殿阁、水榭平台,也描绘有简朴清净雅趣宜人的竹篱茅舍。画面上山屏树障,草庐错落有致,木桩篱墙,隔绝了人世的喧嚣,透露出恬静、清幽的气氛;但茅舍门前的潺潺流水和憩坐、洗衣、晒衣用的石条,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仅需要舒适、宜人的环境,更需要的是如何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在现代大多数城市之中,为了清除街道的灰尘和垃圾,主要依靠洒水车、吸尘车以及大量的清洁工人。古代社会虽然没有洒水车和吸尘车,但古代人民有对清洁、干净、卫生环境的渴望,于是在敦煌壁画“弥勒经变”中有龙王洒雨、夜叉扫地的画面,即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经》中所叙述的:
  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有大力龙王名曰多罗尸弃,其池近城,龙王宫殿,在此池中,常于
  夜半,降微细雨,用淹尘土,其地润泽譬如油涂。行人往来,无有坌尘。……城邑舍宅,及诸里
  巷,乃至无有细微土块,纯以金沙覆地。处处皆有全银之聚。有大夜叉神名跋陀波罗赊塞迦(秦言
  善毅),常护此城,扫除清净。
  一 、两千年前壁画、经文中所描绘的,在当时是幻想,在今天已基本成了现实。
  古人还把干净卫生的环境,理想化为一种祥瑞,如北周第二九O窟佛传故事画中有一幅两个持帚者正躬身扫地的画面,表现的是悉达太子出世后天降三十二种瑞应中的第二种二一者道巷自净”。另外在佛传故事画中一般都绘有悉达太子出游四门的情节,据《修行本起经》记载,太子出游之时,“王敕国中,太子当出,严整道巷,洒扫烧香,悬缯幡盖,务令鲜洁”。由此可见佛教非常注重街道环境的清洁卫生。
  在敦煌壁画中,不仅注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同时还注意牲畜的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如第六十一窟佛传故事画中,在反映悉达太子降生时的祥瑞“六畜同生五百子”时,其画面中的牲畜是实行分圈饲养,即各圈分别饲养著马、羊等不同的种群,而这样的饲养方法既可以减少畜群之间的拥挤、争斗等,更重要的是通风和卫生条件好,不易生病和传染疾病。又如五代第一O八窟依据《法华经·穷子喻》所绘的马坊图,图中绘一少年扎双角髻,著缺胯衫,正手执铲子在清除马圈中的粪便,这既说明当时敦煌地区已有专门饲养管理马群的场所,同时还有专人负责管理、喂养和打扫卫生。显然,这是古代敦煌人具有环保意识的真实写照。
  六、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会地,各种外来的和本土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因此,古代敦煌人民的环保意识中,自然会受到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但由于笔者在此主要是以敦煌壁画为研究对象,而敦煌壁画实际上只是宣传弘扬佛教义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其内容反映的主要是佛教思想。因此笔者这里探讨的仅是佛教思想对古代敦煌人民环保意识的影响,至于儒、道等中原文化思想对古代敦煌人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则另文讨论。
  现代社会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问的矛盾关系,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佛教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众生平等”。前者仅针对人类社会环境,后者还包括自然环境。
  所谓“众生”,即:“梵文Sattva(萨埵)的意译。意指众多有生命的,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种(六道)。一译‘有情乙,意思是有情感、有意识的”。而所谓“平等”和“众生平等”,即:“梵文Upeks!a^的意译,简称‘等’ 。佛教名词。意谓无差别,或等同。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此谓‘平等’。《往生论》注:‘平等是诸法体相。’由此所达到的智慧,应无所分别,主观和客观也无区别,此谓‘智平等’。对于众生,也应等同视之,不应有高低、亲怨的区别,在值得怜悯和《(有佛性上,平等无二,此之谓‘众生平等’。《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更求趣性,其性平等。’”
  敦煌佛教艺术自始至终都在宣扬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莫高窟最初造窟,亦缘于此。如据敦煌遗书P·2551(李君莫高窟佛宠碑并序)记载:
  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傅,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仗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
  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宠。文中的“状有千佛”,即谓“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以后十多个朝代陆续修造的洞窟中,几乎都绘有干佛画,而且莫高窟后来又俗称为“千佛洞”,这一切无不在宣扬“众生平等”。敦煌壁画中北魏时期的“萨堙舍身饲虎图”、“尸毗王割肉贸鸽图”强调宣传人与虎、鹰、鸽等动物的生存价值相等,而晚唐、五代等时期宣传不杀生、不食肉的“楞伽经变”,其相关经文把众生平等的缘由说得更是清清楚楚: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乌兽
  等身。云何于中取食?……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在在生处观诸
  众生皆足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
  众生在生死中轮回不息,今天是人,明日可能就成了饿鬼或畜生:今日是异类,明天可能就变成了同类。宣传并强调人类是众生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都是绝对平等的,大家都在时间和空间中互相转化,所以“观诸众生同于己身”,“观诸众生皆是亲属”,这是佛教生物生态观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佛教环境保护意识的哲学基础。
  所谓“轮回”,即:
  众生无始以来,旋转于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无穷也。 《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
  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
  无始终。” 《观佛三昧经六》曰:“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 《身观经》曰:“循环三
  界内,犹如汲井轮。”
  在敦煌壁画中,描绘有不少宣传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的画面,其构图形式一般是在地藏菩萨身后左右两侧各三道波浪纹的光芒,在光芒条状问绘六道图像。天道绘有头光的菩萨:人道绘怀抱经卷者或正在升天者;阿修罗道绘一菩萨手托日月,或绘两位棵身竖发者手持器械:畜生道绘牛、马;饿鬼道绘两人身带猛火,作痛苦状;地狱道绘两人赤身,正受火煎熬,或受牛头魔王追赶。这些图像一般都绘在洞窟的甬道顶部,可能有表示天堂佛国和冥府地狱的意味。
  最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佛教轮回学说的,是五代时期榆林窟第十九窟的“五趣生死轮图”。
  其图形是无常大鬼怀抱大轮,全轮分作五层,共包含四个内容,即一、佛居中心,下部是代表贪、
  嗔:痴的图形。二、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溉灌像:通过佛法及个人
  修行,轮回转生。四、十二支生灭之相:从过去世的善恶行业定位,然后投胎转生,经历人生道路
  的全过程,最后定死亡,回归到过去世,如此循环往复。这就定轮回,是佛教特有的多生说的形象
  图解,故此轮又名“生命的车轮”。
  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因是原因,是能生;果是结果,是所生。……因果就是指因果律,也指因果报应,是佛教用以说明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困。榆林窟第十九窟的“五趣生死轮图”中最外面一圈,便是“画十二缘生生死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十二缘也称“十二因缘”或“十二有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的,它强调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最重要的是,“释迦牟尼还把十二因缘和轮回、业力的思想联系、统—起来,提出业报轮回学说:……宣扬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
  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业,体现著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众生所作的善业和恶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不同,来世就会在不同的境界中轮回。
  概言之,众生是佛教世界(有情世间)的客观存在,轮回是众生的运动形式,业报是众生轮回的原始动力。而建立在轮回机遇中的众生平等和贯穿于众生轮回全过程的因果报应,既是佛教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七、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基础的意义和作用
  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是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这在敦煌壁画的许多内容中都可以看到。
  如前述北魏第二五四窟“萨埵舍身饲虎图”与“尸毗王割肉贸鸽图”,萨堙用自己的生命拯救饿虎,“尸毗王从自己身上割下与鸽子等量的肉给饿鹰充饥,即是宣传人的生命或生存价值与虎、鹰、鸽等动物一样,苴苗i想出发点便是众生平等。
  北魏第二五七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则主要通过因果报应来宣传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故事中的溺水者因忘恩负义出卖九色鹿而全身生疮溃烂死去,欲求九色鹿皮毛的王后也因贪欲落空羞恨而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文最后说:“大王即下令于国中,自今已往若驱逐此鹿者,吾当诛其五族。于是众鹿数千为群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其世太平运命化去。”这一段内容很好地反映了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之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环保意义。
  西魏第二八五窟所绘的为佛教征服的外道人物婆薮仙,形象为裸体围裙,椎髻浓髯,手执
  一鸟,表示有杀生之罪。据《大智度论》卷三记载,婆薮仙曾是一个厌世出家的国王,因有居
  家婆罗门和出家仙人争论在天祀中是否可以杀生瞰肉,他支持杀生派,说是“我知为天故杀生
  瞰肉无罪”,使后世杀生祖天、杀生吃肉有了依据,“从是以来乃至今日,常用婆薮仙人王
  法,于天祖中杀生,当下刀时言婆薮杀汝”;婆薮仙因此遭受沉落大地之苦,“即复陷入地至
  膝,如是渐渐梢没至腰至项”,并被“诸出家仙人言:‘汝今妄语得现世报。’”这个故事将是否可以杀生吃肉的有关众生平等的问题,与因果报应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中唐第— 二一、二三六窟,晚唐第八十五、一三八等窟“报恩经变”中的“金毛狮子坚誓本生”,说有一狮子名坚誓,毛呈金色,勇猛异常,力敌干狮。但常亲近沙门,悉听佛法。一猎人异其毛色,欲图其皮献王以求爵禄,便伪装沙门引坚誓亲近以毒箭射之。当王知其皮来历后o/心生厌恶,下令将猎人斩首;并众香木火化狮皮及尸骸,收其舍利起塔供养。这个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围绕捕杀和保护珍稀动物的矛盾和斗争,另一方面也宣传了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思想。
  五代时期第九十八窟“贤愚经变”中的“慈力王血施品”,说是有五个夜叉恶鬼,经常暍饮人血精气,而慈力国王的人民因修行十善受诸神保护,恶鬼因暍不到人血精气快要饿死之际,慈力王便用尖刀在自己身上刺破五处,让恶鬼接饮鲜血。显然,此处宣传众生中的人道与恶鬼道平等。
  另外,北周第二九六窟、隋代第三O二窟的二顺田经变” ,宣传鼓励人们建果园、植树林、修浴池、这厕所等,其积功德的意义也是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
  敦煌壁画和佛教经典中宣传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思想并蕴含环保意识的例子非常之多,此处不再赘述。而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作为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意义和作用如方立天先生所云:
  佛毅因果论:王要是著重于心理活动的分类,侧重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特别注意业(因)和业
  报(果)。因果论的中心问题是要阐明两种相反的人生趋向:一是作恶业而引起不断流转,即生死
  轮回:二是作善业而引向还灭,即归于涅盘。……佛教教人要作善业(善因),长期修持。亦如弘学居士所说:
  佛教对业果轮回观念的提出,不单是宣示宇宙人生的一种现象,还同时提供了伦理道德价值建立的
  基石,以及人体苦恼解脱的理论根据。由于善、恶不同的行为合曰招致苦、乐不同的异熟果报,因此
  盖口的行为应受到鼓励,而恶的应加抑制:…:佛教特别重视现生的行为,因为现在的行为不但是来
  世果报的因,同时也是今生人生现状的重要要素。……佛教的业果轮回观,既不是定命的,也不是
  消极的,只寄望来生的人生观,而是积极的、重视现实的人生观。
  方立天先生所说的佛教教人作善业要“长期修持”,这句话很重要。因为所谓“长期修持”即是要求具有持续性,既然是持续性的,就不是凭一时兴趣或一时需要,故这种长期修持作善业的行为也自然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性质。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心理意识才会有相应的行为活动,而只有促使人考虑过去、现在、未来的和向善的心理意识才会产生可以持续坚持的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界有益的行为。所以,只有建立在二正思想理论基础的环保意识,才可能导致可持续坚持的环保行为。
  八、现实中环保意识的缺乏与不可持续发展
  与敦煌壁画中反映的古代敦煌人的环保意识相比,现代人的环保意识则表现得非常苍白、薄弱,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很不协调,甚至导致某些地区某些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现实社会中环保意识缺乏的事例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如据报导,二OO一年二月,江苏省苏州市一饭店“当街活杀梅花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前饭店卖的鹿肉、鹿骨,有些顾客吃了不相信真的是梅花鹿”,老板为了取信顾客,便用当街活杀梅花鹿的方法来“证明店里卖的确系新鲜正宗的梅花鹿”。
  又据报导,二OO一年四月十三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三二一国道西固路段中国石油加油站”附近的一家酒馆,“运来一批国家保护动物,用黑布遮盖”,其中“有一只鸵鸟已被店家在街头宰杀”。
  假如我们把发生二十一世纪的当街宰杀梅花鹿、鸵鸟的情景画面,和二八OO年前北魏时期“九色鹿本身故事画”、“萨埵舍身饲虎图”、“尸毗王割肉贸鸽图”等敦煌壁画放在一起对比,可能我们的读者感到的不只是震惊,而还会有更多的羞愧。
  笔者在前面介绍了一千多年前古代敦煌人非常注意大小便的环境条件,注重清洁卫生的环境。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却是:
  据报载,在甘肃省兰州市“火车站停车场竞有人经常随地小便,尿液流得满地都是,气味难闻,来往乘客经过此地纷纷掩鼻:……停车场待租车辆约有三十辆,几乎是每辆车的下边都有尿液:…:停车场西边就有流动厕所”。
  又据报载,在甘肃省兰州市“有长长的农民巷饮食一条街因为缺少公厕而随处可见粪便的痕迹”。
  又据报上的一幅照片画面和文字说明,“在兰州市烈士陵园采访时看到,—些中小学校的学生扫完墓后,随意在广场上乱扔果皮纸层,影响了陵园环境的整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身上,既可以看到当代学校中的环保意识教育情况,又可看到社会的未来。
  沙尘暴是近来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虽然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沙漠化自然发生发展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据有关专家分析认为:
  自然条件引起的沙漠化往往规模小、程度低,并且可以得到自然恢复。人的因素才是沙漠化过程中
  最为活跃和i要的因素。……由于人为破坏,原来的滩地、沼泽、湖盆、固定沙丘等成为流沙地。
  风动实验显示,这些新出现的沙地起尘量是沙漠的十倍。
  对野外调查和航空卫星照片的分析也证明,由于过度农垦而导致土地退化占沙漠化面积的二五·四
  %,过度樵采占三一·八%,水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建设破坏植被所引起的占九%,而单纯由风力
  作用的沙丘前移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占五·五%。
  既然是人的行为,那当然是由人的意识所导致的。在人们的头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只有经济意识。如据报载,甘肃省酒泉市锋尖乡漫水滩村为防风治沙建成的南滩林场,陆续种植了二万余株树,二让曾经备受沙侵的土地逐步得到了改良,但自一九九八年以来,该村一些人不经批准,多次到林场砍伐树木,已成林的一万余株白杨遭到疯狂砍伐,现该林场所剩树不足四OOO株,……由于树木被砍伐,使已经改良的土地再次面临风沙的威胁,土地已经开始沙化”。
  又据报载,甘肃省民勤县在“搞开发”的借口下,“在今年初开动两台拖拉机,在一片几千亩的大沙枣林中‘开垦荒地’,使这里早已成林的沙枣、红柳、拧条等沙生植物被夷为平地,实际上是把林地变为沙地”。
  又据报载,武威市双城镇宏庄村的一条长二千米、宽二百米的防洪固沙林带,在二OOO年十二月,二一十多人驻扎在林中,整整砍伐了一个月时问,将整片树林近万株树木砍伐殆尽,而村委会用这片林场换来的仅仅只是五万元而已”。
  由于人为的因素,由于经济意识战胜了环保意识,使本来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变得不可持续发展。
  难道经济意识与环保意识真的是水火不相容吗?难道导致当代人们缺乏环保意识的原因仅仅是经济因素吗?
  九、当前环保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思想理论基础
  应该承认,经济因素对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很大影响。然而,真正导致当前人们环保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乃是思想问题,乃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理论基础。确切地说,由于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当今社会对环保意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因此也就说不上有系统的思想理论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然而有关环境保护史或环境保护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这两年来,笔者为了寻找相关方面的阅书资料,在网上的数十个环保网站中,竞找不到一个与环保史有关的栏臼,文章资料也门然就见不到了。而跑了甘肃省许多阅书馆和书店,也仅在省图书馆儿到余文涛、袁清林、毛文永的《中国的环境保护》和袁清林的《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及赵岗的《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等寥寥几册机关图书。最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九九九年㈩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四版)中,在“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人类目下,属于环境科学范围的分类目和子日大约有二百四十多条,但其中却没有“环保意识(思想) 一、“环保意识史(思想史)”之类的条目,甚至连“环境保护史”或“环境保护科技史”之类的条㈠也没有。与之相近的条日只有“X二环境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 、 “X-4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 X2社会与环境”,但“现状与发展”显然不包括“过去”,而二旦传教育及普及”也显然不包容环保意识的“研究”,只有“社会与环境”似乎可以柑容。另外,在“K历史、地理”人类目下,设有 “K826.1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 “K826。:数理科学一 、一K826.13化学” 、 一K826.14天文、地球科学” 、 “K826.;生物学” 、 “K826.16工程技术” 、 一K826。2医学、卫生” 、 “K826.3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等条Ii,就是没有“环境科学”。显然,由于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有关部门对它的了解和重视还很不够。
  由于缺少对环保意识理论及其发展丈的研究,因此当前的环保意识缺乏相应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就不足为怪。我们现在所宣传的环保意识如“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绿色,一、“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动物”等等U号虽然行一定的影响力量和实际作用,但却不足以令人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环境与自己的关系。人们知道暍了被污染的水、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会生病,也知道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导致洪涝干旱,也知道沙尘暴来了会遮天蔽日、肆虐村庄和田野;还知道“环境中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污染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并超过正常范围时,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更知道“如果大气污染,阳光暗淡,水质变坏,杂讯震天,臭味四溢,食品有毒,生态破坏,土地荒芜,那么人类的健康和存在将是不堪设想的”。⑩但是,这种种情况的因和果,人们似乎都知道,又似乎都不知道: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是什么意识?这便是当代许多人的环保意识。而在某项活动或某件产品前面冠之以“环保”或“绿色”字样,就以为这便是环保了。
  环保意识实际上是人们对个人与世界之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一种类似与信仰的理念。正如曾任美国参议员、美国副总统的阿尔·戈尔在《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中所说:
  在我看,信仰有似某种精神的陀螺:它在自己的圆周里旋转,里里外外保持著稳定的平衡。当然,
  若不赋予信仰以个人意义:它就是一个空名。我个人坚信不移:…:信仰的真髓在于:以不可阻挠
  的决心去坚信比我们自己更广大的精神现实。我相信,信仰才定首要的力量,使我们能够选择意义
  与方向,并在生命的混乱挫折之中加以坚持。
  这也是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思想基础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探讨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只有建立在二正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环保意识,才可能真正促进大西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前五篇文章

距今2000多年 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

绝世遗珍:法门寺地宫里的秘密

玄奘故里行

《永嘉县志》补:寿昌寺

独饮话茶来着

 

后五篇文章

圆教与圆善:牟宗三哲学的核心思想

敦煌,辉煌与沉痛的艺术品

敦煌书法的书体及特色

嵩山历史建筑群

关于《曹溪大师传》的编辑过程及其意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