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历代修建的寺庙及其建筑特点 萧 羽 五台山为金口玉言敕封的佛教圣地。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和《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就说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与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者,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赫、文殊居于众菩萨之右,乃为四山之首。五台山不仅是国内著名的汉藏佛教圣地,而且也是与印度灵鹫山争峻的灵山圣境、东方各民族佛教徒的信仰中心,故在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佛教传说,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佛教传入五台山,明帝还敕建了大孚灵鹫寺,遂成了和洛阳白马寺齐名的“释源宗祖”。考之史实,佛教传入五台山的时间,当在东晋初年,或者说后赵时期。先以神僧佛图澄将洛阳佛教传入山西,继以其高足弥天释道安于永和九年(353)在五台山北埵恒山建寺立塔,弘扬佛法。时有五台山地区雁门楼烦(今原平县大芳乡茹岳村)的慧远、慧持兄弟二人往归出家,聆听安公讲经说法。到升平五年(361)前,慧远还在其家乡建立了胜井院(今原平县楼烦寺)和白仁岩寺,遂使洛阳佛教传入了五台山地区。 北魏始光三年(426),魏太武帝夺取长安。太延五年(439),魏灭北凉。从此,魏太武帝统一了北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北魏境内的长安,自前秦苻坚以来,就是高僧云集、译事鼎盛的佛学研究中心。凉州自张规以来,一直是西北的佛教中心。敦煌地接西城,僧俗都熟悉佛教旧式。当魏灭北凉之时,还迁沮渠牧健宗族及吏民三万户至平城。这样,就使魏都平城所在的山西佛教发展起来了。乾隆皇帝的《清凉石》诗云: 清凉山里清凉石,恰似东坡凿井泉。 白足僧人冀檀施,鞠躬扛动表虔诚。 自足僧人,即惠始禅师。统万平后,他抵平城(今大同市)弘法,受到太武帝的礼敬。太延中卒于八角寺。由此看来,他就是于太延六年(440)前至五台山腹地弘法传教的北魏僧人。这就表明了凉州、敦煌、长安的佛教也传入了五台山。不幸,太平真君七年(446),发生了中国佛教史上佛教遭受惨重打击的“太武灭佛”,遂使五台山佛教也受到严重损害。承平元年(452),文成帝即位,改元兴安,复兴佛法,在平城建寺凿窟,这就是著名的五级大寺和云冈石窟。和平七年(466),献文帝即位,改元天安。他崇信佛法,在平成起永宁寺,在天宫寺起释迦巨像和三级石佛图。皇兴五年(471),孝文帝即位,改元延兴。他从小受到献文帝和文明皇太后崇佛敬僧的熏陶感染,所以,刚一即位就整饬僧纲,大兴佛法。《魏书·高祖纪》载,太和五年(481)春三月,“车驾幸肆州”(今忻州市境内),到“驴夷县”(今五台县),“登临西台”。当他游于中台时,见“一小峰,顶平无林木,岿然高显,类西城之鹫峰”,“爰发圣心”,造了大孚灵鹫寺,又环绕其寺置了12院。现在的显通寺就是昔日的大孚灵鹫寺,现在的菩萨顶就是昔日的真容院,现在的碧山寺就是昔日的北山院。孝文帝之后的诸位魏帝,大都崇奉佛教,岁时香火,遣使敬修,遂使五台山佛教兴起。时五台山还兴建了宕昌寺、佛光寺、清凉寺、嵌岩寺、铜钟寺、公主寺、古清凉寺、观海寺、洪济寺等等,使五台山高僧云集,发展成了北朝研习《华严经》的重镇。北齐诸帝也崇尚佛法,曾割八州之税,以充五台山佛教的香火之需。时五台山敕建、僧建寺庙有王子焚身寺、石召寺、白阳寺、万缘寺、龙泉寺、天盆寺、飰仙寺、石窟寺、楼观寺、光明寺、殊公寺、廓魔寺、高岭寺、赤崖寺、天城寺、娑婆寺、日照寺、五王寺、温汤寺、宝积寺、车兴寺、榆勒寺、乳石寺、大会寺、甘泉寺、普济寺、木瓜寺、秘密寺、古华严寺、香寺、圣寿寺、大谷寺、凤岭寺、浮图寺、石堂寺、龙蟠寺、香云寺、古北台寺、古山寺、天王寺等等,总计有200余座寺庙,成为五台山佛教的第一个兴盛时期。可惜,“周武灭法”,释典凌迟,五台山的寺庙也毁灭殆尽。 大隋开运,佛教重兴。开皇元年(581),文帝于五台山始建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供五方文殊。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至五台山西埵避暑,巡礼文殊圣境,优礼五台名僧,建造寺院。时五台山还修建了圆果寺、豹子寺、熊头寺、向阳寺、育王寺、望台寺、石门寺、昭果寺、圭峰寺等,遂使五台山佛教开始复兴。 唐代伊始,太宗认为五台山为“文殊闼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尤当建寺度僧,切宜祗畏”。之后的高宗、武后、代宗、宪宗等13位皇帝也都“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其中,高宗蠲除税赋,武后令会赜至五台山考察灵迹,作《五台山图》、《清凉山略传》一卷,代宗令全国寺院都置文殊院,供奉文殊菩萨,且把文殊列于普贤、观音之右,从而大大宣传了文殊信仰。宪宗又封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为僧统,统领天下佛教,遂使五台山成了中国佛教“首府”,佛教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俗传五台山有“大寺360,兰若无其数”。当时修建的寺庙有尊胜寺、大文殊寺、法华寺、曲回寺、般若寺、金阁寺、先天寺(西安)、玉华寺、竹林寺、金顶寺、佛光寺、法云寺、铁勤寺、安胜寺、南禅寺、圣寿寺、文殊寺、罗喉寺、徒寺、灵峰寺、南黑山寺、北黑山寺、灵境寺、建安寺、金界寺、乾元菩提寺、善住寺、云峰寺、福生寺、大华严纲维寺、天池寺、古竹林寺、兰若寺、吴摩寺、葱圆寺、净明寺、吉祥寺、华林寺、慧济寺、福圣院、七佛教诫院、停点普通院、求雨院、上米普通院、正觉禅院、龙洞、七佛洞、杂花庵、青峰庵、仙人庵、不二楼等。但因唐武宗的“会昌法难”,使五台山只留下了一座偏僻小庙南禅寺和重建于大中十年(856)的佛光寺东大殿。 南禅寺坐落在五台县李家庄西侧。寺字坐北面南,由东西两院组成。东院过去为禅堂院,供僧人习静居住,现为文物管理人员住处。西院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十王殿)和大佛殿,组成一个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内有“华严三圣”等17尊同期彩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殿身面宽、进深各三间,宽11.75米,深10米,平面近似正方形。殿建于1米高的台基上,殿前还有月台,近方形。为我国古代建筑中鲜有的形制。殿为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扇,两次间安破子棂窗。殿身四周施12根檐柱,西山墙为3根抹楞方柱,余为圆柱。方柱古老,为创建时的原物,圆柱为重建时的替物。檐柱之上施斗拱,显得相当疏朗。梁枋用材颇大,三间殿宇就约合宋《营造法式》规定的七间殿堂的用材,所以斗拱硕大,形制雄壮,这是一个唐代特点。大殿斗拱的拱头卷杀都为五瓣,瓣瓣都向内颇。这种做法虽曾见于齐、隋石窟的窟檐上,但就木构建筑而言,则为孤例。殿内没设金柱,四椽袱通达前后檐外,制成二跳华拱。袱上置缴背、驼峰、大斗,承托平梁。平梁两端用托脚,平梁上仅用叉手负担,没设侏儒柱。梁架转角处,大角梁通达内外,没有仔角梁,檐头翼角挑起甚微,平直古雅。屋顶举折平缓,顶上瓦条垒脊,脊端置有鸱吻,没有龙首和吞口。这是古制遗留下的做法。南禅寺大佛殿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了,它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的形制、结构、方法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佛光寺在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寺宇坐东面西,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疏朗。一进三院,层层升高,东大殿就是坐落在13米高的台基上。殿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庑廊顶。前檐五间设板门,两尽间和山面后间安置直棂窗,余为厚壁。板门四周的门槛和地袱为实心枋材,门额和立颊用板材装钉而成。殿身设檐柱和内柱各一周,柱础为石雕宝装莲瓣。后檐柱和后槽金柱置于所凿山崖上,坚固耐久。内外柱头上和柱与柱之间,均设硕大斗拱,以支撑梁枋在柱头上的剪力,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斗拱分为七种,起着承托作用。柱头斗拱作用尤大,两层下昂的后尾都压在四袱椽两端下面,直接分担着大梁上的负荷。内槽斗拱伸出华拱四跳,大大减少了四袱椽的净垮负荷。殿内梁架由天花板分成明袱与草袱,明袱在天花板下,砍削规整,形状秀逸,草袱在天花板上,不易看见,制作略粗。平梁以上仅用大叉手荷载,无有驼峰和侏儒柱,这是汉唐时期固有的规制。殿顶用板瓦仰俯铺盖,殿脊用瓦条垒砌,脊端为琉璃鸱吻,古雅壮丽。殿内供“华严三圣”等37尊同期彩塑,殿内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还有少量的唐代壁画,连其板门和立颊背面的唐人题记,合称唐代四绝。该殿虽比南禅寺大佛殿晚建74年,但殿宇恢宏,气势壮观,结构精巧,技法娴熟,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从南禅寺大佛殿和佛光寺东大殿看来,唐代寺庙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真棂窗,整体建筑风格为庄重朴实,美观大方。 “会昌发难”不久,武宗逝世,宣宗践祚,重兴寺宇,五台山又修复了100座寺庙,招度了5000名僧人,使五台山佛教又得到了恢复。五代时候,兵革时兴,战乱未停,人民生活极不安宁,佛教中也只有禅宗比较盛行。但禅宗只是注重修禅,不甚关心建寺造像,所以,五台山在后唐、后晋、北汉三个国家统治时期,只在后唐同光三年(925)新建了文殊寺和西文殊寺。可惜,这两座寺庙建筑已毁,只有清代建筑了。 入宋之后,太宗等五位圣主眷想灵峰,流光五顶,天书玉札,岁时不断,故使清凉之教于时为盛,恢隆佛化,照耀林薮,寺庙又达72座。其时新建的有大贤寺、望台寺、太平兴国寺、洪福寺、乾明寺、福圣寺、病牛泉寺、李牛寺、仰盘寺、黑山寺、宝山寺、岩山寺、七佛寺、龙泉寺、普寿寺、正觉寺、兴国寺、宝积寺和悬空寺等等。其修葺的寺庙有延庆寺、石台寺、万像寺等等。可惜,这些宋代建筑也荡然无存了。 金朝统治者为了利用佛教怀柔汉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遂尊崇佛教,优礼五台山文殊道场。其时新建了万岁寺、平章寺、崇国寺、岩山寺等等,又修葺了寿宁寺、三会寺、凌云寺、三圣寺和佛光寺文殊殿、延庆寺大雄宝殿等寺宇。 文殊殿在佛光寺前院北侧,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面宽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殿身前檐三间开板门,稍间置直棂窗,后檐明间也设有板门一通,前后可以穿行。檐柱上置斗拱,承托着屋檐。前檐中间的补间斗拱上,斜出华拱两层,显得富丽堂皇。殿内使用了减柱法,全殿前后只用了4根金柱,后槽设在明间,前槽设在次间两侧,使殿内地面宽敞,可作法事活动。随着金柱的减少,殿内梁架也发生了变化。前后槽用了内额,其上架四椽袱及平梁。前槽额枋两层,其间置枋木和斜材传递载荷,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人字柁架之先例。总之,该殿结构新颖,别出心裁,饶有兴味,是杰出的金代木构建筑。 延庆寺在五台县善文村,寺宇坐北向南,一进两院,现存金代山门、大雄宝殿及新建东西配房。大雄宝殿面阔三间,长13米,平面近方形。大殿为六架椽,歇山顶。注头用五铺作单抄单昂偷心造斗拱,每间各没补间铺作一朵,前檐及两山当心间铺作四十五度斜拱,拱枋用材较大,手法亦古。殿内没有金柱,六椽袱上不设四椽袱,而用搭牵联贯。通长的两支大托脚自脊榑直达于六椽袱外端,在结构上别具一格,为金代木构建筑的典型代表。 岩山寺在繁峙县天岩村,始建于金正隆十三年(1158),寺内菩萨殿为唯一的金元遗构。其殿宽五间,进深三间,六架椽,歇山式,前后檐当心间设板门,由此可以穿行。殿基、四壁仍为金代形制,斗拱、梁架为元延佑二年(1315)重葺。殿内柱子的分布,用了减柱法和移柱造。四根金柱中,前槽两根不与山柱和檐柱对照,而在次间中线上;后槽两根前后与稍间檐柱相对,两山则设在次间当心。这种平面布置在已知的金代建筑中,实属罕见。 总之,由上述文殊殿、大雄宝殿和菩萨殿看来,金代建筑比宋代建筑趋于华丽,在建筑平面中,继承了辽代风格,大都采用了减柱法,结构上有了不少创新,内部多用断面巨大的内额,横垮二间或三间,斜拱也更加复杂。这就是金代木构建筑之特色。 元代统治者尊崇佛教,尤尊喇嘛。世祖认为,五台山为“真佛境界”、“最上福田”,所以,元代诸帝都崇奉五台山佛教。他们不仅蠲除税赋、敕赐田产、允许寺院开设当铺、旅馆,经营工商业,发展寺院经济,而且还动用军队、工匠数万人,大兴土木,营造五台山寺塔。其时,五台山新建的寺庙有天宫禅寺、大万圣佑国寺、黑山寺、护国寺、阳明寺、普门寺、兴寿寺、殊像寺、广济寺、普济寺、铁瓦寺、普恩寺、圆照寺、西寿宁寺、铁塔寺、金灯寺、三泉寺、永泉寺、文岫寺、清源寺、普光寺、石鼓寺等等。修葺的寺庙有兴国寺、洪福寺、玄真寺、天宫寺、宝藏禅寺、寿宁寺等等。其保存到现在的元代建筑有塔院寺的大白塔和坐落在五台县城内西街的广济寺。 广济寺内的大雄宝殿,坐北向南,五开间,悬山式,台基较高,殿前筑有月台,檐柱侧角升起显著。殿内仅后槽设金柱两根,空间广阔。金柱上置额枋,承托梁架,缝间前槽用四椽袱,尾端搭在额枋上。后槽用乳袱,内向与童柱交构。其上无四椽袱,而以童柱承负平梁,设搭牵相互联结。设计新颖,结构特殊,是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的一座全国鲜有的殿宇,实属珍贵。 由上看来,在元代建筑中,多采用减柱法,梁架结中出现了斜梁构件。许多大型构件,多采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柱础多为素覆盆式,不加雕饰。梁架中的各结点上,也多采用了瓜柱。斗拱式样出现了假昂,真假昂同时使用。斗拱中的正心枋是单材,柱头铺作的令拱改作檐枋,居于撩檐之下。门多用板门,窗出现了格扇窗。裙板花纹则雕以简单的如意头。尾脊上出现了脊筒子,雕刻瓦条相垒式样。梁枋彩画出现了“旋子彩画”,整体色调以青绿等冷色为主,是为元代木构建筑之特点。 早在北宋元佑至绍圣年间(1086—1098),西藏希解派祖师帕当巴桑结首至五台山,传入藏传佛教。继有大元帝师、萨迦五祖八思巴至五台山,朝礼文殊,把花教传入五台山。复有胆巴国师、意希仁钦都驻赐五台山,弘扬藏传佛教,使五台山成了著名的汉藏佛教圣地。入明之后,明代诸帝为了化愚导顽,辅助王化,就崇佛敬僧,优礼五台山佛教。这是因为,他们把五台山看成了一个优抚番僧、弥足边患、安定社会秩序的圣地。永乐五年(1407),西藏葛举派第五世活佛哈立麻上师至五台山。永乐十三年(1415),黄教祖师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西天佛子也至五台山,开辟了五座黄教道场。时五台山有青黄二庙104所。其中,明代建立的寺院有塔院寺、广宗寺、宝泉寺、日光寺、天圣寺、云集寺、宝林寺、慈寿寺、凤林寺、三塔寺、永慈大华严寺、福田寺、香山寺、永安寺、殊德寺、法王寺、小寺、西寺、五台寺、车沟寺、碑楼寺、栖贤寺、吴宫寺、宋谷寺、雷音寺、福音寺、七佛寺、古佛寺、三教寺北寿宁寺、清凉寺、山寺、马跑泉寺、龙兴寺等等;修葺的寺庙有福田寺(五台县建安村)、西凤林寺、灵应寺、福田寺(五台县阳白村)、佛云寺、文殊寺、兴福寺、龙泉寺、弥陀寺、广缘寺、白云寺等等。现存明代建筑的寺庙颇多,著名的有殊像寺大文殊殿、显通寺七处九会殿和广宗寺铜瓦殿等等。 殊像寺在台怀镇西南里许,是“供奉文殊大圣真像”的著名古刹。寺内的主体建筑大文殊殿,为铁林果禅师于明弘治二年(1489)新建。殿建于距地面1米高的石砌高台上,雕甍高耸,巍峨壮观。殿宽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月台长21米,宽9.8米。连同蓼基、踏垛和散水共占地989.5平方米。从月台至脊刹总高20.5米。台基四面包有砖和条石,外表平整光滑。殿为重檐九脊歇山顶,八架椽。正脊中间置一葫芦,两端安有鸱吻。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上置有吻、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斗牛、行什等飞禽走兽,以降雨灭火。殿檐用铁质沟头,滴水剪边。平面用檐柱,一周16根,金柱12根。明间用双步染上施童柱(减去四根金柱)与第二步染架的金柱组成上檐柱。这就使殿内平面开阔,扩大了使用面积。在内外柱间施穿插枋,柱头施平板枋,置斗拱、搁单、双步挑尖梁。上檐柱头亦同样在斗拱上搁置七架染,前后贯通。两山施顺染,后尾与七架染连结。整个平面纵横相交,十字连结,各自形成矩形框架。上下檐相比,下檐多了一步架,周箍一圈,使整个结构显得刚劲平稳。大殿下檐为溜金斗拱,为五踩出三昂重拱造,明间六朵,次间五朵,稍间两朵。上檐为五踩三昂重拱造。内槽用七踩品字斗拱装饰内景,承托天花、藻井,使殿的重量由斗拱转向柱头,减轻了七架染的荷载。下檐下中三间装隔扇门12块,四壁无窗。使殿显得敦厚结实。殿内藻井以小型斗拱构件拚接,层层叠收。斗拱以上的中央圆形,雕有含球蟠龙。彩画为旋子彩画。等级为墨线小点金,旋眼、花心贴金,余皆无金饰。枋心画龙和“一字枋心”。整个大殿彩绘以青绿为主,间以朱红,枋心贴金。图案清晰,色彩绚丽。大殿的整个染架高16.3米,木构架由13700件大小部件构成,重者几吨,轻者斤余。大殿的染架、柱网、斗拱的用材比例和榫铆做法,既用了宋代《营造法式》的做法,又突破了《法式》的规制,且接近于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是典型的明代建筑。 显通寺坐落在灵鹫峰前,大白塔北,为五台山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著名古刹。寺内中轴线上有七重殿宇,七处九会殿居于其中。该殿面宽明七暗三,进深四间,高为两层。重檐歇山顶,二层上设檐廊。它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时,神宗命妙峰祖师用磨砖券成的一座华严道场。以彼处是唐代清凉国师澄观撰述《华严经疏》的制疏道场,故名“七处九会殿”。因此,该殿正面七个拱洞上面都嵌着一块磨砖雕刻的匾额,上书“法菩提场”、“普光明殿”、“忉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他化天宫”、“逝多林园”。这是表示释迦牟尼在这七个地方讲了九次法,弟子们辑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之意。其殿内由三个拱洞构成,拱壁即为山墙,墙上开有拱门,串通三洞。以其纯系磨砖券成,没有一根梁柱,所以人们俗呼为“无梁殿”。三个拱洞中,原来供有三尊铜佛像,即法身佛毗卢遮那、报身佛卢舍那、应身佛释迦牟尼。现在只存有主洞中的卢舍那佛了,以他能够遍照一切处,承办众务,开发无量众生之善根,具有无量无边无数法力,故该殿亦名“无量殿”。总之,该殿的建筑形制奇特,不仅巍峨敦厚,宏伟壮观,庄严肃穆,而且内部的藻井雕刻精湛,设计新颖,别出心裁,还可从夹墙中的砖砌楼梯上到殿内四周的走廊上,俯视殿内陈设,也可从大殿四周的墙窗中向外眺望本寺及台怀全景,真是一座鲜有的砖券建筑。它反映了明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广宗寺在菩萨顶前、显通寺后,寺宇坐北面南。其内的铜瓦殿为明代遗物,殿宽三间,14米,进深12米,重檐歇山顶。殿设比例适中,结构规整,格扇棂花,雕刻精细,彩饰艳丽。殿顶覆盖铜瓦,殿脊安有琉璃脊兽,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明显地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 总之,从上述大文殊殿、七处九会殿和铜瓦殿看来,明代的木构建筑与前代相较,变化很大。首先是以往采用的减柱法、大内额和斜梁,已不在运用。其次是明建殿宇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普遍采用了假昂。在殿宇布局上,主体建筑多在中轴线上,其余建筑也强调左右对称,显得规矩严谨。柱石除圆柱外,亦用梅花柱。柱头正面顶部大多抹成斜面,柱侧角颇小。柱础采用了宫式手法“鼓镜式”。梁架结构多用通柱,屋内不论有无天花板,都采用了明袱做法,且加工细腻。结点处理不再用运驼峰,而是用了蜀柱。重要建筑为彻上明造时常用“隔架斜”,做为装饰构件。屋顶举折增高。山面做法多用砖垒砌山花并施砖或玻璃薄缝。普柏枋的宽度加宽或等于阑额厚度,叉手斗拱已不多用了。榑和枋之间用垫板填充,称为檩、垫、枋三件。外檐多在阑额下使用雀替,雀替多雕成卷草或云纹。门用格扇,多为五抹隔扇,格心雕刻复杂,有四如意、夔龙、团龙、套环寿字纹样。屋顶脊上的鸱吻,也雕刻精细。梁枋上多用旋子彩画,柱子满绘翻莲,沥粉贴金,显得十分华丽精致、细腻复杂,为其明代建筑之特色。 清代是满清贵族统治中国时期。清王朝为了怀柔蒙藏,特兴黄教,尤尊喇嘛,更加倾仰汉藏佛教圣地五台山。所以,有清一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帝就有13次至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敕建寺庙,扶植五台山佛教,遂使汉藏佛教比肩发展。时有青庙78座,黄庙26座。其中,清代新建的寺庙有台麓寺、涌泉寺、大文殊寺、文殊寺、镇海寺、广仁寺、慈福寺、洪泉寺、观音寺、极乐寺、广华寺、福祥寺、莲花寺、极乐寺、(代县木角村)、海会庵等等。而修葺的寺庙有兴龙寺、南寺、白云寺、观音寺、下古佛寺、石佛寺、铁勤寺、普安寺、峰山寺、旃林寺、普济寺、法藏寺、普济禅寺、文殊寺(上海)、观音寺、观音洞、善财洞等等。现存的清代建筑颇多,最典型的为菩萨顶和显通寺的大雄宝殿。 菩萨顶坐落在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占地9160平方米。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较高,并列三院。中院为主体建筑天王殿、大佛殿和文殊殿,东西两院为僧舍、禅堂。后部较低,并列两院,均为僧舍。整个建筑都为清代遗构。其形制、手法及雕刻、装绘都为皇宫式样,金碧辉煌,极为华丽。其中,大佛殿为三开间,面宽13米,进深12.3米。单檐五脊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勾栏围绕,朱添彩绘,三彩琉璃瓦盖顶。文殊殿亦为三开间,面宽18.8米,进深14米。单檐四阿顶,四出廊,四周围以石栏杆。顶盖琉璃瓦,殿脊上的兽身、龙头亦为琉璃制品。出檐斗拱施以彩绘,格扇上有雕刻图案,使大殿绚丽多彩,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再是殿顶结构特殊,房檐沟滴四季滴水,遂使殿前石阶上有蜂窝状的许多石洞,故称其为滴水殿,为五台山十大景观之一。 显通寺的大雄宝殿,重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明七暗三,面宽34.4米,进深21米,占地一亩一分。上为四阿顶,下为四出廊,108根木柱围于四周,前置重檐抱厦。转角处向内收缩,前檐雀替雕龙凤图案,形制壮丽,雕工极细。雕梁榱栋,巍峨壮观,庄重瑰丽,为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大雄宝殿。 以这些清代建筑和前代建筑相比,形制变化不大,但相当注意装饰,显得有些繁琐。其梁架结构自踵及顶全用通柱,山面做法多用木板,为山花板,雕绶带。但许多殿字仍是山面透空,施以悬鱼、惹草,式样繁多,各不相同。阑额多为霸王拳,普柏枋的宽度比阑额狭些,阑额下面又多加了一根小额枋。雀替为卷瓣圜合。雀替上还雕有飞禽、龙头。耍头雕刻复杂,有龙头、象鼻等。木构彩画有和玺彩画、施子彩画和苏式彩画。柱子彩画多以蟠龙,沥粉贴金,技法娴熟,多用青绿刷饰,显得金碧辉煌,华丽美观。 民国年间,战乱不断,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生产受到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人民生活极不安宁,佛教也自然受到惨重影响。据1988年的《五台县志》说,民国年间五台山有青庙97座、黄庙25座,总计122座。其中,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就修建了佑国寺、善德堂、极乐寺、龙泉寺、普化寺、金阁寺、尊胜寺、古佛寺、清凉寺、灵峰寺、万佛洞、海会庵、沐浴堂、车沟寺、日照寺、护国寺、法华寺、普济寺等18座寺院;另有其它僧人修建了老和尚洞、普润庵、石堂庵等3座寺庙。现在保存较好的民国年间的建筑有普化寺、佑国寺、龙泉寺等。 普化寺在台怀镇南1公里处的清水河东畔,寺字坐东面西,有殿堂楼阁、禅房、僧舍200余间,是一座规模宏大、雕梁榱栋、严谨肃穆的石雕艺术、彩绘艺术和古建艺术和谐统一的建筑群。其中,天王殿五开间,歇山顶,正面开有三个砖石雕砌的拱形殿门,即性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等三解脱门。无相门上还挂有“普化寺”三个大字的石雕牌匾一块。三门之间还雕有“法轮常转”四个大字。三门的拱圈上、柱础上、槛墙上、墀头角柱上,迎风上都有精雕细刻的石雕图案,如“松下猴王”、“牧童骑牛”、“苏武牧羊”、“芭蕉洞”、“瑟琶洞”等人物故事和花草图形。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五间,歇山顶,四围廊。檐下木雕,墙上砖雕,廊柱间的木制卷口上还镂空雕刻二龙戏珠。廊内柱间装有12面格扇,裙板雕龙,上为花窗,檐枋上的垫板还绘有彩画,斗拱与斗拱间还装有垫拱,施以彩绘,浓笔重彩,雕梁榱栋,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总之,民国年间的寺院建筑,虽然梁架结构与清代相同,但木构件更加趋于精巧美观,柱头及栏额常常装饰着镂空雕刻券口,龙风凤舞,异常华丽。外部的柱、额、栏、枋常施以彩绘。绘画着草木花卉和人物故事。再一个特点是木构建筑和石雕、砖雕相配合,殿宇的基座、围廊常装饰着雕刻精细的石雕,殿檐、山花等处也常装饰着各种图案的砖雕。 新中国成立之后,贯彻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五台山佛教恢复了正常的佛教活动。据1956年调查,五台山有青庙99座、黄庙25座。其中尼姑庙2座。这些寺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大多集中于台怀地区,其余沿着五座台顶辐射出去,坐落于深山丛林之中,形成了一个与自然景色和谐优美、具有古刹风韵的梵字花宫。其建筑形制,既有历史的连续性,又有唐代以来各个时代的特色,而且规模宏大,构件精细,样式繁多,手法典型,是全国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古代建筑宝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