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弥勒的茶马古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弥勒的茶马古道
  来源:云南政协报
  作者:黄汝兴
  滚滚奔流的南盘江,绕着弥勒县境成“U”字形后,突然调头向东流去。在南盘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它就是横贯在弥勒县竹园镇至丘北县冲头大山中的五尺古道。
  一条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小道,像长蛇一样从坡脚蜿蜒至坡头。小道宽五尺,全部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由于岁月的久远,风雨的侵蚀,路上的石头已经很苍老了。有的被马蹄打磨得光滑平整,有的被踏出深一个浅一个的蹄窝,积留起一小窝一小窝清洌的雨水。古道两边长满了荆棘杂草,一片片苔藓蚕食着古道,清冷的山风吹过,覆盖在小道上的腐枝落叶被卷起,打着旋儿扑进山谷。在蓝天与白云之间,在阳光与山风中,古道是那么沉寂、安然。
  竹园镇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昆明、玉溪通往广西、广东的主要通道之一,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在此设竹园驿。清乾隆年间,竹园引种甘蔗,生产红糖、冰糖,是云南的主要产糖地区,年生产加工销售红糖、冰糖上百万斤。运输全靠马帮驮运,销往全国各地。广东、广西、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商人纷纷在竹园镇设立会馆,他们把竹园的红糖、冰糖及其它土特产品运出去,把外地的棉纱、丝绸和其它的生活日用品运进来。商贾云集,经贸活跃,竹园镇成了滇东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埠。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络绎不绝,有的大马帮骡马多达千匹。长途跋涉的马帮要在竹园歇脚,补充给养、中转货物。
  古道上不仅有村野老寺,而且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五尺古道通桂粤,白鹤名寺崖头立。”竹园镇西山丫口,两边峭崖陡壁,古木参天,滔滔的甸溪河水从深山中奔涌而出。在山谷崖头的青山翠柏之中,掩映着一座名寺——白鹤寺。白鹤寺有高僧主持,终日香火旺盛。古道从丫口经过,一边是汹涌澎湃的甸溪河,一边是山崖绝壁。从古道上白鹤寺,仅有一条崎岖曲折的小路。小路虽然艰险,但过往马帮的马锅头们到山脚下,都要让马帮停下来,亲自爬上山头,到寺里休息片刻、烧炷香、磕个头、祈求菩萨保祐,一路平安。
  在通往丘北古道旁边的荒山野岭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大土坡,名狗坟。狗坟是某队马帮的猎狗死后埋在此地,故名狗坟。马帮常年奔波在古道上,猎狗与马帮为伍,为马帮带路、守夜、报警。古道十分艰险,马帮经常会遇到土匪抢劫和猛兽的袭击,不管是白天在路上行走,还是晚上马帮歇脚休息,只要遇到土匪和野兽来袭,猎狗都会预先报警,使马帮有所防备,化险为夷。在一次与土匪的遭遇交火中,猎狗不幸中弹身亡。马锅头悲痛惋惜,用锦缎为猎狗缠身,葬在古道边。
  古道边的石牛塘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块平地,形似一头老水牛。塘中长满了棠梨树,因无处排泻,雨季低凹的东南边便积水成塘。春天,棠梨树花开,白茫茫一片,清香扑鼻,古道从其间穿过。相传,北宋名将杨六郎带兵路经此地,当杨六郎爬完石阶路,将要进入石牛塘时,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闭目坐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杨六郎急忙上前施礼道:“请问前面是什么地方?”老翁睁开眼睛,上下打量了杨六郎一眼后,慢条斯理地吐出了三个字:“石虎塘”。转眼间老翁不见了。杨六郎惊奇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道:“羊落虎口,九死一生。”随后便沮丧地带着护兵沿途返回到丘北县境内的一个大山洞(六郎洞)自杀身亡。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老翁错答一字,便酿成了杨六郎退兵自杀的悲剧。
  古道上的古迹、传说,早已被无情的岁月淹没了,留下的是历史沉淀的厚重。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昔日繁忙的古道沉寂下来了,但它毕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繁荣的起步。古道上兵匪毒虫,险象环生,在马蹄与石块的碰撞中,在赶马人与险恶环境的搏击中,多少赶马人尸横荒野,命丧黄泉。然而,勇敢的赶马人,不畏艰险,前仆后继,闯出无数个像王炽一样的巨贾富商,带来的是繁荣昌盛。

 
 
 
前五篇文章

千年古刹圆通寺

清代四僧及其书法

释迦也失在南京、五台山及其与明成祖关系史实考述

释心觉生平事迹析论

昙华寺与历史文化名人

 

后五篇文章

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

从法门寺出土的金银器谈起

继志发本的明旸上人:“三求”诚求三不缺,“三念”深念三

佛教刻版印刷始末

“无言密”与石窟绘画造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