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陶渊明的生态智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邓绍秋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成为当下新锐学者炒作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他们看来,人的日常生活把精神的美学改写成为一种“眼睛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非常具体地从一种理性主义的超凡脱俗的精神理想,蜕变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生活享受。文化的转向又一次把“生活”作为文化拉回美学与文艺学的视域。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惟独忽视了极其重要的“生态”之位,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心痛和遗憾。如果从中国生态美学角度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已经不怎么新鲜了。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国外文化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早已广泛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而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早就体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思想,并投身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活动。只不过他们当时没有明确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概念而已。依我看来,偿若要将“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引向深入,就不能一味地强调国外学者的关注程度与研究成果,而要对本土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深入发掘与研究。
  真正从审美态度描写农村生活,将农村日常生活审美化,大概始于人性自觉与文学自觉的魏晋时期,即魏晋时期出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些倾向。陶渊明作为魏晋时期的风云人物和典型代表,他在退出官场隐居农村生活时,写下了不少描写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优美诗篇。在这些诗篇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反抗世俗社会人性的异化,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生态。陶渊明认为,人的本性是爱自然的,官场是污浊的,而农村生活是纯净的。最能体现这种生态思想的是《归园田居》,他在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中唱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明确的表达了向往自然的自由心态。在其他诗篇中也普遍存在这种情绪和智慧。如《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人把大自然中的菊花、南山、夕阳、飞鸟(自然生态)与心中的理想(精神生态)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也是生态美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辞前小序说:“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可见,陶渊明之所以毅然弃官归隐,是为了恢复失去的自然本性。因此,他一踏上返回自然的的路途,就高兴得象个天真的孩童:“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都是想象出来的,在真切的想象中更可看出诗人对田园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人格精神自由的向往。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也就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他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分明是告诫沉迷于物质享受的现代人:要正确处理好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关系,不要让精神成为物质的奴隶。其实,老庄早就强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总之,陶渊明的笔下已经流露了深刻的精神生态思想。
  第二,关爱农村自然生态,保持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一致。广义的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其中,自然生态就是狭义的生态。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其诗篇反复倾诉着对故乡——自然生态的关爱。只要浏览一下陶渊明的诗篇,你便会发现,和风明月、桃林榆柳、柴门荆扉、茅檐瓦舍、鸡鸣狗吠等农村物象出现的频率极高,可见农村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是何等亲近可爱!陶渊明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因此,他置身于所描写的一幅幅农村自然生态图画之中。山川田野就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融为一体。“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说出山间景色是美是丑,也没有说他喜欢还是不喜欢,而是把心掏给自然,与自然打成一片。“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第一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在这些自然生态图画中,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对话,即他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各种生命都给予了真诚的关爱和同情。试想在《归园田居》的景色中,村落、炊烟、月色、山野都和诗人的心灵息息相通,诗人就在这样一种日常生活中生存、思考、审美,这难道不算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吗?要说明的是,他的田园山水诗是对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诗性阐释与提升。
  第三,描写农家生活画卷,勾勒理想社会生态图景。今天,城里人纷纷走向城外,走向农村,渴望在那儿呼吸新鲜的空气,品尝香喷喷的农家饭菜。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农家生活早已成为文人墨客怀念故乡、寻求精神家园的象征。诗人的怀乡情结,既象征着人类对于生命源头的眷恋,也凝聚着诗人的生态美学智慧。陶渊明非常热爱农村的劳动生活,喜欢与劳动人民一起拉家常,农田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在他的笔下变得美起来。他在诗中多次写到农村荷锄劳作的情景。
  《桃化源诗并记》可以说是他的一篇描绘理想社会生态图景的杰作。老百姓在没有“王税”的社会制度下,自由自在的生活,愉快的从事生产劳动,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在这篇作品里,我们仿佛读到道家的反对不公,少私寡欲的意味。《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境。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自然的天性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无长生,亦无财宝,只有一片农耕劳作的日常生活场景。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到写《桃花源记》时则不只局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大我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田园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从这个空想,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爱,即对普通生命的尊重,对理想社会生态的向往。
  第四,彻悟生死规律,寄情日常生活。陶渊明作为由道玄艺术精神向禅宗艺术精神过渡的中介人物,他认为,人同天地万物一样,有生有死,“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都将归于大自然。虽然人生是有限的,但不应当被它所胶滞,而应当融入日常生活和宇宙自然,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审美愉悦。他写道:“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涂渐就窄。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杂诗八首》)他以一种冷静的生态智慧,看待生命运行规律,正视人生的苦难,他不乞求道教的肉体长生,也不希图佛教的精神永恒。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生死解脱与审美境界的典型。不幸的是,他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中唐禅宗兴起后,才得到重新评价,尤其是宋朝的苏轼十分推崇这位“超然事外”的隐士。
  陶渊明的生态美学智慧对于我们今天到底有何现实意义呢?我认为,起码给我们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其一,要保持农村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在效率上远不及工业生产,然而,从生态美学角度来看,肯定农村生态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对于避免工业社会的人性异化和生态失衡,会有很大的纠偏作用。此外,农作物的生态审美价值,农舍、农田、农具等农村风光的生态审美意味,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二,要划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层次。从社会阶层来看,存在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少数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区别,陶渊明就是封建社会隐士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代表。从审美化的性质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表层的感官审美类型,简称为快感型。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充当了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包装,实际上是日常生活审美形式化;另一种是深层的意境审美类型,简称为意境型。陶渊明所追求的便是这种类型,本文所呼吁的也正是这种合乎生态规律的深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其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要有生态内涵。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是“天人合一”文化传统的形象体现,而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篇是最杰出的代表。遗憾的是,在消费享乐主义的今天,这些蕴涵生态智慧的文艺作品也被商品化、产业化、平面化。在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现代人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更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因为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否则,现代人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其实,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已经昭示了这一简单的道理。因此,真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要象陶渊明那样保持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
  其四,日常生活审美化要有人文精神。从现象学来看,“日常生活”的本质直观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状态就是“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日常生活”与“审美”本来就是一体的。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能局限于感官享乐,而要蕴涵人文精神。目前的审美技术化、商品化、产业化,仅仅是审美活动的表层操作方面。我们所倡导的深层审美化,应当是一种渗透人文精神的心灵活动,一种内在本真意义上的生存状态。现代人在审美的时候,如果放弃了人文精神,只沉迷于视听感官享乐,或者把审美当作商品标签,甚至看作产业发展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希望看到一种渗透人文精神的生态审美原则的崛起,并能够贯穿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让生态审美原则成为真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指南。
  其五,在全球化的今天,要重视本民族的思想文化资源。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借鉴西方当代哲学美学思想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应当从中国古代生态美学思想中吸取营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入世精神,早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审美境界与日常生活的统一,即蕴涵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思想资源。

 
 
 
前五篇文章

王俊中《东亚汉藏佛教史研究》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

中国佛雕宝典——研究中国佛像雕刻的先驱者喜龙仁

中国哲学的流派与分期

重印武进天宁寺志序

 

后五篇文章

颜尚文: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2)

颜尚文: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1)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

生态美学的奇葩

上方山七十二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