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道: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 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 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 、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 ,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 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 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 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 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 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 》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 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 ,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 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 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 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 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 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 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 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 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 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 “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 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 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 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 ,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 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 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 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 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 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 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 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 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 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 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 在。 各国茶道的比较 中国的茶道 (一).唐时的基础 我国的茶道是到六世纪(唐朝)时陆羽集前人之大成,再加上他 自己的精心研究撰写『茶经』,进而推广传播,才奠定了茶叶今日之 基础。陆羽的『茶经』分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而事实上是 分为十章如下: 一之源:茶的起源 二之具:制茶的工具-------二~六为茶道实务: 三之造:茶的制造 -------有关之工具、器具大部份已被时代 淘汰,而制造方法则因茶叶由来 四之器:制茶的器具-------早期的固型茶到现在的散型茶,其 制造过程、方法、情况均有所 五之煮:茶的煮法 -------不同;至于煮与饮,因茶叶改为冲 泡方式而不再用烹煮, 六之饮:茶的饮法 -------所以仅有?饮?聊具参考价值。 七之事:茶的历史 八之出:茶的产地 九之略:茶的概略 十之图:茶的挂图 以下仅就『茶经』之内容作一简要的探讨── 1.从前的固型茶,成以后是又乾又硬,要煮用时必须先用以火 烤。 2.烤时持茶近火,经常里外翻转;如是以火烤而乾之茶,则烤至火气透为止;如是以日光乾燥之茶,则烤至柔软舒展为止。 3.烤过后,又须加以研碎;其粉末如米粉者方为上等,如细角 者为下等。 4.煮茶时之炭、薪规格: A.木炭为佳─如桑、槐、桐、枥之类。 B.坚薪次之─膏多之木或无用废材不用。 a.膏多之木:如柏、桂、桧。 b.无用废材:指朽腐之木。 5.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总 之须用活水。 6.煮水标准: A.第一沸:水沸之程度,如鱼目而微有声;使水合乎茶之量, 以盐调味。 B.第二沸:容器之边缘,泉涌如连珠,水泡上升;酌水一瓢, 以竹筷于 水之中心回旋搅和,量粉末,投至水之中心。 C.第三沸:如腾波鼓浪,煮至翻滚;取所酌之水止之,以育茶 之华,并将火移开。 D.过此以后则不可饮用。 7.饮茶之法,趁?热?为之,边煮边饮。 以上为陆羽所力倡的『茶道』,也是唐朝时集大成的饮茶方法, 成为我国茶道最原始、最具体的指导原则,然而到宋朝时便革去一大 部份。 (二)宋时的讲究 宋朝饮茶的习惯,基本上固然依循唐时的准则,却从高雅的享受 中去谋求发扬光大,尤其士大夫阶级争相讲究茶品、水质、火候、茶 具、煮法、饮用之效果。此时『饮茶』习惯已成附庸风雅之士聚集的 原动力,藉茶吟咏,各机其妙,甚至评茶论器,名目、花样百出,蔚 成风气,因此『斗茶』也成为我国比赛茶之始。 『斗茶』交战时,以三件事来分优劣:一为茶、二为水、三为茶 具,彼此夸耀其优点(品种、采摘、制作、来源、水质、成份、质料 、特色 ),优则称胜。 (三)明时的改革 可是唐、宋这套饮茶的准则,到了明时,固型茶惨遭潮流淘汰, 改为以散型茶为主,煮茶也改为泡茶,至于过程方面就更见紧缩,只 注重茶品、水质、茶具,其余则不在讲究之列;尤其对水质讲究到极 致,除了使用泉水、江水、井水外,还风行雪水、雨水,甚至于露水 、竹沥水。 民间所盛行之?功夫茶?,也是在改良泡散型茶后的产物,且不 再以大壶冲泡,而崇尚小壶泡法(重品茗、忌牛饮);对茶器、茶具 之讲究,要求陶、瓷、紫砂土质良好、制作精巧、造型高雅,因此在 官方及民间的推波助澜下,成就了傲视国际的『陶、瓷艺术文化』, 其中以?景德镇?的瓷器与?宜兴?的紫砂茶具享誉中外,间接地提 升尔后「饮茶文化」走向精致化与生活化。 日本的茶道 (一)茶道之源流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日本,约在汉代就开始了。唐代,日本僧人来 华,高僧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流学,回国时带回 茶籽栽种于日本滋贺县。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两度留学中国,又带回 茶籽,栽种于日本佐贺县。(荣西禅师着有<吃茶养生记>一书,是 日本第一部茶书)。 而根据日本历史中记载:「天平元年(公元729年),圣武天 皇在宫中,召集僧侣讲谈般若经后,有行茶礼仪。」又说:「平安时 代桓武天皇时,传教大师返国,带回茶种,种于比睿山附近地方,是 为日本种茶之始。」虽然历史悠久,却完全变质,与我国古时茶道旨 趣大不相同,日本敢据以夸张『国粹』,傲视西方,理由就在早已彻 头彻尾改变,的确成了『日本茶道』。 (二)茶道之精神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将饮茶视为生活规范,藉以修身养性, 学习礼仪,以环境幽雅为主体,以高尚享受为目的。而其缺点乃是违 背时代,脱离现实,费时费事,名为固守茶道的传统,实仅维持茶道在充当古迹。 (三)茶道之流派 1.主流派:?千利休?与?三千家? 1.村田珠光成立日本茶道1430年~1502年 2.千利休追随绍鸥学习茶道别号抛秋,是安土、桃山时代的茶博 士茶艺非常精湛,遂集茶道之大成1522年~1591年 3.宗旦利休的孙子以宣扬茶道为专业儿子分立门户继承衣钵茶道 ─三千家 4.江岑?表千家?的元祖 仙叟宗室承接了乃父的隐居而成?里千家?的元祖 一翁宗守住在武者小路成为?武者小路千家? 2.其他流派: A.薮内流 B.远州流 C.石州流 D.镇信流 E.宗偏 流 F.不味能 G.江户千家流...等等派别。 (四)茶道之饮法与礼仪 以驰名的茶道?数寄屋?为例,它建筑在私人的花园中,包括可 以容纳五人的『茶室』,与一间毗连的『水屋』(洗涤茶具之场所) ,另有一间『待合』(提供宾客暂待,等主人邀请进入茶室之场所) 。 从『待合』到『茶室』,有一条小径,幽静之至,奇石与石凳陈 列两旁,古松参天,枫叶满地,景致高雅。『茶室』的入口为活动格 子门,高仅三尺,人须躬身而入,以保持谦逊态度。 室内陈设简朴,瓶花佩合季节,且悬有名贵字画,供人欣赏。室 之右角,设有小巧木架,挂着铜包锡的茶壶。茶碗各用饰盒贮藏。 待客之礼仪与饮法── 1.宾客进入『茶室』之后,依序面对主人就座,宾主对拜称 『见过礼』,主人致谢称『恳敬词』。 2.室内从此肃穆,宾主危坐,静看茶娘进退起跪调理茶具,并 用小玉杵,将碗里的茶饼研碎。 3.茶声沸响,主人则须恭接茶壶,将沸水注入碗中,使茶末散 开,浮起乳白色饽花,香气溢出。 4.将第一碗茶用文漆茶案托着,慢慢走向第一位宾客,跪在面 前,以齐眉架式呈献。 5.宾客叩头谢茶、接茶,主人亦须叩头答拜、回礼。 6.如上一碗一碗注,一碗一碗献;待主人最后亦自注一碗,始得各捧起茶碗,轻嗅、浅啜、闲谈。(惟忌谈世事) 英国的茶道 (一).茶自十六世纪传入欧洲。起出荷兰人从澳门购茶,寄往爪 哇,然后运回荷兰,视为助消化的 特殊饮料。十七世纪初叶,才渐渐输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 俄罗斯和英国。 (二).欧洲若干国家,虽然了解茶能助消、话提精神,而却未造 成重视欧洲若干国家,虽然了解茶能助消、话提精神,而却未造成重 视的气候,惟独英国后来居上,奇迹的掀起饮茶风尚。当十六世纪 时,英国还是喝咖啡的国家,自从茶叶输入后,发现有胜过咖啡的特 点,朝野交相提倡,于是逐渐养成饮茶的社会习惯。 (三).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后─格德琳,从葡萄牙将饮茶的高尚习 惯带入宫廷以后,更由尊敬与新奇,而鼓舞起贵族圈内的重视饮茶, 但因为茶叶当时很贵,受限于购买力,只停滞于上流社会。 (四).到了十九世纪,因交通与技术的长足进步,茶叶从各方面 运入英国,茶价遂猛跌。于是茶便完全夺取咖啡的地位,成为英国的 大众化饮料。 (五).英国的开放性茶道,一延几个世纪。据说:这是1840 年,一位贝德佛公爵夫人最早所立下来的『不成文规矩』,目的在「 缓和她每天下午四点钟时,便感到虚弱和疲惫,须歇下来喝茶,始能 振作」。想不到从此之后,这个人的规矩,竟会不胫而走,逐渐扩展 至全国每一个角落,蔚为普遍风气。 (六).英国民族的性格特征,是保守、沉默、严肃,所以饮茶才 能成为牢不可破的传统习俗,因此无论环境如何困难,他们各阶层国 民每日的『上午茶』(上午十点半)与『下午茶』(下午茶),总是 免不了。由于数代过惯这种规律的生活,也就特别郑重其事,把两次 饮茶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精神调剂。 评论 中国之茶道精华是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境界,与日本、英国之 茶道大不相同,分述如下: 1.中国茶道: A.茶─科学的 a.茶叶:品种众多、制作特色各自不同,可因应各种口味需求 之人们;在制茶领域中不断改良创新,制茶机器应运而生,符合时代 需要,省时、省力、卫生、美观。 b.茶具:精致化之陶瓷艺术,在造型符合实用、美观外,更注 意其烧制过程中之变化,均要巧妙掌握其物理特性、化学原理,以制 作出完美的艺术品。 c.功效:较注重?意识型态?方面,如〔提神醒脑〕、〔消除 疲劳〕、〔增强耐力〕等,至于?临床疗效?方面则仅为参考。 B.道─哲学的思想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既可评论时事,亦 可旁及万物;在思想的领域中,从?实有?到?万无?,从盘古到现 今,任由驰骋。尤其是与各阶层的人士结合所产生之思想与行为如下: a.一般百姓:茶已融入生活中,饮茶时表现出一种悠悠然自得 其乐的样子,纵使置身于酒楼饭馆中,亦可与周遭事物融合,闹中取 静。 b.文人雅士:从许多诗词中可看出,各类文人雅士之聚会场所 ,总少不了茶与酒,因而藉酒助兴或感伤世事,再者以茶解讽或舒解 心中郁气,并随时与山水天地融合,进而吟咏出许多意境优雅的诗词。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见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斤。 开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非垒,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 四碗发冷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c.宗教:茶与佛教、道教一触即密不可分,在其潜修心性过程 中,藉饮茶时之恬淡心境,去做?出世?和?入世?的冥思与探讨, 其中以?禅宗?最为重视『茶道』,甚至将『茶道』当成参禅时必修 的一门功课,所谓「用茶破睡」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日本茶道: A.茶─大多以蒸青绿茶(煎茶)为主,近年来也饮用乌龙茶。 民间普遍用泡茶法,最不良的习惯就是喝冷茶,与中国所称忌喝冷茶 及隔夜茶有所出入。 B.道─以日本之茶道基础来说,一大篇的繁文褥节和不断重覆 的规定动作,再加上宾主间严肃拘谨的心态与宁静萧瑟的气氛,最不 敢恭维的是一问一答的对话,将整个过程〔礼仪〕化,如同天皇召见 一般,这样的茶道简直是作茧自缚。 3.英国茶道: A.茶─大多以加味或拌花的茶叶为主。 B.道─英国这种开放性茶道,可喜的是有饮茶的新生命、新传 统作基础,普遍又活跃;但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只知『为饮茶而饮 茶』而已,对中国之茶道而言,还只能在门外徘徊,未能登堂入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