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世莲花——慧远大师(一) 朱丹丽 楔子 两晋时代,可以说是历史上战火最盛的时期之一。频起的烽烟,烧毁了城镇和家园,也烧掉了人们追求平安和正FA的希望;战争、苦役、贼乱、旱灾、蝗祸……,这些诉说不完的苦,倾吐不完的怨,只有和着血、沾着泪,默默往肚子里吞的份,谁也没有力量去打破这个恶梦。在这样的特局当中,佛法要如何传布?僧团要如何自立?经典要如何整集?这一切,已经不是“困难”与“艰巨”可以形容了,而慧远大师的一生,正为我们说明了所有的答案。 乱世幸运儿 东晋成和五年(西元三三0年),后赵石勒统一了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地方,并且自称为皇帝。第二年,东晋和后赵订下和议,决定以淮水为界限,南北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这么一来,长久在战火下求生存的老百姓,总算可以稍稍喘一口气;让疲惫惊慌的身心,有一番休养调适的机会了。 石勒虽然是武将出身,目不识丁,个性又很残暴,但对来自天竺(印度)的和尚佛图澄(相传于西晋永嘉年间由天竺来至中国,见战争中的百姓痛苦不堪,遂晋见石勒,为百姓请命。他一生收有弟子近万人,影响中国佛教深远。),却非常的尊崇。这是因为佛图澄大师,不但能洞悉他心中的所思所想,更能准确的预测局势变化,因此,对于佛图澄出面,便能救回性命。由于皇上对佛图澄大师的崇敬,使得一般百姓也纷纷皈依佛门,信仰佛教,佛教便很快地在中原广为流传。 但这段烽火平息的日子,只维持了几年。石勒在成和九年(西元三三四年)过世了,由儿子石弘继任王位。同年十一月,石勒的侄子,也是身边最宠信的大将石虎,趁机杀了石勒的儿子,自立为帝,政局从此又开始纷乱不安,百姓们的生活就更加艰苦了。 成为后赵皇帝的石虎,性情十分暴烈,才德也远不如石勒,为了满足自己的狩猎的兴趣,在中原地区开辟广大的猎场,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农事生产。又在洛阳和长安,征选数以万计的壮丁去服苦役,为的是替他修建华丽的宫殿庭园。百姓在他残暴无道的统治下,简直不知该如何生活,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聚集反抗,战火再度在中原燃烧起来。 幸好,石虎虽然是个行事恶逆的暴君,不过,对于佛图澄的尊敬,比起石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学佛出家的风气很盛,佛图澄门下的僧徒也多达上万人;除此之外,他对汉地的儒家经学也很仰慕,这对于世世代代以书以礼传家的士族来说,真是最难得的好消息,也带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就在这一年,位在山西灵峰五台山的山脚下,一户贾姓的仕宦人家,诞生了一个白胖可爱的小男婴。婴儿一出生就有力的舞动着四肢,仿佛想和未来的险局挑战一般;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在乱世中出生的孩子,将来,就是担负弘传佛法重任的慧远大师啊! 三年后,贾家又多了一个胖嘟嘟的小弟弟,长大后竟也跟着哥哥出家,为慧持法师。 打从两兄弟懂事开始,父亲就捧着书,一字一句的教他们念。两个小不点,常常是一边玩耍,一边喃喃的背诵着四书五经。两人从小就非常好学,领悟力也很高,尤其是弟弟老喜欢跟着哥哥读书诵经,让做父母的,感到很安慰。外在苛刻的暴政和频繁的战争,对他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除了生活清苦些之外,兄弟俩人的童年,仍然是充满了欢笑与快乐的。 到了释帝永和二年(西元三四六年)慧远十三岁那年,有一天上午,舅舅令狐先生忽然神色紧张的来到家里,对父母亲说: “不得了啦!城郊的村子被流寇洗劫一空,最后一把火将整个村子烧成灰烬,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咱们这里?看这情势,恐怕不出几天还有更大的乱子呢!姐夫,不如趁早合计合计,移往许昌去吧!” “这……这个……”慧远的母亲听了这话,心中十分犹豫,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倒是父亲,考虑了一会儿,便很郑重的对舅舅说: “近来外面的怀况,的确是越来越不安,我也听说了,有不少读书人结伴到许昌和洛阳去游学,为的是希望日后能求得一官半职,如果真是这样,我这俩个小子,就麻烦舅弟一同带去,让他们多念点书,将来也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令狐先生点点头,又接着说: “姐夫的这番话,正说中了我的心。依我看,现在的皇上喜欢读书人,唯有饱读经籍,才有可能踏上仕途,而许昌和洛阳又是经学盛地,是该让俩个孩子去多学点东西。那么,我们就约个日子,大家一起同行吧!” “不、不!我们俩个老的身体不好,体力也不适合长途跋涉,还是待在这里来得安稳,孩子就要拜托你了。”父亲摇摇手,很坚决的这么说。 “嗯……也好,我就带他俩先去,等办得了功名,再回乡来迎接姐夫和姐姐吧!” 就这样,十三岁的慧远和十岁的慧持,跟随舅舅令狐先生,来到了学风兴盛的许昌和洛阳。俩兄弟年龄虽小,却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段期间,他们用心攻读六经等儒家经典,以及老、庄之学,更经常接触居住在这一带的儒者。 这段两地游学的岁月,真是悠游自在啊! 然而,就在同一个时期,却有十多万名役夫,被疯狂暴虐的石虎驱赶到洛阳,为他大修宫室,营建庭园,死者数万人,伤者更不计其数;这么一比较,慧远和慧持这对兄弟,真算得上乱世中的幸运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