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佛教艺术:浮屠知几级—从印度走向亚洲的东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代印度的阿育王曾经派遣传教师向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传播小乘佛教上座部的佛法,他的王子摩哂陀等比丘就被派到了今天的斯里兰卡,创立了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佛教高僧们在今天的斯里兰卡举行了一次上座部佛教经典的编辑与汇总工作,首次用巴利文将上座部的佛教经、律、论典籍记录成册,从此就确立了巴利文佛教经典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神圣地位。到了公元十一至十四世纪时,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纷纷确立上座部佛教为他们的国教。这些国家的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入的,所以在佛教史上称它们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的经典比较接近释迦牟尼最初传教时期的原始佛教,注重原始佛教的精神与教义,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在南传佛教盛行的国家,佛教至今仍然是那里的第一信仰,一座座秀丽挺拔的佛塔也早已成为这些国家传统的风光象征了。南传佛教的宝塔灵光,还为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培育了神州古塔之林的一朵艺术奇葩。

  1、东南亚的佛光

  印度南部的斯里兰卡,是南传佛教的奠基地,阿努拉达普拉是这个国家的佛教圣地,也是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世纪期间的佛教发展中心地。经过斯里兰卡历代国王的努力与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阿努拉达普拉便拥有了大量的寺院和佛塔,形成了斯里兰卡巨大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在保存至今的众多佛塔当中,历代国王修建的佛塔是最为著名的。睹波罗摩塔,是由提婆南毗耶  帝沙王主持修建的,他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210年。这座塔在最初修建时是直接取材于印度阿育王广建的佛塔样式,以后又经过了历代的重修;摩利遮伐帝塔,又称作弥利沙伐帝塔,是由杜多伽摩尼王主持修建的,他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61年至公元前137年,还有一座大塔也是这位国王的敬佛工程,高有90多米;大约在公元前89年至公元前77年在位的伐多伽摩尼王则主持修建了无畏山寺的佛塔和一座名叫达吉纳的大塔;祗多林佛塔,是公元276年至公元303年在位的摩诃舍那王主持修建的,它的圆形塔基直径有110米,塔身部分虽然已经残损了,但仍然保留着约70米的高度,以及精美的人物与动物浮雕形象。这批高级别的佛塔,是我们研究南传佛教早期佛塔的珍贵资料。

  缅甸北部的蒲甘,是缅甸著名的佛教胜地,它兴建于公元一世纪,以后经过历代王室的不断修建,于公元十一世纪成为了蒲甘王朝(公元1044-1287年)的国都和缅甸上座部佛教中心。那里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佛教建筑物,号称四百万宝塔城,想必其中一定有很多的佛塔了,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蒲甘佛教胜地现存比较著名的佛塔有:公元1057年建造的瑞山都塔,相传在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头发;公元1059年建造的罗伽难陀塔,相传在塔内藏有释迦牟尼的牙齿,还有一座摩奴诃塔也是建造在这一年里;在公元1031年至公元1089年间,建成了瑞喜宫塔,相传在这座塔内珍藏着佛祖的锁骨、前额骨、牙齿;额最那当塔建造于公元1082年;阿难陀塔建造于公元1091年,有52.4米高;达冰瑜塔是公元1144年建成的,总高61.3米,上面雕刻着巴利文的长颂;公元十二世纪建成的摩耶塔高有16米多,塔内供奉着一尊金佛像;辛宾娑良塔建于公元1171年;瑞姑基塔建于公元1131年;甘陀巴林塔建于公元1174年;醯路弥路塔建于公元1211年;罗伽泰盘塔建于公元1271年;摩诃波蒂塔建于1215年,它是模仿中天竺献赠的摩诃波蒂塔的样式修建的,周围有六座小佛塔环绕着;公元1371年建造了卫基茵姑表基塔。这些佛塔有很多是方形平面的尖顶塔,同时也有圆形平面的覆钵式尖塔,它们不仅是缅甸早期佛塔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也为缅甸的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序列。

  闻名于世的仰光大金塔,座落在缅甸仰光茵雅湖附近,它是律陀国王于公元十一世纪兴建的,到了公元十六世纪,莽应龙国王用钻石与珠宝装饰了塔顶,相传在这座塔里珍藏着释迦牟尼的八根圣发。大金塔高达97.8米,在塔身的表面贴满了金箔,而塔顶则是用黄金铸成的,装饰有5440颗钻石和1431颗宝石,四周还悬挂着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大金塔的四面都设有门,有四条长廊式的阶梯从地面通到了几十米高的大理石平台。位于平台中间的是主塔,主塔的四周环绕着64座小塔和四座中等规模的佛塔。不论在造型还是工艺方面,仰光的大金塔都可以称得上是缅甸古佛塔的代表作。

  缅甸近世修建的佛塔,应该首推仰光东郊的“世界和平塔”了,它是1954年专门为“佛教第六次结集”(即第六次对佛教经典的总结与汇集工作)而建造的。这座塔共有六个塔门,每个塔门内都供奉着一尊佛像,象征着佛教的第六次结集。在佛塔的旁边还建造了石窟、佛殿、经房和禅窟等佛教活动场所。

  位于柬埔寨暹粒省东部的吴哥城,又叫作吴哥通或吴哥通王城、大吴哥等,是柬埔寨著名的佛教圣地、吴哥王朝的古都。它开始建造于公元九世纪,不幸的是一再毁于战火,到了公元十二世纪后期,阇耶跋摩七世(公元1181-1251年在位)征调了十几万的工匠进行了重新修建,它是一座与佛教艺术密切结合的文化古城。公元1434年,吴哥王朝迁都金边,这座旧都城从此就开始荒芜了。公元1860年,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吴哥城被发掘出来再现于世。巴戎寺是建筑在吴哥城中心的佛寺,寺门向着东方,由十六座相连的宝塔组成,在每座宝塔的表面都布满了各种雕刻,位于中央的是一座遍身涂金、高达45米的圆形宝塔,这座塔内原来供奉着一尊4米多高的大佛像,据说是阇耶跋摩七世的模拟佛像。在十六座宝塔的两层台基四周还有几十座石塔,每座塔的塔身四面都有一个微笑着的菩萨脸形,据说都是按照阇耶跋摩七世的笑容做成的。相传这十六座主要的宝塔象征着当时高棉的十六个省。吴哥城不愧是柬埔寨佛教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柬埔寨古代佛教发展情况的珍贵的实物遗存。

  柬埔寨的吴哥窟,又叫作吴哥寺或小吴哥,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座落在吴哥古城的南郊。它建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半期的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公元1113-1150年),是柬埔寨的著名佛寺和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吴哥窟的主体是建筑在一个石砌台基上的五座十字折角形平面的尖塔,通高有65米。其余四座较矮一些的塔位于台基的四角,排列成了金刚宝座式塔的样子。五座尖塔全部是用石块砌成的,塔身以上表面具有繁复的装饰,形成了近似于圆锥形的花束,很像中国的花塔,表现出了柬埔寨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塔銮是老挝著名的佛塔建筑,位于万象市以北五公里的地方,大约建造于公元十四世纪。公元1556年,塞塔提拉国王又进行了重建。它也是一处佛塔的群体,中心佛塔建筑在一个正方形的平台上,周围环绕着几十座小佛塔,有的佛塔表面还装饰着佛传故事雕塑,造型十分精美。塔銮是老挝佛教徒心目中圣洁的象征,每年的十一月中旬,佛教信众都要集合在那里举行隆重的盛会。

  泰国是南传佛教发展的重要国家,座落在曼谷大王宫内的玉佛寺是泰国最高级别的皇宫寺院,也是泰王举行登极加冕典礼和皇家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玉佛寺是曼谷王朝拉玛一世(公元1782-1809年)在公元十八世纪末期建造的,由于寺内供奉着泰国的国宝碧玉佛,就将这座寺院定名为玉佛寺。这是一处金碧辉煌、佛塔林立的建筑群体,其中一座金色的覆钵式塔特别醒目,它具有多重圆环形的台基,上小下大的覆钵体,方形叠涩的平头,由二十三重相轮组成的高耸入云的尖状塔刹,整个塔体的外形就如同一个高大的拨地而起的竹笋。类似的佛塔造型还可见于泰国中部的佛统大金塔,高有115米;以及泰国大成府阿瑜陀耶遗迹中的覆钵式佛塔等。玉佛寺中还有一种平面呈八边形的佛塔,塔身形如八棱锥体,塔刹的刹尖是圆头的。另有一种具有八边形多重台基的佛塔,塔身也是下大上小的覆钵体,覆钵体上部的塔刹也是呈细长的尖笋状。玉佛寺大殿的屋檐都做成了二至四层,有的在屋顶的中部也建造了一座佛塔,这种情况在大王宫中也有多例,因为南传佛教是泰国的国教,皇宫的建筑样式加入佛教的内容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大王宫大殿顶部的佛塔,有的具有平面亚字形的多重台基,台基上的覆钵体呈方棱锥形,再上就是细而长的尖笋状塔刹。大殿顶部还有一种圆形平面的佛塔,覆钵体下部的台基是由多重的扁圆体相叠而成的,上小下大,覆钵体的上方也有细长的尖状塔刹。这些佛塔造型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曼谷的本差玛布皮特寺又称作大理石寺,大约建造于大城王朝时期(公元1350-1767年),开始命名为林寺。到了公元十九世纪初,拉玛二世(公元1809-1824年在位)对这座古寺做了重新修整,还在寺前建造了五座佛塔,分别代表着他的同母五个兄弟,“本差玛布皮特寺”就是“五王子寺”的意思。

  位于曼谷以北七百公里的清迈,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三世纪。清迈的双龙寺中有一座高大的金色宝塔,是典型的南传佛教佛塔形制,塔下的台基是平面呈亚字形的叠涩高台,台基之上是平面呈八边形的多重基座,承托着上小下大的覆钵体,多重相轮等物组成的塔刹也是细长的尖状,大有直插云宵的感觉。清迈的斋育德寺有一座高台基的金刚宝座式塔,是仿照印度佛陀伽耶的金刚宝座式塔修建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十五世纪中叶。

  我们概览了东南亚地区南传佛教的著名佛塔之后,就可以大致总结出一些南传佛塔不同与北传佛教佛塔的基本特征。南传佛教的覆钵式塔也是渊源于古代印度阿育王建造的覆钵式塔一类,这类覆钵式塔在东南亚地区最终发展成为外形呈双曲线向上相交的尖笋状佛塔样式,一般具备着上小下大的覆钵形塔身,细长尖高的塔刹,给信徒们一种崇高向上的感觉。这种塔还往往以一座主塔和许多小塔组合成为一处宝塔群体,分布也很有规律。比较而言,早期传入中国大陆的覆钵式塔,主要是渊源于古代印度而形成于中亚地区的形制。藏传佛教的覆钵式塔则和尼泊尔、印度一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云南省的傣族地区是中国唯一保存有南传佛教佛塔的地方,那里的南传佛塔就应该和渊源于古代印度而形成于东南亚地区的佛塔样式有关了。

 
 
 
前五篇文章

妙趣横生的四相图,美伦美奂的画中画

麦积山石窟菩萨造像综述

天堂人间壁中现——敦煌莫高窟的经变画

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

雪域高原的祥云--漫谈藏传佛教壁画艺术

 

后五篇文章

佛教艺术特藏别具特色

佛教艺术漫谈——信仰与艺术

观流失海外的中国佛教造像

黑水城西夏唐卡中的释迦牟尼佛像考

西夏对汉藏书籍设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