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飞仙挟我游天门 足蹑万壑云雷奔——赵孟頫、王蒙与泰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飞仙挟我游天门 足蹑万壑云雷奔——赵孟頫、王蒙与泰山

  历代书画大家当中,赵孟頫、王蒙可算得上与泰山渊缘较深的了。这两位外祖、外孙的的泰山游踪和泰山书画名噪一时,成为泰山艺坛的佳话。

  一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 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出身宋朝皇族,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其祖脉属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其曾祖父师垂,祖父希永,父亲与峕,皆为宋朝高官。孟頫自幼聪敏善学,“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元.赵孟頫传》,下同), 与名画家钱选等人并称“吴兴八俊”。其才名早为朝廷所知,年仅十四岁便被录用为真州司户参军。元灭南宋后,归家闲居,闭门攻读。元世祖为笼络南方土族,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派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到江南搜访有名望的士大夫,赵孟頫也被入选推荐。入觐之时,“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世祖很是器重,欲委以重任,中丞耶律楚材以“宋宗室子,不宜近使左右”为由阻止。。至元二十四年六月授奉训大夫,任兵部郎中,三年后迁集贤直学士。元世祖多次召见问政,一次问道:“右丞相叶李、尚书留梦炎二人孰为优劣?”孟頫答道:“梦炎,臣之父执, 其人厚重,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所读之收,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元世祖说:你以为梦炎于叶李,梦炎在宋不状元,位至左丞相,当右丞相贾似道私自向我乞和,答应称臣纳贡,一方面又诈称大胜,误国欺上,梦炎明知而依顺。而当时叶李仅是一名太学生,却敢上书反对贾似道,被流放漳州。如此看来,还是叶李贤于梦炎。你以为梦炎与你父亲是至友,不敢说他不贤,可以写诗讽刺一下嘛!于是赵孟頫赋诗一首:“状元曾受宋家恩,国困臣强不尽言。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这首诗既是为留梦炎写照,也是赵孟頫自己心迹的表白。

  赵孟頫虽得元世祖赏识,但自感在朝居政要,为人所忌,同时以赵宋后裔仕元,境况尴尬,心有所疚,遂求外任。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其间居官清正,办学兴教,重视有识之士。他经常夜晚便衣出巡,听到哪家有读书声,就在门柱上刻以标记,第二天派人送酒礼褒奖。他办案询狱体察民情,捕囚之事经月不见发生,有“户版自多无讼狱”,“闻是山东第一州”(戴表元《寄赵子昂济南诗》)之誉。因为他不顺承苛虐的上司哈刺哈孙而屡遭刁难,被罢官司返里。适逢成宗修《世祖皇帝实录》,将他召回京师。此后又任汾州知州(未到任),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泰州尹(未到任)等职。元仁宗时,升集贤侍讲学士,后进翰林学士承旨,成为“被遇五朝,官登一品,名满天下”的显赫人物。晚年托病归里,至治二年(1322)六月卒,年六十九岁。元廷追封魏国公,谥文敏,有《松雪斋集》十卷传世。

  二

  赵孟頫曾游泰山,时间当在任济南路总管期间。但未能留下专写泰山的诗章,只在后来诗文中零星追忆。《松雪斋集》中现存有关泰山的诗篇二首。其一为《次韵王时观》:

  相思吴越动经年,一见情深重惘然。

  草木变衰人易老,江湖牢落雁难前。

  泰山半出青天上,禹穴遥临古道边。

  欲说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

  其二为《己酉元日朝拜喜晴总管次前韵见教复和一首》:

  公庭拜舞笑声闻,晓色瞳瞳射锦茵。

  元日不阴占乐岁,太平有象兆新春。

  不知何地来银瓮,复报诸方致白 。

  四海治安封禅举,岱宗久已望东巡。

  其三为《修竹赋》,系皇庆二年(1313)为夫人管道昇巨幅《墨竹图》而作。管道昇字仲姬,著名画家,以画竹名闻遐低迩,亦精梅、兰、山水、佛像等,兼工诗词。其“寸绡片纸,人皆求之”。赵氏在赋中写道:

  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物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泰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于远岑,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溪,色侵去汉,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潇潇雨沐,袅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笙竽谁吹。......

  赵孟頫曾在泰山留有书迹。《岱史.灵宇纪.东岳中庙》条载,位于王母池西侧的岱岳观“废址中有古柏、古松十余株,其枝干如虬如龙....而后园洞中壁间一石碣,题‘汉析’二字,相传赵子昂书,玩之,近是”。《岱史》为明嘉靖年间山东盐使吴尧山命人搜集泰山遗事编写,距赵孟頫游泰山约二百余年,碑尚完整,可惜著录此碑者未精鉴赏,不能确认。清代金石家金桀任泰安知府时,著有《泰山金石志》,认定为赵作,题记时间为延祐七年(1320),并移入岱庙保存,后不知所终。

  赵孟頫在济南任上还有写龙洞山的诗篇。龙洞在泰山之阴,济南东南郊。诗题为《祷雨洞山》:

  苍山如犬牙,细路入深谷。

  绝壁千余仞,上有凌云木。

  阴崖不受日,洞穴自成屋。

  萧森人迹少,荟蔚兽攸伏。

  云林互隐映,涧道相回复。

  翔禽薄穹霄,鸣鸟响岩曲。

  临桥濯清颸,汲井漱寒玉。

  神物此渊潜,愆阳有祈祝。

  风漓惭善教,吏懦耻厚禄。

  蹔怀尘外想,独往疑有梏。

  过幽难久居,济胜乏高躅。

  策马寻故溪,归樵相追逐。

  赵孟頫还与一些东平人士有交往。出身东平府学的夹谷之奇,与孟頫同朝为官,时任吏部侍郎、侍御史。至元二十五年(1288)丁母忧回乡守制。赵有《赠别夹谷公》诗二首:

  驱马原隰间,经时不遑休。

  昔来日在斗,今去麦已秋。

  王事有埤益,宴安非所求。

  翩翩晨风翼,一举逝莫留。

  谁令匏瓜系,自怀离别忧。

  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

  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

  相去千余里,会合大江浔。

  促席谈自古,知我一何深。

  此别虽非远,怀思渺难任。

  公其爱体素,尚无金玉音。

  商琦,字德符,号寿岩。其父商挺曾长期担任东平严实诸子教师。商琦自幼随父在东平长大,后出任集贤侍讲学士,通奉大夫,秘书卿,也是当时著名画家,善山水,墨竹自成一家。越孟頫有《题商德符学士桃源春晓》诗:

  宿云初散青衫湿,落红缤纷溪水急。

  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

  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流淙下三千尺。

  瑶草离离满漳阿,长松落落凌空碧。

  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

  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向山中住。

  三

  一生尊奉“到处云山是吾师”的赵孟頫,应有充裕的时间与条件优游泰山。何以他较多济南诗文,及流传千古的杰出画作《鹊华秋色图》,而缺专门泰山诗作?其中原因大约有二:一是他“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于物论”(《四库全书总目》),使他长期处于内疚自谴的沉重情感之中,经常今诵“中原人物思王猛, 江左劝名愧谢安”,“同学故人今已稀, 重嗟出处寸心违”(《和姚子敬秋怀》),“在山不远志,出山为小草”,“昔为水上鸥,今为笼中鸟”(《罪出》),成为他诗歌的情感主调。而泰山历来是汉家基业的象征,封禅、巡祀是国运昌盛的标志,秦松、汉柏是商王恩泽的遗存。这些为历代文人放怀吟咏的事象,在越孟頫却是“敏感题材”,怕再出现“往事已非哪可说”的尴尬,干脆敛手不作;二是其文集当时即有散佚。元人“杨载作孟頫行状,称所著有《松雪斋诗集》,不详卷数。明万历间江元禧所编《松雪斋集》寥寥数篇,实非足本,惟焦竑《以籍志》载孟頫集十卷....外集杂文十九首,亦他本人所未载, 盖全帙也”(《四库全书总目》)。在这些佚的诗文当中,或许包括专写泰山的篇章,只是无法得知其详了。

  即使如此,他现存有关泰山的诗文书法,虽是吉光片羽,也称足珍贵。作为诗人,他是元代南方派的领军人物,元中期诗歌“四大家”的先驱。他的诗风,胡应麟说是“首创元音,体裁端雅,音节和平”(《诗薮》),顾嗣立概括为“风流儒雅”。其特点是富有真情实感,抒情合度,韵律优美。他的“泰山半出青天上,禹穴遥监古道边”(《次韵王时观》),“翔禽薄穹霄,鸣鸣响岩曲”(《祷雨龙洞山》),确实富有风韵之美。作为书画家,他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唐宋四大家,《元史》本传称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出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他主张“书画同法”,力求把书法与绘画熔为一炉,使绘画笔墨能充分体现书法韵味,具有开创意义。他在自题《秀石疏竹图》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一理论为后世书画家奉为圭臬。他自己也力行探索,刻苦研习,自称“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终于取得卓越成就。其书学李北海而以二王为宗,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胡汲仲说“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他的“汉柏”题刻亡佚,实为遗珠之憾。

  四

  赵孟頫之后,其外孙王蒙又至泰山踵事增华。

  王蒙(1301-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他也是著名书画家,与黄公望、傀瓒、吴仲佳并称元代四大家,是国画史上的关键人物。其书画深受外公影响,顾瑛说他“强记力学,作诗文书画尽有家法,尤精史学(《草堂雅集》卷十二)。元末张士诚割据浙西时,他做过“理问”、“长史”之类的小官,不久弃官隐居余杭临平黄鹤山,因以为号。明洪武二年(1369)出任泰安知州,“清廉有守,吏习而民安之,公余与士大夫饮酒赋诗,临池染翰,一时盛事”(《泰安县志.宦绩志》),一如当年其外公守济南。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严刑峻法,屡兴大狱。当时左丞相胡惟庸勾结日本与蒙元残余势力,企图谋反,遭到朱元璋严厉镇压。胡惟庸被处死,株连达三万余人。王蒙曾至胡氏私邸观赏过藏画,也被牵连下狱,于洪武十八年(1385)死于狱中。

  五

  王蒙在泰安任上,用了三年时间精心创作了巨幅《岱宗密雪图》。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陈经历汝言》条载:

  王蒙知泰安州,厅事后有楼,面泰山。王蒙张绢素于壁,兴至捉笔,三年而图成。陈汝言自济南往访,方看画,雪大作,欲改雪景,而难于设色。汝言沉思良久,曰:“得之矣!”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俨如飞舞。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题曰:《岱宗密雪图》。

  这幅佳作应算是与陈汝言合作,堪称珠联璧合。《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王蒙》条引都穆《谈纂》则记载更为详细完整:

  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叔明画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时陈惟允为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谓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惟允曰:“如傅色何?”叔明曰:“我姑试之”。以笔涂粉,色殊不活。惟允沉思良久,曰:“我得之矣”。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自夸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惜哉!

  洪武四年(1371),王蒙在泰安任上还为马文璧作《清溪书楼图》,或是以下临投书涧的宋代泰山书院为蓝本构思创作,当是又一幅泰山佳作。

  王蒙还作有长篇歌行体诗《登泰山》:

  余过奉高,谒岳祠,见郝伯常(泰)山三诗刻于庑下。明日,登日观峰,下瞰沧海,尘世苍茫,青徐在衽席间耳。因成此诗,以补郝公之所未道者云。

  飞仙挟我游天门,足蹑万壑云雷奔。

  凌虚直上数千尺,适见混沌分乾坤。

  巨龟左折蓬莱股,鲸波东注扶桑根。

  地高俯瞰沧海日,天近仰叩清都阍。

  古帝何年辟下土,九点青烟散环宇。

  翠旍羽盖此登封,盛德神功照今古。

  人间瞬息三万年,七十二君何茫然。

  秦皇汉武踵遗躅,镂玉坎埋山之巅。

  金宫翠附苦不乐,遣使碧海求神仙。

  羲和龙辔不稍贷,岂料海水成桑田。

  试向封中一回首,六合坱莽空云烟。

  千秋谁识当时事,五松大夫知此意。

  岩前长揖大夫检,数子胡乃干奉封。

  高标直下鲁连节,避世不及商山翁。

  雪髯雪干如屈铁,涛声瑟瑟唫悲风。

  松本无心偶然耳,人情好恶多弥缝。

  欲倾箕颖一瓢水,为汝洗净羞惭容。

  为君解嘲君勿怒,万事转首成虚空。

  帝子绛节朝丹穹,神灵阿娜群仙从。

  嘘呵紫焰开芙蓉,光景上属超鸿濛。

  玉女夜降骑青龙,鸾匏凤笙声嗈嗈。

  霓裳舞袖飘长虹,琼音间作鸣丝桐。

  白云清谣曲未终,泠风命驾归崆峒。

  千峰万峰浸明月,恍惚身在瑶池宫。

  明朝稽首下山去,翠嶂突兀青霞中。

  王蒙在泰安上任上曾到灵岩寺、娄敬洞游历,并撰有《娄敬洞记》,记述了他从娄敬洞道士张德玄听到的一段掌故:秦代张良谋刺秦始皇于博浪沙,尔后潜迹匿踪。秦廷大索天下,不知其所终。及汉高祖破秦,张良又出而辅佐。究竟张良藏身何处,成为千古之谜。王蒙在张道士引导下来到娄敬洞,见到“洞离地二十丈,乃古壁上一小窍耳。藤萝悬挂其上,不复知有洞....有葛藟拳跼洞中。钩而下之,两葛交挽若梯,可蹑而登。洞若厦屋,连构十五里达东崖,古人凿娄敬、张子房对坐共中”,因而恍然大悟:原来张良被娄敬藏于此洞中,那娄敬极可能是刺秦的同谋。是“非此山不足以隐娄敬、非娄敬不足以匿子房,非子房不可以报娄敬,是诚千古之奇迹。当时后世,人不及知。余因偶得于登览笑谈之顷,于是睇丹崖之嵯峨,仰高峰之绵邈,溯往古之穷流,发鬼仙之神秘,为之感叹唏嘘,而纪其遗迹云”。显然,王蒙对这一意外发现感到格外振奋。

  六

  王蒙的书画,自幼即受到外祖父赵孟頫的深厚影响,倪瓒称“允乐英才最,居然外祖风”。同时他又努力研习前代诸家。董其昌说他:“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说明他注重学习传统,广征博采,又能融会贯通,自立门户。《岱宗密雪图》与他现存的传世之作一样,属于密体,郁然深秀,又得苍茫之致。其技法不局限于一家,或用董源、巨然披麻长皴,或用郭熙卷云带斧劈皴,或浓墨点染,或无点细擦,使画风绵密蓊郁,浑厚苍茫,又生机盎然,气韵生动。倪瓒称他“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题岩居高士图》),确实道出了他旷达的襟怀与非凡的功力。山水之外,王蒙尚能墨竹、墨梅及人物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王蒙的山水画对明清两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认为传统山水画至“黄鹤又一变也”,成为重要转折,说明他在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他的《岱宗密雪图》不幸被焚,实在是泰山艺术史上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前五篇文章

“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系列之三 千佛洞北齐初

“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系列之二 塔林咫尺息妄念

“文物宝谷林泉高致——洪谷山”系列之一 历代高僧占洪谷

承德宝山寺 绝壁藏佛龛

杨继盛与达智桥松筠庵

 

后五篇文章

寒山 寒山寺 寒石山

记者手记宝相寺的三处不同寻常

将文化资源融入天台旅游的思考

莲花池 莲花庵

三圣庵探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