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正定隆兴寺内龙纹碑首的雕刻艺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正定隆兴寺内龙纹碑首的雕刻艺术

  作者:郭玲娣 陈艮凤 樊瑞平

  【关键词】正定;隆兴寺;历代碑刻;雕龙碑首

  【摘要】本文选取正定隆兴寺内保存的刻立于隋、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5通较典型的雕龙碑首碑刻,分别介绍了其雕龙碑首的造型特点、装饰手法和雕刻技法,通过分析比较,对不同时代雕龙碑首的变化规律做了初步的归纳和论述。

  隆兴寺是国内著名的佛教寺院,千余年来,因其恢宏的古代建筑和寺内著名的铜铸千手观音、历代造像、精美壁画等而倍受封建皇室的重视和眷顾。金、元、明、清历代屡赐重金进行重修或扩建,同时也留下了记录修缮事宜的石刻、碑碣,为我们今天研究隆兴寺的历史沿革及变迁提供了可贵的文字资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寺内现存古碑刻30余通,其中不乏石质好、规格高、雕刻精美之作,尤其是在碑首龙纹的雕刻上,更是精雕细琢,通过能工巧匠之手,把人们想象中的龙表现得勇猛、豪放、精灵、柔顺、栩栩如生,既透视出皇权的威严与高贵,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审美艺术、经济和社会状况。下面仅就现存不同时代的典型雕龙碑首做一简单概述和比较。

  1、《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此碑是寺内现存最早的石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碑文记录了恒州刺史、鄂国公等奉皇帝之命,劝导奖励恒州境内的庶民百姓一万余人共同扩建龙藏寺的经过。

  碑为青石质,首身一石,碑首正面额题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3行15字。外围雕刻六龙相交,左、右侧各三龙首并列向下,头外尾内两两相背,长角突起,双目圆瞪,高鼻阔嘴,上唇尖长向外翻卷,探出碑身,下颌较短,一排坚固整齐的牙齿咬紧碑侧上檐。这样既形成了碑首的外檐,又使龙首呈现出立体效果。龙的躯体强健有力,拱身攀附缠绕,形成半圆,其间富于变化,妙趣横生。龙生四肢,修长有力,状如鹤脚,肌肉凸起,爪甲锋利。右侧龙的两前腿一上一下,左腿直立,右腿翘起,顺势搭于蜿蜒缠绕的龙体之上,两条后腿位于额题左侧,左腿直立,细长的龙尾缠绕其上,右腿翘起搭于躯体之上,与前肢的右腿在碑首顶部正中接合。左侧龙的造型与右侧龙基本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在龙体纹饰刻画上,于颈部双阴线内雕一圈连珠纹,再刻网纹一周,除龙的须发与四肢间为卷毛纹饰外,余皆刻鱼鳞纹,鳞片清晰整齐,遍布全身。在雕刻技法上,采用了线刻、浮雕、剔地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侧重筋骨的刻画,抓住龙舞动举肢的瞬间动态,使其跃然碑上,然后再将龙的眼、嘴、鼻、耳、爪、毛发等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颇具神韵和写实性,立体感极强(图一)。环视碑首,一股生动活跃的气势和浑厚的力量扑面而来,加之华美的雕饰,使人顿生富丽神秘之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敕赐阁记》碑

  此碑刻立于宋崇宁年间,为青石质,首身一体,现仅存上半部。碑文有残缺,主要记述了宋徽宗敕赐隆兴寺大悲阁为“天宁观音阁”的经过。

  碑首龙的雕刻延续了隋唐以来龙体缠绕的造型模式,只是首、尾、肢、爪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龙的数量也由三对六条变为两对四条。由于在碑的同一位置和同等的面积内由原来的三龙改为二龙,因此龙的各部位相对增大,变化最突出的是颌部,上颌夸张加长,下颌相对较短,依旧口衔碑两侧上檐。在颌部加长的同时,嘴也相对加宽,一对獠牙由阔嘴两侧露出,紧勾上颌,双目炯炯,眉宇紧蹙,鼻翼歙张,鼻毛似双剑向外伸出,加之竖立的毛发、尖锐的双角,把龙凶猛而又慎定的神态表现得恰到好处。龙身遍布鱼鳞纹,背部突出的人字形脊骨雕刻得深邃有力。肢体造型除臀部向外,余均略同隋碑。其内侧后肢以圭形额题为中心对称上举,爪捧火焰宝珠,里侧前肢不再显示,其它部分则刻工较粗,爪甲尖长。龙尾不再卷于后腿,而是顺额题两侧下垂,绕至两腿之间(图二)。总之,此宋代碑额雕龙的整体感很强,但却无隋龙的神韵。

  3、《圣主长明灯记》碑

  刻立于元延五年(1318年),是使臣阿剌不花奉旨赐龙兴寺长明灯钱记之碑。碑首依然是四龙相交缠绕,龙体粗壮,造型简洁。面部由宋时的扁长变为略呈方形,口微闭,獠牙外呲,上颌长而向上翻卷,下颌较短,口衔碑侧上檐。须发浓密,向后自然弯曲,因采用减地法刻出数条凸凹不平、疏密有致的线条,越发显得柔顺飘逸。龙的前肢没有显示,内侧后肢对称上举,捧托阴阳鱼纹形宝珠,外侧后肢分置圭形额题两侧,粗肥的龙尾缠绕其上(图三)。整个碑首龙纹的雕刻主要侧重表现其形,其与宋碑不同之处是由原来的龙爪捧托火焰宝珠衍变为阴阳相对的双鱼图纹,由此可见当时道教思想已经融入到佛教文化之中,其文化内涵象征着从死到生的阴阳转化,是元代佛、道两教相互融合的具体体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重修井亭碑记》

  明隆庆五年(1571年)刻立。碑首四龙相交,与前代相比,五官的雕刻凸凹程度明显增强,脸又变长,双目如珠直视前方,鼻头作如意状,口微闭,颌长翻卷,獠牙外呲,紧勾双颌。头生向上直立的双角,中间有两根弯曲向上的凸线,以示毛发,因无其它毛发和装饰,越发显得僵硬,毫无飘拂之感。背有凸脊,凸脊与龙体表面多饰云纹,其余部位雕刻鱼鳞纹。尾部较粗,并由宋、元时尾部不缠绕于腿又变回盘卷在一条腿上,但是前腿而不再是后腿。肢体造型与宋元时有明显的不同,外侧前肢屈踏于碑前侧边沿,内侧后肢以笏形额题为中心对称弯曲,捧托宝珠(图四)。通观整体龙纹的形象,在力度与气势上均显不足,加之过多地使用云纹,使龙的外貌特征与早期的相比大为逊色。

  5、《大隆兴寺香火地碑记》

  此碑刻立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碑首近似方形,四条盘龙相交,一改隋、宋、元、明时的表现形式,龙不再口衔碑侧边沿,而是两条龙头相对昂首于额题上端,身体的前半部分随着龙头的摆动呈“S”形,后半部躯体则沿碑首两侧边向上攀卷,于龙头之上相交缠绕。内侧前肢对称上举,捧托火焰宝珠,外侧前肢交待得不清晰,似踏于底部边角处。后肢不显示。龙尾缠卷在龙体之上,其中一尾端雕刻成叶状纹。龙长须张嘴,口吐长舌,獠牙短小呈三角状,眼睛直视前方。如意云纹式的鼻子呈瘤状隆起,纤细的毛发向上飘动。颈部较细,身躯相对较粗,背部的凸脊雕刻成锯齿状(图五)。与早期碑首雕刻的龙相比,此碑的龙在神态上已无气势可寻,在外形上更趋于装饰性和形式化,随意性较强,不做细部处理,筋骨不再明显,形象不再生动,更无力量可言。

  通过比较以上几通碑的碑首龙纹雕刻,可以看出,在外形上,时代越早,碑首抹角越明显,弧度越大,且龙头超出碑身外探;时代越晚,碑首抹角弧度越小,几乎呈方形,龙头与碑身齐。在雕刻上,早期的写实性强,对龙的每一个部位都进行细部处理,尤其是双目传神,獠牙尖锐,鼻细长突出,爪甲锋利,身体比例匀称,骨肉得当,尾部纤细,身尾缠绕有序,灵动性强;晚期的龙则鼻头较大,眼睛无神,躯体浑圆,肢体弯曲无力,尾部粗若羊尾,龙体缠绕无序可寻。在装饰上,早期主要以鱼鳞纹为主,晚期的出现云纹、叶纹。另外,唐以前的碑首龙纹基本上是雕刻六条,而晚期的碑则多雕四条龙(御碑除外)。

  通过分析碑首龙纹的雕刻艺术和变化规律,还可以折射出一些其它的历史信息。如宋《赐阁记》碑刻于崇宁年间(1102~1106年),这段时间正是宋徽宗的宠臣蔡京及其党羽把持朝政之时,他们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天怨人怒,因而经工匠之手雕出的龙也呈现出凶神恶煞般的模样。在元朝忽必烈巩固政权后,刚开始接受的是佛教,并设帝师为佛教首领,使道教原有的崇高地位逐渐被佛教取代,因此两教形成矛盾,经常发生佛道冲突。自成宗即位(1295年)始,道教也开始实行政府控制,设立专门机构,由政府任命道官,使两教化干戈为玉帛,平等相处。在佛教寺院的碑刻上出现阴阳鱼也正彰显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许潞梅〕

  文物春秋 2006年第2期

 
 
 
前五篇文章

玄奘故里

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文物小考二则

姚安与大理历史

耀州区概况:文化古迹

宜兴竹海与古寺

 

后五篇文章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铁塔

游南翔 话南翔 忆南翔

天宁宝塔 史无前例 神州堪首举世无双

漫谈中国中国佛教寺院、佛塔、经幢的建筑艺术(下)

漫谈中国佛教寺院、佛塔、经幢的建筑艺术(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