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姚安与大理历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姚安与大理历史

  □ 苏红军 《大理文化》 2007年第04期

  2007年春,沐浴着姚安明媚的春风,我到姚安进行考察,着重了解姚安的历史文化,所见所闻,无不感到震撼。姚安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真让人惊叹!姚安的历史是文化的历史,姚安的辉煌曾经是文化的辉煌。历史上的姚安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一、历史文化厚重的姚安

  姚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早期为古滇国属地,汉代(公元前109年)设置弄栋县,历时819年。直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姚州都督府,管辖今滇西、滇东南、黔西和川南大片地区,是古西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足见其在古代之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宋为大理国的八大名府之一,元朝设姚安路,明清为姚安军民府,民国为县。姚安境内有17个主要景点,33处古迹名胜。最有特点的要数龙华寺。龙华寺是云南省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建筑庄严宏伟,保存完好,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大雄宝殿、两厢、过厅、钟鼓楼、两耳、后轩北院、圆通殿、山门、三丰祠等大小房屋118间组成,分前后四院,是云南留存较早、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寺内处处可见儒、释、道三教并立的格局,像寺里的三丰祠,供奉的就是道家张三丰的神像。传说张三丰曾在姚安传过道。龙华寺历经千年历史,并受多元文化影响,建筑群体现了多民族文化风格。寺内木雕、壁画、石雕独具特色。殿内镂空雕花神龛尤为精湛,全国绝无仅有。还有菩提女塑像等众多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菩提女传说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传统节日龙华会的由来。陪同的同志介绍说:传说大理国宰相高泰祥有9子1女。小女儿刚出生时就有一高僧送来了一串菩提珠,并为她取名菩提女。元忽必烈灭大理国,宰相高泰祥殉国,菩提女的几个哥哥也在战争中离散了。国破家亡的菩提女到了龙华寺出家,将从小携带的菩提珠种在寺院,并许愿“如果哥哥们还活在世上,就让这些菩提珠长成大树吧。”后来,寺院里果真长出了9棵树苗,并且越长越大。农历二月初八,她的9个哥哥得知妹妹的消息后,都到了龙华寺,和菩提女团聚。寺内景观清静宏伟,寺外依倚青山碧水,形成了景因寺而秀,寺因景更幽的独特景观。

  二、姚州都督府

  姚安在汉代是益州郡的弄栋县治,到唐朝是姚州都督府。看到昔日的姚州都督府,使我想起唐玄宗天宝年间,在姚安作过都督的张虔陀。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南诏王皮逻阁死,阁罗凤袭云南王位。姚州都督张虔陀企图利用阁罗凤是皮逻阁的过继嫡子这一事实,打算在王位继承上以皮逻阁的儿子诚节取代阁罗凤,但没有成功,于是便准备借机对南诏进行军事征讨。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王阁罗凤和妻子到姚州拜访姚州都督张虔陀。张虔陀既侮辱阁罗凤的妻子,又要勒索钱财,而且,还向朝廷诬告陷害,“阴表其罪”;同时征调大军,准备征伐。阁罗凤被激怒了,起兵反唐,“发兵攻取姚州”,杀死张虔陀。唐王朝在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派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大军征南诏。大军抵曲靖,阁罗凤遣使求和谢罪说:冲突系由张虔陀造成,南诏愿意赔偿一切,复置姚州城,并且陈述利害说:如今吐蕃正在浪穹相机而动,并以兵相加,如果不许讲和,南诏归附了吐蕃,云南就非唐所有了。但是,鲜于仲通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又不顾大局,他“唯言杀戮”,又扣留南诏使臣,派大将王天运带兵绕道点苍山后,企图腹背夹击,一举歼灭南诏主力,逼得阁罗凤下决心投靠吐蕃,阁罗凤向吐蕃求援,合力反击。唐军大败,全部覆没,鲜于仲通“仅以身免”。公元752年,吐蕃册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赐为兄弟之国”,唐王朝一战失去了在云南经营一百多年的成果,南诏的割据局面自此形成。唐朝对南诏的征讨失败后,宰相杨国忠“耻云南无功”不甘心失败,强征暴敛,欺上压下,经过两年多紧锣密鼓的备战之后,更大规模的征南之战爆发了。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王朝命大将军李宓率兵20万再度征讨南诏。李宓大军直逼南诏城,遭到南诏和吐蕃的合力夹击,结果李宓阵亡,全军覆没,20万大军“弃之死地,只轮无返”。

  天宝战争造成民怨沸腾,财力减耗,加之第二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的盛世宣告结束。南诏自反唐到归唐,其间经过了42年的历史。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姚安府都督张虔陀是引发唐天宝战争的罪魁祸首。

  三、权倾一国的姚州高氏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姚安县光禄镇,是汉、唐、宋、元几朝云南重镇之一。昔日的军民总管府、高氏祠,原来被粮食管理所使用,现已退出,规划为旅游景点。看到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高氏建筑群,真使我感慨万分。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南诏节度使段思平依靠董伽罗、高方和三十七部的支持,消灭了杨干贞“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段思平取得政权后,论功行赏,对董、高分别赐以高官厚禄。作为开国功臣,董伽罗被封为相国、高方被封为岳侯。除了其在洱海地区的世袭领地外,还分别增赐成纪(今永胜)、巨桥(今昆阳)为董氏和高氏的世袭领地。随着大理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各封建领主的势力也日益发展起来,尤其是分封滇中鄯阐府(今昆明)地区的岳侯高氏的势力日趋强大起来,成为一支威慑王位的主要势力。其实,早在南诏时期,鄯阐府就被称为“东京”、“上都”。从而和西部的大理城(称“西京”或“皇城”)相对。南诏时期,曾一度在此设置拓东节度,和鄯阐府同城,府受制于节度。大理国废拓东节度后,鄯阐府即成为大理国的东部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高氏受封巨桥,隶属于鄯阐府。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段思平死,传子思英。思英早卒,其叔段思良继位。之后,段氏子孙大多软弱无能,大权日益旁落。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大理国发生了以杨允贤为首的叛乱,国王段思廉无力对付,只好借助岳侯高方子孙高智升的力量来平息叛乱。叛乱镇压下去后,高智升被加封为太保,封德侯,不久又被封为鄯阐侯。此后,高氏子孙高升泰、高泰远、高明清等均世代相袭。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大理国权臣杨义贞发动政变,杀了段思廉自立为王,4个月后,高智升命其子高升泰起兵攻入大理,杀杨义贞,拥段思廉的侄儿段寿辉为大理国主。段寿辉为嘉奖高氏诛杨义贞和拥立之功,封高智升为布燮(宰相),高升泰为鄯阐侯。高氏乘势遍封子孙于八府四郡,“一门之盛,半于大理”,高氏成为大理国的实际统治者。

  被高氏拥立的段寿辉,名曰国王,实际上仅有虚位而已,一年之后便迫于压力而弃位出家当了僧人。这也是大理国22代王,其中有9代王削发为僧的原因之一。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登基为国王,改国号为“大中国”。由于其他封建领主和各部(如三十七部)贵族对高氏篡夺王位十分不满,他们各据一方不服调遣,段氏王族也仍有一定势力,因此,一年后当高升泰病重之际,迫于形势嘱咐其子高泰明“以国仍还段氏”。公元1097年,高升泰死,高泰明便按其父遗嘱,拥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为国王,改国号为“后理国”,高泰明仍居布燮高位并得以子孙世代相传。段氏虽然重登王位,但实权依然掌握在高氏手中。这一状况,一直沿袭到忽必烈征灭大理国为止。高氏世职自28世高方至54世高厚德,历26世700余年,在云南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海漫游主持 廖惠群)

 
 
 
前五篇文章

耀州区概况:文化古迹

宜兴竹海与古寺

印度的名胜古迹

豫北平原第一胜迹——大伾山

园仁入唐在城镇乡村所见茶事

 

后五篇文章

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文物小考二则

玄奘故里

正定隆兴寺内龙纹碑首的雕刻艺术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铁塔

游南翔 话南翔 忆南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