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迁来的东科寺 |
 
西藏迁来的东科寺 坐落在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寺滩村的东科寺,亦称“东科尔寺”、“洞阔寺”,都是藏语的译音名称,原名全称“东科尔具善法轮洲”。东科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名“东科尔佛教修洲”。寺南沿河松柏成荫,白杨挺拔,风景秀丽。 约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前后由东科尔一世达哇坚赞创建于西藏安多地区,又名桑钦多杰林。清顺治五年(1648年),四世东科尔多居嘉措向固始汗建议在河湟地带,修建寺院,宏扬佛法,固始汗允其所请。在顺治二年(1646年)将青海东南德木尔卡地区(今湟源)赐给多居嘉措,并给以金印卷书为凭。清顺治五年(1648年)多居嘉措从西藏安多正式迁来德木尔卡(今湟源),修建了东科寺。建筑式样,纯属藏系,寺内设立了法相学院和时论学院,主讲密宗教义,宣扬格鲁派藏传佛教,声誉日益见高。 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罗布藏丹津联合蒙藏王公千百户及喇嘛活佛反清,清军攻占东科寺,将寺一火烧尽,其遗址在今县城东百米处,当地称作“旧寺台”。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五世东科尔索南嘉措移建于现址。初建时受到固始汗的鼎力相助,将湟源日月山和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一带的大片土地划为东科寺属地,成为青海湖祭海时蒙藏贵族王公和清朝大臣的馆驿,清朝大臣会见蒙藏贵族王公,举行会盟仪式,宣布朝廷有关政令,处理日常事务,都在东科尔寺进行,备受朝庭重视。1665年(清康熙四年),四世东科尔多杰嘉措奉召入京,被清廷封为“文殊禅师”,驻锡京师。自此,历辈东科成为驻京“呼图克图”。 清代,该寺建筑规模宏大,正殿大经堂5间,耳殿2间,柏木地板,松板天花,门扇上是兽头铜环,金钉镶嵌。佛祖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菩萨、宗喀巴塑像,均为镏金铜像,殿柱红底金龙缠绕,金龙金睛翘尾,凌云欲飞。各种佛像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殿前社火院一平如砥。僧舍、库房、伙房、议事房数百间。其中活佛府邸备极精美。1737年(乾隆二年),寺院完工后,从北京购回大小镀金铜像千尊,特建楼阁供奉,实系丹噶尔首屈一指之藏传佛教寺院,遂由乾隆皇帝赐金匾,并正式赐名为“特普天邪丹书林”。由此东科尔寺声誉日著。 该寺院原设有显宗、时轮经院,采用西藏色拉杰巴扎仓教程,僧侣200余人。寺僧注重密宗修持,以修供胜乐、密集、大威德三大本尊的彩粉坛场最为出名。每年农历正月、三月、十月,举行隆重的祈愿法会、修供会、供养会、念诵会、嘛呢会等佛事活动,是省内颇有影响的蒙古族寺院。改革开放后,经多次修缮,如今经堂坐西朝东,内自左向右依次供有无量佛、药师、释迦牟尼、迦叶等泥塑像,两旁有八大金刚泥塑像,门旁塑有旦正和山多二护法神,还有宝贝佛、十三世东科塑像各一尊,皆出自名匠之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东科寺有六座属寺,本县境内有金佛寺、下拉拉寺、贵德曲乃亥寺,甘肃天祝县天堂寺,肃南马蹄寺。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仅次于塔尔寺。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