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详说静乐庵之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详说静乐庵之九

  四、寺院铜像的来龙去脉

  据茶树一带老人们代代口头相传,清乾隆以前静乐庵寺院各殿内所塑佛像都是泥塑彩绘像。到乾隆年间,易门县的冶铜业已相当发达。时雍正八年四月初二日赴京城中进士并被朝庭任命为贵州省都匀府同知的易门人董良材服丧回故里,途中驻驿静乐庵。他即与地方乡绅武同仁、善××商量发起募捐活动。董良材率先捐银五十两,武、善二人各捐二十两,士庶百姓捐一至五两不等。鸠工采冶,铸成大、小铜像百余尊,分别安置于寺内的前殿、正殿供奉。前殿正面供台中间供观音菩萨坐莲台佛一尊,高达8尺。两旁分置文殊菩坐雄狮像和普贤菩萨骑大象像,每尊高6尺。两边供台上分别供着十八罗汉像9尊,每尊高也为6尺。与观音像一墙之隔的背面,供奉一尊高4尺的护法韦陀立像。正殿供台正中安放着端坐莲台的8尺高释迦牟尼佛像。两旁分置消灾延寿药师佛和南无阿弥陀佛坐莲台像。在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侧分置达摩初祖和临济宗祖师慧可立像,以上各尊均高6尺。释迦佛前的左右两侧供台上,分置着童男、童女立像和太子站莲台像。供台两端分置2尺多高的重檐翘角六角形鎏金铜塔各一座,2尺高铜香炉各一只,3尺高的铜花瓶各一只,及铜打制的插花各一束,3尺高的铜钟一口。南、北山墙供台上各供着十二圆觉菩萨坐莲台像6尊。在原十王殿(今北配殿)正面供台上居中位置供着高6尺,手持禅杖的地藏菩萨坐像。两旁分置手持笏牌向地藏王朝拜的十王立像各5尊。原祖师殿(现在的观音殿)供台上,供奉着开山祖立像。据过去文史工作者民间访问记录称:祖师像前原来并排放置5块大牌位,依序记录着寺院自开山以后圆寂或故去的五百多位和尚的名字。对佛法造诣深,或对寺院贡献大的和尚,还记有其简历,供香客祭奠。后这五块大牌位也不知去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对六角重檐鎏金宝塔,不仅设计精巧,其制作工艺也十分精细认真。2尺多高的塔体有6层出檐,每层出檐的瓦楞、瓦沟都非常明确,瓦间的勾缝都清晰可辨。铜塔的六角形成六方,每一方的中间都有一个小窗和一佛龛。每个佛龛里都供着一尊形态各不相同的佛像 。从底层到顶层,龛内的佛像逐渐缩小。最顶层的佛像只有手拇指大,但其面部五官仍凸凹分明。仅从铜塔的铸造上看,当时云南的铜制品工艺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百余尊大小铜像、器物置于各殿里,十分夺人眼目,给寺院增添了一种金碧辉煌、华贵气派的感觉。铜像开光后对香客及游人开放,一度时间声名大振,引得佛门弟子及游人纷至踏来。目睹过铜像、器物的老人们都说,静乐庵铜像及器物,数量之多,造型之生动,在当时的云南佛界来说是举世无双,就全国而言也属罕见。

  据武春萱老人讲,寺院所铸铜像,在经历了一百五六十年时间后,由于空气氧化等原因,许多铜像上都出现了大块斑迹及锈蚀。1941年,体正主持携带筹集的巨款(合今人民币6万余元)亲到福建省购买赤金箔片回庵修复铜像,使所有铜佛又恢复了往日风采。

  可惜的是,上述往昔的辉煌已成为历史,风光难以再现。所有铜佛、铜制品在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沧桑后,都先后遭了厄运。昔日的光辉仅留存在曾见过这些铜制品的一些人的记忆及口述之中。1951年减租退押时,静乐庵寺院的公田不够退给农民,便将其中的一些小的铜像拉到易门县供销社变卖为现金转付农民。其余50余尊大铜佛及正殿、前殿中心供台上的各种立佛、铜制品暂时得到保留。1958年5月,二街乡(现二街村委会)接到县人民委员会通知,组织群众到寺院将减租退押时留存下的所有铜佛及铜器物全部敲碎运去炼铜。消息传到县文化馆后,文化馆的同志非常心疼,但又无力保护。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戴学孔老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算作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写了一个申请,请求县上允许文化馆将静乐庵几件不太大的铜制品作为文物给予保护、保存起来。时任易门县县长的卓元同志在文化馆的申请上签了字,由文化馆工作人员潘维清带着申请租了一张马车,于1959年初到寺院,将正殿供台上仅存的鎏金铜塔一对、铜插花一束及寺院做佛事用的木质印章一枝,抢救性的拉回文化馆保存。“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铜插花、木印章和流金铜塔因文化馆保管不善,不慎遗失,至此,静乐庵所有铜制品一件未剩,失毁殆尽。

  (李贵良)

 
 
 
前五篇文章

详说静乐庵之八

湘家荡畔圆通庵

西竺庵

西来庵

西藏迁来的东科寺

 

后五篇文章

详说静乐庵之十

详说静乐庵之十二

详说静乐庵之十一

详说静乐庵之十三

详说静乐庵之十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