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楼宇烈教授在上海玉佛寺论佛教与生态文明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楼宇烈教授在上海玉佛寺论佛教与生态文明

  作者:心苑

  2008年10月23日上午,在上海玉佛寺召开的“佛教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著名佛教学者楼宇烈教授在作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总结时,就生态文明以及佛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等话题,发表了他的高见。

  楼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比较晚的时期才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从生态伦理发展而来的。自从近代科学发达以来,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认识自然,而且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冲动,人定胜天思想日益盛行,人类中心主义逐渐猖獗,引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于是,有识之士提出生态伦理,力图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偏重于规范人对自然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和广阔,层次也有重要提升。作为一种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核心,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明是相对于野蛮和蒙昧的一个概念,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在人类的真实历史中,自从进入所谓文明时代以后,一直充斥着大量的不文明,文明赋予人类的力量和手段,使人类更加有能力破坏环境,危害文明,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不但大肆破坏自然,屠杀各类动物,而且自相残杀,手段之残忍,伤害之惨烈,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加深,不断扩展,这种文明时代的野蛮超过了人类的野蛮时代。所以,在现代文明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对传统的文明模式进行反思,尤其是要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建设这种文明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依照佛教的观点,就是要精进不息。楼教授说,人们平常对佛教反对执著的思想与实践不理解,认为不执著就无法进步,所以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这是一种误解,佛教反对的执著是分别心支配下的执著,有分别心,其执著肯定会有问题,走向偏颇,乃至走向邪道。佛教既反对执著,又提倡精进,而且是正精进,就是在明白真理,消除分别,心地清静的状态下的精进,是一种积极的进取,这是正精进。如果你做事充满法喜,无有分别,则为正精进,而邪精进则会给人给己以及自然带来巨大的破坏。这也就是为何科技的发展如果没有人心的清静制约,可能给生态带来破坏的原因。

  那么,如何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呢?楼教授把目前社会中对生态文明的态度分为三种:一是对生态文明没有认识的,就是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推广等都没有理解,也没有自觉的响应。楼教授认为,这种人不在少数,他估计这种人在目前中国应该是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二是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还不足,虽然知道生态文明的内涵,也知道生态文明是人类的需要,但认为目前可以暂时放下,认为现在是实现现代化,而生态文明似乎是后现代的问题,等现代化之后再来解决。三是对生态文明有认识,但这种认识是和实践分离的,这种分离来自两种错误的观念,其一是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所以,为了发展而出现一些破坏也没有关系,这种思想在一些政府官员中普遍流行,因为他们追求政绩,政绩第一、环境的保护便不被重视;其二是科学的依据,认为破坏了,依靠科学还可以修补,但这种破坏之后的修复代价远远超过了破坏时的获得,而且只能修补却无法还原。所以我们反对这些现象。可见,生态文明与实践要解决人文与生态的关系,生态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人文的问题。生态文明的一个障碍来自对科学的盲目依赖。所以要倡导人文与科学的交流,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学习,这样生态文明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

  关于如何从佛教中开发出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源,楼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近代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不是传统的,但传统中有类似的思想。生态文明的源头来自生态伦理,关注的对象是人的生活环境。从佛教中挖掘如何保护环境的思想资源与理论资源,用于现实的生态环境保护,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对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如关于人文生态的问题,而人文生态中又可以分为心灵生态和社会生态两种,这样就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从广阔的视野出发,开发佛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应该更加重视在心灵生态方面的丰厚资源。中国自从唐以来就有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传统,佛教在心灵环保方面的确具有特别的优势。佛法可以通过心灵环保为生态环保提供更多的解决途径。所以,过去只提生态伦理是不够的,因为生态伦理只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还应强调科技伦理,使我们的科技发明也应该接受伦理的制约,也就是说,一个发明的出现要考虑是否会对生态造成破坏。科技无制约的发展才造成现在的生态问题,而科技的主导因素是人,所以最根本的是解决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关键在于内心。可见心灵环保是非常重要的。

  从佛教理论观照生态文明,缘起论非常值得一提。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事物的关联性。我们不但要尊重生命而且要在行动上爱护生命。现在流行的放生带有很强烈的个人功利性,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引导大家积极护生。另外,早期佛教讲我空法有,离染得净,认为众生生活在五浊恶世,所以要离开,阿罗汉就是离欲,破我执,主张人无我。部派佛教时期,开始讨论本性的问题,提出本性清净,客尘所染。那么,是否万法都是清净的呢,由此又提出法清净,人无我发展到法无我。这个问题看来有很多不同的争论。禅宗主张认识并回归本性的清净(本来面目)。宇宙之中,大家都回归清净的本性,生态文明也就建立起来了。

 
 
 
前五篇文章

礼佛禅寺短期出家体验活动体悟心得

论白居易的天人和谐观

略述佛牙舍利塔历史考及其建筑欣赏

旅游家白居易游踪考

记我与兰州五泉山浚源寺融开法师的一段因缘

 

后五篇文章

略论佛教与中国书画之因缘

论佛法与书法艺术

担当的书法艺术

西夏时期敦煌的五台山文殊信仰

河西宝卷 活着的敦煌变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