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化佛教参访录》佛寺 白化文 南亚次大陆佛教徒早期活动场所多为石窟居室式,中置象征物,主要是小型的象征性的塔,四周小龛式居室住人。在我国,则发展成具有各时代各民族特色的石窟艺术。这是中华民族利用并改造外来文化的例证。而中国佛寺建造则属于走另一条路。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汉化佛教经过近两千年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长期过程,渗入全社会各个角落,形成自己的独特系统和特点。这些特点有机地溶合在汉化佛寺的建筑、造形艺术、图籍、仪礼轨制等具体的事物与行事之中。研究汉化佛教,只钻研典籍而不深入佛寺,就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相传汉明帝时在洛阳创立白马寺,为我国有佛寺之始,至今已有两子年。“寺”本为汉代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中高级宫署通称,如太常寺、太仆寺、鸿胪寺之类。起初的白马寺,不过是个安置外国僧人的衙门,类似如今之国宾馆之类机构。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似乎是想在整齐划一中规定出等级,所以,无论宫殿、宫署、民宅,平面布局都是院落式,变化不大,而在大小、开间等方面显示森严的等级。从一开始,大概就没有想过给佛寺另搞与众不同的专用性设计,如西方基督教的大教堂那样的专门性建筑,那是很难移作他用,特别是绝不能变为民宅的。中国人建寺,走的则是把民宅改造为寺院之路。这种改造,看来很容易,甚至不必新造,只要”舍宅为寺”,住户迁出,和尚、佛像迁入,略加改造便可。《洛阳伽蓝(意为“众园”或”僧院”。后把佛寺称作“伽蓝”)记》中记载的许多王公“舍宅为寺”的实例,便是此种情况的反映。 但佛寺究竟是宗教建筑,以宅为寺只能解决供佛像、作法事和僧众生活、学习用房,难以突出佛教特点。于是,从“塔”这种外来的建筑形式上打主意,使它在中国完全佛教化(在早期的南亚次大陆,塔并非佛教专用),成为佛教的象征性标志性建筑。于是,改宅为寺,必在寺前造塔,或在宽大的原宅院中心造塔,形成以塔为中心,殿为附属的成组宗教性建筑群。当时的寺院习称为”浮图祠”。“浮图”是“塔”的音译。而步绕诚心礼塔,亦即礼塔中舍利(汉化佛教所礼塔中舍利,包括法身舍利,即藏子塔内的佛经),就成为当时信徒主要的巡礼内容。 从布道效果上看,礼塔究不如礼像感染力强。隋唐以降,造大像成风,以塔为中心逐渐蜕变成以高大的佛阁为中心。这种阁常内藏通贯各层的巨像,信徒可绕层巡礼,实在是塔与殿的化合结晶。 造大像、大阁、高塔费工费钱费时,不利于在各地迅速普及。禅宗兴起后,提倡”伽蓝七堂”制,这是佛寺向普及化、专业化发展的标志。从现代观点看,它将佛寺划分为布教区与生活区,又可再分为基本和外加两大部分。在布教区内,基本部分绝不可缺,否则不成其为佛寺。但可因陋就简。外加部分彼此间关联不大,可以因时因地制宜设置。至于塔.,独成一体。有塔,寺院锦上添花;没有塔,还是个寺。 下面就以近代汉化佛寺为主,讲一讲寺院殿堂典型配置。既然是讲典型配置,就不以一个寺庙为主,请参看附图。此图有似生物学中的“模式细胞图”。可以说没有一种细胞像模式细胞那样组织完备的,也没有一个寺院完全采用模式图那种典型配置的。 殿 堂 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字的总称。大致地说,殿是供奉佛像以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其名称,或按所供奉的主要神佛而定,或按其用途而定。 唐宋时代,按常规,佛寺须有“七堂伽蓝”,即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佛教各宗派对其解释略有不同,一般认为是:山门、佛殿(不止一种)、讲堂、方丈、食堂、浴室、东司(厕所)。发展到近代,逐渐以佛殿为其主体突出部分,而且规范化。禅宗的殿堂配置最有章法,比较固定,故各寺多从之。但古刹常存遗制及递改之迹;山寺又多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也不规则;有些位于闹市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或由花园、别墅、住宅改造的寺院,布局每自成一格,不甚规范。如汉阳归元寺虽为大刹,而殿堂安置散漫,即是一例。下面介绍的是正规典型配置。 中国的营造法则,一般是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寺院的配置也是如此。由南往北看,主要建筑大致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可能还有藏经阁。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中轴线左侧(东侧),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职事堂(库房)、茶堂(接待室)等。”旅馆区”则常设在中轴线右侧(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 近代佛寺的基本部分是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是门脸儿;大雄宝殿为一组,是主体建筑。有此二者方可称“寺”。有些小庙,特别是观音庵之类的尼庙,只有一个小院落,正房中置佛像或观音像,人住两厢。那只可算是“庵”——乃不正规的因陋就简之小庙也。 附加建筑则品种较多,各寺可按情况自由配备。 常见的供佛、菩萨等像的非主要殿堂(相对于大雄宝殿而言),先在这里总的说一说,以后依次详述。 个别的寺院有专供菩萨的观音殿、文殊殿、三大士殿、地藏殿,还有药师殿等,多作为东西配殿(大殿或法堂的配殿),或在中轴线东西侧另辟小院。有些寺院有罗汉堂。这些都是带点独立性的建筑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寺院可以看情况配置,更宜于在发展中逐步配置。有它们是庙,没它们还是庙,不影响大局。它们彼此间也没有必然联系,各各独立。按类分,则有: 一、佛殿:常见的为药师殿。内供药师佛,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旁列药师十二神将,他们常与十二支属相相配。 此外,唐宋辽金古刹常单设密宗系统的毗卢殿,主尊为毗卢遮那佛。此种殿常盖咸几层通贯以便绕层巡礼的楼阁式。 二、菩萨殿:常见的是观音殿和地藏殿。 观音殿中供观音大士,左右近侍为善财童子和龙女。两壁有“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为适应不同布道化人需要而显现之三十二种化身。 地藏殿中供地藏王菩萨。常供的是他的中国传说中的化身——朝鲜王子金乔觉,作僧装。胁侍为九华山山主闵氏父子。陪塑常有十殿阎王等像。 三大士殿则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分居左右。此外,单供文殊的文殊殿也不少,普贤殿则相对地少得多。 三、罗汉堂:纯粹中国化的、最富人情昧的殿堂。常建成“田”字、“卍”字等形。中塑五百罗汉,可由艺术家自由发挥意匠创造。如北京碧云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处的罗汉堂都各具特色。 四、关帝庙:完全汉化的殿堂,中供关帝,关平与周仓侍立。想来是供关帝在伽蓝殿或大雄宝殿值班后休息的私邸。 五、戒坛:一组独立建筑,自成格局。一般在戒坛殿前另立一个小山门殿,以示从此进入即受戒得解脱入空门之意。中供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故又称“优波离殿”。 生活区内有: 一、方丈:一寺之主(住持)的寝室兼工作室。大寺院中常居中轴线上最后一进院中,或跨院中最后一小院,以示深居简出之意。方丈室也不轻易让客人进出。 二、茶堂:接待室,知客僧人在此办理外来联系主事。常在前院东厢房。旁边常有供应经、像、香炉、香火等物的小卖部。 三、斋堂:僧众内部食堂。其厨房称“香积厨”。大寺另有供俗客进餐的素菜馆,不可与”香积厨”混为一谈。 四、云会堂:寺院的招待所,常设于西跨院。 此外,一般僧人住僧房,打坐参禅在“禅房”。这些都常为靠墙打统铺。 高级寺院的生活区,常在东院内,有花园。有的东西跨院都带花园。 综观中国佛寺建筑,始终不脱通用型窠臼,而且愈到近代愈趋向于四合院式定型化。衙詈有大堂,民府有正房,学校有大讲堂,佛寺有大殿,建筑外型与工程作法基本相同。舍宅为寺固好,变寺为校、署也行,主要改换内部装修与附件,用不着大兴土木改变建筑整体。 中国近代佛寺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总体布局也如一般民用建筑群那样,采用组合式。即以一个四合院为主体,在其前后左右可任意增减制式四合院或变式花园。主体是办公事用的,生活区在其后部与两侧。迎宾与保卫系统集中于前方。看一看故宫与各地大衙署的平面配置,就会恍然于寺院建筑群的组合思想与它们是如何地高度一致。 至于朝向,汉族通行以面南背北为轴线的安排,特别在北方,出于取暖需要,更是如此。但辽代契丹族人有“朝日”习尚,建寺取坐西朝东的轴线,如北京大觉寺即如此。 山门与天王殿 山门与金刚力士 前殿,包括山门(山门殿)、钟楼、鼓楼、天王殿这一组设施。有的寺院限于条件,常将山门与天王殿合并,取消钟楼和鼓楼。大寺理应齐备:入山门东钟西鼓(即从坐北朝南的方向看,左钟右鼓),再进则为天王殿。 佛寺大门称为“山门”。因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称。山门一般有三个,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据《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会》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他曾发誓说,皈依佛法后,要常亲近佛,当作金刚力士,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他后来成为佛的五百名执金刚随从侍卫的首领,称为“密迹金刚”。当了卫队长,自然有坐“传达室”看门的任务。可是外来“金刚力士”只是一个人,所以中国早期佛教的金刚力士像只有一尊。因不合乎中国人爱对称的习惯,到后来就又添上一位。这种增加,与佛经中的说法不一致,于是有人提出质问,但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唐代和尚为佛经作的注疏之一《金光明经文句》中的解释也很含糊,称:据经文,金刚力士只是一位,现在寺院里却有两尊像,乃是适应外界情况变化,多一位也没什么。因没有更好的解释,也就姑从此说了。 现今寺门左右的金刚力士像,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手执金刚杵,两脚张开。其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颜张口,右像忿颜闭唇。由于一位张口一位闭口是两位金刚的主要区别所在,从而产生出对此情况加以解释的附会传说。据说,左像开口发“阿”声,右像闭唇发”吽”(hong)声。按佛家说法,这两个音原是梵语中开头与结尾的两个音,它们有神奇色彩,一开一合,是一切言语声音的根本(基础)。“阿是吐声权舆,一心舒遍,你纶法界;吽是吸声条末,卷缩尘刹,摄藏一念”。“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说得神乎其神。可是俗人哪懂这些,他们追求别的解释法。《封神演义》中想使这二位金刚进一步汉化,就说他们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这就把梵语的“阿”“吽”二音轻轻掉舌一转,转成汉语中富于感情色彩的“哈”“哼”两词,非常通俗化了。当然,有些佛教徒认为,那不过是小说家编造的戏言。但据说,在云南有的寺院山门内就塑有骑火眼金睛兽的哼哈二将。可见,世俗人等,包括佛学水平不高的僧人,爱的还是汉化了的土生土长的东西,哪怕它是小说也罢。 需要补充的是:近代的山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不许荤酒入山门”七字。据说有的贪酒的和尚,故意把它读成“不许荤,酒入山门”,因而后来碑文又刻成“荤酒不许入山门”了。现代的寺院,因随喜的俗客太多,立碑也等于具文,所以常常不重视它,任其自灭。经过“文革”,此种碑百不存一矣。在某些戒坛殿的戒坛之后,也常设此碑,那是作为立规矩的样品。 进入山门,便可见到左钟楼右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佛寺中钟鼓安置处甚多,而以钟楼鼓楼所置为最大,称为大钟大鼓。击钟用杵,宜缓,扬声欲其长。破晓前连击三通,每通紧缓各十八椎,三通总计百八钟声。以钟声能使人警悟,发人深省,引人遐思,所以每为墨客诗人歌咏时灵感所寄:“况是异乡兼日暮,疏钟红叶坠相思。” 大钟上每铸经文及铸作年代、因由、施主和铸工姓名,可为考证之资。今我国最大的古钟博物馆在北京大钟寺。当然,最著名的钟声,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天王殿和主尊弥勒 由山门往里走,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内供六尊像。殿中间供弥勒,面对山门。他的背后供韦驮天,面对大雄宝殿。二位背靠背,中隔板壁。殿两侧供四大天王。 弥勒是梵语Maitrcya的音译,意译“慈氏”。按正规的佛教说法,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位菩萨。但他未来必定成佛,而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既定接班人。 在此,得先说说佛与菩萨的关系。 梵语Bodhi,音译“菩提”,意译“觉”“智”,指的是对佛教所宣扬的“真理”的理解觉悟。一般地说,凡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佛家最高的境界“涅盘”,便可说具有无上的智慧,也就是”觉”了,证了”菩提”了。可细分起来,“觉”又有三义: 自觉:自己觉悟,又称“正觉”; 觉他:使众生觉悟,又称“等觉”(遍觉); 觉行圆满:执行以上两项到达圆满无缺的程度,又称“圆觉”(无上觉)。 据说,凡夫俗子三项全无;罗汉(包括其中的“声闻”)只具备第一项。修到菩萨的最高位——等觉位,则具备前两项。只有成佛才三项俱全。而“菩萨行”(菩萨的一切作为)的全部内容,就在争取三项齐备,从而成佛。 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佛经记载,弥勒生于南天竺的婆罗门(教士阶层)家庭,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他先于释迦入灭(离开人世),上生到兜率天内院。佛教吸收了南亚次大陆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并自由地变化改造,提出“三界”说。即一切“有情众生”都处在“生死轮回”过程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内。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超脱三界外,升入不生不灭的西方净工极乐世界等“佛界”。欲界是三界中最低的一界,居此界者都有食欲、YIN欲。地狱、畜生、饿鬼在此界内,诸天神也在此界内。 三界内有二十八天,兹列简表如下: 三界二十八天简表 ┌──────┬─────────────────────┬─────┐ │ 欲界天 │ 四天王天/忉利天 │ 地居天│ │ ├─────────────────────┼─────┤ │ (六天) │ 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 │ ├──────┼───┬─────────────────┤ │ │ │ 初禅│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 空 │ │ ├───┼─────────────────┤ │ │ │ 二掸│ 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 │ │ ├───┼─────────────────┤ │ │ 色界天 │ 三禅│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 │ │ ├───┼─────────────────┤ │ │ (十八天)│ │ 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 居 │ │ │ ├───────────┬─────┤ │ │ │ 四禅│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 五净居天│ │ │ │ │ 善现天/色究竟天 │ │ │ ├──────┼───┴───────────┴─────┤ │ │ 无色界天│ 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 │ 天 │ │ (四天) │ 无所有处天门>想非非想处天 │ │ └──────┴─────────────────────┴─────┘ 此表看来复杂,有人反映太专门化,记不住,无用。其实,对一般入寺随喜者来说,只有兜率天、忉利天、四天王天这三天常被引据,不可不知。其他各天,仅说说而已。 兜率天的出现,远在佛教建立之前。本是南亚次大陆古老神话传说中诸神游乐之所,相当于诸神俱乐部。佛家加以改造,把它划咸内外两院。外院还是神的俱乐部,内院是新建的,具有释迦牟尼佛系统的某种会议室、筹备处、中转站等性质。据说,释迦降生前,就与诸天神在内院开会,讨论如何降生,然后从此院出发入胎。释迦的母亲摩耶夫人在释迦降生七天后逝世,即往生于此院。弥勒菩萨入灭时,释迦为之“受记”(作预言),说弥勒是自己的继承人,将来在度尽众生时成佛。为作好此项准备,也派弥勒往生此院。 弥勒把这个后院改造成欲界中的“弥勒净土”,凡归附弥勒的均可往生。弥勒要在此住四千岁(据说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然后下生人间。中国元明清三代,白莲教等系统的农民起义,常用“弥勒下凡”作号召,即基因于此种说法。 据说,弥勒下凡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成林的花园)的龙华树(枝如宝龙吐百宝华的树)下坐,成道为弥勒佛。然后在园中开三番法会,说法,度尽上、中、下三种根基的众生。是为一切成佛的“龙华三会”。但在佛教的说法中,也是遥远的未来的事。现在的弥勒只是菩萨,充其量不过是“未来佛”。因此,弥勒的形象基本有两种:一种作佛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之一,常陪着释迦安置在大雄宝殿,不能离“三世”而独立安置。另一种为菩萨装,常戴天冠(与京戏中的唐僧帽相似),每每单独供奉。 天王殿所供,按说应该是菩萨装的弥勒本像。那样,通佛法的善男信女,进入山门后展目观看,先从现在的菩萨接班人看到一定成佛的未来,定然精神一振。今北京广济寺天王殿、苏州灵岩寺弥勒阁等处,犹供天冠弥勒像,尚存中世遗风。可是,近现代佛寺天王殿正中主尊,都供奉大肚皮坦露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这位又是谁呢? 原来,这是中国的弥勒化身。据说,他就是五代时的布袋和尚。这位和尚名叫契此,身宽体胖,言语无恒,常背着个口袋在闹市出现,面带喜容。布袋里百物俱全,他常在稠人广众中将袋中之物倾泻于地,叫道:“看,看厂时人莫之能测。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遗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世人总不识。”于是隐囊而化。 汉族向来有彻底改造外来佛使之归化的民族心理,化身的说法与遗偈又提供了根据,于是,北宋时便逐渐以大肚弥勒来取代天冠弥勒。近世以来,又常在他身边塑两个以至五六个小胖孩与之嬉戏,所谓“五子戏弥勒”,很受求子嗣的妇女崇仰。于是又有“送子弥勒”产生。 《西游记》里很拿弥勒开心。他面前的黄眉童儿(想是从小胖孩衍化)偷了他的布袋,将诸神以至孙大圣逐一装入,浑浑沌沌,大有让他们返本还原之意,倒也厉害。可是最后点明“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用以说明“装人”的因由,则谑而近于虐,不能被正派的佛教徒接受。不过这尊土生土长的大肚弥勒佛,形象着实令人喜爱,因此,各种工艺品小造像特别多,成为中国王艺品造像中传统的典型形象之一。人们更不会忘记殿中常悬在他身旁的一副富含哲理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四大天王 古代南亚次大陆的神话说,须弥山腹有“四天王天”。“四天王天”这个词是梵语Ca^turmaha^ra^jaka^yika-deva的汉文意译。四天王天是四天王及其眷属的住处。据说这四天王天就在那有名的须弥山的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较小的山,叫作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分住其上。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即掌握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四方人类社会的东胜身、南赡部、西牛货、北俱卢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地方。所以又称为“护世四天王”。 四大天王来华,途经西域,沾染上于阗一带的风习,面目为之一变。在汉化寺院中长期驻扎下来的时候,已是隋唐时代。看他们的扮相,像汉化了的西域武将,与南亚次大陆的神很不相同。再经过不断汉化,到明清时定型成现在寺院中所见的样子。 北方多闻天王在四天王中最为突出。他的梵语名是Vais/ravana,音译“毗沙门”。据说,他就是古代印度教(Hinduism)中的天神俱毗罗(Kubera),别名施财天(Dhana—da,意思是财富的赠予者)。他在印度古代伟大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就出现过。在这些古神话中,他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相当于中国的财神爷。吉祥天女和他关系密切,据说是他的妹妹或妻子。在古代吠陀神话中,这位多闻天王本是帝释天的部下。帝释天音译是因陀罗(1ndra),意思是“天老爷”,是人间英雄与天上的自然威力的结合,是雷霆暴雨的人格化。帝释天的部下大部分是武士与战将。无奈,在神话流传中,帝释天的地位越来越下降。佛教传说中还保留帝释天之名,然而势力已很微弱。毗沙门天王等也就逐渐脱离了他,自树一帜。在中国早期佛教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巳若即若离了。毗沙门天王既能保护良民,又能”赐财”于人,谁不敬爱。于是他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敦煌所出毗沙门画像中,就有这位天王渡海行道之际,散布异宝金钱的画面。 尤有进者,唐代产生了这样的传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兵围困,毗沙门天王在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城楼置天王像。这样一来,毗沙门天王在盛唐以至晚唐五代,香火极盛。《水浒》中林;中看守的”天王堂”,就是唐代敕建的专供北方天王的庙堂。 北方天王在唐代汉化寺院中香火之盛,远在其他三天王之上。有时,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是吉祥天女,右胁侍是毗沙门天王,真可谓一门眷属德容威神焕赫熙怡。毗沙门还有五位“太子”,其中第二太子”独健”,第三太子”那吒”最有名。唐代流传下来的毗沙门及其眷属像甚多,多见于敦煌石窟——可惜其中的画旄大部分被盗走了——表现出的毗沙门典型形象是:身作金色,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戴金翅鸟(或说是凤凰)宝冠,带长刀,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右手执三叉戟(有把戟画成“4”字形的,也有画执宝棒或执长稍的)。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欢喜天,作天女形;左为尼蓝婆,右为昆蓝婆,作恶鬼形。天王右边是五位太子和夜叉、罗刹等部下;左边有五位行道天女和天王的夫人。 到了宋元以后,特别在明清两代,中国汉族地区佛教进一步汉化,和本国的迷信传说相调和。四大天王也进一步汉化。这也首先表现在毗沙门天王身上。唐代的狂热崇拜已成过去,他的身份逐渐与另外三位天王平等,不再特殊化o“财神,,的兼职也被暗中取消。印度式三叉戟换成中国猎户用的虎叉一类兵器。从他身上又分化出一位“托塔李天王”。连他的“眷属”和兵器也全归了这位分身而出的化身:李天王即李靖,是镇守边关的中国武将。他手使中国近古才出现的兵器“方天画戟”,擎宝塔。他有一夫人三子一女,其中哪吒最有名。 “哪吒,,实与北方天王无干。其父李靖在玉皇大帝灵霄宝殿之下称臣,当了天兵总司令,哪吒充任前部先锋官,是神话中的著名人物。 汉化后的毗沙门天王,其宝塔和戟连同托塔天王的名号,全都被李靖取去,眷属(特别是在出行时为他打王者幡盖的夜叉)也都离他而去,只好自己打幡盖。后来幡盖被附会成伞。《封神演义》中说他掌“混元珍珠伞”一把,职”雨”,盖因打伞和下雨有关。近代汉化佛寺中,这位天王不是持伞就是拄着长柄幡。 另外三位天王,来华后也经过不断汉化改造。东方持国天王(音译是“提头赖吒”),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稍(南北朝至隋唐时的一种长矛)拄地。也有手执弓矢的。南方增长天王(梵语音译是“毗楼勒叉”),身青色,穿甲胄,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梵语,音译是“毗楼博叉”),身红色,穿甲胄,左手执稍,右手把赤索;也有仅一手持宝剑的。以上所说,都是这几位天王在中国早期特别是唐代佛教画像中的典型形象。 元代塑像,东方天王手里拿的东西换了琵琶;明代塑像,北方天王手里拿的东西换了雨伞;清代塑像,西方天王手里拿的东西换了象蛇一类的动物,也有塑成龙头蛇身的。另一手持宝珠,取龙戏珠之意。更有手攥着一匹尖嘴大老鼠之类动物的(此物也有塑在天王脚下的)。 原来广目天王的“广目”之义为“能以净眼观察”,大概是由南亚次大陆古代猎手之神变来,手持羂索(一种当时用来套缚兽类的五彩线绳,类似套马索),身后跟着猎豹类动物。猎豹是西亚伊朗一带的动物。由于后来人不曾见过,便凭想像塑成一种像能吃蛇的猄那样的动物,取名叫“花狐貂”;大概又觉得大将持绳有失身份,于是根据西方天王率领诸龙的另一传说,把绳子变成蛇,取名叫“紫金龙”。蛇是可以顺着捋直的,对长有长毛的貂类动物顺着毛捋也能安抚住,故西方天王职“顺”。 今日佛寺所见四大天王形象,基本上根据《封神演义》中的描述塑造而成,其汉化更为彻底,说四大天王本是中国武将“佳梦关魔家四将”,死后才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至此,四大天王变成了地道的中国神。至于毗沙门天王分出的化身托塔李天王,以及他的三个儿子,特别是哪吒,经过《封神演义》、《西游记》和戏曲的连续塑造,早已脱离本根,在群众中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远远超过四大天王了。汉族潜移默化消化改造外来事物的能力,实在巨大。同时也证明了,外来事物,只有扎根分蘖,土生土长,适应当地气候,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就连四天王的兵器,也经过了汉语“双关”式的改造: 增长天王魔礼青 掌青光宝剑一口 职风 广目天王魔礼红 掌碧玉琵琵一面 职调 多闻天王魔礼海 掌混元珠伞一把 职雨 持国天王魔礼寿 掌紫金龙花狐貂 职顺 至此,四大天王就成为汉化了的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佛教天王。 韦驮天 与大肚弥勒佛背靠背,中隔板壁。他是佛寺的守护神,世称韦驮菩萨。他的塑像,通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直挺挺地站立;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有点像今天的稍息姿势。他面向大雄宝殿,注视出入行人动向。这尊天神,恐怕从一开始就是由中国人创造的,起码是在中国土地上降生的外国种。 首先,“韦驮天”这个专名来历就不明,据说原来是室健陀天的译音讹略。而室健陀天(意译“阴天”)本是婆罗门教的一位天神,在佛教中并无显赫地位,很少出现。可是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位“韦将军”,自称是“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在释尊入涅盘前,敕令韦将军在南赡部洲(佛经中世界四大洲之一,中国在此洲)护持佛法。从这个故事生发,说韦将军是天人韦琨。并说,四大天王部下各有八将军,合为三十二将。韦将军是南天王部下八将军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他童真即修梵行,面受佛嘱,周统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故称“三洲感应”。不知何时,把他和”韦驮”,混在一起,成为一个神了。由于他以护法为事,所以又把密迹金刚的手持金刚杵护法的形象和他搅在一起,造出一些他守护伽蓝的传说来。于是,他的形象基本上固定下来:作中国青年武将状,白脸或金脸,顶盔擐甲,手持金刚杵,美其名为“降魔杵”。中国小说中大力武将如哼哈二将用之,有膀子力气的武侠如《三侠剑》中的孟金龙、贾明亦用之。佛殿镇山门金刚也用之。它是中国化的杵。作为武器,中国杵远比次大陆原型的金刚杵好使。到了《封神演义》,更努力使韦驮彻底汉化。那位手执降魔杵后来投奔西方肉身成圣的韦护,就是韦驮的“溯本追源”式完全汉化造型。他的姓名“韦护”,想是从“韦驮护法”点化而来。《封神演义》中那两句诗:“历来多少修行客,独尔全真第一人。”也是在以“全真”点明“童真梵行”。在向西方进行返派遣这一点上,中国小说家的创造性实在可惊。 尽管高僧和佛学家知道弥勒、四大天王、韦驮天等原来是谁,可是一般人包括近代的塑像工人在内,恐怕还是按《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描述去理解和塑造他们的。他们是中国的弥勒、四大天王和韦驮天。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的主尊 天王殿再往北,就是正殿,俗称”大殿”,正名“大雄宝殿”。这是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者——”佛”的大殿。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具体指的是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供奉的主要佛像称为”本尊”(又称主尊),但究竟供的是哪位佛呢?随着各时代崇尚的发展变化和宗派之不同,出现了多种情况。单从主尊数字看,一般就有一、三、五、七尊四种。 供一位主尊的,一般供奉佛教缔造者释迦牟尼佛像。常见的释尊塑像有结跏趺坐的坐像两种:表现禅定和降魔的“成道相”和作说法印的“说法相”。立像一种:旃檀佛像。净土宗的寺院中,也有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的,多作”来迎印”即“接引相”。佛像安置于台座上,一般为“莲华座”,即作莲花形的台座。也有方形的,象征须弥山,称为“须弥座”。佛像后一般安置光背,以象征佛的身光。光背常做成极为华丽的叶形屏风状,还可细分为顶光、身光等层次。 供三位主尊的,叫”三佛同殿”,情况比较复杂,有多种安排方式。 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有多种说法。供三身佛则多据天台宗的说法:一为“法身”,指佛从先天就具有将佛法体现于自身的佛身,也就是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二为”报身”,指以法身为“因”(有“基础、根据、泉源”等义),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三为“应身”,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打个不贴切的比喻:法身像有似“领导者的标准像”,报身像有似取得最高学位时贴在博士证书上的像,应身像有似贴在工作证上的像。 供三身佛的,多据上述教义安排: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即是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和“卢舍那”都是梵文Vairocana的音译,后者是前者的简称。一佛化成二佛,这种变化无方之事在佛教传说中极多。三身佛的说法是天台宗提出来的,密宗则最崇敬毗卢遮那佛,意译之为”大日如来”,认为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 供“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指三个空间世界。以其同时存在,故名“横三世”。在殿中的安排是: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胁侍为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阿弥陀佛掌中有莲台。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药师佛亦称“大医王佛”。《药师经》中说他曾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除大雄宝殿上供他外,常为他单设一“药师殿”(俗称“药王殿”)供奉,除胁侍日光、月光两菩萨外,旁侍“药师十二神将”。这十二员大将全都顶盔擐甲手持武器,按十二地支生肖配合昼夜十二时辰轮流值班。十二生肖往往在头盔上显现。列表如下: 这十二神将侍立于药王殿,并不见于大雄宝殿。 供“竖三世佛”。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即过去(前世、前生),现在(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世。以其在时间上是相连续的,故俗称”竖三世”。在殿中的安排是: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这个佛名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一译“锭光”。佛经说他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因此得名。并说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燃灯佛曾为他“授记”(预言将来成佛的事)。从辈分上说,他是释迦的老师,所以算过去佛。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此三尊,释迦牟尼佛常作说法印,燃灯佛作定印,弥勒现佛身作施无畏或与愿印。 其他。还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三佛同殿的,又有释尊、药师、弥勒同殿的。其中弥勒的胁侍常为无着、天亲两菩萨。这种三佛同殿的安排,近世少见。 有的寺庙大殿供五佛或七佛为主尊,或另建殿阁以安置之。大致说来,凡供五佛、七佛的庙,都是古寺大刹。 供五佛的多见于宋、辽古刹遗构中,如大同华严寺、泉州开元寺等处。五佛通称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大致属密宗系统。其安排是:正中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为南方宝生佛,表福德。左手第二位为东方阿闲佛,表觉性。右手第一位为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右手第二位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 有的寺院另设“毗卢殿(阁)”或“千佛殿(阁)以安设这”五智如来”。常在通贯上下的两层殿阁正中立一腰鼓状的“金刚界”,上面满布浮雕小千佛。在其顶端正中高大莲花座上坐着大型雕像毗卢遮那佛,面向殿门。比这略小略矮些,在面向四方的四个莲花座上,坐着东西南北四方佛。这四方四位佛又称“金刚界四佛”。 按密宗的说法,除“金刚界四佛”外,还有“胎藏界四佛”,他们是:宝幢佛;开敷华王佛;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天鼓雷音佛。这四佛在近现代寺院中少见。只是在某些寺院中有密宗的“金刚界曼茶罗”和”胎藏界曼茶罗”的图象,多为卷轴画,不常挂出,有时也绘咸壁画。曼茶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坛””坛场”。是密宗修“秘法”时所建坛场的图画表现形式。它是圆形或方形的图,主尊像画在中心,诸尊像环绕主尊像分成几层排列。 也有在大殿中供七位主尊的,供的是过去七佛。供七佛的甚少,典型的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据《长阿含经》卷一载,释迦牟尼前有六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加上释迦牟尼佛。有的净土宗的庙,由于在大殿中供的主尊是阿弥陀佛,只好把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七佛另立七佛殿供奉,以表示不忘佛教缔造渊源。 山西省交城县石壁山玄中寺就是在大殿之外,另立了七佛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七佛殿可视为第二大殿。 在大雄宝殿中,环绕主尊的群像配置大致可分三类: 主尊两侧,常有“胁侍”,即左右近侍。释迦牟尼佛的近侍,一种配置是老“伽叶”、少“阿难”两大弟子。另一种是两位菩萨。也有两弟子、两菩萨并侍的。别的佛胁侍常为两位菩萨,还有加上天王、力士的。这样的一组群像,通称“一铺”。一般有三尊(佛加两弟子或两菩萨)、五尊(佛、弟子、菩萨)、七尊(再加两天王)、九尊(再加两力士)等多种配置。近代寺院中常用三尊一组的配置法,或仅供主尊。 殿内东西两侧,近世多塑十八罗汉像。个别也有塑“二十诸天”像的。有的开间大的大殿还加塑十二圆觉菩萨。 佛坛背后常塑一堂“海岛观音”,或仅供一菩萨像(多为观音或文殊),或供观音、文殊、普贤像。 早期石窟造像中,常见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共坐子多宝塔内的雕像,俗称“二佛同塔”。 关于二佛同塔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据说释尊在灵鹫山说《法华经》,说罢其中要点精华,忽然从地里涌出一个巨大的宝塔,悬在空中,这个宝塔由七宝镶嵌而成,故名七宝塔,又称多宝塔。塔中有一位多宝佛,他原是东方宝净世界的佛,涅盘后全身入塔。这时,他从宝塔中发出很大声音,赞美释尊说《法华经}的功德。多宝佛还把自己在塔中的座位分一半请释尊同坐,这叫”二佛并坐”。多宝佛是法身佛,表示定学;释尊是报身佛,表示慧学。二佛同塔并坐,表示法报不二,定慧如一。在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中,因为以塔为中心,所以二佛同塔的雕像等甚多。如现存的唐代以前石窟中就常见这种像。近现代以殿堂为中心,二佛同塔并坐的像很难在殿堂内塑出,所以,除了在壁画和画像中有表现外,就只能到塔上所附的雕塑中去找了。 在大殿或法堂中,常有壁画干佛像或陈列在阶梯形台座上的小型干佛塑像,以显示法会中众佛听法。有时还特建千佛阁或“万佛阁”,这种阁常与藏经阁结合在一起,象征听法读经。如北京智化寺如来殿分上下两层,上层三间,墙周遍饰佛龛,内有佛塑像近万尊,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所谓千佛指的是:过去庄严劫干佛;现在贤劫干佛;未来星宿劫千佛。这三世千佛,每个佛都有名号。因为释迦牟尼佛被安排为现在劫的第四佛,所以贤劫午佛尤为著名。经常塑绘的就是贤劫千佛。但在早期的大佛殿或大石窟内,也常把三千佛同时绘出,并在每个佛旁边的榜题上注上名号,如,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就残留有这种遗迹。必须说明,佛的名号虽然各不相同,形象可是基本一致,有时可以用模制的方法塑造,或用捺印的方法代替绘制,艺术性不一定很高。不过,干佛群聚殿堂中,从四壁环拱主尊,看来显得气势雄伟,总体上的艺术效果并不差。 有一种“人中佛”,近现代寺院中不见供奉,只见于早期的石窟大塑像,如云岗第18洞主尊即是。它的特点是在佛的法衣上绘有小佛像,甚至六道轮回像,所以,“人中佛”的意思,大致是“在人们中间的佛”。这个“人”是广义的,包括佛、神、人、鬼等形象。这种大佛大致都是卢舍那佛。唐代以后,以造塔、造大像为中心的做法逐渐变成以殿堂为中心。殿堂内有大量的空间可供塑画干佛,六道轮回图也可单独陈列,所以人中佛像从唐末就基本上消失了。 配殿 大雄宝殿两旁常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一般是伽蓝殿,西配殿一般是祖师殿。 伽蓝是“僧伽蓝摩”。意译“众园”,音兼意译为“僧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而为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此处的伽蓝特指只树给孤独园。 伽蓝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只陀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这三位最早护持佛法建立伽蓝的善士。殿内两侧常供十八位伽蓝神,他们是寺院的守护神。据《释氏要览》卷上,他们的名字是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他们各有生平,有些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神话传说中的小神,后来被佛教接收改造。汉化寺院中所塑,已相当中国化,更失其本真。此外,还有加供关公(关羽)的。根据隋代名僧智顗所云白日见关公显圣而建立玉泉寺的传说,关公也算是伽蓝神。但他究竟是汉族,与外来户不好安排在一起,所以常在殿中另作一小龛供奉。 此外,在有些开间很大绰有余裕的大雄宝殿中.如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就把韦驮和关帝请入,各立一小龛中,分置殿中左右厢,称为“殿中护法”。有的庙还另设关帝殿,左右胁侍是关平周仓,连赤兔马及青龙偃月刀一概俱全。两壁常绘“桃园结义”“秉烛观书(看《春秋》)”‘水淹七军”‘古城会”之类壁画,俨然是半部《三国演义》图释,是完全汉化的殿堂。 西配殿是祖师殿。多属禅宗系统,为纪念该宗奠基人(祖师)而建。正中供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一528)。他是禅宗理论的输入者。左侧供六祖慧能禅师(638—713)。他是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右侧供百丈禅师(720—814)。他法名怀海,在洪州百丈山创禅院,故称百丈禅师。他是禅宗清规的制定者。有些非正规禅宗寺院,也有不供慧能而供马祖的。马祖姓马,名道一,尊称“马祖道一”。唐代僧人,初为禅宗,后在今福建江西一带地区建山岳丛林,初立寺规,自立“洪州宗”,徒众甚多,百丈怀海就是他的嫡传弟子。 法堂 大殿之后为法堂,亦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特点是:除一般性的安置佛像外,首先,堂中设法座。法座就是一个上置座椅的高台,供演说佛法之用。法座后挂象征释尊说法传道的图像。法座之前置讲台,台上供小佛坐像以象征听法诸佛,下设香案,两侧列置听法席。其次,堂中设钟、鼓,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击钟鸣鼓。有的法堂设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西北角的称茶鼓。有些佛寺没有法堂,则可在其他殿堂说法。如在大雄宝殿中安设临时性法座,即可作说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