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南京金陵刻经:几乎失传雕版印刷技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京金陵刻经:几乎失传雕版印刷技艺

  在江苏省南京市市中心的淮海路的十字路口,在路口四角的道路指示牌上,有一个既不是街道也不是小巷的指示名称——金陵刻经处,沿着指示牌的方向走上几百米,就能看到一座由灰墙围成的院落,这里就是金陵刻经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用来印经的雕版

  这里是寺院吗?为什么叫刻经处?为什么会在这里刻印经书呢?

  在刻经处里面的一间房子,我们看到了很多不起眼黑乎乎的旧木板,它们是自唐代以来就久已散失的佛教典籍,都是绝无仅有的佛经版本。

  虽然金陵刻经处看起来像一座私人的宅院,但是在院落里可以看到了一座墓塔。塔上记载,这是杨仁山居士之墓。他就是这座院落原来的主人。杨仁山的后代回忆说这座院落是杨仁山先生时任清政府江宁建造工程负责人时置下的家产。

  清朝末期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金陵刻经处之所以要刻经印经,是因为当时许多寺院的典藏都在战乱中烧毁,如果不拯救经书,中国佛教就濒临灭亡。后来杨仁山决定把杨家的地产全部转为金陵刻经处所有,立下了杨氏分家笔据。他做的不仅仅是几本佛书的拯救,而是通过佛教的思想寻求救国的出路,这也是金陵刻经处最重要的历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刻经匠人正在刻经

  1911年杨仁山居士离开了人世。在他自己的书中留下了这样的一组数据:用了46年的时间刻印了211种佛经,共1157卷,留下了4万7千多木制经板,佛像板18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南京市中心这座闹中取静的院落主人杨仁山,让我们得以在今天还能够听到佛教的经声,才使近代中国佛教又见新生的光芒。

  这座小院一直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他们十分担心,希望在自己手里能把这里完好的保存下来。我们问他们对今天的金陵刻经处怀有怎样的梦想,但是几位负责人就像商量好似的给了我们同样的回答:刻经处最精华的技艺和文物是我们国家的宝藏,更是世界佛教界的宝藏。

  印经的刻版都是用安徽特产的黄梨木,裁成木块后就要煮出梨木中的水份,就连他们印刷用的墨粉都是自己制作完成的,装订工作在整个程序中看起来最简单,但实际并非如此,仅仅是订书用的纸捻子就要工人练习几个月才能胜任,订线也不是会缝衣服就能完成的,每个程序都是手工但更是用心才能完成,所以金陵刻经处的经书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古代印刷工艺。

  据说最能代表金陵刻经处的雕刻技艺的精湛水平的,还是那些解放前在金陵刻经处工作的刻工,据记载当年这里的刻工是直接用刀而不用画稿或字稿来完成佛像和佛经书的制版工作。遗憾的是他们手上的技艺已经失传了。只有当年的刻板可以让我们遥见当年金陵刻经处的精湛刻艺了。

  金陵刻经处的人们用双手保留住有千年历史的印刷佛经的工艺。这不仅仅是一段印刷的过程,实际上金陵刻经处给我们展现了佛教文化和印刷文化的精华,同时这里也留下了为这些文化精华付出努力的人的奋斗轨迹。

 
 
 
前五篇文章

佛说智慧:不要让心灵荒芜

雕版印刷:千年文化的传播始端

【浙江天台山】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浙江天台国清寺】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浙江阿育王寺木雕舍利小塔】身藏佛舍利,形小名不小

 

后五篇文章

水陆画欣赏——“可流动的壁画”

唐代写经生及其书法艺术

行脚紫云山老祖寺

寺院生活小窥

寺庙宫观黄梅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