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千年古刹澫益道场——记北天目灵峰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千年古刹澫益道场——记北天目灵峰寺

  黄公元

  浙江的天目山有一峰岩奇秀之处,名曰灵峰或灵岩,千年古刹灵峰寺即坐落其间,代有高僧行化,更因其为明末清初高僧澫益智旭大师的根本道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

  灵峰寺,开山于五代后梁的开平元年(907),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相传高僧义璘在得法后的北还途中,道经灵峰,喜此处峰峦奇秀,泉涧清新,林木繁茂,环境幽邃,大雄峰下又有平坡适宜筑庙清修,遂伐茅筑室,初创灵峰院。武肃王曾亲临北天目瞻礼灵峰院,二次诏对义璘,赏赐颇丰,并赐“灵峰长兴”匾额。灵峰院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显示了灵峰寺在开创时期的辉煌。由于开山祖师义璘乃临济宗高僧,灵峰寺早期是禅宗丛林。

  成、住、坏、空,是规律性的现象,寺院由于内因外缘的变化也难免兴衰更替,灵峰寺亦不例外。到宋英宗治平年间,灵峰寺已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岁月沧桑,风雨侵蚀,土木颓坏。治平元年(1064)仲贤空鉴禅师人住灵峰,发大心上承七代宗风,以兴衰举废为己任,他拓建整修殿宇,使古寺得以恢复昔日壮观。在仲贤住持期间,宋英宗曾赐“百福讲寺”匾额与金阙玉玺一方。这是灵峰寺的又一次辉煌期,也是灵峰寺有“百福院”及“讲寺”之称的由来。

  元代则有如月慧宏禅师再修殿宇,几复宋代治平时的规模。明初则有朗性明证禅师住持灵峰,明太祖曾诏赐紫金龙钵一具,以镇山门。万历至崇祯年间相继有石峨欣道禅师、雪航智楫禅师、缘幻禅师等来灵峰说法,请来大藏经百卷,并结净土莲社。石峨、雪航等与澫益大师关系密切,常一起探究佛法,正是这种法谊及雪航力挽大师主灵峰讲席,遂结下了灵峰寺成为大师根本道场及净土、天台两宗祖师道场的胜缘,开创了灵峰寺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时期。

  二

  澫益(1599-1655),俗姓钟,出家后法名智旭,字素华,号“八不道人”、“西有沙门”等。他严净毗尼,深入经藏,博通诸宗,教依天台,行归净土,是继天台智者、永明延寿之后中国佛学第三位集大成者,与莲池、憨山、紫柏并称明末四大高僧。

  大师一生足迹遍及江、浙、皖、闽等地,但他特别钟爱灵峰这一方山水,多次人住灵峰,最后圆寂于此。据《八不道人传》及弘一所撰《澫益大师年谱》等相关资料,大师于明末崇祯四年(1631)冬,第一次来到灵峰,即喜欢上了这里,撰有“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的诗句;崇祯六年(1633)舂,为灵峰请大藏经至。十年后(崇祯十六年,1643),他再次来灵峰结夏,并在此阅藏经千卷。当时有群鹤来聚的盛事,大师作《灵鸟赋》,序曰:“中秋后二日,群鹤集灵峰,野衲喜之,有终其身之志焉,赋灵鸟。”并亲书此赋,明确表示有终身灵峰之志。第二年他又一次到灵峰,述《四十二章经》等经,并有诗曰:“一夏炎威苦逼人,灵峰片石旧盟新。归来泉味偏增逸,何必桃源觅避秦。”这一年(1644)是明清改朝换代的一年,该诗再次表达了他把灵峰作为归宿地的心愿,也反映了他直面当时复杂时局的态度。顺治六年(1649)他从金陵再返灵峰,述《法华会义》,并撰灵峰二十景颂,饱含着他独钟灵峰山水的深情。次年(1650)在灵峰结夏,并重治毗尼之学。顺治八年(1651)冬,他归卧灵峰,重订选佛图。顺治十一年(1654)复还灵峰,一直到第二年(1655)正月二十一日圆寂于灵峰。这是大师最后一次归卧灵峰,前后虽仅一年时间,且身.有严重病痛,但他为佛法慧命的延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与毅力,难行能行,编撰了数量可观的重要著作。

  后人根据澫益大师的思想与贡献,尊其为净上宗的九祖与天台宗灵峰派的开创者,灵峰寺因此而成为中国佛教净上、天台两宗的祖庭。自此,“教演天台,行归净土”不仅成为灵峰寺的基本特色,“教绪灵峰,导归净土”也对人清以后的中国佛教发展演变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三

  据灵峰寺保存的几通清代碑记,大师雅爱灵峰,但当时“佛宇倾圮,绀相淋漓”,大师欲重兴之,“不意天不遗愁,志未克伸,遽尔西逝”。为酬大师之恩,满大师之愿,大师的上首弟子苍晖灵晟法师与圣可、琦莲诸师经两年多的努力,重修大殿等,“栋宇聿新,众目骇观,欢声载道”。由顺治到康熙年间,“苍晖、警修、绍昙诸师,皆兢兢业业,继宇祖庭,芳风不坠”。雍正年间灵峰寺一度破坏,后有履源、素莲诸师相继重修百福讲寺,以复旧观。乾隆年间继素莲之后,又有智朗、达轮渚师相继重修灵峰寺。

  咸丰年间,灵峰寺惨遭兵燹而被毁,谛隐禅师于同治五年(1866)北游灵峰,“见祖庭荒废,观之不忍,决志重兴”,经数十年艰辛努力,“于光绪十一年(1885)始开戒堂,至十九年(1893)谋为梵宇”;谛隐“诚恐教观一宗湮没”,自承达轮法师而为“澫益传幽溪

  (传灯)下三十八世”,使教观一宗得以维系。其中达阶于光绪年间接续教观一宗法脉,并辅翼灵峰34年,为灵峰寺的复兴建设出力甚多。抗战爆发后,浙西第二师范学校一度迁入灵峰寺,日寇不时侵犯骚扰,寺僧无奈而外出云游。

  20世纪80年代,借改革开放之东风,当地有识之士开始倡议修复千年古刹灵峰寺。1993年,修复灵峰寺委员会成立,恢复千年古刹、重振澫益道场的工作正式启动;赵朴老闻汛后,欣然命笔题写了“灵峰寺”匾额。1994年达缘老和尚主持修复工作,老和尚虽年逾古稀,但为恢复重兴祖师道场,不辞卒劳,陆续新建与修复了大师灵塔、天王殿、千佛塔、七宝放生池、大雄宝殿、大师纪念堂、大师塔院等,灵峰寺得以劫后重光。2001年达缘和尚正式升座为灵峰寺方丈。2004年灵峰寺被确定为湖州市重点寺院。

  灵峰寺在修行、弘法的同时,t11非常重视佛学研究与佛教文化的建设。不仅重视灵峰寺史料的发掘与整理,组织力量编辑了新的寺志

  (在灵峰寺建寺1100周年的2007年,《灵峰寺志》正式出版);而且特别重视澫益大师思想的研究,在政府支持及教界、学界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举办了三次澫益大师佛学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推进了澫益大师思想的研究。灵峰寺正日益成为研究和弘扬澫益大师思想的重要基地。

  (作者单位为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宗教》2010年第7期

 
 
 
前五篇文章

仁爱的力量——北京市龙泉寺仁爱慈善基金会小记

石龙洞中群“佛”美——南宋石刻造像

吴越古刹留珍稀——天龙寺及造像

佛陀的智慧是经济学发展的理论之源

浅释维摩诘的“解脱游戏”

 

后五篇文章

南观音洞多造像——南宋石刻造像

关公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现代风貌

多措交举 注重实效——山东省宗教局倾力提高“和谐寺观教

对宗教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定义的实证研究

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