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古刹留珍稀——天龙寺及造像 |
 
吴越古刹留珍稀——天龙寺及造像 玉皇山南麓、八卦田之西,有天花山(亦称天化山),高95米。在郁郁葱葱的一片山林之中,深藏着吴越古刹——天龙寺。历经千年沧桑之变,而今古寺的殿阁楼堂都已不复存在,只有三龛古迹斑斑的石刻佛像映射着消逝的岁月,告诉人们往昔曾有的香火缭绕与钟磬齐鸣的盛景。 从南山公墓牌坊前的小路向北登上天花山,行不久,即可见到绿树丛中露出乌瓦粉墙,这是新建的保护佛龛造像的仿古围墙。进入天龙寺院落,迎面可见一龛无量寿佛(亦称阿弥陀佛),龛高2.11米,宽1.73米,深0.54米。弥陀身披袈裟,袒胸露腹,腰间系带,闭目禅定,表情安静慈祥,在莲台上作全跏趺坐式。身后和顶上各有圆光一道,上刻火焰纹。佛像上方,悬有近人所书“极乐世界”匾额一方。向东十数步,有一更大的佛龛,共有七尊造像,中间是弥勒佛,两侧是无著和世亲及菩萨、金刚。弥勒佛足踏莲花,神态慈祥;大乘佛学学者无著与世亲垂立,身披袈裟,两手作“莲花合掌”;法华林菩萨(左)和大妙相菩萨(右),头有背光,身穿薄纱,神态娴雅;金刚披甲戴盔,手执长宝钺,神态勇猛,俨然是护法天神。在弥勒佛头顶两侧上方,还有飞天浮雕。佛龛上面,是近人所书的“大雄宝殿”横匾。出院落大门,登石阶而上,在十余步外的绿树丛中,尚有观音造像一尊,高仅0.61米,头戴花鬓冠,发髻高耸,面目端庄,口角含笑,颈挂璎珞,身披薄纱,作飘动状。她左手撑在座上,身体略向左倾,右手落在膝盖上,左腿向内盘曲,体态文静多姿,潇洒自然,为世所罕见之形态。 此三龛佛像,无造像文字可考。从造像风格判断,考古学家们认为应是初建佛寺时所镌刻。现造像皆涂有金漆,乃善男信女所为,虽然改变了佛像的原始面貌,但对避免风雨侵蚀,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天龙寺,为吴越王钱弘俶于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所建,以居镜清禅师。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感业寺。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遭大火焚毁,唯木制观音像独存,世人遂感观音有灵。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南宋皇室在这一带建“圜丘”(祭天之圆台,在今八卦田之中阜),以南观音洞前的净胜院为祭天吃素的斋宫,以当时称感业寺的天龙寺为官员们休息、居住的场所。当时的寺僧们感到生活不便,便陆续离寺而去,致使寺院日渐败落。到元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有僧人善平重建寺院,仍称天龙寺。至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南北两山诸多寺院,或毁或败,只有天龙寺独存于世。当时寺中有堂,匾上题有“山舟”两字,系元代杭州文化名人贯云石(贯为维吾尔族人)所书。明余士吉有诗云:“龙飞凤舞两峰回,王气才销梵宇开。卓锡地侵行辇地,雨花台近拜郊台。草分野色缘城去,风引江声人寺来。三百年过如昨日,老禅犹说旧蓬莱。”诗中介绍了天龙寺的地理位置(靠近南宋郊台)与寺院沧桑。另一位元末明初诗人张舆,则写道:“凤凰山中多古寺,天龙之境何深幽?半空花雨春浮殿,万壑松声风满楼。宋室‘圜丘’禾黍合,胡髡万丈石泉流。吟哦不尽登临兴,落日沧江生客愁。"诗人称颂了天龙寺环境的清幽壮观,也感叹了古寺的沧桑之变。 天龙寺,深藏在天花山丛林深处的吴越古刹,虽然历经沧桑浩劫,但它仍以古老的石刻造像艺术,吸引着四海游客与八方善男信女,展示着它迷人的风韵和魅力。 天龙寺造像,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