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灿烂——新疆石窟艺术 提起新疆,映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姑娘、甘甜可口的哈密瓜和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凡到过新疆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我国穆斯林最集中的地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人、哈萨克人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随处可见的清真寺会使人产生一种身在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感觉。但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的居民都是清一色的佛教徒,并且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佛教石窟艺术,只是到了公元十一、二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势力的逐渐渗入,佛教才在当地渐趋衰亡直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石窟是指开凿在河畔山崖上的佛教寺院,其性质如同地面建筑的寺庙,关于为何要到荒山野岭开凿石窟的原因,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多种看法,共同的认识是石窟可以长久保存,正如唐代高僧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所载:“以国城寺塔终非永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若依立之,效尤斯及……,乃顾眄山宇,可以终天……”于是在“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余年来的风风雨雨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曾经辉煌一时秦宫汉阙、名寺圣殿留给后人的不过是考古学家从废墟中发掘出来的残砖碎瓦而已,只有那些远离繁华都市与战火纷扰的石窟得以保存为一片净土,蔚为壮观的雕塑与精美绝伦的壁画为我们展现出历史的原貌,因此,以敦煌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被世人誉为佛教文化宝库是当之无愧的! 作为佛教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并以此为据点逐渐东传,于公元五-八世纪在中原各地盛极一时。可以说,新疆是佛教系统地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并拥有我国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的早期洞窟受到新疆石窟佛教艺术的强烈影响,因此,探讨中国石窟的渊源和艺术传承就必须深入了解新疆石窟。 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目前发现石窟遗迹的有4个地区,由西向东依次为古疏勒区(今喀什)、古龟兹区(今库车、拜城)、古焉耆区(今焉耆)和古高昌区(今吐鲁番)。从建筑形制上来看,新疆石窟比较多的发现有中心柱式塔庙窟、塑立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供僧人日常起居的僧房窟、供僧人修禅打坐的禅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组成的洞窟组合,也有少量的禅窟群。5世纪以后,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还出现了中央设坛立像的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常有在洞窟前接砌土坯前廓或完全用土坯砌筑的洞窟。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中常绘有壁画,原先多数还有塑像(现绝大多数已毁)。6世纪以前的绘塑内容主要是反映小乘佛教题材的释迦牟尼、交足弥勒菩萨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故事。6世纪出现了具有大乘性质的千佛。8世纪以后,中原北方地区盛行净土经变及一些密教形象传播到本地区,壁画布局和绘画技法也较显著地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 概括而言,新疆石窟可划分出三种艺术风格: 其一为“龟兹风”,以克孜尔石窟为典型代表,主要见于古龟兹国境内,具体特征为塔庙窟、大像窟和侧道式僧房窟多见,壁画题材多为反映小乘“唯礼释迦”性质的本生、佛传和因缘故事,券顶壁画布局常采用菱格构图形式,画法上大量运用“西域式”晕染。此类石窟时代最早,为佛教初传中国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实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之滥觞,对河西及中原地区开窟造像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研究佛教由西向东传播及石窟造像渊流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二为“汉风”,顾名思义为中国内地的艺术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库木吐拉石窟及新发现的阿艾石窟,这批洞窟的时代晚于“龟兹风”石窟,它是佛教在中原地区发展成熟以后,随着唐王朝对西域统治力度的加强,安西大都护府驻防龟兹,大批汉人和汉僧入居西域而带来的内地佛教艺术形式,壁画的题材为敦煌等地流行的反映大乘净土思想的内容,装饰图案也为唐代所习见的各式花卉、卷草及云朵纹。“汉风”窟是佛教由东向西回传的重要例证。 其三为“回鹘风”,公元九世纪中叶,曾雄居漠北的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灭,一支回鹘人迁移到当时称为“西州”的古高昌国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带来了一种新的佛教艺术风格,具体代表为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因回鹘佛教深受唐代佛教影响,故“回鹘风”石窟与“汉风”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洞窟的建筑形式、壁画的色调及供养人面容、服饰等方面又显示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枢地带,自汉代以后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东来西往的各国使者、商贩富贾、传道取经者不绝于途,《后汉书·西域传》所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正是这一盛况的反映。古代西域各国统治者充分利用了这一天时地利的良机,广撷东西方文化之精髓,结合本地区民族文化,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新疆石窟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