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弘福寺历史际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弘福寺历史际遇

  贵州佛教第一丛林贵阳弘福寺从开寺祖师赤松和尚(1634-1706年)归隐于此至今已历时330年,其间历尽风雨沧桑,兴衰轮回。它的历史堪为贵州佛教发展一个缩影。

  赤松,俗姓韩,名景琦,祖籍浙江。后祖上迁四川潼川,发展为当地名门望族。但到赤松,已家道式微,在明末清初战乱中逃难入黔。在流离颠沛生活中,赤松产生隐逸避世之念,尤笃佛学,志称其“少习儒,性嗜佛”,[9]后四出求师问道,清顺治十年(1653年)成为灵药和尚弟子,后又投西识和尚和敏树和尚为业师。经艰苦修习,终于洞明佛理,到自立之年,成为禅宗一支临济宗第33代传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扪萝拊葛,登上“荒烟影树,人迹罕至”的大罗岭(今黔灵山 ),见万峰环绕,中结平原,茂林修竹,景色如画,遂生创刹之意。但初时所建仅一茅椽,权作栖身之所。赤松生活,如《黔灵山志?艺文下》所记其自作诗云:

  青山隐隐白云横,一片闲花野色晴。

  溪上数椽茅屋隐,绿荫清昼有书声。

  其生活既艰苦又清幽,但足以洗涤人心。此后30多年间,赤松多方活动,苦心经营,使弘福寺不断扩展为一个拥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苑、尊客寮、禅堂、戒堂等建筑,占地约一万二千平方米,常住僧曾多达百余人的大丛林,一时道振黔省,名躁西南。康熙四十年(1701年),赤松总结弘福寺创办的经历时说:“欣逢施主之发心,叠感宰官之乐助。初营大殿,继建经楼、香积僧寮,次第毕举。更为置田供众,铸像请经,引水凿池,栽松造塔。三十年来,荒烟寒雨之墟,化为清净庄严之域,法幢高建,龙象云蒸,是岂山僧之力欤?莫非缘也。所谓有缘,而后地脉以兴,人功以着也。”[10]大罗山遂改称黔灵山,所建院落曰弘福寺,取义于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后来法嗣瞿脉、参之不断增益扩大,建地藏王、关圣诸殿,获清廷颁赠《大藏经》一部,共7000余册。至惺慧时又建方丈、修钟楼,历二十载,使弘福寺终成为了西南巨刹,故时人称颂“创兴黔灵者赤松,振兴黔灵者惺慧”。康熙时史部侍郎汤右曾已有《自百盈泉至黔灵山寺》诗,其中曰:

  琳宫突兀佛塔涌,古木上与阑干平。

  祗园弟子越千指,尽学寂灭谈无生。

  青山门外几风雨,一缕坐看香烟横。

  维摩方丈清画掩,天女一笑花为荣。

  寻诗问法两无得,空手欲控横江鲸。

  法华鱼肉何足啖,自煮蔬莉炊香粳。

  万钱讵抵一饱乐,盘案秋已洗营营。

  野花洞草足潇洒,斗大未可轻山城。

  他年林端发檐葡,道人记我曾留名。

  这位侍郎大人对黔灵山寺景致和生活是充满向往和留恋之情的。此后几度经营,弘福寺建筑规模更加宏大,气象雄伟,赢得时人更高评价。道光年间贵阳进士花杰游后泼墨挥毫,作诗二首为赞,曰:

  拨云攀蹬践莓苔,小憩孤亭四面开。

  白鹿竟随老僧去,青山依旧我归来。

  千声佛释千层塔,一首诗成一树梅。

  到此风尘机已息,置身高处即蓬莱。

  又曰:

  经楼百尺坐中峰,山外云山几万重。

  犀角又添新出笋,龙鳞不改后凋松。

  犹存古刹思前度,久别清泉照旧容。

  圆觉可能参妙谛,惊人谁打寺门钟。

  在暮鼓晨钟下的黔灵山寺高僧名释、先贤圣哲、隐士高人、达官显贵等不绝于途,留连忘返。黔灵山弘福寺作为禅宗一支代表,不仅名扬黔中,且足以和昆明西山寺、四川青城寺相伯仲,达到鼎盛时期。但好景不长,在咸丰,同治年间,贵州战乱频仍,民不堪命,在这次祸乱中贵州寺院被毁迨尽的厄运中,弘福寺以位居省城之利,得以幸免于难。但在整个贵州佛教受重创背景下,弘福寺香火冷落,殿宇年久失修,仅勉强支撑门面而已。虽然如此,赤松作为贵州佛教一代宗师,其所创建的弘福寺可遭各种原因而备受破坏,但赤松佛学思想和贡献却不因时代变更而泯灭。这一是赤松佛性论,即佛性是万物万事的本体,他把这个本性称为“真如佛性”,即“天地同根,万物一体”;[11]真如佛性“是宇宙存在最高形式,万物万象,从沧海大地到细小尘埃,皆为这个佛性的体现和作用;佛性又是永恒存在,恒常不变的超越时空的绝对本体,自身谈不上动静、生灭、古往今来,”但“真如佛性”作为宇宙万物之“缘”即基因、内因,派生出天地人物、草木虫鱼,具有无穷作用力,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众生修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皈依“真如佛性”。赤松又认为众生亦是佛性的表现,离开佛性,众生也没有根据,即两者是统一的。用他的话来说,“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心即佛,佛即心,若能了此心中佛,永镇金刚不坏身。” [12] 这与禅宗惠能“人皆有佛性”一脉相承。二是赤松认识方法论,以棒喝为其宗风,即在禅师接引学人时,经常用棒喝、棒打、大喝等极端形式,以警醒学人执迷不悟,达到自悟,但又不忽视语言文字的传教作用。在这方面,赤松既继承又发展惠能“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思想和修持方法。三是赤松佛教解脱论,认为人生无常,苦海无边,需通过修道来脱离苦海,“今朝解脱无生死”,[13]即脱离苦海不是在遥远的未来,而在现世间。办法是淡泊自如,自我调适,用他的话来说:“乐道安贫脱辱荣,冰心一片洞圆明”、“非凡非圣个闲人,不受声华不厌贫”。[14]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赤松这些禅学思想见于他着的《语录》(5卷)、《黔灵山志》(12卷)和《游行草》(2卷),并为他的弟子,即弘福寺第二代住持瞿脉继承和弘扬,奠定了弘福寺在贵州佛教崇高地位,也是寺院山门可以被毁,但其声望、影响却长存的原因。

  民国期间,1912年了尘和尚拥护在上海成立的“中华佛教总会”号召,在贵阳成立“中华佛教总会贵州分会”,会址设在弘福寺,在弘福寺也组建了佛教支部。不久,了尘和尚涅槃,会务中断。1914年,贵州佛学院首创于黔灵山 ,后有黔籍高僧果瑶应邀入黔在弘福寺弘法,著名社会活动家平刚居士授唯识学,培养了一批弘法人才。1927年贵州省佛教会成立,弘福寺方丈觉崇被选为会长。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监督庙寺条例》13条,通令各省三个月内完成寺庙财产登记,贵州在执行这一条例过程中,不断发生强夺寺产、迫害僧尼事件,弘福寺也首当其冲。以后历届贵州省佛教会成立,理事中都有弘福寺住持任职。抗战时寺内不断驻兵,其间贵州省干部训练团又设于寺内,房屋时常遭到损毁,弘福寺无复旧日辉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占用弘福寺驻军,林木屡遭砍伐,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禅灯衰微,神明受亵渎,弘福寺处于气息奄奄状态。1905年至1937年,弘福寺曾传戒18次,1932年黔籍高僧果瑶在这里创办过贵州佛学院,到1949年,共有赤松“法统”传承12代,常住僧众百余人,少时亦有30余人。

  建国初,弘福寺怀一、尘空住持响应党的号召,创办佛新织袜社和六和蔬食社等生产自救组织,,组织僧尼参加劳动生产以求自食其力。1956年黔灵山正式辟为公园,弘福寺列为重要景点之一,游客渐增,香火日盛,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文革”期间,弘福寺也被视为封建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佛像损毁,法物散佚,殿宇倾颓、法裔中绝,僧徒四散,典籍被焚。弘福寺元气大伤。

  “文革”结束后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落实。1976年由市 园林局管理后,弘福寺新建了部份仿古建筑,大殿正中新塑释迦牟尼佛及侍者像,两旁塑十八罗汉像。连续多年,弘福寺都处于不断的复建之中。唐莫尧先生1978年3月26日游黔灵山,当时的情况可在其《黔山访胜纪行》中的一段话中看到大概 :

  “……中午12点半到了黔灵山寺庙大门口,正拆除旧山门,准备修一座新大门,用木栅拦着,行人不能进去。门的两旁新砌的墙上有花窗,泥塑竹林、松树、颇为雅致。……(按:此为十年动乱后维修)。庙后山上一大排和尚墓已在十年动乱中被推倒,断残的墓石摆了一大堆;几个大和尚的碑记仍在,开山和尚赤松的碑在正中……”。[15]

  1983年,弘福寺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同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弘福寺以法定形式得到保护,揭开历史新的一页。

  1987年,黔灵公园将弘福寺移交市佛教协会,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按慧海(1916年-),俗名吴国富,贵州安顺人,幼聪睿,嗜禅寂,10岁出家,14岁上黔灵山,后就读于重庆汉藏教理院,为太虚、印顺大师弟子,以《唯识学上转依义》论文毕业,深得业师赞赏。毕业后积极弘法,任平坝龙山寺、贵阳扶风寺住持,为佛教在贵州发展,建树良多。建国初曾受不公正待遇,但坦然处之,坚信正义、公理在人心。1983年退休后重返佛教界,为弘福寺经营发展、为弘扬佛法、培养佛教人才,不遗余力。1991年荣膺弘福寺方丈之职,他历经十多年之诛茅觅础,苦心经营,弘福寺已由原来住僧10余人,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88人;不仅将各重大殿宇修葺一新,还增建了法华塔、钟鼓楼、九龙壁、罗汉堂等。弘福寺得以重现昔日庄严恢宏、雄伟壮观之风采。弘福寺新姿焕发,宗风丕振,号称“黔中第一刹”,为贵州省的佛教活动中心。1991年5月28日 - 29日,弘福寺举行了盛大的佛像开光暨方丈升座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贵省佛教界的首次盛典。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致电祝贺,广东、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佛协代表、广州光孝寺住持本焕等名山古刹法师及信教群众近万人参加了盛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为法会题辞曰:“赤松开创灵山径,慧海重兴弘福堂”。时75岁高龄弘福寺住持慧海法师也命笔曰:

  赤松开法席,道演天童禅。

  棒喝明佛性,涅槃扩本山。

  沧桑多变故,承乏于艰难。

  中兴佛道日,国泰全民安。

  美哉大千界,处处乐天然。

  我今初上堂,佛法本无边。

  道出了弘福寺渊源、法脉和弘法宗旨。

  1994年11月16日,在弘福寺举行了贵州省佛协第二届代表会议,来自全省的87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黔灵山弘福寺住持慧海代表上届理事会作了《贵州省佛协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总结了上届理事会的工作成绩,提出了今后的主要任务,要求全省各地佛协,寺院一定要团结僧众,按照佛章的规定,认真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法律法规,办好教务,坚持戒律,严肃僧纪、僧仪,坚持 “六合”丛林生活准则。经代表们的充分讨论后,通过了新修改的《贵州省佛教协会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了贵州省第二届佛教协会理事会和常委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新当选的会长是慧海和尚,副会长是宗满、月照、慧松(女)、魏觉民(秘书长)。

  在弘福寺创设时,赤松和尚就亲订黔灵法脉传承谱系:

  道净德圆普广宗,性明妙悟永传通。

  祖师心印真玄旨,万古黔灵正法隆。

  300年来,弘福寺法脉正是按这一谱系传承的。为使读者对弘福寺之传灯顺序有一清晰印象,兹据《黔灵山志?源流》将其先后胪列如下:

  赤松道领(一33)—> 瞿脉净和(二34) —> 参之德广(三35) —> 惺慧圆奇(四36圆慧) —> 大彻普闻(五37) —> 文亮广弘(六38广智、GFEDB老) —> 佛云宗果(七39光灿、华峰) —> 湛然性书(八40) —> 柏青明盛(九41) —> 慈云妙顺(十42智 明) —> 觉崇(十一43) —> 持省(十二44) —> 竹青(十三永常 ,圆辩) —> 怀一(十四) —>慧海(十五)。[16]由这个系列可见,作为临济宗在贵州代表的弘福寺法脉源远流长、清晰、从未断层,这在贵州乃至西南诸省区佛教丛林中是极为罕见的,故贵州巡抚刘子章在《黔灵山志?序六》说,自赤松开山后,“此山遥映天童(浙江天童山)、曹溪(广东曲江)、庐埠(庐山)、嵩少(河南嵩山少林寺),并传不朽!且上续鸡足(云南鸡足山)、峨嵋(四川峨嵋山)、直追西域,是又在嗣赤松之法者”。这个评价是公允的,它不仅肯定赤松是临济宗在贵州第一僧,而且高度赞扬他在清代佛教的扶衰起弊之功。

  注 释:

  [1]李昉《太平广记》卷112。

  [2]参见王路平:《贵州佛教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4页。

  [3]《明史?西域传》。

  [4]转见[2],第45页。

  [5]同[2],第46页。

  [6]梵净山碑刻《重修朝阳寺碑》,转见[2],第405页。

  [7]新编《遵义县志》,第102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8]新编《岑巩县志》,第924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9]《黔灵山志?赤松和尚传》。

  [10]《黔灵山志?跋》。

  [11]《黔灵山赤松道领禅师语录》卷3。

  [12]同[11]。

  [13]同[11],卷5。

  [14]同[11],卷4。

  [15]唐莫尧:《黔山访胜纪行》,第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1版。

  [16]上面括号中汉字数目为弘福寺住持代数序号,阿拉伯数字为临济宗之代数序号,汉字法号指与括号外住持方丈同代之住持。

 
 
 
前五篇文章

合浦的古寺与庵堂

海幢寺 结庐在人境岂无车马喧

观宝南华寺

古学南无寺大吉佛爷一至五世简史

古麓山寺:历代高僧驻锡地 湖南最早的佛教寺庙

 

后五篇文章

湖北省佛教建筑解析

金庸小说与历史真相:天竺高僧在中国

泾川〔泾州〕大云寺佛祖舍利及金棺银椁发现记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甘谷红凡沟石造像塔

鸠摩罗什寺新疆考察获益颇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