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石窟造像 |
 
江南地区石窟造像 在迄今为止所见的实物中,最早的佛教雕刻作品是四川彭山县出土的东汉末年的陶制摇钱树座上的佛像。 佛像是事先用陶模压捺造型后再压贴在摇钱树座上,手法是传统的“塑贴工艺”。 摇钱树是汉代相当流行的祈财用物,把佛像作为摇钱树座的纹饰之一,是符合有关东汉时期在佛教传入之始是被当作一般求福求财的传统宗教类型的记载的。 这件佛像造型因为是摇钱树的附饰之一,所以体积不大,高肉髻,着通肩长袍,右手握袍角,在动态上和西域传入的佛教造像样式略有区别。 1956年武昌大东门外莲溪寺东北也出土吴“永安五年”(262),铭文买地券墓,其中有鎏金铜佛像的小饰件,宽约三公分,高约五公分,佛像作立姿,足下莲花台,手印似作施无畏印,佛首后有圆光,着圆领通肩内衣,外披袈裟,莲台左右下方各伸延一支莲花。 佛教造像在当时吴国流传甚广,而结合各种工艺样式,成为工艺纹饰的新题材,又随着工艺品的实用性走向千家万户,甚至远播海外,在客观上也起到传播佛教艺术的作用,吴国制作的大量青铜镜和青瓷器中所含有的佛像纹饰都是很好的例子。 西晋之际,佛教在南方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民间的传播更加普及。南京江宁县谷里乡在1982年出土有晋元康七年(297)铭款的墓葬,墓内一件堆塑罐上即有所谓“白毫相”的塑贴;江苏金湖县出土西晋堆塑罐上亦有带圆光,着通肩衣的佛像等等。 这一切都说明佛教艺术在长江流域正是方兴未艾。 南朝佛教重视义理的辩析,流行“西方三圣”的崇拜。与此相适应的是江南寺院塔庙的数量越来越多。《南史》记载说,仅南京一地,就有“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是缩小的数字。 寺院造像,如无量寿佛、大势至和观音菩萨大都选用高贵的材料来雕作,金、银、铜及夹苎、檀木,无一不备。作为石刻造像并不多见。南京栖霞山千佛洞算是南方规模较大的石窟群了。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又名伞山、摄山。栖霞中峰西麓是南朝刘宋泰始年间(465—472)始创的栖霞古寺。寺西南有隋代始建、南唐续建的石舍利塔一座。 自塔南登山,经无量殿东向至千佛岩。沿着山势的高下,大小佛龛散落其间。据统计,现有大小佛龛二九四个,造像共五一五尊。 栖霞石刻中最大的两个窟是山脚下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以及与它紧邻的“释迦窟”。 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引《梁京寺记》等资料记载,居士明僧绍是最早创建栖霞寺的人,因为他曾在梦中见到“有法度法师于山舍讲《无量寿经》,中夜忽有金光照寺,于其光中如有台馆形象弘宣”,于是才有开窟造无量寿佛的打算。在永明二年(484)由其子仲璋“克荷先业,庄严龛像,首于西峰石壁与度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通座四丈,并二菩萨倚高三丈三寸”。 今天所能见到的无量寿佛,高约六米,面部已有局部风化。作结跏趺坐,身穿通肩袈裟,下摆遮至坛前,手施禅定印。两侧各侍立大势至和观音菩萨。 三尊造像曾经后世多次修补,但原来形貌大体犹存。总体上说,三尊造像体格伟岸,精神含蓄深沉,雕刻手法简洁朴实。 无量殿旁的“释迦窟”,正面是释迦、多宝并排坐像,两侧各有一侍立菩萨。释迦、多宝身着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身后大背光,项光中间雕莲花纹。 按《高僧传》记载,栖霞石刻造像曾经由僧祐律师参与其事,“江宅、摄山大像、剡县石佛等,并请祐经始,准画仪则”(《高僧传》卷十一《僧祐传》)。 释迦窟造像的样式和北方石窟样式是互为影响的。即以永明二年(484)计,即北魏太和八年,其时云冈窟尚未完工,而释迦窟的具体造像样式,如右肩偏衫等形式,都在北魏中、晚期造像中屡有出现。 无量殿一侧有小窟数十个,历经装修,无复旧观。惟从其轮廓上尚可见有思惟像龛,倚坐像龛等不同。在最末一龛,则是一位手持凿槌的石工自刻像,龛楣题“石匠殿”。造型并无长处,构思却甚为奇特。 僧祐参与的浙江剡县石佛在新昌剡溪石城山,即南明山处。佛像坐身高十三米,佛座高近三米。始于齐永明四年(486)僧护发愿“造弥勒,敬拟千尺,故坐形十丈”。直至梁天监十五年(516)才在僧祐指导下竣工。 原像完成后,刘勰作碑文细述其事,按照碑文所说,弥勒为倚坐相,头上螺髻,右手施无畏印,是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广度众生,共成佛道时的情状。和今天所见施禅定印,结跏趺坐的姿态大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