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云冈石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云冈石窟

  □ 黄成丽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留下的最宝贵的艺术财富应该是大量的石窟艺术。中国的大江南北分布着许多与佛有关的石窟艺术,而其中最早的石窟艺术就在山西大同的云冈。西汉末东汉初,佛教随着北方丝绸之路经西域来到中原,它宣扬轮回转世,修行、忍受苦难,来生就能幸福,与当时动荡年代的民众心理和企盼相吻合,很快就融入了中国民众和中国文化之中。同时,当年北方各族统治者都想利用佛教教化民心、实行统治,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各地大造寺院形成了一股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征着永世统治的石窟佛像就诞生了。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云冈石窟的主体主要是北魏王朝支持下开凿的。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杰出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经拓跋珪(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多年年征战,公元436年统一黄河流域。

  在此期间佛教并没有完全成为北魏统治者的推崇,佛教除在凉州、西辽稍盛外,普遍衰败。尤其是太武帝拓跋焘信奉道教,曾发动过一次废佛运动,在这一时期,笃信佛教的太子拓跋晃暗地里保护下了许多佛经佛像和佛门弟子。拓跋晃死后,拓跋浚继位(文成帝)。他立即下诏恢复佛教,云冈石窟就是拓跋浚在位时开始开凿的。他把父亲拓跋晃的生前好友、名僧昙曜请进皇宫,尊为法师。昙曜上书文成帝,说北魏历代皇帝祈福祷雨的平城西郊武州塞是座灵山,应该在这里劈山凿壁,开拓石窟,弘扬佛法。文成帝准奏,并请昙曜负责监造云冈石窟。

  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中部是最早的气势最雄伟的著名石窟——昙曜五窟。各窟中镌造主佛像各一个,“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均模拟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象征北魏皇帝是如来佛的化身。其中一尊大佛的脸上和脚部都各嵌一黑石,据说与文成帝身上的黑痣部位完全吻合。昙曜显然是在告示世人,文成帝就是佛的化身,君权神授,不可动摇。北魏中期孝文帝(471-499年)进行改革,迁都洛阳,进一步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许多鲜卑贵族改用汉性如:拓跋改姓元;拔拔改姓长孙;独孤改姓刘等。到公元534年,高欢利用各族的反抗斗争带兵进入洛阳,孝武帝在高欢的逼迫下西奔长安,史称西魏。高欢另立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北魏结束。这一时期鲜卑汉化程度高,石窟艺术更多融合了中原的艺术风格。东部石窟是中期北魏最强大时期的作品,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西部石窟是北魏后期至以后的作品,皇室不再过多的在此修造佛像,有许多私人前来开窟造佛像,石窟规模小,但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

  云冈石窟是这次出行我最为盼望的,虽然对佛教和艺术我知道的很少,但石窟艺术比较形象,视觉冲击力强,比起其它的历史遗迹来它更显得集中和直观。一进入石窟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露天大佛,它高大雍容,一千多年就这么端坐在这里,除岁月的沧桑在它的脸上留有痕迹外,它的气质和风度依旧。我怀着崇拜的心情一一进入石窟,那些多姿多彩的石像,琳琅满目的洞顶石雕,是多少能工巧匠精雕细刻,再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雕琢,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我敬佩于石窟艺术的宏大、精美;伤感于石窟雕像斑驳的、相貌模糊的时间痕迹。只可惜时间仓促,跟着导游听讲解,在他的引导下看,还来不及细细观察,发现点什么,走出石窟居然许多雕像模糊起来、混淆起来,真想留下来再看看,却是不能。然而,对于鲜卑族、拓跋氏以及他们的后人,经过不懈地努力和创新为隋唐文明和中华文明最华彩的篇章注入了鲜活的生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鲜卑族拓跋氏和北魏,如果没有云冈石窟那丰厚的文化遗存,今天的我们如何去解读和诠释古代中国的文明,不知如何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

  我要离开云冈石窟了,有些石窟中的现象却不能释怀。石窟要么是因为它古老,或是因为它的精美,或者是宏大,使旅游者不断的举起相机,那一道道忽明忽暗的闪光灯,不仅可以记录下游客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敬慕,同时也记录着我们人类对这些艺术精品伤害。我曾去过敦煌莫高窟,那里的艺术保护比起云冈石窟就超前得多,游客的相机、手机都不能带进去,导游还说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对壁画形成破坏,更不要说拍照。当我看到有人居然在佛像上刻有“某某至此一游”之语时,我的心隐隐作痛。痛的不仅仅是对游客的无知,更痛于云冈石窟管理的不善。对这些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需要人们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呵护它,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守护它。远山山谷的丫口应该就是当年多少商人的走西口,那山的背后就是古时的北方大漠,今天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带着担忧和不舍我离开了云冈石窟,离开了山西。

  出处:大理日报

 
 
 
前五篇文章

再悟鸡足山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风格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尼僧寺院:永泰寺

重修殊像寺碑记

专家学者心中的鸡足山

 

后五篇文章

五台山佛教壁画

五台山佛塔宝刹

夏游龙隐寺

香山寺春节庙会

祥云历史文化品牌效应不断延伸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