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台湾传统建筑之寺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台湾传统建筑之寺庙

  台湾的佛寺建筑布局与风格也承袭自闽、粤。闽、粤著名的佛寺如福州鼓山涌泉寺、西禅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延福寺、承天寺、漳州南山寺、白礁慈济宫、东山关帝庙以及潮州开元寺等为台湾清代所建佛寺之蓝本。

  闽粤佛寺建筑布局又多遵循中国南方丛林之制度,各殿以合院方式配置,成为院落式布局。通常南方佛寺之布局以中轴对称为原则,从前面安排照墙、水池、牌楼、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及法堂。左右安排回廊及钟鼓楼。中轴线之左侧配置香积厨与餐厅,右侧配置禅房及方丈室。

  而台湾的佛寺大都沿袭这种布局,不过为了因地制宜,各殿建筑常有增减情形。例如有的不建钟鼓楼,直接将钟与鼓悬挂在天王殿或大雄宝殿里。再如天王殿与弥勒殿常常合而为一殿,并且也视为山门。

  台湾清代的佛寺建筑多受福建影响,事实上明清二代福建高僧向外弘法很盛,除了台湾之外,往日本九州岛长崎或到南洋诸邦也不乏其例。因此著名的北港朝天宫妈祖庙,在清康熙年间即由树璧和尚自湄州奉请妈祖神像来台供奉。台湾的佛寺与一般民间信仰庙宇在建筑风格上常常混合,导至佛寺的特色所存无几,这是值得注意的。

  另有属于在家修佛的斋堂,又称菜堂,为源自明代中叶罗祖所创的无为教与民间的无生老母信仰,它是将佛教改革,通俗化成为民间新兴宗教,结合佛、儒、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持斋食素,在家修行。台湾斋教是在明郑时期由大陆传入,早期因与天地会结合,形成反清复明的地下秘密集会结社,一度被误解为神秘教派,有不可告人的行为。台湾斋教一般分龙华、金幢、先天三派,龙华派在形式上比较接近佛教,斋友的数目也最多,金幢派则带有道教色彩,先天派则持戒最严,是三派中唯一不得嫁娶者。斋堂见于老旧市街,与一般民宅差异不大.除非进到内部,否则无法辨明。

  建筑之原始目的是安全及防御,构造坚固、空间合乎生活上之功能是初步的要求。等社会形成、文化发达后,建筑为满足人类心灵文化因此出现建筑的装饰。装饰当其之始,皆源于材料之本性及构造之关系。匠师累积了长久的经验,悟出了巧妙的道理,于是将材料细致化,将构造的精神表现出来,这就是装饰的动机。

  庙宇是纪念性的精致建筑,它也是公共建筑,成为众人使用的地方,因而它的意义也就包含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共同观点,中国人的处世观、人生观乃至宇宙观,对生命的整体看法。台湾寺庙之装饰,其动机与精神即在于如何去表达中国人的价值观点,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审美的判断。论及寺庙建筑之装饰,则会包含有趋吉避凶、祈望教化与自我表彰三个动机。

  庙宇建筑之装饰也因应着视觉之可及性,有强弱主从秩序之层次。简单说,看到的部位,装饰量及强度偏高,不易被察觉的部位则尽量减低。三川殿比正殿来得华丽,三川殿的正面又比背面考究,往往只有正面施雕,称为单面见光。再者,眼睛视线容易停留之处,匠师也投下较多的心血来经营,例如入口的石狮、抱鼓石及龙柱,两侧的石雕螭虎窗或人物窗,进门之后抬头上望的大通瓜筒及托木。这些部位的装饰都远比正殿来得华丽炫目。

  装饰的题材 则包罗万象,只要能合乎前述的趋吉避凶或祈望与教化,都被采用。台湾庙宇之装饰又比闽粤内地丰富,一座精雕细琢,富丽堂皇,五彩缤纷的寺庙无疑是这种精神之化身。

  支配庙宇建筑装饰之题材与风格,最主要有四种因素,

  一 道教思想

  这些有感情有个性的神仙题材,赋予匠师无限多的想象力,去创造装饰之形式。

  二 敬天思想

  所谓天圆地方,对自然界之观察,体会其中的神奇奥妙。

  三 阴阳五行思想

  从易经发展衍变出来的阴阳两极理论,给予装饰或构造上阴阳、正背、高低、方位及大小之序位观念。

  四 佛教思想

  轮回的观念与佛教世界丰富而神秘的故事,启发了中国人更广的想象力。

  先秦时期,人物纹样、动物纹样及植物纹样是源于敬天思想最主要的装饰图案。南北朝之后,中国增加了外来的火焰纹及狮子,闽粤建筑亦承袭这项传统,不过宋以后泉州对南洋的贸易,外来文化之影响当不可忽视,南方的建筑装饰趋向于华丽之风格发展。

  寺庙建筑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建筑物的设计出自世代师徒相传的匠师,他们所学习的技艺,虽然不是现代科班训练的艺术,但是却融入了中国古代诸多艺术,例如绘画、雕刻、泥塑及陶瓷等技巧。因而一座传统寺庙,事实上汇集了中国传统艺术之大成。特别是民间的艺术,从题材的选择到构图之安排,皆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之精神。

  论及寺庙建筑之艺术,空间、形与色是三大要素。空间之布局与殿堂大小权衡至为重要,其次形态与色彩也不可忽视。它借着结构、雕塑、陶瓷及彩画等技巧来达成。与世界上其它宗教建筑比较,台湾寺庙之装饰艺术并非最复杂,但装饰技艺种类却属较多。

  台湾建庙是需要勘舆,即俗称看风水、相地。勘舆出自汉代,研究天地之道,地理一词,也指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中国开始有风水术,一般都认为始于晋朝的郭朴所著的一本书,叫作《葬经》,书中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又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后代再引伸为“气之来,以水导之。气之止,以水界之。气之聚,要藏风”。水在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有水环绕时,气就出现,要使气不散,就要有良好的地形。

  通常观察地形的格局与山水的关系最重要,山的走向即是脉,如人之血气在体运行。 山的天际线形状有尖有圆,因此各有不同的象征。彰州诏安地区传统建筑的山墙有圆形(金)、高形(木)、波形(水)、尖形(火)及平形(土)等变化,也影响了台湾。

  民间传说各地古宅及城市也都有其穴位,环境以某种动物来比喻,取其生气昂然特质。将人体视为外在环境之缩影的理论,为中国文化很重要的特色。

  台湾传统建筑承继中国古老的环境观,自然就反映出来这些特色,至少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神明,人与人之间的三种层次的关系。

  建筑多方面反映上述的人与自然,人与神明,人与人的细腻关系,我们从这里也可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

  屋顶前后两面长度不同,前为阳坡,短而高。后为阴坡,长而低。因此前面能照到较充足的阳光。前屋檐较弯曲,后屋檐较直,俗称前弓后箭。总之,向前的优先。在山墙上的小窗,也略向前偏一点。

  房屋内部如果屋顶太高,要加半楼,以木板架在横梁之上,可当作贮物之所。因为屋顶太高,则气散。若屋顶太低,则气胀,对居家都不好。

  水也是财的象征,所以屋顶坡要向中庭,称为四水归堂,财流向中央。

  排水沟的方向角度自然也依法度,有所谓走七星步,细水长流之意。

  台湾古建筑在对着街角或巷口,安置石敢当。嘉南平原的民宅,也常在正厅前院安设刀剑屏。近年最常见的是在大门门楣上悬挂八卦牌、狮咬剑牌、日月双桃或镜子。在金门的家祠上常可见有剪刀及花瓶图形,取其谐音家家平安,为众祈福。台湾寺庙最常见到旗、球、戟、磬,谐音祈求吉庆,这些都是趋吉避凶的妙法。

 
 
 
前五篇文章

塔与风水

宿羊山的传说及名胜古迹

三种南朝佛寺志书的编印源流及比较

泉州光明寺疑为宋代留正府第的建筑

嵌在石中的那罗寺

 

后五篇文章

天马寺与天马寨

晚清徽州一画僧

巍山巍宝山文龙亭壁画 佛道与民风的融合

巍山县境内的文物古迹

蔚县壁画:记录社会民生的百科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