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闽都记》郡西南永福胜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闽都记》郡西南永福胜迹

  侯官龙湖西南为永福县。环县治为儒学、三状元坊、来薰楼、总铺、虹井、陈表臣宅、龙窟、鉴湖、重光寺、双溪、钓矶、三清观、平政桥、社稷坛、山川坛、能仁寺、威济庙、极乐岩院、越峰院、高盖名山院、方壶岩、黄龟年宅、永安桥、铁券山、汤泉渡、大张山、六洞仙山、陈山、白鹤仙岩、林学蒙宅、朱廷杰墓、梁岩老宅、荆岭、蓝田宫、曹溪岩、龟岭庙、龙门三滩、银风宫、漈门巡司、狮子宫、洑口渡、香泉井、嵩阳渡、葛岭铺、石璧、太原石、湖汰潭、东新桥、方广岩、林壁厓、大小妃山、武状元坊、天台山、龙泉山、雁湖、王翰宅、灵慧庙、枕峰寺、赵令生祠。

  永福县 在磨笄山之阳,去郡百二十里。唐永泰二年,析尤溪、侯官二县各一乡,置永泰县。宋崇宁间,改名永福。国朝因之。广一百二十五里,袤一百一十五里。其地重冈迭巘,溪流湍汛,人烟稀少,风俗俭质。东抵侯官六十里、西抵延平、尤溪九十五里,南抵兴化、仙游七十里,北抵闽清四十五里,西南抵泉州、德化一百里。宋置三乡,领十四里。元析为三十六都。国朝初,编户三十六里,令合为九都,统图九。县名永泰。始未有城,嘉靖三年,知县何谦为城,石基土墉,厚丈许,高一丈五尺,周七百二十丈。后因倭患破城,增建敌台十,其门东曰“永泰”、南曰“双清”、西曰“永平”、北曰“通京”。万历十九年,知县陈思谟请于两台,拓基增筑。城视旧稍高而固。县治建于宋初。绍兴间毁。元至元间重建。洪武初、成化间,更创堂廨。弘治间、正德间、隆庆间,皆屡更修葺。府馆在县治南,阴阳学在县治北,医学在县治东,僧会司在重光寺,道会司在香山堂,际留仓在县治南,即元常平仓,城隍庙在县治左。洪武元年,因元廉访分司创建。

  儒 学 在县东。宋崇宁初建。建炎间毁,知县陈炎新之。元大定盗起,庙学俱废,理问王翰复之。国朝嘉靖间,迁东臬山之麓,后复故址。射圃仍在东门外,文庙在明伦堂之西,启圣祠在文庙之北,名宦祠在戟门东,祀唐观察常衮、元摄县事王翰二人,乡贤祠在庙门西,祀宋黄龟年、朱廷杰、卢榕、吴元美、萧国梁、黄定、郑侨、林羽元、林泉生、国朝王偁、凡十人。

  三状元坊 在县治前,旧在南门巷口。为宋萧国梁、黄定、郑侨建。三人接踵大魁,旧称七里三状元。万历初,移建今所。

  来薰楼 县南城楼也。嘉靖初重修,后毁于倭,复建,今改“迎薰”。

  总 铺 在县治前。由汰口、葛岭、峡山、创岭、达于福清,转达于郡。

  虹 井 在县西。又有古井,在县东北。

  陈表臣宅 在县治东。表臣,宋乾道中擢武举,知宜州,以循良称。时经略张玠欲杀不辜希赏。表臣独持不可,释韦文仲等凡十四人。

  龙 窟 在县治东,隔仙掌一山,地脉相贯,每霖潦泛滥,水由小溪先经鉴湖,未至大溪。而龙窟水已增尺许。或云有龙居之。

  鉴 湖 在县东北,又名仲湾潭,其深叵测。邑人崇德令黄泰,少与群儿戏习水。俄顷风雨大至,有龙露一爪,及泰肩,泰以为瑞,匣置之。

  重光寺 在县南开平里。唐大中二年建,有放生池、罗汉阁。国朝隆庆三年,知县陈克侯重建祝圣道场,郡人王应时撰记。 宋吴栻诗云:“上穷苍石梵成蹊,祖意谁参只履西。晓阁浓阴云散岭,亥堂清影月双溪。池开今日青铜鉴,碑立何年碧玉圭。静觉官名微可笑,南华经里一醯鸡。” 明陈荐夫《重光寺上方僧室》:“翠微连碧涧,流经玉殿前。林下疏钟惊落叶,水边新柳拂轻烟。行看万境还俱寂,坐对千峰总是禅。闻说胜游多有赋,几人能拟慧休篇。” 曹学佺《游重光寺》:“未向山城去,先从野寺来。沼重光自合,廊密径俱回。竹里禅关隐,莲间觉地开。明朝复移迹,胜事日相催。”

  双 溪 在县南。西溪、南溪,源派非一,俱汇于重光寺前,入于东溪。

  钓 矶 在县治东岳庙前,有巨石平坦,元王翰刻“钓矶”二字。

  三清观 旧名东岳庙。宋端平元年更今名。

  平政桥 在重光寺前。宋绍圣四年始创浮桥,为梁八十,为舟三十有六。

  社稷坛 在县治北十三都。宋时建于县之西南。元大德六年移建今所。国朝洪武间重修。

  山川坛 在县南十二都。元时附社稷坛。国朝洪武三年,移建今所。

  能仁寺 在县西南旧保德里。群峰峭拔,地介其中。五代唐天祐二年建,初名“寄林”,僧无爽结庐于此。清泰二年,更名“瑞峰”。宋政和中更今名,有放生池。

  威济庙 在县东南二里许。神姓陈,名必胜。汉丞相平之后,家于郡城乌石山,没而为神。唐永泰二年初置县。溪潦暴涨,有洑口祠所祀神刻像溯流而上。邑人柯氏取之,即今庙之址,累石为屋祀焉。樵牧祷祈,往往石室中获铜镪。宋开宝中,号洑口通灵护境庙。绍兴元年赐今额,庙左有二将军祠。

  极乐院岩 在县东北十五里。宋大中祥符二年建。国朝隆庆间重修。

  越峰院 在开平里。宋开宝元年建,有玩芳亭,邑令黄子理书匾,并为记。 宋吴棫诗:“野僧迎客笑开关,更拂残碑藓字斑。徐姓仙归空碧洞,汉封王去漫青山。影来秋月林千缺,声落春风水一湾。焙茗满瓯须强啜,过桥车马便人间。”

  高盖名山院 在县西南二十都高盖山下。唐文德元年建。五代唐天成中赐额。其山峰峦秀耸,尝有紫云如盖,故名。东西二石室,有高僧师二人坐化于此。升仙坛、徐真君祠,汉徐登、赵炳飞升处。真君上升时,弃鞭牛杉木于水帘前石上,今高百尺,枝皆下垂,每有云气从树中出,俗呼为插天松桧。闽郊天,尝封为西岳。山有十奇:玉华峰,宴玉岩,放云峰,水帘洞,龙吟池,螺旋泉、石灶,岁旱祷雨多应,凤立台,龙都峰、其下双崖对峙千仞,宛若洞门,峰之半有白岩。金支山,山之别峰也,秀插云表,中有泉,色如金,故名。 宋施常《谒徐仙祠》:“白云来去自闲闲,锁断千山与万山。仙客已归霄汉去,虚堂流水漫潺潺。” 许将《留题二室诗》:“上得山来过石门,谒灵特地乞真言。再三许我前程事,敢不留诗荷圣恩。” 陈赐和前韵:“六题曾彻九重门,暂阻尧阶奏万言。今日又蒙师许我,汉廷当沛异常恩。” 陈侍郎诗:“岩顶风云常不散,洞门日日吐烟霞。济时偏解为霖雨,信是神仙第一家。” 良翰叙诗:“巨镇标闽越,灵踪肇晋齐。空坛仙一去,古洞佛双栖。化石龟犹在,烧丹井已迷。尘襟谁复悟,惟听晓猿啼。” 明王应钟诗:“苔藓久封丹灶冷,徐仙蜕骨竟何如。华池神水依然在,尚见当年洗药余。” “玉华壁立永阳东,日照芙蓉五色红。我是神仙谢康乐,不知何处访崆峒。” 陈邦注《游名山室》:“听法向支公,松间一径通。鸟啼花雨外,猿叫薜萝中。慧日斜临水,慈云半倚空。禅栖鸟鹊定,明月冷孤峰。” 陈荐夫《游名山室》:“萝迳绕孤峰,珠林隐梵宫。路寻白云处,人在翠涛中。古洞闭残雪,水帘开晚风。共将真妄理,闲坐叩支公。” 曹学佺诗:“双岩未曾断,强别东西隈。屡拂珠泉落,惊逢石室开。寒潭非下涌,古木是空栽。情境俱无著,谁令客思哀。”

  方壶岩 在县东南二十里。峭壁百仞,下有负壑,中产四足黄鱼,大如指,人不可取。面对远峰,即二妃山。 明陈价夫《从高盖至方壶途中遇雪诗》:“林花历乱鸟无声,万壑千峰雪里行。僧衲借人山罽暖,茶铛烧竹石泉清。携将幞被装云去,折得松枝与鹤盟。此境从来难再遇,肯因僵卧逊袁生。” 曹学佺《夏至到方壶诗》:“为问山中境,空传海上名。阁临云树尽,泉出石岩清。叠嶂分他县,孤僧坐化城。未须愁灯至,佛日倍常明。”

  黄龟年宅 在县南。龟年,宋靖康中殿中侍御史,攻秦桧不遗余力,桧深憾之。坐落职,寻卒于家,详具宋史。

  永安桥 在县南安乐里。

  铁券山 在县南仁荣里。唐宗室李氏居之。铁券藏于家,上署“侍郎韩愈押”,故名其山。

  汤泉渡 在县南二十六都。温泉临溪浒,大小二汤。大汤四池,小汤二池。男女分浴。有渡连埔埕,又县西十九都,县东待旦里俱有温泉。

  大张山 在县南。其山穹窿磅礴,如贵人燕坐,诸山环拱。

  六洞仙山 在县南。山极秀耸,有仙居之。风雨晦冥时,有音乐出洞外,乡人沿崖至其颠,遇二人对弈。翼日再造,遂不复见。众异之,刻六洞仙像,祷祈响应。尝有校尉,岁旱乞灵,茹荤而往。未至,有蜂数百,若将螯之,竟不得达。对面南山有三大石室。中室有石龙,在云雾中,如斫如画。山上有仙篆甚奇,蔡君谟释云:“贫道守一,中有不死术”九字。龙口出泉,凿井贮之,不竭不溢,贯于四时。

  陈 山 在县南十一都。中有石龙,山如龙形。循山之脊有路,俗呼“登石龙”,通兴化则山十八摺,通福清则溪十八湾。

  白鹤仙岩 在县北十九都。岩极高秀,有瀑布泉。相传仙人炼丹于此。白鹤飞来守丹鼎,故名。祷雨谒梦多灵应。

  林学蒙宅 在龙门山。学蒙,从朱子游,筑室讲学,不求仕进,弟学履,亦游文公之门。

  朱廷杰墓 在桑溪原。廷杰,崇宁进士,建炎中摄潍州倅,金人入寇,官属奔遁。廷杰独坚守不去,城隅有水,投以野葛。虏饮之,多死。俄而城破,廷杰死之。有诏赐葬祭。

  梁岩老宅 在县南。岩老,政和进士。靖康间,金人犯阙。金虏欲臣之,不屈。虏怒,囚僧舍中。岩老每饭必留其余。居久之,挟乾糒南奔,全节而归。高宗嘉之,除直秘阁,知泉州。寻卒。

  荆 岭 在二十四都,有铺。

  蓝田岩 在二十三都。有朝元阁。

  曹溪岩 在二十都。上摩苍穹,下临深涧,有一迳,仅可著足。相传有张、赵二仙经此。上有仙灶、仙厨云。

  龟岭庙 在县西南二十八都。宋时有大夫黄裳者,与元兵接战,至洪面,为追兵所斩。大夫英勇异常,手持头就颈,口尚啧啧欲言,遇一妪,忽出声“头断,可续乎?”妪答“不能”,遂仆于地。乡人异之,为立庙于辜岭寨。

  龙门三滩 在县西三十一都。滩之最险者永阳。西溪有三门、倒瓮,东溪有北港、石土尋,皆险滩,舟子惮之。

  银凤宫 在县西南二十九都。双峰峙立如笔架然,宫后巨石有仙人迹。

  漈门巡司 在县西三十三都。国朝洪武初设巡检司置戍。

  狮子宫 在三十三都。石壁临溪,峭耸百丈,中有一穴天成,因构宫其内。

  洑口渡 在三十五都,距县最远。高峰绝顶,坦然一丘,秀雅可爱,有乌石宫。 明陈荐夫诗:“高岭几千重,登攀足已慵。雷声岩际瀑,涛响涧边松。鸟道缘苍壁,虬枝倒碧峰。上方知不远,云际起疏钟。”

  香泉井 在二十七都。

  嵩阳渡 在三十三都。

  葛岭铺 在县东五都。

  石 壁 在四都。古谶云“天宝石移,瑞云来期。龙爪花红,状元西东。”宋乾道间,天宝瑞云寺后岩石横山而行,啮地成溪,既而石上复生龙爪花。是年,萧国梁太魁。继而黄定又魁天下。

  太原石 在十一都太原山上,俗呼大王。按《闽中记》:唐太初中,县令王君秩满去县,舣舟于此。令因县人留饯,夜深未至,其室人题诗石上。宋政和中,令陈武佑命工刻石。岁久磨灭,惟“太原”二字尚存。 唐王令室人诗:“何事潘郎重别筵,离心未断妾心悬。太原滩上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

  湖汰潭 在县治。西溪滩石湍悍,惟此湖漫衍,渚而为潭,时有龙见其中。宋宝祐元年,邑令杨子威创龙庙于潭之侧,今废。故址尚存。 明陈荐夫《晚次汰口》:“倚棹入花源,平芜日正昏。莺啼临水树,舟度隔云村。古寺残钟断,孤城戍角喧。客心当此际,愁绝岂堪言。”

  东新桥 在待旦里,即汰口桥也。其旁有疑骖亭,在际云院中。宋提刑苏舜元尝憩此,邑人更名为苏老亭。 宋元绛《题苏老亭》:“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赴社思陶令,翻经约谢侯。高风谁复继,明月上西楼。”

  方广岩 在县东七里旧保安里。五代汉乾祐二年建寺,后毁。国朝永乐十四年重修,其山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可庇千人,内构室三重,不假片瓦。宋时黄非熊读书其中,尝摭山中十奇,各有诗刻于石。有联云:“石室云开,见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空楼阁,十二栏杆。”十奇谓玉泉洞、瑞松坞、钟磬石、听泉岩、瀑布泉、悬岩千丈,散若瑶琼,响如琴瑟。龙树岩、灵羊谷、龙尾泉,有石如龙,贯岩洞中,泼泼然仅见其尾,有泉沿尾而下,注于石盆,不盈不涸。望仙台、清音洞。又有星岩、仙掌、仙树、仙墙、仙芝、石门、石笋、石灶、石田、石灯、观音影,咸若天成灵境,奇观无两者。岩之路口有井,曰白龙,其泉甘冽,瀹茗号第一泉。万历庚寅,林太守春泽子应起募建空华阁于岩之下。林应宪书“方广洞天”四大字,刻于石。 宋黄非熊《方广岩十景诗》:“百尺寒泉滔天罪行潄玉鸣,洞门斜入石廊横。烟霞不改古今色,山水无间朝暮声。窥洞野猿悬树立,惊人呦鹿上崖行。有时写尽琴中趣,风定千林月正明。” “谁种灵松近佛家,根盘深坞门狞蛇。风吹碧落双龙动,月照黄昏两盖斜。十里雨声喧洞壑,半空清影浸云霞。山僧半夜频来赏,只恐春来起爪牙。” “台前高岳宅神仙,叠石诛茅对碧巅。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彩鸾呼侣归残照,野鹤衔花下紫烟。谁在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双全。” “碧岩孤在啸猿峰,高挂藤萝十里松。三面石山横叠嶂,一株松树倒蟠龙。风雷括地孤踪涩,日月摩空翠影重。凭仗高僧好珍重,看看雷雨化灵踪。” “龙头何在尾犹存,定向天中饮汉源。且注灵泉清洞府,未呵甘雨活乾坤。半空飞下珠千颗,平地澄来玉一盆。寂寞云山非我宅,九河高处是吾门。” “一双钟磬本天成,垂在云中左右屏。平地望来分大小,上方敲处震雷霆。名从得后声还异,景欲彰时物自灵。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 “万籁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断日悠悠。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几番僧白头。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须萱草始忘扰。堪嗤朝市区区者,祗听笙歌醉则休。” “灵羊别去几何年,尚有悬岩旧谷存。左右莫知归穴路,高低惟见去蹄痕。千寻飞瀑垂峰顶,一洞寒云锁石门。好是月明群籁寂,几声闲答树头猿。” “群山如削水如绳,一洞清音气味凝。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云影下垂藤。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万丈岩头瀑布垂,玉虹拖地雪霏霏。听来始讶青天漏,望去还惊白练飞。一洞清声喧碧落,千岩寒色逼斜晖。终归大海成波浪,权借山僧濯布衣。”“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藤萝足下猿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和楼台。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上万楼阁倚空明,磴路如天鸟亦惊。屋上石岩常欲坠,檐前瀑雨不能晴。龙湫千古风雷气,山殿六时钟磬声。最爱白云飞不上,半山飘泊伴行人。” 明林鸿诗:“玄岩太古色,恍若入鸿濛。一迳跻攀尽,诸天杳霭中。云归山殿冷,月出水帘空。境静无言说,泠泠松桂风。” 王恭《送陈景明登方广岩》:“闽山西来多法园,溪西一道通仙源。灵花贝叶纷相映,道林凿齿皆清言。遥岩二月霜花积,千丈垂萝袅烟碧。水帘风卷半空寒,石室云来万山白。真僧不见宾头卢,片月孤峰色相癯。六时天乐闻钟磬,百尺风潭写画图。仙舟此别饶佳趣,岂学悠悠尚平去。林僧定扫壁间苔,山人况有惊人句。” 郑善夫《方广岩观从儿戏入灵羊谷》:“共有方岩兴,鸣桡入永阳。山疑子午谷,水是武陵乡。石室罗星汉,风泉积混茫。直寻前代迹,多见昔人狂。龙德存幽渺,神功大晦藏。会须寻白鹿,莫倚过灵羊。采秀青林杳,看云白昼长。倘逢慕道者,为彼出幽方。” 高起宗《题方广岩》:“巍巍楼阁倚云边,胜概真成别洞天。岩畔夕阳斜带雨,望中晴树远含烟。长松鹤唳翻秋壑,曲涧龙归响夜泉。浮世茫茫无住著,何时投迹谢尘缘。” 王振诗:“偶从仙客陟灵岩,万壑千峰入望看。洞里云归山色暝,檐前泉泻雨声寒。一轮明月禅心静,半榻清风客梦残。何日终南看捷径,也随环□□鵷鸾。” 邱斌诗:“闽山有绝顶,方岩最上岑。攀萝跻石磴,倚树望珠林。月色澄秋镜,松声响夜琴。惭忘尘俗态,向此一登临。” 陈鸣鹤诗:“幽邃全无日,鸿濛别有天。水帘悬绝涧,石室倚层巅。鹤唳松门下,僧归夕照边。尘寰如可谢,高枕答风烟。” “古洞无尘迹,禅房闭落花。晚钟猿礼塔,远水雨烧畲。盂滴龙头水,铛鸣雀舌芽。老僧行脚久,闲坐说流沙。” 徐熥《游方广岩绝顶》:“广岩华严地,神州一洞天。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树枝多拥肿,萝磴自盘旋。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水帘天际卷,钟孔半空悬。人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金身余五百,世界度三千。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谷有灵羊险,山从鸟道缘。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畏途犹嶻嶫,侧足更迍邅。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耸身摩斗柄,回眸盼云烟。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祗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客有元晖趣,僧如支遁贤。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陈价夫《方广岩》:“春阳动微暄,汀草淒以绿。舍舟遵岑崖,名胜寄幽瞩。条风散余蔼,晓露犹在竹。径转疑路穷,途危诧行肃。缘藤临绝涧,倚石眺平陆。履险亦忘疲,经奇每驻足。遥瞻最高顶,隐隐蔽云木。草阁四五楹,翚飞映川麓。片石覆层巅,穹窿如邃屋。上有百丈泉,霏霏洒琼玉。灵羊出何代,栖止尚有谷。石门竞天巧,两两相排伏。山僧喜客来,吹黍早已熟。作礼对法王,清斋荐葵菽。朝从树杪行,暮即云中宿。欲隐岂须招,所居安事卜。吾将抗箕颖,讵只羡濠濮。寄语同怀人,胡为叹羁束。” 又《再游方广岩》:“石室何年隐鹫峰,青莲高跨碧芙蓉。灵羊洞古栖驯鸽,洗钵泉清制毒龙。折卉共寻奇绝处,摩厓争觅旧游踪。回看咫尺尘中路,已隔烟霞数百重。” 徐《方广岩》:“寻山踏遍万峰尖,竹杖芒鞋草露沾。鸟道百盘通古阁,虬枝千仞接危檐。石岩蔽日开成屋,瀑水悬空喷作帘。夜冷云堂孤磬动,静听方衲礼华严。” “路转天关触石稜,悬厓高敞白云层。鬼工未识何年凿,佛土应从此地兴。苍藓密封前代刻,碧泉寒洒半空灯。重来却被山灵笑,廿载方知两度登。” “重冈复岭断还连,开凿曾闻庆历年。谷傍晴峦斜受日,岩悬全瓦不分天。听经每点空潭石,洗钵常流别涧泉。拂拭同游旧题刻,姓名半已蚀苍烟。” “花雨空中散妙香,石楼钟响扣寒霜。神工斫木留金相,佛影依岩现宝光。石罅泥深巢海燕,峰腰路绝避灵羊。夜深借得云房宿,明月谁知定上方。” 陈仲溱:“古洞盘旋好,巉岩势欲颓。树垂罗汉果,花覆祖师台。岚气纷成雨,松声巨若雷。山僧自清净,长日卧莓苔。” “叠嶂连云起,层岩不可攀。鸟飞清霭外,人语翠微间。涧水冰绡挂,山门烟树关。忽听孤磬响,僧自万峰还。” 谢肇淛《游方广岩》:“鸟道千盘一径微,竹林苍翠湿人衣。风传绝壑初闻磬,室倚悬岩不掩扉。石底暝云排榻入,空中晴雨作帘飞。秋深燕子还相恋,栖尽寒岩不肯归。” “峰如悬玉路如绳,行到诸天几百层。岩敞全吞松杪寺,林幽时吐夜深灯。泉滋洞里长生树,雨溅床头入定僧。闲倚阑干看下界,半空烟雾锁苍藤。” “虚堂高枕北风涼,返景时看过隙光。云绕千峰迷怖鸽,路危一丝度灵羊。壁间留影金身化,檐际悬空石乳香。半夜钟声千谷响,山魈惊起礼空王。” “五丁开凿是何年,岩作屏风石作天。松坞犬迎黄叶吠,竹窗僧共白云眠。蜗蜒半蚀前朝字,龙首斜飞远涧泉。尘世惭无丘壑分,此身聊结此山缘。” 曹学佺《方广岩》:“列石扃灵境,方岩贮梵宫。龙蛇盘顶上,鸟鼠走坛中。香阁虚临北,珠帘侧挂东。近昏才返景,入夏屡阴风。树傍深苔起,泉由倒绠通。于斯怀迥异,亦可悟真空。”

  林壁厓 在县东大溪之滨。有厓赤色,壁立于上,奇秀可爱。元王翰刻“赤壁”二字于石。 明陈仲溱《赤壁濑》:“客路才经日,舟行入几重。载流多是石,绕岸半为松。潭影摇空翠,滩声急暮春。一樽聊自适,看尽绝奇峰。” “欲向灵岩去,因之濑水游。松萝依岸转,鸂鵣傍人浮。石壁云常挂,晴岚雪自流。仙源应不远,于此暂停舟。”

  大小妃山 在七都。旧传越王葬二妃于此。一在可杭道旁,一在羊埔山麓。

  武状元坊 在八都郑洋。为宋江伯虎建,今废。伯虎,初名南强,登淳熙五年武举第一。唱名日,御笔更今名。十一年,又登甲科,弟伯夔,十四年武举第二。

  天台山 在八都。其山高峭,相传有仙居之,山半有廨院。

  龙泉山 在三都。古灵陈氏先茔在焉。元总管王翰、子检讨偁,俱葬兹山。山有小雄涧及仙岩二龙潭,甚奇。 明王偁《游小雄涧》:“阴岛变残雪,流澌吐溶溶。偶寻一迳微,独与采樵同。两崖湿花雾,众窍吟天风。云根濯苔发,乱篠相冥濛。盘岩折磴道,似觉冥搜穷。石门忽中断,旷望开烟丛。萝雨泽毛发,松栝清心胸。了然青洲霞,照影寒潭空。始知人境外,别有仙源通。振舄挥片云,投情依远鸿。元栖极要眇,神游小崆峒。真仙金鹅蕊,一室丹火红。敕授紫囊诀,永期鸾鹤踪。却忆望城市,白日氛埃中。” 又《寻仙岩二龙潭值风雨》:“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丹成辍瑶采,成此秋水泓。飞崖夹两镜,洞见云霞生。百鬼不敢啼,雌雄常夜鸣。有时湍濑寒,几曲流琼瑛。清秋坠蟾影,白日闻雷声。偶兹访灵奇,扫石窥清泠。洗心盟鸥鹭,濯发解冠缨。长风动悬萝,飒爽毛骨轻。飞雨洒然至,万壑秋冥冥。归途柽桂影,了了心目醒。到来兴未已,石室披丹经。” 陈仲溱《游龙塘》:“幽溪四五里,豁目罗青葱。群峰秘灵迹,乱石凿鬼工。行行隐雾里,步步流泉中。位置状不一,屈折巧相通。映彻明绚绮,照耀倒苍穹。幽禽杂嘤鸣,古篆半蒙笼。两畔异花坞,四团修竹藂。泉赴千尺潭,日射百丈虹。轰腾奋地雷,飞洒生天风。惊怪蛟龙窟,黯淡魑魅宫。敷坐半晌时,从前缘虑空。”

  雁 湖 有寺,在县东一都。相传越王田猎于此,又名观猎。其地与侯官龙湖山伊迩。 元王翰《雁湖诗》:“雁去湖空野水深,秋风吹客上遥岑。丹枫尽逐孤臣泪,黄菊空怜处士心。雨后诸峰浮夕霭,霜前一叶送寒阴。停车欲问当年事,尽素何由到上林。” “江海风波浩不收,却来此地驻清游。上方楼阁通三岛,别墅烟霞卜一丘。书断雁归沙塞远,丹成龙去鼎湖秋。悠悠此意凭谁问,陈迹空余万古愁。”

  王翰宅 在观猎。翰,灵武人,为潮州总管,佐陈有定,为元驻守,有定败,隐观猎,与处士吴海友。洪武初再奉辟书,遂自引诀。 徐《谒王用文祠》:“孤臣誓与国存亡,犹有芳祠寄永阳。匣里芙蓉秋啸雨,树头杜宇夜啼霜。古今过客寻遗墨,伏腊云孙荐甲香。故老尚能谭往事。庭前片石独苍苍。” 谢肇淛《谒王用文祠》:“回合溪山暮霭凝,孤臣遗庙肃香灯。春魂已化啼鹃血,故里犹传下马陵。万壑松楸凄雨露,四时蘋藻荐云仍。乾坤有主菟裘在,泪洒西风感废兴。” 又《王孟扬故居》:“青山十里隐孤村,百口环居尽子孙。六月霜飞冤未雪,一溪云护宅长存。堂前鸱吻经风脆,壁上虫书蚀藓昏。独有遗文未零落,韦编留得墨花痕。”

  灵惠庙 在三都大漳镇。神姓陈,唐元里第溪人,饶于资,急人之困,没而灵显,里人祀之。

  枕峰寺 在县东八十里。又有上林寺,在一都。 元王翰诗:“石磴招提古,松萝暝不分。排云双树转,隔水一钟闻。林影疑残雨,山光倚夕曛。醉来归路远,秋思正纷纷。”

  赵令生祠 在一都。令名博,河南人,正统间疏蠲荒田之税,民颂其德,故立生祠。

 
 
 
前五篇文章

《闽都记》郡西侯官胜迹

《闽都记》郡西北侯官胜迹

《闽都记》郡西北古田胜迹

《闽都记》郡西北福宁胜迹

《闽都记》郡南闽县胜迹

 

后五篇文章

《闽都记》闽清胜迹

《闽侯县志》石刻 造像

《平潭县志》佛教

《平潭县志》摩崖石刻

《莆田县志》古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